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2认识信息社会教案(表格式)-2024新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二册.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2认识信息社会教案(表格式)-2024新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二册.docx》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信息技术 第1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2认识信息社会 教案表格式-2024新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二册 信息技术 社会 1.2 认识 信息社会 教案 表格 2024 新人 图版 下载 _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_人教/中图版(2019)_信息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案课 题第1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2认识信息社会课 型班课课 时1授课班级高一1班学习目标理解信息社会的概念和由来:学生将了解信息社会的定义,包括其历史背景和国际社会对信息社会的认识。重点理解信息社会如何从工业社会演变而来,以及信息技术如何推动这一变革。掌握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学生需要识别和解释信息社会的关键特征,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和数字生活。通过分析这些特征,学生能够描述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主要区别。分析信息社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将评估信息技术如何改变个人生活、工作方式和社会互动。特别强调数字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个人和社
2、会的积极和潜在负面影响。鼓励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对信息社会相关议题的探讨,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提出解决相应社会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鼓励学生探索更多关于信息社会的资料和国际案例,以深化理解,并准备课堂讨论或小组报告,从而提升他们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信息社会的定义与由来:强调信息社会是脱离工业社会后,由信息技术主导的社会形态。介绍关键人物如丹尼尔贝尔和阿尔温托夫勒对信息社会的贡献。解析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和原则宣言中关于信息社会的描述。讨论以人为本、包容性、全面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
3、性。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信息经济:信息与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成为主要经济形态。网络社会:信息服务的普及与社会发展全面性。在线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改进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生活:生活方式、工具和内容的数字化。教学难点理解信息社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信息社会不仅是一种技术变革,还涉及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的深刻变化。信息社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定义和特征随技术进步和社会变迁而演化,这一动态性可能较难把握。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型特征:需要解释清楚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上的转型。讨论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数字鸿沟、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
4、。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如包容性、全面发展)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具体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通过案例研究、讨论和项目作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积极参与信息社会的构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批判性地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指导学生探讨如何有效解决信息社会中的问题,如不平等、信息滥用等。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信息社会的定义、由来和基本特征,教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这种方法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如丹尼尔贝尔提出后工业社会概念)和现代实例(如智能产品的普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信息社会的实
5、际应用和发展。这种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抽象理论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互动讨论法: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就信息社会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例如探讨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种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沟通能力。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表、视频和其他数字媒体工具展示信息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全球连接性的增长、数字生活的实现等)。这种视觉辅助手段提高了信息的吸收率并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问题解决方法:教师提出与信息社会相关的问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与信息社会相关的主题,并准备汇报
6、或讨论。这种方法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能力。课前准备教学内容的准备定义与由来的理解:研究并整理信息社会的定义,重点理解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和原则宣言中的描述。准备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和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的相关内容,以展示信息社会概念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归纳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我国国家信息中心对信息社会基本特征的描述,清晰区分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和数字生活四个方面。2. 教学材料与资源多媒体材料:准备关于信息社会发展的图表、时间线和相关短片,以便在教学中使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收集相关的案例研究和实例,如信息经济中的成功企业
7、案例,网络社会的应用例子等,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阅读材料:选择和准备一些关键阅读材料,包括学术论文、政策文件和新闻报道,供学生在课后深入学习。3. 互动与讨论准备讨论题目:设计一系列讨论问题,如“信息社会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参与。小组活动:计划小组活动,例如让学生分组探讨信息社会的不同影响或构建一个信息社会的理想模型,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4. 课堂演示与技术准备演示文稿:制作详细的课堂演示文稿,涵盖所有主要知识点,确保逻辑清晰且内容吸引人。技术检查:提前检查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确保课堂上可以无缝使用电子设备和演示工具
8、。5. 学生评估与反馈课堂小测:设计简单的课堂测验,如快速问答或小测验,以检测学生对信息社会概念和特征的理解。反馈表:准备课程反馈表,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演示:使用幻灯片和视频材料,展示信息社会发展的时间线、重要人物和理论,以及全球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通过图表和数据可视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社会的概念和特征。文本资料:包括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和原则宣言的摘录,以及我国国家信息中心的相关定义和描述。这些文本资料用于深入讲解信息社会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以及国际社会对信息社会的认识。案例研究:选取具体的实例,如信息经济中的企业案例或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81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