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剖析练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附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剖析练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附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剖析练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附答案解析 2021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剖析 练习 实用 文本 阅读 传记 答案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1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作业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光纤之父”忘了光纤 一 2009 年 10 月 6 日凌晨 3 点,美国硅谷一座公寓里响起电话钤。对方说从瑞典打来, 有个教授要与高锟先生通话。几分钟后,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即将公布。高锟仍 是睡眼惺忪,“什么?我?啊,很高兴的荣誉呢!”说完倒头大睡。 发表那篇著名论文为光波传递设置的介电纤维表面波导管亦即光纤通信诞 生之日十年后,1976 年,高锟拿到人生中第一个奖项莫理奖。奖杯是一个水晶 碗,以前它被拿来装火柴盒,现在则盛满了贝壳,放在书柜上。 十多年前的一张行星命名 纪念证书,还贴在车库墙上,正下方是
2、换鞋凳。最倒霉的是 1979 年爱立信奖奖牌,料想 是被打扫房子的女工顺走了爱立信奖颁奖礼规格与诺贝尔奖相当。 1958 年激光发明,令人们畅想光通信的未来,但实际研究困难重重。此时高锟就职 于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设于英国的标准通讯实验室,他坚信激光通信的巨大潜力,致力于 寻找足够透明的传输介质。 黄美芸难以忘怀,那段时间高锟很晚回家,年幼的子女经常要等他吃饭,他哄她: “别 生气,我们现在做的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有一天它会震惊全世界的。” 专家们起初认为,材料问题无法逾越。33 岁的高锟在论文中提出构想,“只要把铁 杂质的浓度降至百万分之一,可以预期制造出在波长 0.6微米附近损耗为 20dB
3、/km的玻 璃材料”,这一构想一开始并未引起世界关注。几年间,面对质疑,高锟不仅游说玻璃制 造商制造“纯净玻璃”,更远行世界各地推广这一构想。 1976 年,第一代 45Mb/s 光纤通信系统建成,如今铺设在地下和海底的玻璃光纤已超 过 10 亿公里,足以绕地球(2)5 万圈,并仍在以每小时数千公里的速度增长。 在后来的一次电视访问中,黄美芸逗他:“你是不是光纤之父呀?”他只是带着疑惑 的笑容“复读”:“光纤之父?光纤之父做什么?” 二 创造力的火花早在生命萌芽时期就不时闪现。 高锟在上海度过 15 岁前的时光,他白 天在霞飞路上的学校接受西式教育,晚上回家还有私塾老师教四书五经。 高锟自己最
4、热 衷的是化学实验,曾自制灭火筒、焰火、烟花、晒相纸甚至泥球弹丸,经手的氰化物号 称“足以毒害全城的人”。危险实验被家长叫停,转而又迷上无线电,组装一部有五六 个真空管的收音机不在话下。 1948 年举家迁移,后定居香港,高锟先是考上预科留英,工作后辗转英美德诸国,一 步步走向世界。后来他说:“是孔子的哲学令我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童蒙时期不 明所以背诵的那句“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启发他独立思考,也让他受惠终生。 1987 年,他被遴选为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自认使命就是“为师生缔造更大发 展空间”。他觉得,教职员只要有独立思想,就有创造性,面对学生抗议也是如此。一次 高锟正要致辞
5、,有学生爬上台,扬起上书“两天虚假景象,掩饰中大衰相”的长布横额遮 盖校徽,扰攘十多分钟后才被保安推下台。一位学生报的记者高声问校长:“校方会不 会处分示威的同学?”他边走边平静地说:“处分?我为什么要处分他们?他们有表达意 见的自由。” 静静坐在一旁参加校园电影观赏和讨论会,在小小的社科研讨会上举手发问高 校长的身影至今活在很多中大人的记忆里。 待他离开多年,他们方才怀念起他的自由开 放,称他为“真正的教者”。 三 谦谦蔼蔼,光华内蕴,上德若谷。“教授就是任谁都可以向他发脾气的那种人”“他 几乎从不发脾气”,许多接触过高锟的人都这么说。黄美芸晚年评价高锟是“最好的男 朋友”“一个有着最可爱笑
6、容的人”。两人相识于同一家英国公司,从此携手 60 载。 1960 年代初正忙于那篇重要论文的他,还经常将换尿布等家中脏活全包。 获得诺奖后,黄美芸用部分奖金推动阿兹海默公益事业,次年高锟慈善基金会即告 成立。高锟逝世当天,黄美芸在媒体通稿中也特意提到基金会,称之为高锟的“最后遗 愿”。 (节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8 年 9 月 27 日) 相关链接: 2018 年 9 月 23 日,高锟逝世。一位网友留言悼念:“先生携光而来,也随光而去, 留下的是穿梭不息的无限纤丝,创造的是不断向前的光明未来。” 1996 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宣布,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1)下列对材料相关
7、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高锟获得了 2009 年以贝尔物理学奖,得知消息的刹那,高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激 动和兴奋,内心十分平静。 B.1958 年,高锟来到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设于英国的标准通讯实验室,开始了他对激 光通讯传输介质的研究。 C.高锟在科学研究上注重独立思考,他也将这样的理念贯彻到教育管理中,曾把 “为 师生缔造更大发展空间”当作自己的使命。 D.面对对自己科研能力的质疑,高锟游说玻璃制造商,并到世界各地推广自己的构 想,最终玻璃光纤通信系统得以建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的高锟热衷化学实验,迷恋无线电,表现出了创造力,这为他后
