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接口技术》课件第5章 (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计算机接口技术》课件第5章 (2).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接口技术 计算机接口技术课件第5章 2 计算机 接口 技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5.1 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与性能指标5.2 PID控制5.3 数字PID算法5.4 PID参数整定5.5 串级控制5.6 前馈-反馈控制第第5 5章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5.7 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方法5.8 大林算法5.9 史密斯预估控制5.10 模糊控制5.11 模型预测控制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5.1.1 计算机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计算机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1.放大环节放大环节放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K(5-1)5.1 5.1 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与性能指标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与性能指标第5章 计算机控
2、制系统的控制规律2.惯性环节惯性环节n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5-2)式中,T1,T2,Tn为时间常数。若T1=T2=Tn=T,则式(5-2)为(5-3)3.积分环节积分环节n阶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5-4)1()1)(1()(21sTsTsTKsGnnTsKsG)1()(nisTKsG)(,2,1n,2,1n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4.纯滞后环节纯滞后环节纯滞后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es(5-5)实际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就是由这些放大环节与惯性环节、积分环节或纯滞后环节的某几个共同组成。这样实际被控对象可记为(5-6)mnisTssTKsG)1(e)(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
3、律5.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给定值输入作用或外界扰动作用下,过渡过程可能会有以下四种情况,如图5.1所示。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1)发散振荡被控参数y(t)的幅值随时间逐渐增大,偏离给定值越来越远,是不具有自平衡能力的过程,如图5.1(a)所示。这种情况,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容易造成严重事故,在实际系统设计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2)等幅振荡在输入或扰动作用下,被控参数y(t)的幅值随时间做等幅振荡,系统处于稳定与不稳定的边缘临界状态,如图5.1(b)所示。在实际系统设计中也是不允许的。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
4、统的控制规律(a)发散振荡 (b)等幅振荡 (c)衰减振荡 (d)非周期衰减图5.1 过渡过程曲线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3)衰减振荡被控参数y(t)在给定值输入或扰动作用下,经过若干次振荡以后,回复到给定值状态,如图5.1(c)所示。当调节器参数选择合适时,系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比较少的振荡次数、比较小的振荡幅度回复到给定值状态,得到比较满意的性能指标。4)非周期衰减系统在给定值输入或扰动作用下,被控参数单调、无振荡地回复到给定值状态,如图5.1(d)所示。同样,只要调节器参数选择合适,可以使系统既无振荡又比较快地结束过渡过程。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2.性能指标性能指
5、标1)系统阶跃响应性能指标图5.2和图5.3分别给出了定值控制系统与随动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过渡过程曲线,其性能指标有动态指标和稳态指标。动态指标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特性,动态指标包括超调量,调节时间tS,峰值时间tP,衰减比(或衰减率)。稳态指标是衡量控制系统精度的指标,用稳态误差来表征。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图5.2 定值控制系统阶跃扰动的响应曲线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图5.3 随动控制系统阶跃给定的响应曲线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1)稳态误差。稳态误差是表示输出量y(t)的稳态值y与所要求的输出值y0之间的差值,定义为eSS=y0y;或者是表示
