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同步ppt课件(全册打包).rar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课件
      • 1.1 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26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1.2 化学研究什么ppt课件(29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1.3 怎样学习化学ppt课件(57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2.1 空气的组成ppt课件(28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ppt课件(26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2.3 氧气的制备ppt课件(36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2.4 水的组成和净化ppt课件(34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3.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ppt课件(53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ppt课件(37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3.3 物质组成的表示和分析ppt课件(40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4.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ppt课件(38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ppt课件(22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ppt课件(32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5.1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ppt课件(24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5.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ppt课件(26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5.3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ppt课件(15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6.1 金属矿物及铁的冶炼ppt课件(21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6.2 金属的性质和应用ppt课件(44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 6.3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ppt课件(22张PPT)-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x--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精品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同步ppt课件全册打包.rar精品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同步ppt课件全册打包.rar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785776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7.53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4-08-28
10
文币
资源描述:
化学 沪教版(全国)(2024)九年级上册第第1 1章章 开启化学之门开启化学之门第第1 1节节 认识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1.能通过简单的实例认识化学学科的神奇魅力。2.能以化学史为载体初步认识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我国古代杰出的化学成就。3.能感悟化学作为中心科学的意义,体会化学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1.化学的概述化学的概述 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不是物体)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自然科学。化学常通过实验来探究和揭示自然界的规律,有着独特的魅力。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教材第2页1.现象:产生大量气泡。解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现象:产生大量气泡,红豆上下翻滚。解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持续产生的二氧化碳推动红豆在液体中上下翻滚。交流讨论交流讨论 教材第3页迅速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乙醚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时,乙醚燃烧,进而引发棉花燃烧。观察思考观察思考 教材第3页手帕上的水蒸发吸收大量的热量,温度达不到手帕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手帕不燃烧,所以没有被烧坏。2.探究微观粒子的特性探究微观粒子的特性(含教材第4页“实验探究”答案)实验实验1实验实验2实验实验操作操作_实验实验现象现象向蒸馏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继续滴加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一段时间后,烧杯B中溶液变红实验实验1实验实验2实验实验分析分析无色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从烧杯C中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后形成氨水,使烧杯B中溶液变红实验实验1实验实验2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应用应用闻到花香、酒味,湿衣服会被晒干,敞口容器中的水或酒精会不断减少,都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特别提醒特别提醒对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理解对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理解1.无论物质处于什么状态,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2.微观粒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观粒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如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3.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肉眼无法看到,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的较小固体的运动,如尘土飞扬等不能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典例1 飞上天花板的氢气球过了几天后,慢慢缩小,掉落地面。这主要说明()AA.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B.微观粒子之间有空隙C.微观粒子的质量很大D.微观粒子非常小解析解析 氢气球落地,说明里面的氢气减少了,原因是构成氢气的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氢气球外面去了。3.化学可以创造出性能各异的各种新材料化学可以创造出性能各异的各种新材料事例事例材料特点材料特点全碳气凝胶“碳海绵”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具有很好的隔热效能,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港珠澳大桥新一代防腐涂层钢筋可抗击高温高湿的海洋气候环境对金属的腐蚀;由特殊的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高性能绳索强度高、承重力大1.化学的发展化学的发展化学是在人们对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探索和应用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人类最初只是用石头、树木等天然材料制造工具从事生产劳动。(2)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我国古代化学工艺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新石器时期就能烧制陶器;殷商时期就能冶炼、铸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已能熟练掌握铁的冶炼技术,并用于各种器皿、农具和兵器的制造。