8、来创造性地进 行光纤通信研究奠定了基础。 B.中西不同的教育方式都对高锟产生了深远影响,高锟的成长表明科学与哲学对人 的成长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C.高锟为人谦虚,对人和蔼,而且关爱家人,用实际行动支持学生的自由开放,表现 了一位老科学家的高尚美德。 D.文章引用高锟妻子黄美芸、 网友的话语,突出了高锟在科研领域的巨大贡献,表达 了对高锟的崇敬之情。 (3)文章题目“光纤之父忘了光纤”有何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叶嘉莹: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 “我一生,70 年从事教学,我觉得这真是我愿意去投入的一个工作。如果人有来生, 我就还做一名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9、” 在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先生九十华诞庆 典上,叶嘉莹将自己与诗词的情缘娓娓道来。 她满头华发,却散发着诗意的青春;她要以 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她要以悲观之体认,过乐观之生活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 叶嘉莹对诗词的兴趣,从幼年便开始了。 1924 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四合院内。 三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旧学修养很深的伯父常与侄女谈诗吟词。如今大家听 叶嘉莹讲课,往往觉得她的吟诵最具特色。殊不知,当今年轻人很难掌握的平仄声律, 她从幼时便已熟知。 叶嘉莹一生命运多舛。七七事变后,其父随国民政府南迁,与家中断绝音讯;17 岁时 再罹丧母之痛。带着两个弟弟在厄运中挣扎时,她开始
10、试着用诗词去抚平内心的创痛。 “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本是明珠掌上身,于今憔悴委泥尘”这些 引人恸哭的诗句,成为她一生诗词创作的开端。 1941 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成为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先生最 得意的门生。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假使苦水(顾随笔名)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 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 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 20 世纪 40 年代末,叶嘉莹离开故乡,开始了一生的漂泊,从北平到上海,从台北到波 士顿,从密歇根到温哥华,时空变换,唯有诗词是她不变的追求。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 典诗词。”
11、叶嘉莹如是说。对她而言,诗词融进了她的生命,她也将生命写成了诗词, “我想到先生说的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回首来路,叶嘉莹表示,自己的一生趣向就是“把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美好的精神 文化传承下来,不要把它断绝”。70 年的教书生涯,叶嘉莹为无数人传道授业。从天真 孩童到耄耋老者,无不从她的讲授中品味诗词之大美,体悟中华文化之深邃。 书生报同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1948 年,24 岁的叶嘉莹离开祖国大陆时不会想到,再次回归故土时,已是 26 年以后。 1974 年,叶嘉莹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写下了一首两千多字的长诗 祖国行长歌:“卅年离
12、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 喜” 30 多年来,叶嘉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93 年,她受邀担任南 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 10 万美元),设立 “叶氏驼庵 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进。2010 年,叶嘉莹领衔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从事“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2012 年 6 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 同志在中南海紫光阁,亲自为叶嘉莹颁发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聘书。那一年,叶嘉 莹 88 岁。 “我的愿望只是想把我自己内心中的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作为一点星火,希望能借此 也点燃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心
13、中热爱古典诗词的一点星火,相信我国古典诗词中所蕴 含的生命与智慧,必将在神州大地上展现出一片璀璨的光华。”叶嘉莹说。 “古典诗词是宝贵的传统文化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 来者。 ” 叶嘉莹,满头华发,一袭黑裙,百花罩衫,一枚珍珠胸针90 岁的她站在那里, 就是一首诗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 年 5 月 12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中的“有心”一词含蕴深厚,包含了叶嘉莹 先生在苦难人生中对诗词的坚守与热爱。 B.恩师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先生在写给叶嘉莹的信中不仅对她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 定,还对其开创一
