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作文精选素材.doc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786074
  • 上传时间:2020-10-09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3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作文精选素材.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作文 精选 素材 下载 _高中作文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0 高考作文素材终结篇 中青报:寻找沟通中西方观众的“理、事、情”中青报:寻找沟通中西方观众的“理、事、情”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下称杜甫 )引起不少 国内观众特别是青年网友的热烈关切,该片主持人和导演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历史学教授 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 ,他深度参与的其他作品如中华的故事 中国改革开放 的故事等此前同样被国人追捧和喜爱。 要找到能够相互感知和理解的“共通性” 。杜甫的诗歌及其精神世界在中华文明中历经 千余年依然熠熠生辉,但是如何让西方观众对他们陌生的诗人同样感兴趣?并且让中西方 观众同时欣赏和喜欢?伍德有自己的理解。

    2、一个人的故事、情感和心灵世界,往往具有跨时空的共通性。中西文化某些方面能够 实现共通,也在于其间的“理,事,情” 。杜甫的伟大,在于其传世诗歌的形式之美,还在 于他具备打动观众的那种超越时空和语言的能在不同文化中流转的“共通性”内容,即对 生命疾苦的关注是生命受困之时的坚韧和达观,是在自然和天地中感受到的沉郁和壮 阔之美。杜甫一生随唐王朝兴衰而起伏颠沛,但是,他对国家的情意、对妻子的爱意、对 孩子的歉意、对朋友的诚意,这是人心最根本的共通之“理” 。这个“理” ,不会因为肤色、 人种、民族、国家的差异就有所不同。 杜甫一生所为之事,大多是在困顿中坚持、于险阻中奔波、在无望中努力,他的诗歌 中始

    3、终充满了对人间疾苦的关切,对山河的热爱,对家国的心愿,虽沉郁凝重,但神思飞 扬,创造了一个自由且丰沛的情感世界。因而,杜甫既活在历史中,也活在当下;既活在 中国,也活在世界。伍德是在讲杜甫的故事,也是在讲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要带着“温情和敬意”走进他者的文化。钱穆先生曾主张用“温情和敬意”对待中国 古代文化和制度。细致观摩杜甫和中华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我们足以感受到这种 “温情和敬意” 。伍德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让中国观众感觉到尽管是外国人制作的 这部纪录片是真实的,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诗人的肖像,他们会赞同也会感到舒服,就像 中华的故事一样。 如果制作一部关于外国文化的电影,而这种文化中的人们觉

    4、得这部电影不符合他们的 感情,也不能触动他们的心灵,那么整个事情就毫无意义了。 杜甫及中华的故事 , 其视角、态度和话语,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他者”对“自我”文化的尊敬和温情,也体会 到一种友善和真诚。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温暖,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丽和伟大,比如,在成 都的杜甫草堂,小女孩背诵杜甫的诗歌,就很好地传递了这种温暖,以及古老故事在现实 中国的传颂。 伍德认为,虽然大多数人是通过翻译来阅读世界上伟大的诗歌,这比不上通过母语的 阅读,尤其像杜甫这样在语言、节奏和典故层次上如此成熟、丰富的诗人,但是,伟大的 诗人能在不同文化间产生共鸣,他诗歌中的人类心灵世界,在英语文化中同样非常强烈, 如自京赴

    5、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兵车行 。 选择合适、 恰切的讲述方式和结构。 杜甫 及此前的 中华的故事 都选择了把旅行、 生活文化、 风景和遇见与讲故事的人融合在一起。 伍德像一个寻访者, 踩在中国的大地上, 行走在现实与古老并行的路上, 用脚步、 心思和目光去丈量、 打量和思量中华文化的模样, 在中国当代探寻古代中国的文化价值。 通过杜甫当年的实际旅行来跟踪杜甫的生活故事。在 杜甫中,伍德从洛阳到西安, 从奉先一直到成都,顺流而下到白帝城,再到长沙和平江。在实地行走的过程中,切身感 知杜甫一生的行走,历史就此铺展开来,人物从史书中跃然而出。对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寻 访之旅,必须是语境化的,如果不能在长出一

    6、种文明的土壤中去发现其适宜性和必然性, 就无法知晓其文明为何以某种特定形式展示出来。 无论是“他者”视角下的中国题材纪录片,还是我们关于中国故事的自我叙述,找到 可以融通中西方观众的“理、事、情” ,以及合适的讲述者和讲述方式,并以温情、平等和 敬意之心来对待,都是优秀中华文化如何实现全球有效传播需要思考的问题。伍德说,自 从数年前的中华的故事开始,他一直非常热衷于拍摄一些客观并且积极描述中国人民 及其文化的电影(纪录片) ,所以才有纪录片杜甫的诞生,而伍德拍摄系列中国题材纪 录片持续受到热烈欢迎的秘密,或许都在于此。 人民日报学术随笔:中国古代的“礼法之治” 俞荣根 中华文明绵延 5000

    7、多年,积淀了丰富的法律思想,流传下浩如烟海的法律典籍,成为 我们今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文化资源。汲取传统法律思想的智慧,一个前提 是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态、性质、内涵等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 经过长期积累,我国学者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不过,在对我国 古代法乃至中华法系的认识上仍然存在一些误读。比如,一些研究我国古代法律史的学者 认为,我国古代法是一种“律令体制” ,即把我国古代法归纳为“律”和“令”两种法典形 式。 “律” “令”都属于“公法” , “律”即刑律, “令”是对“律”的延伸、补充和细化。对 “律令法”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但不能将我国古代法仅仅归纳为“律令