中国古代化学工艺为世界化学工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评价道: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是从中国传出去的。拓展培优拓展培优火药火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3)近代化学发展阶段近代化学发展阶段 时间时间成就成就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其著作怀疑的化学家中提出:化学需要通过实验收集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从而认识物质的本性1775年前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了关于燃烧的氧化学说,运用定量实验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时间时间成就成就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奠定了近代原子分子学说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化学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提出了元素周期律清代我国著名学者徐寿参与翻译化学鉴原并编写了多部化学著作,对化学知识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续表(4)20世纪初,随着研究手段和技术的进步,科学家逐步揭示了原子、分子的结构,对化学反应规律的探索、物质结构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此,化学科学进入了现代化学的发展阶段。2.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了不同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拓展培优拓展培优化学是中心科学化学是中心科学化学在相关科学的发展中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被称为现代科学体系的“中心科学”,是21世纪最富有创造性的科学之一。1.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化学创造了大量的新物质,解决了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拓展培优拓展培优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化学家,如汪猷、卢嘉锡、唐敖庆、徐光宪、闵恩泽等,他们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徐光宪:徐光宪:著名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家,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2008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闵恩泽:闵恩泽:著名石油化工专家,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200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化学科学在提取生物药物、研制合成药物、防治传染病、治疗疾病、保持健康和延长寿命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化学 沪教版(全国)(2024)九年级上册第第1 1章章 开启化学之门开启化学之门第第2 2节节 化学研究什么化学研究什么1.能初步感知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范畴,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举例说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能初步学会应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化学实验、描述现象。3.能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知道物质的性质与组成、结构、用途的关系。4.能感受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1.蜡烛燃烧实验蜡烛燃烧实验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解释与结论(1)取一段蜡烛,观察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等)红色(或其他颜色),固态,圆柱状(或其他形状)(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可以看到明亮的火焰,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蜡烛燃烧产生热量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解释与结论(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_烧杯内壁有小水珠蜡烛燃烧有水生成续表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解释与结论(4)迅速向上述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续表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解释与结论(5)将一小段粗玻璃管置于火焰中,观察发生的现象_玻璃管口上端有“白烟(石蜡固体小颗粒)”冒出点燃蜡烛时石蜡先由固态转变为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续表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解释与结论(6)吹灭蜡烛,观察实验现象吹灭蜡烛的瞬间,看到“白烟”升起;蜡烛熄灭后,液态石蜡凝固石蜡蒸气遇冷凝固成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续表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又称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是并列关系)概念概念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特征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伴随现象伴随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_(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续表实例实例石蜡熔化、灯泡发光、水的三态变化等食物腐败、石蜡燃烧、铁生锈等本质区别本质区别(判断(判断依据依据)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联系联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_续表物质变化中的物质变化中的“不一定不一定”1.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墨汁滴入水中水会变黑、水沸腾产生气泡、饱和食盐水蒸发溶剂产生沉淀等都是物理变化。有些化学变化可能没有明显现象。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都属于物理变化,而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典例1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或典故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A.火烧赤壁B.磨杵成针C.刻舟求剑D.滴水成冰解析解析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概念概念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性质确定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通过化学变化可知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性质性质内容内容颜色、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延展性等可燃性、受热易分解、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区别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续表4.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区别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可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或从一个变化中体现出来,描述物质的性质常用“难”“易”“能”“会”“具有”“可以”等字眼物质的变化是一个“变”的过程,往往用动词表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举例举例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汽油易挥发物理性质汽油燃烧化学变化;汽油挥发物理变化联系联系续表典例2 下列表格叙述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石蜡密度比水小B石蜡常温下是固体食物腐烂C车胎爆炸玻璃易碎D食盐能溶解于水中木材具有可燃性B5.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 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实验结论结论保存注意点保存注意点_试管中的白色粉末逐渐减少,直至消失,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碳酸氢铵化肥应密封保存于阴凉之处典例3 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容易分解,保存该化肥时,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BA.