14、派词学有着深厚的期望。 C.从“独对寒灯哭母时”到“眼流涕泪心狂喜”,我们分明能够看到叶嘉莹先生的 坎坷人生和投身祖国怀抱时的欣喜之情。 D.70 年的教书生涯中,叶嘉莹先生为她的学生传道授业,他们无不从她的讲授中品 味诗词之大美,体悟中华文化之深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她满头华发,却散发着诗意的青春”,正好与文章结尾她那清荣、 高雅的气质相呼应,塑造了叶嘉莹先生清俊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 B.因为挚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古典诗词,叶嘉莹先生以“书生报国成何计, 难忘诗骚李杜魂”的责任与竖守仍旧奋战在教育第一线。 C.回归故土的叶嘉
15、莹先生,设立奖学金、 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积极参与诗词文化 的普及工作,受到了温家宝同志的亲切接见。 D.数十年的漂泊困苦和晚年设置奖学金奖掖后进,就是叶嘉莹先生 “以悲观之体认, 过乐观之生活”的真实反映。 (3)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标题“叶嘉莹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的理解。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徐芑南:一生情系深蓝梦 “蛟龙号”初次下水,在海面打出漂亮的蝴蝶水花;“蛟龙号”用机械臂灵活地把一 面钛合金五星红旗插到了海底;1000 米、5000 米,直到 7062 米,“蛟龙号”成为目前世 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当人们为“蛟龙号”的每一次进步欢呼雀 跃时,有位老人默默
16、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他是徐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作为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 他用一辈子的辛勤耕耘、执着奉献,实现了中华民族“下五洋捉鳖”的深蓝梦。 徐芑南说过,他对大海是有感情的,他的一生都与大海紧密相连。 怀着强烈的报国热情,1958 年从上海交大造船系毕业的徐芑南,来到了中船重工集 团七二所开始了潜艇结构的研究工作。20 世纪 80 年代,徐芑南积极投身于海洋装备 的研制工作,先后担任了四项潜水器的总设计师。 他创造性地研制了多型载人潜水器和 水下机器人,潜水器工作深度由 300 米、600 米、1000 米发展到 6000 米。20 世纪末, 随着中国大洋协会在国际海
17、底调查研究工作的深入,国家对载人深潜器应用需求越来 越迫切。经过一系列论证、研究,2002 年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终于正式批准立项。 选总设计师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芑南,作为业内公认的载人潜水器领路人, 他是总设计师的最合适人选。此时,徐芑南已经退休六年,深受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的困扰,但徐芑南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心底始终有一个愿望,就是看到中国人独 立自主研制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能够在深海遨游。 “蛟龙号”立项之前,我国研制过的最深潜水器只有 600 米。从 600 米到 7000 米, 是非常大的技术跨越,深度每增加 100 米,海水的压力就会增加 10 个大气压,难度可想 而知。并
18、且,作为一项大的系统工程,“蛟龙号”涉及耐压结构和密封技术设计、高比 强度合金材料的加工成形技木、航行性能优化、水下定位、水下通信、自动控制等多 个领域的最前沿技术,需要联合国内上百家科研机构集智攻关。为了统筹好“蛟龙号” 本体 12 个分系统工作,徐芑南将每一个分系统的任务输入、成果输出、约束和支撑条 件,按照技术进度和经费,制成表格,按表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徐芑南说:“即 使每个分系统都做得很好,放在一起却未必会拼成一个性能优良的潜水器。 所有系统之 间一定要相亙配合,相辅相成才行。”在“蛟龙号”的研发过程中,所有合作者对徐芑 南这位总设计师,都是众口一词地赞扬。 人才短缺也是制约
19、“蛟龙号”研制的瓶颈。徐芑南格外注重对青年人的培养。“总 设计师重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但更重要的是在实战中带出一支年轻的队伍。”徐芑南 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还想方设法邀请国内外专家给年轻的设计师 们讲课。 2009 年“蛟龙号”第一次海试,尽管已经年逾七旬,徐芑南还是坚持要求上船坐镇 指挥,他拖着装满药品、 氧气机、 血压计等医疗器械的拉杆箱,和科研团队坚守在一起。 他在水面的指挥调度清晰沉稳,成为试验成功的重要保障。在两个多月的海试中,试验 现场到处都有他的身影,检查设备、交流技术问题、推敲下潜步骤等,他不放过任何可 能出现的隐患。每次潜水器下水,他从不安稳地坐在指挥室里,而
20、是一连几小时值守在 水面控制室里,不放过水声通信传回来的每一句语音。 后续的 5000 米级和 7000 米级海 试,由于试验海区较远,徐芑南不能亲临现场,但他一直坚守在海试陆基保障中心,第一 时间了解海试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技术指导。由于时差因素,海试常常在半夜或凌晨进 行,但徐芑南从未缺席过。 徐芑南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热情深深感染了所有人。 在他 的带领下,“蛟龙号”团队十年磨一剑,实现了中国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从无到有”, 从浅蓝走向深蓝,缔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辉煌篇章。 如今,已是 82 岁高龄的徐芑南,依然活跃在中国深潜事业的最前线,他正和同事们 一起,向着万米载人
21、深潜的目标发起新的冲刺。这是“蛟龙号”的深度,也是徐芑南精 神的深度、人生的深度 (摘编自 2018 年 1 月 8 日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芑南虽已退休,深受疾病困扰,但毅然决然地担任了“蛟龙号”的总设计师,这 充分体现了他强烈的报国热情。 B.在徐芑南看来,“蛟龙号”的研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的密切配合,所以 他在工作中非常看重统筹规划。 C.尽管年事已高,徐芑南还是坚持上船坐镇指挥,正是他清晰沉稳的指挥调度,才使 “蛟龙号”第一次海试获得成功。 D.在实战中带出一支年轻的人才队伍,不仅可以突破“蛟龙号”研制瓶颈,而且可以 让我国深潜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