    8、体制” “律令法系” , “律令”并不能准确完整表达传统中华法系的丰富内涵和特质。我国古代法除形成“律令 体制”外,还包括礼典、大量的礼俗习惯法等。这些规范习俗被不少学者称为“礼法” ,并 认为由此形成了“礼法之治” 。 礼典是指由朝廷编纂、颁布的礼仪大典。早期研究者中曾有人认为: “西人所谓法者, 实兼中国之礼典。 ”意思是说中国古代的礼典,也要纳入法律的范畴内。汉代就有傍章 作为礼典,唐代大唐开元礼集礼典之大成,是后世礼典之典范。作为典章制度,礼典 也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并蕴含着一定道德规范。同时,几乎历朝历代都会修订法律。 律典是由历代朝廷编纂、颁布的正式法典。律典以其刚性规则规范人们

    9、的行为,维系官僚 系统运行,保障社会秩序。 唐律疏议是传统律典的代表作。此外,还存在大量礼俗习惯 法,主要是指以礼义为旨归、以礼俗为基础的乡规民约、家法族规、村规寨规、行规会规 等,这些“礼法”规范着民间经济、社会活动和生活日用的方方面面。 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偏重刑律,而民事法律不发达。实际上,只要存在民间活 动,相应的规范就会存在,只是在不同法律文化中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我国古代存在大量 礼俗习惯法,其特征是将礼义内容扎根社会土壤,深入百姓心田,成为一种生活的常理、 常情、常识,并一代代口耳相传。我国古代的民事关系基本上依赖这样的礼法来加以规范 和调整。尽管朝代不断更替,但民间物和债的关

    10、系、婚丧嫁娶和祖宗血脉、财产的承继关 系都可以维系而不乱。 我国古代“礼法之治”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夏商周三代之时,夏有“夏 礼” “禹刑” ,商有“殷礼” “汤刑” ,周有“周礼” “九刑”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礼法体系的 初创阶段。春秋战国至秦代,礼刑分离,也是“律令”发轫时期。汉承秦制,又在法制领 域向“礼”回归。同时,礼典和民间礼俗习惯法都有所发展。不同规范形式有其各自作用 领域,并不是只有“律令”在起作用,仅靠“律令”也无法包容所有权利义务关系。我国 古代法逐步形成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共同发挥作用的模式,其中的礼典、律典到唐代 日益成熟。这样就形成以礼率律、律外有礼,礼典、

    11、律典、礼俗习惯法三者相辅相成的治 理格局。 我国古代“礼法”是一个内容复杂的综合体系。从法律形式上说,有成文法和不成文 法、法典法和非法典法、中央法和地方法;从法的层级上说,有结构严密、条文繁复的礼 典, 有体例完整、 疏而不漏的 “正律” , 有大量的以礼俗为中心的成文和不成文的家法族规、 乡规民约等。对于“礼法”一词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有学者认为, “礼法”是一个法哲学 范畴,也是一个治理概念。 “礼法之治”这样一种治理模式,既发挥法律刚性规范功能,又 发挥礼仪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同时尊重民间事务自理自治习惯,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 色,也彰显出传统社会治理的特有智慧。 我国古代政治法律思想

    12、和治国理论有自己的范畴、逻辑体系和发展规律。学者在研究 中需要注意这些内容,避免简单以现代的概念和范畴来加以裁剪、比附,努力使研究更为 全面准确。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继续在传统法律文化这个园地中辛勤耕耘,为法治中国 建设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你学习的样子真美” 魏 寅 61 岁的万雪琴,是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老年大学学员。今年 3 月,这所老年大学开通 “空中课堂” ,万雪琴第一时间进行了注册。白天要照顾外孙女,她就利用空闲看时间短、 集数少的课;晚上 10 点以后,就看时间长、集数多的课。平均每天学 35 门课,一个多 月以来,她已经学完了茶艺、隶书、楹联等多门课程。此外,万雪琴还给同学推荐优

    13、质网 课,并组织交流互动,帮助大家增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 荀子劝学有云, “学不可以已” 。学无止境,而之所以要“劝学” ,是因为养成学习 自觉并不容易。每天学 46 个小时的万雪琴则相反,她不仅不需要别人“劝学” ,就连女 婿“劝她少看会儿”都不听。她说: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到了这个年纪睡得少,有时间可 以多学些知识。 ”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学一生而不是学一阵的品质,难能可贵。 近段时间以来, 像万阿姨这样走红网络的“学习达人”还有不少。 在武汉的方舱医院, 一位年轻人躺在病床上专心看书;在河南洛宁,一个初中女孩每晚去村委会“蹭网” ,不落 下一门功课;在湖北五峰,一名小学生在

    14、卤味店里的案板下,聚精会神上网课一个个 动人场景说明,无论身处何地、条件怎样,只要想学习,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人们汲取知识 的脚步。正如网友所说: “你学习的样子真美。 ” 一个家住珠峰脚下的大二男生,为了不错过每一次和老师“面对面”上课的机会,每 次都要骑摩托去找网络,来回近 6 个小时。学习是自我提高的机会,不浪费每个机会,就 要更自觉一些、更主动一些、更自律一些。认真学习有用的知识,理应困而学之、学而不 厌。 有人说,学习是“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 。疫情给人们带来了不小冲击,原有的生活节 奏打乱了,原本的学习计划搁浅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们对学习也有了新认识:在线 教育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个有益补充,知识供给更丰富、知识获取更便捷;烹饪、维修、 手工等技能增长为生活添加一抹亮色,以劳动乐趣充实身心。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不 是“被迫成才” ,而更乐意“自愿成长” ,不负居家时光,用乐观、豁达心态迎接挑战和机 遇。 古人云,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我们的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 境。每个人都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积跬步以至千里,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的学习型社会就能早日建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作文精选素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8607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