随意保存B.尽量密封、低温保存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D.如果该化肥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解析解析 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容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为防止碳酸氢铵分解,保存该化肥时要尽量密封、低温。1.物质都由元素组成人们不断地探索物质的组成,发现世间万物仅由90多种元素组成。有些物质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如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氮气由氮元素组成,金刚石、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更多的物质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组成,如二氧化碳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碳酸氢铵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2.物质都由微观粒子构成在研究物质组成的同时,科学家还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深入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经过长时期的探索,人们发现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观粒子构成的,各种纯净物质都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导致了物质性质的差异)。1.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变化之间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变化之间的关系(以金刚石、石墨为例)拓展培优拓展培优我国科学家制备金刚石的突破性成果我国科学家制备金刚石的突破性成果时间时间成果成果1998年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带领团队以四氯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成了纳米级金刚石2003年年钱逸泰团队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得金刚石2019年年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天然金刚石的籽晶片作为“种子”,以甲烷作为“养料”,像“种粮食”一样获得精美的人造金刚石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制造各种产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制造各种产品人们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通过化学工艺可以制造、合成价值更高的药物、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产品。化学 沪教版(全国)(2024)九年级上册第第1 1章章 开启化学之门开启化学之门第第3 3节节 怎样学习化学怎样学习化学1.能认识科学探究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2.能认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初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辨识常见的实验仪器,形成安全实验的意识。3.能认识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反应容器直接加热_试管(1)用于盛放少量的固体及液体;(2)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1)可直接加热;(2)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先预热后集中加热;(3)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反应容器直接加热_蒸发皿用于少量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反应容器直接加热_燃烧匙用于可燃性固体物质的燃烧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反应容器间接加热_烧杯用于配制溶液,也可用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1)加热时,应垫上陶土网,以防受热不均而炸裂;(2)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玻璃棒不能触碰烧杯壁或烧杯底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反应容器间接加热_锥形瓶用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时,应垫上陶土网加热仪器_酒精灯用于加热见“2.给物质加热(1)酒精灯”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计量仪器_量筒量度液体体积(1)不能用作反应容器;(2)不能加热;(3)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稀释试剂;(4)根据所需量取液体的体积,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计量仪器_托盘天平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计量仪器_托盘天平(3)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刻度处;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计量仪器_托盘天平(4)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药品放在纸片上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等,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夹持仪器_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1)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套上、取下,夹在试管的中上部;(2)手握试管夹的长柄,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3)防止烧损和腐蚀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夹持仪器_坩埚钳用于夹取坩埚或蒸发皿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夹持仪器_铁架台(带铁夹、铁圈)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常用于过滤、加热、蒸发等实验操作(1)铁圈、铁夹所持方向应与铁架台底座面积较大的一侧一致;(2)夹持玻璃仪器时不能太紧,以免造成玻璃仪器破裂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分离仪器_普通漏斗用于过滤(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向小口径容器里加液体过滤时要放在三脚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药品存放仪器_集气瓶(1)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2)用作有关气体的反应容器(1)不能加热;(2)与毛玻璃片配套使用,毛玻璃片盖在集气瓶上时,毛面向下,使密封较严密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药品存放仪器_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专管专用,不用洗涤(防止稀释或污染试剂)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药品存放仪器_细口瓶用于保存液体药品,广口瓶用于保存固体药品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药品取用仪器_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1)滴液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于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要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内壁;(2)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帽;(3)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试剂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药品取用仪器_药匙用于取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固体药品,镊子用于取块状固体药品使用后要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其他仪器_玻璃棒用于引流、搅拌或转移液体,也可用于蘸取少量液体(1)搅拌时玻璃棒不要接触容器壁或底;(2)注意随时洗涤,以防污染化学仪器化学仪器主要用途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其他仪器_陶土网用于间接加热,并使被加热器皿受热均匀不能被水弄湿,不可折叠典例1 现有如下仪器,请用仪器名称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试管胶头滴管(3)用作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的是_。