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第8章.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现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第8章.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大学计算机基础 现代 大学计算机 基础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 8.1 梦幻帝国梦幻帝国多媒体技术概论多媒体技术概论 8.2 音像王国的基石音像王国的基石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 8.3 创建媒体帝国的利刃创建媒体帝国的利刃经典媒体处理工具经典媒体处理工具 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8.1 梦幻帝国梦幻帝国多媒体技术概论多媒体技术概论8.1.1 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1什么是多媒体什么是多媒体(Multimedia)媒体又称媒介、媒质,它的英文是medium(单数)和media(复数)的复合词,指的是用于分发信息和展现信息的手段、方法、工具、设备或装置。多媒体指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多种
2、媒体集成进计算机,使信息表现声、图、文并茂。2什么是多媒体技术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指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并能使各种媒体信息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系统技术。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8.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性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性多媒体技术除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以外,还具有以下的关键特性:(1)集成性。采用了数字信号,可以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并将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交互性。信息以超媒体结构进行组织,可以方便地实现人机交互。换言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按照自己的意
3、愿主动地选择和接受信息,拟定观看内容的路径。(3)智能性。提供了易于操作、十分友好的界面,使计算机更直观、更方便、更亲切、更人性化。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4)易扩展性。可方便地与各种外部设备挂接,实现数据交换、监视控制等多种功能。此外,采用数字化信息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在处理传输过程中的失真问题。8.1.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通信等多项技术于一体,采用计算机的数字记录和传输传送方式,对各种媒体进行处理,具有广泛的用途。(1)教育与培训。世界各国的教育学家们正努力研究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与培训。
4、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多彩,使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如虎添翼。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实践已证明,多媒体教学系统有如下效果:学习效果好;说服力强;教学信息的集成使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各种媒体与计算机结合可以使人类的感官与想象力相互配合,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资源。(2)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与办公自动化。桌面出版物主要包括表格、布告、宣传品、市场图表、蓝图及商品图等。多媒体技术为办公室增加了控制信息的能力和充分表达思想的机会,许多应用程序都是为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设计的,从而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影
5、像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把文件扫描仪、图文传真机、文件资料微缩系统等和通信网络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综合管理起来,将构成全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3)多媒体通信。在通信工程中的多媒体终端和多媒体通信也是多媒体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当前计算机网络已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开通,电子邮件已被普遍采用。多媒体通信有着极其广泛的内容,对人类生活、学习和工作将产生深刻影响的当属信息点播(Information Demand)和计算机协同工作CSCW系统(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信息点播有桌上多媒体通信系统和交互电
6、视ITV。通过桌上多媒体通信系统,人们可以远距离点播所需信息,而交互式电视和传统电视不同之处在于用户在电视机前可对电视台节目库中的信息按需选取,即用户主动与电视进行交互式获取信息。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协同工作CSCW是指在计算机支持的环境中,一个群体协同工作以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其应用于工业产品的协同设计制造、远程会诊、不同地域位置的同行们进行学术交流、师生间的协同式学习等。多媒体计算机+电视+网络将形成一个极大的多媒体通信环境,它不仅改变了信息传递的面貌,带来通信技术的大变革,而且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多媒体的现实性相结合,构成了继电报、电话、传真之后的第四代通信手段,向社会
7、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务。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4)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国家新闻出版署对电子出版物定义为“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该定义明确了电子出版物的重要特点。电子出版物的内容可分为电子图书、辞书手册、文档资料、报刊杂志、教育培训、娱乐游戏、宣传广告、信息咨询、简报等,许多作品是多种类型的混合。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电子出版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集成性和交互性,即使用媒体种类多、表现力强、信息的检索和使用方式更加灵活方便,特别是信息的交互性不仅能向读者提供信息,而且能接收读者的反馈。电子出
