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问题详解)-2021年浙江选考高效复习指南.doc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780966
  • 上传时间:2020-10-06
  • 格式:DOC
  • 页数:29
  • 大小:22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问题详解)-2021年浙江选考高效复习指南.doc》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问题详解-2021年浙江选考高效复习指南 专题 14 探索 世界 追求 真理 问题 详解 2021 浙江 高效 复习 指南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 专题专题 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问题问题详解)详解) 第四课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 引言:引言: (1)对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对吗? 提示: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提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3)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提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4)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在实践中将开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对吗? 提示:对。提示:对。 1 1什么是辩证唯物

    2、主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物质的惟一特性是什么?义的物质?物质的惟一特性是什么?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多维导学】【多维导学】 (1)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决定? 提示:错。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意识第二性,意识依赖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提示:错。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总和? 提示:错。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 概念,是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

    3、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4)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对吗? 提示:对 (5)注意把握 P28 虚框的哲学家及代表观点。如:德谟克利特认为,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是世 界的本原;伊壁鸠鲁也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形而上学还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提示: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是古希腊哲学家,不是近代哲学家,所以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6)物质是可以被创造或消灭? 提示:错。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创造、改变,也不能消灭。人只能能 创造、改变、消灭物质的某种具体形态。 (7)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的。这种观点正确吗? 提示

    4、: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只能存在于具 体的物质形态中(无法单独存在),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独立存在)表现出来。所以,物质是永恒的, 而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8)精神、意识现象的存在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提示:错误。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并不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9)物质有形的事物 提示:物质有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如电磁波)。所以,物质不一定是人们肉眼能看得见,也不一定 摸得着等。 (10)物质就是桌椅、苹果、阳光物质是基本粒子? 提示:错。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 (11)物质是天地万物的根

    5、本,是万事万物存在的依据? 提示:对。 【典例运用】【典例运用】 典例典例 1 1(浙选 17.4.28)全球升温将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全球气 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已经由科学问题变成综合环境、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战略问题。这表明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必然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A. B. C. D. 提示:答案提示:答案 D D 错,事物有必然联系也有偶然联系。不合题。材料描述了不同事物的联系,入选。全球升温将使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全球气候变

    6、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体现了。 1 1、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的(把握原理、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的(把握原理 1 1: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 (1) 自然界是物质,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地 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物质的。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 2、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什么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

    7、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什么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些要素都是客观物质的要素, 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 3、为什么说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为什么说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 ,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2)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3)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 人,也就没有人类社会。 【多维导学】 (1)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提示:对。 (2)历史过程中的决定

    8、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再生产。对吗? 提示:对。 (3)人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但可以自主选择生产关系? 提示:不对。人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可以随意选择生产关系。因为生产力是客观的,生产关 系也是客观的。 (4)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足以充分说明世界统一于它的物质性? 提示:错。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三部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客观性,统称为客 观世界,它们的客观性有力地证实了世界的物质性。但要更充分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必须对思维也就是常说 的主观世界进行分析,说明其是由物质世界派生出来的,依赖于客观世界,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说明整个世界 统一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本质

    9、上是物质世界。 (5)世界是意志的表象? 提示:错。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不依赖意识,物质决定意识。题中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典例运用】【典例运用】 典例典例 2恩格斯说,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再生产。这句话说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B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生产和再生产 C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D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与自然界没有关系 提示:答案 C 题干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答案为 C。A 与题意不符,材料说的不是自 然界。B 错误,因为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D 表述错

    10、误。 典例典例 3 3宇航员对其他天体和宇宙物质的观察分析证明,诸天体基本都是由构成地球的那些化学元素和 基本粒子构成的。这说明 A无机界和有机界是统一的 B各类生物之间,人与生物界之间是统一的 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是统一的 D天与地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提示:答案 D 诸天体基本都是由构成地球的那些化学元素和基本粒子构成的,这表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天与地是 统一的物质世界,故 D 符合题意;A、B、C 均不符合题意,不选。故本题答案为 D。 第二框第二框 认识运动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把握规律 1 1、什么是哲学上的运动?、什么是哲学上的运动?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11、 2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如何(原、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如何(原:2:2:运动与物质的关: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不存在。 3 3、认为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什么观点?、认为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什么观点? 该观点认为运动的物质是不运动的,属于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观。 4 4、认为世界上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什么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什么观点? 该观点认为运动的主体是意识不是物质,所以属于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其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观点见 P31 第一个虚框