(4)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是_。(5)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是_。(6)用于转移液体的仪器是_。烧杯集气瓶铁架台玻璃棒1.药品的取用药品的取用 (1)实验室安全要求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有关酸溶液、碱溶液的事故与处理方法事故事故处理处理不慎将较多量的酸(或碱)溶液洒到实验台上立即在实验台上的相应位置洒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少量酸(或碱)溶液滴到实验台上先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事故事故处理处理少量酸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少量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保护眼睛: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提倡使用防护眼镜。万一眼睛里溅进了稀酸或稀碱溶液,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不断地眨眼睛,必要时请及时就医。如果溅进了浓酸或浓碱溶液,应立即送医院诊治。(2)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 操作要点与图示操作要点与图示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用镊子)_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用药匙或纸槽)_(3)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倾倒法取用较多量液体时直接倾倒(一倒、二朝、三斜、四挨)倾倒完液体后,立即盖好瓶塞,并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特别提醒特别提醒使用量筒的常见错误分析使用量筒的常见错误分析读数时,若仰视读数,读数会小于量取液体体积的实际值;若俯视读数,读数会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实际值。即读数“仰小俯大”。滴加法取用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滴加典例2 下列实验室取用药品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A.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C.装入粉末状固体D.装入块状固体2.给物质加热给物质加热 (1)酒精灯酒精灯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包括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一般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通常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酒精灯的使用(2)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给固体加热给固体加热_给液体加热给液体加热_典例3 2023江西中考改编 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A.给液体加热B.熄灭酒精灯C.引燃酒精灯D.给固体加热3.仪器的连接、洗涤仪器的连接、洗涤(1)连接仪器装置连接仪器装置操作名称操作名称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图示图示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作用:润滑;使连接处密封性更好),然后对准橡皮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_操作名称操作名称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图示图示连接玻璃管和橡胶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胶管_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紧塞子,以免压破容器)着塞进容器口_(2)仪器的洗涤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4.“铜绿铜绿”的组成、性质与变化的组成、性质与变化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1)“铜绿”中加入稀盐酸_绿色粉末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蓝色,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铜绿”能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2)加热“铜绿”_绿色粉末逐渐变黑,最终完全转变为黑色的固体,试管口凝结有小水滴,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铜绿”受热易分解,生成黑色的固体(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典例4 下列有关“铜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A.遇到稀盐酸时放出大量气泡B.加热一段时间后变成黑色固体C.加热时试管口有小水滴出现D.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BA.建立假设B.提出问题C.获得结论D.收集证据2.实验探究金属镁的性质实验探究金属镁的性质通过科学探究可知金属镁具有以下性质: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光泽、质软、能导电化学性质(1)常温下即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化学性质(3)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氢气,放出热量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为了方便研究和描述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科学家使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元素和物质。物质物质组成元素组成元素物质物质组成元素组成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氯元素金刚石(C)碳元素镁元素、氧元素镁元素铜元素、氧元素氮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化学 沪教版(全国)(2024)九年级上册第第2 2章章 空气与水资源空气与水资源第第1 1节节 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组成1.能依据观察的实验现象初步推断空气的主要成分。2.能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识别纯净物和混合物。3.能体会科学家在探索空气成分过程中的智慧和方法。1.“捕获捕获”空气实验空气实验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可通过“捕获”空气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向分液漏斗中加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旋塞使集气瓶中的部分空气沿导管进入水槽中的集气瓶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溶于水_2.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实验装置_现象及结论现象及结论用手握住试管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过一段时间,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3.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及装置及装置利用红磷燃烧(只消耗氧气,不消耗空气中其他成分)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减少的氧气的体积。