6、输出量y(t)的稳态值y与期望给定值x(t)之间的差值,定义为eSS=x(t)y。其中,eSS表示控制精度,因此希望eSS越小越好。稳态误差eSS与控制系统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系统的输入信号的形式有关。(2)超调量。超调量表示系统过冲的程度,表示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的程度,是衡量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动态指标。设输出量y(t)的最大值为y(tP),输出量y(t)的稳态值为y,如图5.3所示,则超调量定义为(5-7)%100)(yytyP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3)调节时间tS。调节时间tS或称过渡过程时间,是指系统从受扰动作用(或给定值作用)时起到被控量进入新的稳态值误差带范围内所经历的时
7、间。调节时间tS是衡量系统快速性的指标,反映了过渡过程时间的长短。误差带一般取0.02y或0.05y。调节时间tS越小,系统快速性越好。(4)峰值时间tP。峰值时间tP表示过渡过程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它反映了系统对输入信号反应的快速性。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5)衰减比或衰减率。衰减比或衰减率表示过渡过程衰减快慢的程度,是衡量系统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指标。如图5.3所示,衰减比定义为过渡过程第一个超过稳态值的最大峰值B1与第二个超过稳态值的峰值B2的比值,即而衰减率定义为衰减比或衰减率的大小可确定系统的稳定程度。在工程实践中,应根据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确定适宜的衰减比或衰减
8、率的值。为了保证系统有足够的稳定裕量,一般取衰减比=4 110 1或对应衰减率=0.750.9。21BB211211BBBBB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6)振荡次数N。振荡次数N反映了控制系统的阻尼特性,定义为输出量y(t)进入稳态前,穿越y(t)的稳态值y的次数的一半。对于图5.3的过渡过程特性,N=2.5。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2)偏差积分性能指标在现代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系统的设计,经常使用综合性指标来衡量一个控制系统。设计最优控制系统时,选择不同的性能指标,则系统的参数、结构等也将不同。所以,选择性能指标时,既要考虑到能对系统的性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又要考虑到数学上容易
9、处理以及工程上便于实现,通常需要作一定的比较。下面给出常用的用目标函数表示的偏差积分综合性能指标。(1)误差平方积分指标。(5-8)ttteJ02d)(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2)时间乘误差平方积分指标。(5-9)式(5-9)表示的指标较少考虑大的起始误差,着重权衡过渡特性后期出现的误差,有较好的选择性。该指标反映了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精确性。(3)时间平方乘误差平方的积分指标。(6-10)tttteJ02d)(tttetJ022d)(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4)误差绝对值的各种积分指标。(5-11)(5-12)(5-13)式(5-11)、式(5-12)和式(5-13)三种积
10、分指标,可以看做与式(5-8)式(5-10)相对应的性能指标,由于绝对值容易处理,因此使用比较多。对于计算机控制系统,使用式(5-12)积分指标比较合适,即ttteJ0d)(tttetJ0d)(tttetJ02d)(tttetJ0d)(kjkjjTjTeTjTejTJ020)()()()(或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5.1.3 对象特性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对象特性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图5.4所示为反馈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可以等效看做由扰动通道GF(s)和控制通道G(s)构成。图中R(s)为前向通道系统的设定值,Q(s)为扰动通道的扰动量,G(s)为前向通道对象传递函数,GF(s)
11、为扰动通道对象传递函数,D(s)为控制器(调节器)传递函数。假设控制对象的特性归结为由对象放大系数K和KF,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T和TF,以及对象的纯滞后时间和F构成。下面分别就控制通道和扰动通道对象特性发生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总结如下: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图5.4 反馈控制系统结构框图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1.对象放大系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对象放大系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为K,扰动通道的放大系数为Kf,经理论推导或实践证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扰动通道的放大系数Kf影响稳态误差eSS,Kf越小,eSS也越小,控制精度越高,所以希望Kf尽可能小。(2)控制通