    12、。 5 5、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静止?、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静止? 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不显著的运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事物在它 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 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位置或运动状态的相对稳 定)。 6 6、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如何(原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如何(原理 3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

    13、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多维导学】 (1)如何理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与物质的唯一特性的区别? 提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自身 所固有的,不是外部强加于物质的。 物质除了这个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无限性等很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中,运动属性是 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如果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就谈不上其他属性了。所以运动这一属性是物质其他 属性存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特性,指只在一事物具备的,可使自身和他事物相区别 的独特之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把握把握 P31P31、3232 的虚框、“相关链接”“专家点

    14、评”、名言中的观点。如:的虚框、“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言中的观点。如: (2)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 飞矢不动又如: 刻舟求剑、 僧肇: 旋岚偃岳而常静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提示:是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绝对静止观。 (3)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体现了 什么哲学观点? 提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属于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漂流。”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提示: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

    15、。 提示: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观点。主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 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 (6)静止就是绝对不动? 提示:错。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不是绝对的不动。 (7)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是指万事万物的共性。 它不被创造,永恒存在,物质存在即发生运动,因此运动是绝对的。 但现实中某个具体的运动(即个性)却是有条件的,有原因的,会结束的,是相对的。因此应把整个物 质世界的运动与具体的个别事物的运动区分开。 (8)运动和静

    16、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对吗? 提示:正确。 (9)运动和静止是物质的两种存在方式? 提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只有在 运动中才能存在。离开运动,物质就无法存在。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并非绝对不动,只是相对 于其他参照系而言,它没有发生特殊运动,或在某一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只有运动才是物 质的存在方式。 【典例运用】【典例运用】 典例典例 4 4“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 C城市是社会运动的载体 D物

    17、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提示:答案 D 通过洛阳城观察古今兴废,世事变迁,说明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 正确。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 错误。B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 C 说法错误。 典例典例 5 5 诗歌离别中写道:“青山不改水长流,明月依旧星渐稀。”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A绝对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B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相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提示:答案 C 青山不改,明月依旧,这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水长流,星渐稀,体现了事物的绝对 运动,故这句诗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8、C 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 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A 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运动的规律性,B 不合题意;物质世界是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 观点错误。答案选 C。 1 1理解规律的含义?理解规律的含义?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固有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规律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不是主观想象赋予给事物的、不是外部力量 强加给事物的联系、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联系。 本质规律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在事物之中本质的联系。 必然指事物变化发展中确定不移、必然如此的联系,才是规律。 稳定指规律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而是一定条件

    19、下的稳定的联系。 2 2、把握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即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即尊重客观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方法论: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 受到规律的惩罚。 【多维导学】 (1)人能创造、改造、修改、调整、消灭、创新规律? 提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和改变,也不能被消灭等,但是人们可以改变 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特别注意:在规律上不能用发明、改变、修改、消

    20、灭、创造、改造等词语。在规律上可以用发现、 认识、利用等词语。 (3)区分现象与本质(规律)。 提示:现象是具体的,往往能感觉得到的,是有原因的。规律是抽象的,是感觉无法感知的,只能靠 抽象思维去推理、把握。且用我们高中生的知识是难以找到原因的。 (4)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因而无条件地发挥作用。 提示: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但任何具体规律都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只有条件具备,规律才发生作用, 否则规律就不发生作用。 (5)规律的存在是永恒的? 提示:规律并非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随着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依赖的客观 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6)规则就是规律? 提示:错。规则、规定