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及装置及装置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2)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3)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红磷要足量,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实验步骤实验步骤(4)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红磷后,将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5)燃烧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烧杯内的水要足量),打开止水夹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分析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生成物必须是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不能用木炭、蜡烛等代替红磷是因为其燃烧后生成了气体),极易溶于水且几乎不占有体积,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容器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打开止水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集气瓶占据消耗氧气的体积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可能原因可能原因影响影响装置漏气反应结束后外界空气进入红磷量不足氧气不能完全被消耗未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温度较高,剩余气体处于膨胀状态,瓶内压强较大点燃的红磷插入瓶中后未立即塞上橡皮塞空气受热膨胀,部分逸出实验前止水夹未夹紧部分空气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的其他方法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的其他方法方法方法方法一:测量进入方法一:测量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容器内水的体积方法二:利用刻度测量密闭装置内气方法二:利用刻度测量密闭装置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体体积的减少量常见常见装置装置_方法方法方法一:测量进入方法一:测量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容器内水的体积方法二:利用刻度测量密闭装置内气方法二:利用刻度测量密闭装置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体体积的减少量反应反应原理原理典例1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解析解析 红磷燃烧的现象应是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实验时要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概念概念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组成组成不固定,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性质性质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都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举例举例空气、海水、食盐水等联系联系说明说明实际应用中,绝对纯净的物质并不存在,当其中杂质成分的含量极少时,即可认为是纯净物典例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CA.洁净的空气B.汽水C.液态氧D.水泥砂浆解析解析 洁净的空气、汽水、水泥砂浆都是由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液态氧只由氧气组成,属于纯净物。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的主要成分(还含有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等)体积分数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可能略有不同。拓展培优拓展培优空气成分的发现空气成分的发现典例3 在“天宫课堂”第一课中,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空气的成分和含量基本相同,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B1.氮气的性质与用途氮气的性质与用途氮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颜色、气味无色、无气味溶解性溶解性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只能溶解0.02体积的氮气气液转化气液转化氮气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2.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概述概述 稀有气体(是混合物)包括氦气、氖气、氩气等化学化学性质性质在通常条件下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途用途氦气可用来填充电子管、气球、气体温度计和潜水服,也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氖气常被用作霓虹灯的填充气,放电时能发出橘红色的光;氩气可用作电弧焊接的保护气等典例4 小明整理了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BA.氖气放电时能发出橘红色的光,可填充霓虹灯B.氮气化学性质活泼,可用于医疗手术C.氩气通常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用作电弧焊接的保护气D.氦气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填充气球解析解析 氮气可用于医疗是由于液氮汽化可制造低温环境。化学 沪教版(全国)(2024)九年级上册第第2 2章章 空气与水资源空气与水资源第第2 2节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性质活泼的氧气1.能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实验现象的差异,根据观察到的实验事实归纳出反应的本质。2.能列举氧气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辩证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4)氧气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因为氧气、液氧和固态氧是同种物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物质物质(颜色、(颜色、状态)状态)木炭木炭(灰黑色固体)(灰黑色固体)蜡烛蜡烛(白色固体)(白色固体)细铁丝(银白色细铁丝(银白色固体)固体)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现象及现象_物质物质(颜色、状(颜色、状态)态)木炭木炭(灰黑色固(灰黑色固体)体)蜡烛蜡烛(白色固体)(白色固体)细铁丝(银白色固细铁丝(银白色固体)体)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可以燃烧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1.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中,确保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2.做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盛氧气的集气瓶要干燥,以便观察水雾。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若生锈,必须用砂纸进行打磨处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及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瓶底预先加少量水(或铺少量沙子),防止反应产生的高温固体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铁丝的末端系上火柴梗,目的是引燃铁丝;当火柴梗快燃尽时再把铁丝伸入集气瓶中,以免火柴梗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使现象不明显。拓展培优拓展培优硫硫(淡黄色固体)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实验现象实验现象(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3)共同现象: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文字表达式文字表达式典例1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CA.镁B.木炭C.铁丝D.红磷解析解析 选项选项在氧气中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物质主要现象主要现象A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B木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3.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1)物质燃烧现象的正确描述物质燃烧现象的正确描述描述方法描述方法 一光(或火焰)、二热、三生成(物)描述格式描述格式(2)描述实验现象三忌描述实验现象三忌忌把实忌把实验结论当验结论当作实验现作实验现象来描述象来描述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如“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是实验现象,“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忌脱离忌脱离实验实际实验实际要认真观察实验,不能将黑色固体描述成白色固体等忌片面忌片面描述实验描述实验现象现象要将实验现象描述完整,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只描述为“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或“发出白光”都是不全面的,反应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也属于实验现象(3)描述实验现象时注意准确性描述实验现象时注意准确性4.