12、道的放大系数K越大,系统调节时间越短,稳态误差eSS越小,但K偏小时对系统的性能没有影响,因为K完全可以由调节器D(s)的比例系数KP来补偿。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2.对象惯性时间常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对象惯性时间常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设扰动通道的惯性时间常数为Tf,控制通道的惯性时间常数为T。(1)当扰动通道的时间常数Tf增大或惯性环节的阶次增加时,可以减少超调量,对系统控制是有利的。(2)而控制通道T越小,系统反应越灵敏,控制越及时,控制性能越好,但T过小,会导致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3.对象纯滞后时间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对象纯滞后时间对控制性能的影响设扰动通
13、道的纯滞后时间为、控制通道的纯滞后时间为f。(1)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f对控制性能无影响,只是使输出量yf(t)沿时间轴平移了f,如图5.5所示。(2)控制通道纯滞后时间的存在,使被控量不能及时反映系统所承受的扰动。因此这样的系统必然会产生较明显的超调量,使超调量增大,调节时间ts加长,这类系统是工程界公认的较难控制的过程,其控制难度将随着纯滞后占整个过程动态时间参数的比例增加而增加。纯滞后时间越大,控制性能越差。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图5.5 f对输出量yf(t)的影响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5.2.1 概述概述按偏差信号的比例、积分和微分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称为PID控制器。由
14、于PID控制器诞生于调节系统,并在调节系统中应用广泛,PID控制所以常常被称为PID调节器。PID调节器具有以下优点:5.2 PID 5.2 PID 控控 制制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1)原理简单,技术成熟。(2)应用广泛。PID控制广泛应用于化工、热工、冶金、炼油以及造纸、建材等各种生产部门。按PID控制规律进行工作的自动调节器早已商品化。即使目前最新式的过程控制计算机,其基本的控制规律大多数仍然是PID控制。(3)鲁棒性(Robustness)。即其控制品质对被控对象特性的变化不敏感。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5.2.2 PID调节的作用调节的作用PID调节器是一种线性调节
15、器,这种调节器是将设定值r(t)与实际输出值y(t)进行比较,构成控制偏差e(t)=r(t)y(t)(5-14)并根据式(5-14)所计算的偏差e(t)进行比例、积分、微分运算,把结果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u(t)。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PID调节器的传递函数(5-15)按式(5-15)PID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其输出可表示为(5-16)11()()()(DPsTsTKsEsUsDI00DIPd)(dd)(1)()(utteTtteTteKtut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1.比例(P)调节器比例调节器的控制规律为u(t)=KPe(t)+u0(5-17)2.比例积分(PI)调节器为
16、了消除在比例调节中残存的静差,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引入积分作用,形成比例积分调节器。其控制规律为(5-18)00Pd)(1)()(utteTteKtutI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3.比例积分微分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调节器积分作用的引入,虽然可以消除静差,但代价是降低了系统的调节速度,为了加快调节过程,有必要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对偏差量做出即时调节,即比例调节作用,且对偏差量的变化作出反应,或者说按偏差变化的趋势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于萌芽状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在式(5-18)表示的PI调节器的基础上引入微分调节,形成PID调节器。其控制规律为(5-19)00DIPd)(
17、dd)(1)()(utteTtteTteKtut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微分控制作用的特点:(1)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微分作用加进比例控制器时,就获得了一种高灵敏度控制器。微分控制能在实际超调量出现之前产生修正作用,增加了系统的阻尼,将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TD越大,微分作用则越强,但TD过大,会使系统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从另一角度讲,微分控制相当于在系统中引入了一个零点,因而加快了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小了上升时间(tP)。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2)由于微分控制作用是基于偏差的变化速度,而不是基于偏差本身,所以这种控制作用仅仅在瞬态过程中才有效,因此微分控
18、制决不能单独使用。(3)虽然微分控制不直接影响稳态精度,但它增加了系统的阻尼,因而允许采用比较大的值,将有助于系统稳态精度的改善。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5.3.1 PID算法算法1.位置式位置式PID由于计算机控制是采样控制,它只能根据采样时刻的偏差值计算控制量,把模拟PID算法离散化,用其差分方程代替微分方程式(5-19)中各项。5.3 5.3 数字数字PIDPID算法算法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若设采样周期为T,初始时刻为零,式(5-19)中各项用其采样值近似表示为:t=kT,k=0,1,2,u(t)=u(kT)=u(k)=uke(t)=e(kT)=e(k)=ek第5章