    21、、守则、定律、公式都是主观的,不是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7)规律本身无好还之分? 提示: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8)荀子曰:“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君子有常体矣”体现了什么哲理? 提示:释义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君子有经久不变的规矩。 说明的哲理 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9)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了什么哲理? 提示:释义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体现 了说明事物发展是有自身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典例运用】【典例运用】 典例典例 6

    22、6(浙选 16.10.28)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实际上已经猜测到了 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是可以用来造福人类的 A. B. C. D. 提示:答案 D 材料未体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要讲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所以比更切 合题意。”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体现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来造福人类的,正确。 典例典例 7 7(浙选 18.4.26)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

    23、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 含的哲学道理有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A. B. C. D. 提示:答案 D 未体现。错误,规律是不能改造的。 1 1、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原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各是什么(把握原理、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原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各是什么(把握原理 5 5: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或即: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或即 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 规律,根据

    24、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多维导学】 (1)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提示:错。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不可以凌驾 于规律之上。 (2)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是尊重客观规律。 (3)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提示:错。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4)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和 荀子曰:“大天 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蕴含的哲学道理? 提示:释义用正确的

    25、社会政治措施适应它就有吉祥,用错误的社会政治措施违背 它就有灾祸。与 其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蓄养起来而控制着它呢?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哪里比得 上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 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 2、把握原理、把握原理 6 6: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或运用规律的知识)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或运用规律的知识)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要 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

    26、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根据规律 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典例运用】【典例运用】 典例典例 8 8(浙选 18.11.27)人工培育珊瑚苗,曾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如今却在中国南海变成了现实。陈 宏和他的团队经过三十年如一日的研究, 成功掌握无性繁殖珊瑚技术, 种下 16 万余株珊瑚, 在海底 “造林” , 使我国在珊瑚繁殖成活率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表明 A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造客观世界 D人可

    27、以突破规律的制约 提示:答案 C 陈宏和他的团队经过研究,成功掌握无性繁殖珊瑚技术,种下 16 万余株珊瑚,在海底“造林”,体现 了 B。A 不合题意。C 错,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能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发挥主观能动 性才能改造客观世界取得成功。 D 错。规律是客观的,人不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 第五课第五课 把握把握思维的奥妙思维的奥妙 第一框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 什么是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即实质去理解)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 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8、(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 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4)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多维导学】 (1)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分别是什么? 提示: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 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人的意识是从什么发展而来的? 提示:人的意识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 (3)纯粹动物的心理会自发的形成意识? 提示:纯粹动物的心理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意

    29、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4)怎样才能形成意识呢? 提示:要通过劳动、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意识。 (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说人脑的机能就是产生意识? 提示:错。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只有人脑才具有产生意识的功能。但不能说人脑的机能就是产生 意识,人脑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产生意识是人脑的功能之一。 (6)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提示:错。大脑包括人脑和其它动物的脑。只有人脑才具有产生意识的功能。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 类意识的产生。所以说,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7)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不是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呢? 提示:不一定。首先,虽然说人脑才具有产生意识的功能,但

    30、人脑必须与客观存在的事物相接触即通 过实践才能产生意识。其次,必须是正常的人脑,如植物人就不能产生意识。同样,也不是有了客观存在 一定有意识。 (8)电脑、机器人会产生意识? 提示:不会。电脑、机器人不会产生意识,也不能代替人脑。脑、机器人智能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 接受人的指令进行工作,自身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9)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提示:错。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 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如实的反映;错误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错误甚至是歪曲的反映。 (10)意识的内容是主

    31、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提示:错。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 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 观映象。 (11)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 提示:错。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有 可能是对现实客观对象的虚幻、歪曲的反映。 (12)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更高阶段,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缺乏社会实践基础? 提示:错。虚构的世界是主观的,现实世界是客观的,虚构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能动的反映,而不是现实 世界发展的更高阶段