8、版物的出版形式有电子网络出版和单行电子书刊两大类。电子网络出版是以数据库和通信网络为基础的新出版形式,在计算机管理和控制下,向读者提供网络联机服务、传真出版、电子报刊、电子邮件、教学及影视等多种服务。而单行电子书刊载体有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CD-I)、图文光盘(CD-G)、照片光盘(Photo-D)、集成电路卡(IC)和新闻出版者认定的其他载体。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5)多媒体声光艺术品的创作。专业的声光艺术作品包括影片剪接、文本编排、音响、画面等特殊效果的制作等。专业艺术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的帮助增进其作品的品质,MIDI的数字乐器合成接口可以让设计者利
9、用音乐器材、键盘等合成音响输入,然后进行剪接、编辑、制作出许多特殊效果。电视工作者可以用媒体系统制作电视节目,美术工作者可以制作卡通和动画的特殊效果。制作的节目存储到VCD视频光盘上,不仅便于保存,图像质量好,价格也已为人们所接受。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以下意义:(1)使计算机可以处理人类生活中最直接、最普遍的信息,从而使得计算机应用领域及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2)使计算机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手段更加友好和方便,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方便地使用和操作计算机。(3)多媒体技术使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三大信息处理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石。多媒体技术
10、发展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到目前为止,声音、视频、图像压缩方面的基础技术已逐步成熟,并形成了产品进入市场,现在热门的技术如模式识别、MPEG压缩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相信不久也会进入市场。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2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伴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全球范围“信息高速公路”热潮的推动,多媒体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1)分布式、网络化、协同工作的多媒体系统。在当前形式下,有线电视网、通信网和因特网这三网正在日趋统一,各种多媒体系统尤其是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系统,如可视电话系统、点播系统、电子商务、远程教学和医疗等将会得到迅速发展。一个
11、多点分布、网络连接、协同工作的信息资源环境正在日益完善和成熟。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2)三电(电信、电脑、电器)通过多媒体数字技术将相互渗透融合。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充分地体现出多领域应用的特点,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将不仅仅是科研工作的工具,而且还可以是生产管理的工具、生活娱乐的方式。如欣赏声像图书馆的各种资料、阅读电子杂志、向综合信息中心咨询、电子购物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信息形式的远程通信,在这种状态下,虽然相距遥远,但其交谈和合作的感受却如同相聚一室。(3)以用户为中心,充分发展交互多媒体和智能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对于未来的多媒体系统,人类可用日常的感知和表达技能与其进行自然的交
12、互,系统本身不仅能主动感知用户的意图,而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反应,系统本身会具有越来越高的智能性。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8.1.4 多媒体系统平台多媒体系统平台1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能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进行获取、编辑、存储、处理、加工和表现(输出)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多媒体硬件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媒体处理系统工具和用户应用软件。(1)多媒体硬件系统:该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声音/视频处理器、多种媒体输入/输出设备及信号转换装置、通信传输设备及接口装置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根据多媒体技术标准而研制生成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芯片和板卡
13、、光盘驱动器等。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2)多媒体操作系统:或称为多媒体核心系统(Multimedia kernel system),具有实时任务调度、多媒体数据转换、多媒体设备的驱动和同步控制,以及图形界面管理等。(3)媒体处理系统工具:或称为多媒体系统开发工具软件,是多媒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4)用户应用软件:根据多媒体系统终端用户要求而定制的应用软件,或面向某一领域的用户应用软件系统,是面向大规模用户的系统产品。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2多媒体系统构成多媒体系统构成(1)专门设计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2)普通PC机+声卡等多媒体配件=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Multimedia Pers
14、onal Computer),如图8.1所示。图8.1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8.2 音像王国的基石音像王国的基石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8.2.1 音频信息处理音频信息处理1.声音的物理特征声音的物理特征声音一般可通过连续的波形来表示,波形的最大位移也就是振幅反映音量(音高、响度或强度)。波形中连续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时间距离称为周期,周期的倒数称为频率。频率用Hz(赫兹)表示,用来反映声音的音调。另外,由于不同材质,不同的环境,所产生的声音所伴随的泛音也不同,所以也就产生了声音的音色特征。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
15、的频率,音色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的泛音伴随,正是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的音色,使人能辨别出是不同的乐器甚至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频段在80 Hz到3400 Hz之间,人说话的信号频率范围为3003000 Hz,有的人将该频段的信号称为语音信号。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
16、忠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2音频音频1)音频等级音频(Audio)是指频率在20 Hz20 kHz范围内的可听声音,是多媒体信息中的一种媒体类型听觉类媒体。目前多媒体计算机中的音频主要有波形音频、CD音频和MIDI音乐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全部都是数字音频,因为计算机所能处理的只有数字信号,所以只能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音频数据,如果是模拟式的声音,要首先经过抽样、量化和压缩编码等过程形成数字化音频,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及其他操作等)。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反映数字化音频的质量的因素由采样频
