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件第2章 (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件第2章 (2).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件第2章 2 计算机 操作系统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2.1 硬件环境2.2 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2.3 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习题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2.1.1 存储器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目前,构成存储器的存储介质主要采用半导体器件和磁性材料。对于存储器的要求是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但是在一个存储器中要求同时兼顾这三方面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解决这方面的矛盾,目前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采用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即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如图2-1所示。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称为内存储器,它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和主存储器。CPU不能直接访问外存储器,外
2、存储器的信息必须调入内存储器后才能由CPU进行处理。2.1 硬硬 件件 环环 境境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图2-1 存储系统的分级结构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1.高速缓冲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它是位于CPU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一种容量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一般来说,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存储器,当CPU直接从主存储器中存取数据时要等待一定的时间周期,而Cache则可以保存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如果CPU需要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则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避免了重复存取数据,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Cache又分为L1 Cache(一
3、级缓存)和L2 Cache(二级缓存),一般L1 Cache主要集成在CPU内部,而L2 Cache集成在主板或是CPU上。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2.主存储器主存储器主存储器简称主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存储器,用来存放计算机运行期间的大量程序和数据。一个要执行的程序必须装入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可直接访问主存储器,因而任何程序和数据必须被装入主存储器之后中央处理器才能对它们进行操作。主存储器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编址,若干字节组成一个“字”。中央处理器可以按地址读出主存储器中一个字节或一个字的内容,读出的内容可以存放在中央处理器设置的内部寄存器(例如指令寄存器、通用寄存器和各种控
4、制寄存器)中,也可把内部寄存器的内容存储到指定地址的主存空间中。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3.外存储器外存储器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它是大容量的辅助存储器。目前主要使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各种外围设备只能与主存储器交换信息,在辅助存储器中的信息只有被读到主存储器之后,才能供中央处理器访问。大多数计算机系统把辅助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的扩展,用来保存大量的程序和数据。磁盘可被随机访问,用来存放常用的信息。磁带主要用于备份,存放不常用的信息以及作为系统间信息交换的媒介。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为什么设置辅助存储器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由于主存储器容量的
5、限制,主存不足以存储所有需要的程序和数据;(2)主存储器不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设备,当电源被切断时主存储器中的信息就会消失。辅助存储器的优点是容量大且能永久地保存信息,缺点是不能被中央处理器直接访问。如果要使用辅助存储器中的信息,应该先把信息传送到主存储器中,然后,中央处理器才能对信息进行操作。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2.1.2 处理机的态处理机的态在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处理器会在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之间切换,因此中央处理器有两种工作状态:系统态和用户态。系统态又称核心态或管态,是操作系统的管理程序执行时机器所处的状态。它具有较高的特权,能执行一切硬件指令,访问所有寄存器和内存储区。第
6、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用户态又称常态或目态,是用户程序执行时机器所处的状态。这是具有较低特权的执行状态,只能执行规定的指令,访问指定的寄存器和内存储区。计算机系统都有自己的指令系统,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指令系统分为“特权指令”与“非特权指令”。特权指令仅能由操作系统使用,如设置时钟、清内存等为特权指令;其他指令为非特权指令,用户只能使用非特权指令。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管态时可执行包括特权指令在内的一切机器指令,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目态时则不能执行特权指令。所以,操作系统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时,应让中央处理器在管态下工作,而用户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时,应
7、让中央处理器在目态下工作。如果中央处理器在目态下工作,但却取到了一条特权指令,此时中央处理器将拒绝执行该指令,并形成一个“非法操作”事件。中断装置识别到该事件后,转交给操作系统去处理,由操作系统通知用户:“程序中有非法指令”,必须修改。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当系统启动时,硬件装置将中央处理器的初始状态设为管态,然后装入操作系统程序,如果操作系统选择了用户程序占用处理器,则把管态转换成目态。如果中断装置发现了一个事件,则又将其置为管态,让操作系统去处理出现的事件。所以,总能保证操作系统在管态下工作,操作系统退出执行时,让用户程序在目态执行。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2
8、.1.3 中断技术中断技术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软件执行的基础,硬件具有中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并行工作的能力,各个外围设备也可同时工作。操作系统利用硬件的这种功能,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允许多用户并行工作。在硬件的中断装置配合下,操作系统能正确地控制各个程序的执行。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1.中断中断中断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断机制中的硬件部分(中断装置)的作用就是在CPU每执行完一条指令后,判断是否有中断事件发生,如果没有事件发生,CPU继续执行;若有事件发生,中断装置中断原先占用CPU的程序的执行,把被中断程序的断点保存起来,让操作系统的处