19、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积分用累加和近似微分用一阶后向差分近似由此可得式(5-19)的离散化表达式(5-20)tkjkjjTeTTjTette000)()(d)(TTkTekTette)()(d)(d)()()()()(D0IpTkTekTeTTjTeTTkTeKkTukj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式(5-20)就简记为(5-21)或把式(5-21)改写为(5-22)1D0IPkkkjjkkeeTTeTTeKukjkkjkkeeKeKeKu01DIP)(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2.增量式增量式PID当执行机构需要的不是控制量的绝对值,而是需要前一时刻的增量信号时应采用增量式PID
20、。增量式PID是位置式PID算式取增量,即相邻两次采样时刻所计算位置之差。(5-23)uk=ukuk1)(21D10I1P1kkkjjkkeeTTeTTeKu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整理得(5-24)为了减少计算机运算时间,可将式(5-24)整理成如下形式:uk=K1ek+K2ek1+K3ek2(5-25)2()()2()(21DI1P21DI1PkkkkkkkkkkkkkeeeKeKeeKeeeTTeTTeeKu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式中,)1(DIPDIP1TTTTKKKKK)21(2DPDP2TTKKKKTTKKKDPD3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3.增量式和位置
21、式算法的比较增量式和位置式算法的比较 在实际应用中,数字PID控制算法的选择视执行机构的形式、被控对象的特性而定。若执行机构不带积分部件,其位置和计算机输出的数字量对应(如电液伺服阀),就要采用位置式;若执行机构带积分部件,如步进电动机或步进电动机带动阀门等,有控制脉冲时动作,无脉冲时停在当前位置,故只需知道下一时刻比当前时刻多走多少,在每个采样周期,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应是相对于k次控制量的增加,此时控制器应采用增量式。步进电机会记住uk1,即步进电机是个积分单元。(5-26)23111121DI1P1)2()(kkkkkkkkkkkkkkkeKeKeKuueeeKeKeeKuuu第5章 计算
22、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1)增量型输出(控制量增量)的确定仅与最近3次偏差采样值有关,计算误差对控制量计算的影响较小。而位置型的控制量输出与过去的所有状态有关,要用到过去偏差的累加值,容易产生较大的积累误差。此外位置型也需要占用较多的内存单元。(2)增量型得出的是控制量的增量,例如在阀门控制中,只输出阀门开度的变化部分,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误动作影响小,必要时还可通过逻辑判断限制或禁止本次输出,这样由于执行装置本身有寄存作用,可仍然保持在原位,不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工作。(3)采用增量式,易于实现手动到自动的无扰动切换。kjje0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5.3.2 PID算法的改进算法的改进
23、1.积分改进积分改进1)积分分离在一般的PID控制中,当有较大的扰动或大幅度改变给定值时,由于此时有较大的偏差,以及系统有惯性和滞后等现象,在积分作用下,往往会使系统调节变得比较缓慢。特别对于温度成分等变化缓慢的过程,这一现象更为严重。为此,可采用积分分离措施,即:当|e(k)|时,用PD控制;当|e(k)|时,用PID控制。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图5.6 积分分离PID控制的效果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2)抗积分饱和由于长期存在偏差或偏差较大,计算机的控制量有可能溢出或小于零。所谓溢出就是计算机运算出的控制量u(K)超出D/A所能表达的数值范围。例如,8位D/A的数值范围为
24、00H至FFH,一般执行机构有两个极限位置,如调节阀全开或全关。设u(K)为FFH时,调节阀全开;u(K)为00H时,调节阀全关。执行机构已到极限位置仍不能消除偏差时,由于积分作用,PID差分方程所得的运算结果将继续增大或减小,称为积分饱和。防止积分饱和的方法之一,就是对运算出的控制量u(K)进行限幅。以8位D/A为例,当u(K)FFH时,则取u(K)=FFH。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3)消除积分不灵敏区 PID数字控制器的增量型算式中积分作用的输出为(5-27)由于计算机字长的限制,当运算结果小于字长所能表示的精度,计算机就作为“零”将此数丢掉。从而可知对式(5-27),当计算机的运
25、算字长较短采样周期T也小而积分时间TI又较长时,容易出现小于字长的精度而丢失,此时也就无积分作用,称为积分不灵敏区。kkeTTKuIP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为了消除积分不灵敏区,通常采用以下措施:增加D/A转换位数,加强运算字长,这样可以提高运算精度。当积分项uk连续出现小于输出精度的情况时,不要把它们作为零舍掉,而是把它们一次次累加起来,即取直到累加值Sk大于时,才输出Sk。kiikuS1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4)带积分不灵敏区 与消除积分不灵敏区恰好相反,对那些不要求准确控制(容许在设定值的较大范围内变化)的过程,如液位控制,为了避免控制阀频繁动作而引起系统震荡,可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