17、率、量化位数和声道数3个参数决定。声道数是指记录声音时,如果每次生成1个声波的数据,称为单声道;每次生成2个声波数据,称为双声道(立体声);每次生成2个以上声波数据,称为多声道(环绕立体声)。数字音频等级如表8-1所示。表表8-1 数字音频等级数字音频等级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2)声音的数字化和编码计算机处理音频信号之前,必须将模拟的声音信号数字化,产生数字音频,具体过程包括采样、量化、编码。图8.2所示为模拟声音信号数字化过程。图8.2 模拟声音信号数字化过程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如图8.2(b)所示,采样是每间隔一段时间读取一次声音信号幅度,使声音信号在时间上被离散化。采样频率:指将模拟声
18、音波形数字化时,每秒钟所抽取声波幅度样本的次数,其计算单位是kHz(千赫兹)。一般来讲,采样频率越高声音失真越小,用于存储数字音频的数据量也越大。奈奎斯特(Nyquist)采样定律:采样频率应大于等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就能把以数字表达的声音还原成原来的声音。例如,电话话音的信号频率约为3.4 kHz,采样频率就选为8 kHz;高质量声音采样频率为44.1 kHz。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量化:就是把采样得到的声音信号幅度转换为数字值,是声音信号在幅度上被离散化,如图8.2(c)所示,量化位数是每个采样点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常用的有8位、12位和16位。编码:音频数据压缩编码的方法有多种,可
19、分为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大类。无损压缩主要包含各种熵编码;而有损压缩则可分为波形编码、参数编码、感知编码和同时利用多种技术的混合编码,图8.3给出了音频数据压缩编码的主要方法。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图8.3 音频数据压缩方法分类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波形编码是在模拟音频数字化(抽样和量化)的过程中,根据人耳的听觉特性进行编码,并使编码后的音频信号与原始信号的波形尽可能匹配,实现数据的压缩。参数编码把音频信号表示成某种模型的输出,利用特征提取的方法抽取必要的模型参数和激励信号的信息,且对这些信息编码,最后在输出端合成原始信号。混合编码介于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之间,集中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可在较低的
20、码率上得到较高的音质。音频采样的数据量由两方面因素决定:(1)音质因素:由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声道数3个参数决定。(2)时间因素:采样时间越长,数据量越大。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3音频卡音频卡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都有音频信号处理功能,但实现方法各不相同。美国苹果公司的Macintosh计算机一开始就被设计成具有音频处理能力的多媒体计算机,而使用Windows平台的PC系列机,起初没有声音处理能力,而是通过扩充一个专门的音频处理部件音频卡来实现其声音处理的。音频卡的功能:(1)录制和播放数字声音文件;(2)控制音量和混音效果;(3)声音文件的压缩与解压缩;(4)MIDI接口与音乐合成。音频卡的组成
21、和外围接口连接如图8.4、图8.5所示。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图8.4 音频卡的组成框图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图8.5 音频卡的外围接口连接示意图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有的音频卡不再提供Line-Out插孔,一些新的音频卡产品追求功能的简单和较好的音效,所以简化了原来声卡上的MIDI和游戏杆功能,使之成为专门的声音处理部件。4音频采集音频采集在Windows 2000系统中,提供了录音参数的选择设置功能,其中的音质选择分为CD音质、电话质量、收音质量和Default Quality四种,还可以选择不同的采样频率、位宽和声道。为了防止录音过程中出现失真,可通过“音量控制”对话框来检测、调节进入计
22、算机的音源强度。Windows XP的录音机只能录60 s的音频数据,可以借助专业的音频处理软件进行音频录入,不但能够提供不限时长的录入功能,还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码进行压缩存储。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获取音频数据的另外一个方法是从不同的多媒体产品中直接抓取音轨信息,转换并压缩成自己所需的音频格式。一般的音频工具软件都具有直接抓取音乐CD的能力,而另一些软件则可以从更多媒体格式中抓取音轨。音频编辑一般包括音频内容剪切、合成以及音质和效果的编辑等方面。(1)多音轨(Multiple Tracks);(2)切边(Trimming);(3)拼接和组合(Splicing and Assembly;(4)音
23、量调节(Volume Adjustments);(5)格式转换(Format Conversion);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6)重采样或降低采样率(Resampling or Down sampling);(7)渐出和渐隐(Fade-ins and Fade-outs);(8)均衡(Equalization);(9)时间拉伸(Time Stretching);(10)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5MIDI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译为乐器数字化接口。它规定了电
24、子乐器和多媒体计算机之间进行连接的硬件及数据通信协议,是多媒体计算机所支持的又一种声音产生方法MIDI方法。MIDI格式的数字化文件可以看做是乐谱的数字化描述,它记录的是乐器的种类,音阶的高低、长短、强弱、速度等因素,这些被称为MIDI消息,存储为MIDI文件。当需要播放时,从相应的MIDI文件中读出MIDI消息,通过音乐合成器产生相应的声音波形,经过放大后,再由扬声器输出。因为MIDI文件保存的是一系列由MIDI消息组成的“乐谱”,因此MIDI的播放音质是与设备有关的。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两台MIDI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接口发送信息而进行相互通信。一台MIDI设备可以有13个端口:(1)MID
25、I In接口接收来自其他MIDI设备上的MIDI信息。(2)MIDI Out接口用来输出本设备生成的MIDI信息。(3)MIDI Thru接口将从MIDI In端口传来的信息发送到另一台相连的MIDI设备上。在进行MIDI通信时,用户可以通过标准的MIDI电缆来相互连接各端口。MIDI电缆由一根屏蔽的双绞线和两端带有插入式的5针D型插头组成,如图8.6所示。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图8.6 MIDI电缆第8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MIDI设备还可以配备电子键盘、合成器、音序器(MIDI软件)以及扬声器或音箱等。多媒体计算机与MIDI设备的连接方法如图8.7所示。图8.7 多媒体计算机与MIDI设备的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