9、理服务程序占用CPU对事件进行处理,处理完后,再让被中断的程序继续占用CPU执行下去。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2.中断的类型中断的类型从中断事件的性质出发,中断可以分为两大类:(1)强迫性中断事件:包括硬件故障中断,程序性中断,外部中断和输入输出中断等。(2)自愿性中断事件:是由正在运行的进程执行一条访管指令用以请求系统调用而引起的中断,这种中断也称为“访管中断”。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3.中断的响应中断的响应中央处理器每执行一条指令后,硬件的中断装置立即检查有无中断事件发生,若有中断事件发生,则暂停现行进程的执行,而让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程序占用处理器,这一过程称
10、为“中断响应”。中断响应过程中,中断装置要做以下三项工作:(1)是否有中断事件发生;(2)若有中断发生,则保护断点信息;(3)启动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程序工作。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4.中断处理中断处理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程序对中断事件进行处理时,大致要做三方面的工作:1)保护被中断进程的现场信息处理器的运行现场就是指处理机在执行程序过程中任意一个时刻的状态信息的集合。处理器运行现场包括的内容有:指令计数器(程序计数器),程序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特殊控制寄存器。进入中断处理时首先把被中断程序的断点(当前的指令地址)等保存起来,然后让操作系统的处理程序占用处理器。第 2 章操作系
11、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操作系统在处理事件之前,把被中断程序在处理器的各个寄存器中设置的状态保存起来,在事件处理结束后,选中某个程序占用处理器时再把被保存的该程序的状态恢复到各寄存器中,同时把该程序的返回地址(原断点或新的启动点)装入指令地址计数器中。2)分析中断原因根据旧的程序状态字(PSW)的中断码可知发生该中断的具体原因。3)处理发生的中断事件请求系统创建相应的处理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5.中断屏蔽中断屏蔽中断屏蔽技术是在一个中断处理没有结束之前不响应其他中断事件,或者只响应比当前级别高的中断事件。如果当中断装置检查到有中断事件后,便去查看PSW中的中断屏
12、蔽标志,如果没有屏蔽就响应该中断;否则,暂时不响应该中断,待屏蔽标志消除后再响应。自愿性中断是不能屏蔽的。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6.中断机制在操作系统中的作用中断机制在操作系统中的作用中断机制最大的优点是方便处理随机事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随机事件发生,操作系统都可以通过中断机制中断当前程序的运行,转而执行处理该事件的服务程序。因此,中断给操作系统设计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1)中断使得实时处理许多紧急事件成为可能。(2)中断可以实现处理器与外设的并行,提高处理器的执行效率。(3)中断可以实现多道程序间的切换。(4)中断还可以让操作系统能够为用户程序提供一系列的系统调用,作
13、为系统服务的支撑平台,简化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开发设计过程。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2.2.1 结构设计目标结构设计目标为提高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方便用户使用,在计算机系统中必须配备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个大型的软件,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操作系统必须具有一个清晰、正确的逻辑结构。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目标主要考虑正确性、高效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要求。2.2 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1.正确性正确性能引起操作系统工作不正确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用户作业的类型以及作业到达系统的时间是随机的。系统中发生的各种事件都是随机的,多个
14、随机到达的作业都要占用中央处理器和使用计算机系统的其他资源,操作系统必须充分估计和把握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一个结构良好的操作系统不仅能保证操作系统的正确性而且易于验证其正确性。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2.高效性高效性操作系统自身的开销,例如占用的主存空间和辅助存储空间、占用的处理器时间等,对计算机系统的效率有很大影响。减少操作系统的开销就能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尤其对常驻主存储器的核心程序部分更要精心设计。核心程序处于频繁活动状态,是影响计算机系统效率的关键所在,设计核心程序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使处理既有效又灵活。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3.维护性维护性一个操作系统交
15、付使用后,有时需对功能进行增加、删除,如发现错误时需要进行修改,为了提高效率要对算法进行调整等。因此,在结构设计时应注意到这些问题,使操作系统容易维护。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4.移植性移植性所谓移植性,是指能否方便地把操作系统移植到一个新的硬件环境中。为了能方便地移植,在结构设计时,应尽量减少与硬件直接有关的程序量且将其独立封装。这样,在移植时,只需修改这一部分程序,其他部分不必修改。如果能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C语言或C+语言编写操作系统程序,那么,只要经过重新编译和设置必要的参数,就可使其适应新的硬件环境。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2.2.2 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操作系
16、统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用户是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功能来使用计算机的。如何设计和构造这样一个繁琐而又有相当规模的软件呢?通常采用模块分层方法,在硬件基础上分层次构造操作系统的各个部分。由于操作系统十分庞大,清晰的结构有利于开发和调试。层次结构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技术,正确性容易得到保证,也提高了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层次结构法的最大特点是把整体问题局部化。一个大型复杂的操作系统被分解成若干单向依赖的层次,由各层的正确性来保证整个操作系统的正确性。采用层次结构不仅结构清晰,而且便于调试,有利于功能的增加、删减和修改。从资源管理的观点看,操作系统
17、的功能分成四大部分,即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这四大部分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和控制程序的执行,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和良好的运行环境。按照依赖关系,操作系统的一种层次结构如图2-2所示。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图2-2 操作系统层次结构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处理器管理要对中断事件进行处理,要为各程序合理地分配中央处理器的工作时间。它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是与硬件直接有关的部分。因而,把它放在最内层。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依次存放在外层。为避免错综复杂的联系可能造成的差错,可规定各层次的依赖关系,图2-2的层次结构
18、是一种外层依赖内层的关系。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层次结构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实现各层次的功能时都可利用内层提供的功能,不必知道内层的功能是怎样实现的,而只需知道这些功能可做什么。调试工作可从最内层开始,最内层只使用硬件提供的功能,调试时无需考虑其他任何部分。一旦最内层调试通过,则第二层可在最内层提供的功能上执行,依次类推,直到完成各层功能的调试。若在调试某层的功能时发现错误,可断定错误位于当前层,因为内层的各层次已通过调试了。第 2 章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和逻辑结构层次结构的主要困难在于层次的划分和安排,由于每一层只能利用位于它内层提供的功能,因而需要仔细地规划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