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全国卷Ⅱ,A卷)(有答案,Word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全国卷Ⅱ,A卷)(有答案,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期 复习 备考 精准 模拟 全国卷 答案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1 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全国卷, A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分数: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翰林院与翰林 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此制尽管有其种种欠缺与不足,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却不失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材制度。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为其扶摇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历代 王朝统治者则藉此网罗到大批知识精英,既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
2、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升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以尚书 立政篇中所云 “ 庶常吉士 ” 之简称名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称之。自此, “ 非进士不入翰林
3、 ” 。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 “ 非翰林不入内阁 ” 。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 “ 钦点翰林 ” 。为了防止冒考,还在会试与殿试间增设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准参加殿试。另外,对 已经跻身翰林者,创立大考制度加以监督和激励。制度之严格、措施之细密可见一斑。 前人阐述明清科举制度,多囿于成说,只谈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其实,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由进士馆选而庶常,
4、庶常而留馆,加之清朝特创的翰林大考、考差,无不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悄然又于三级结构之上又多出一个层次 翰林。所以明清科举制度实为四级人才结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情况下产生的,也是在 当时条件下一项很公正的选材制度。 B科举制度既给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又让统治者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 2 C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就创立了 “ 非翰林不入内阁 ” 制度,翰林院也就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D清代,所有的进士只有在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这无
5、疑是一大进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文章第一段首先叙写了翰林院是随着科举制度而产生的,并进一步阐述了科举制度在当时对于维护封建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B文 章第二段阐述了自唐代至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 C文章第三段详细阐述了清代科举制度下要进入翰林以及已经进入翰林的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 D文章最后一段阐述了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实际上是四级人才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科举制度既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知识精英,又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可谓一箭双雕。 B在明代
6、,只要先考上进士,再进入翰林院学习,成为翰林之后就能进入内阁。 C在清代,考中进士后,就可以参加名义 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 “ 钦点翰林 ” 。 D科举制度不止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也不是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而是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四级结构,考中翰林才是科举制度的终结。 【答 案】 1 B 2 B 3 A 【解析】 点睛:此类题 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试题分析:题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