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燃烧)和缓慢氧化。剧烈氧化(燃烧)剧烈氧化(燃烧)缓慢氧化缓慢氧化概念概念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举例举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蜡烛燃烧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食物腐烂、有机肥的腐熟等区别区别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现象不同联系联系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典例2 下列反应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解析解析 B项、C项和D项均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属于剧烈氧化;而A项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典例3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C解析解析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A、D都不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符合题意;化合反应只生成一种新物质,B不符合题意。故选C。特别提醒特别提醒氧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不利的方面氧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不利的方面在某些情况下,人们需要防止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如食品真空包装或在包装袋内充入氮气等气体,其目的就是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为了防止金属发生缓慢氧化而被锈蚀,人们采取了表面喷漆、涂油等多种措施以隔绝氧气和水。化学 沪教版(全国)(2024)九年级上册第第2 2章章 空气与水资源空气与水资源第第3 3节节 氧气的制备氧气的制备1.能认识工业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2.能运用化学原理设计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案,初步学习氧气制备的实验操作,养成严格遵守实验规则的意识,初步形成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2)过程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制氧新方法制氧新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利用新原理开发的制氧设备能耗低、无污染、装置简单、占用空间小,具有广泛的用途。(1)气体膜分离技术:气体膜分离技术:利用不同种类的气体分子在通过特定薄膜时渗透速率不同的性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2)分子筛制氧:分子筛制氧:分子筛是一种具有均匀微孔结构的材料,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把不同分子分离开,起到“筛分”分子的作用。典例1 工业上制取氧气可用变压吸附法,变压吸附法的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通过增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实现氮气和氧气的分离,过程示意图如图。(1)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发生的是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的_有关。(3)分子筛_(填“可以”或“不可以”)重复使用。物理压强可以(3)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发生装置的选择:过氧化氢溶液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因此可选择如图所示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装置_特点收集的气体较干燥收集的气体较纯净“万能瓶万能瓶”的使用方法的使用方法收集方法收集方法装置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气体从长管进_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气体从短管进收集方法收集方法装置装置排水集气法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气体从短管进_(4)操作步骤操作步骤(5)氧气的检验方法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制取的气体是氧气。(6)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排水法:当集气瓶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氧气已收集满。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典例2 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组装好A装置后,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_。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过氧化氢溶液(或双氧水)二氧化锰(3)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 _;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收集装置_(填序号);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D正解析解析 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2.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1)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中的作用实验实验内容内容向不再产生气体的盛有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再滴加适量的双氧水实验实验现象现象有大量气泡冒出实验实验分析分析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2)催化剂催化剂催化剂的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催化剂的特点:典例3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铜催化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被称为点击化学“王冠上的明珠”。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小C.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催化剂的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实验实验原理原理试剂试剂高锰酸钾粉末(暗紫色固体)(2)操作步骤(以排水法为例)操作步骤(以排水法为例)(可简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操作步骤操作步骤简记简记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查(茶)连接好装置,先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过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将试剂装入试管装(庄)将试剂平铺在试管底部(增大受热面积,便于均匀受热),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单孔橡皮塞塞紧操作步骤操作步骤简记简记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定(定)点燃酒精灯点(点)点燃酒精灯,先用酒精灯对试管预热,然后对准试剂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操作步骤操作步骤简记简记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收集氧气收(收)集气瓶内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瓶口在水面下),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开始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同步ppt课件(全册打包).rar》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精品 化学 新沪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同步 ppt 课件 打包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同步ppt课件(全册打包).rar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857766.html
QXX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