    3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 (13)意识是主观的,因而是不真实的? 提示:错。 意识的内容即意识所反映的事物是客观的,但在反映的形式上,意识是通过感性的感觉、 知觉、 表象和理性的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其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如果如实地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 目,这种意识具有真实性。 (14)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提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不是客观存在的移入,而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题中观 点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15)意识源于人脑还是源于客观事物? 提示:错。意识源于客观事物或社会实践。 (16)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是什么? 提

    33、示: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是人脑。 【典例运用】【典例运用】 典例典例 9 9(浙选 17.4.29)最新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糖分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症。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大 脑中,异常的蛋白质聚集成斑块,乱成一团,逐步损伤大脑,导致严重的认知衰退。这再次佐证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提示:答案 A B 错,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社会实践是意识的源泉。C 不合题意。D 材料未体现。 典例典例 1010(浙选 17.11.9)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提示:T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

    34、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 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典例典例 1111(浙选 18.11.26)宋代文人在科举考试落第后,往往借助诗歌来表达心情。从这些落第诗中, 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落第后的不同心境:或绝望至极,或愤世嫉俗,或乐观进取。同样的落第,不一样的 心境,表明 A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提示:答案 D 材料未体现意识的产生问题,排除 AB。C 错,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而不是客观 事物原封不动的移入人脑。材料描述的是诗人通过诗来描述科举考试落第后的客观存在的心境的反映。 典例典例

    35、1212(浙选 18.11.27).古人举头望明月时,都会看到月亮上那些形状不规则的阴影,并凭借强大的 想象力赋予这些阴影精彩的神话传说,但不同文明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却各不相同。这是因为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神话传说来源于主观想象 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A.A. B. C. D. 提示:答案 A 错,神话传说来源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合题意,材料未讲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如何理解物质决定意识?如何理解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全面理解物质决定意识:时间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性质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地

    36、位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不是相互依赖) 【多维导学】 (1)P37 专家点评的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 如:庄子说:“精神生于道,形村生于精。”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提示;庄子的观点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孟子观点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密切联系。 提示:错。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 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则必须依赖于物质。 【典例运用】【典例运用】 典例典例 13 13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出现了很多新

    37、观念、新思想、新事物,而“流行语”正是这些新观念、 新思想、新事物的见证。为此,有人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流行语,流行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社会 心态的一面镜子。这充分说明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 A B C D 提示:答案 B 表述与题意无关。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但不都是直接反映。不同 的时代有不同的流行语,流行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社会心态的一面镜子。这充分说明物质是本原的, 意识是派生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故入选。 典例典例 1414“记忆和思维活动,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

    38、即便你我的喜怒哀乐,也是化学神出鬼没。”这是 科普歌曲化学是你 化学是我中的歌词,强调了人体化学过程所起的作用。这句歌词体现了 意识依赖于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思维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 A B C D 提示:答案 B “即便你我的喜怒哀乐,也是化学神出鬼没”这体现了意识依赖于物质,正确。“记忆和思维活动, 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这体现了思维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物质决定意 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错误。 第二框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意识的作用 1“意识的作用”这一框包括哪几目?(从三方面去把握) 意识的作用这一框包括人能够能

    39、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三 目内容。 2.2.把握原理把握原理 1 1: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 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 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3.把握原理把握原理 2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

    40、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 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 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4.把握原理把握原理 3.3.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活动的特点。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 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主动创造性。A

    41、、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它不仅能 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C。意识活动 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5.5.把握原理把握原理 4 4: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或幻想的世界。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多维导学】 (1)区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提示: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

    42、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 么。人的意识对象主要是依据人自己生活或社会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的。 主动创造性。A、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它不仅能 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C。意识活动 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意识能够直接作于客观事物(或具有直接现实性)吗? 提示: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即意识 具有间接性作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3)怎么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结合 P39 专家

    43、点评)? 提示:就每个个人以及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但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认识不断 前进的总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4)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提示:错。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 起阻碍作用。 (5)意识对改造世界起决定作用? 提示:意识对改造世界起指导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 (6)人能够动地认识世界人的认识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提示: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可能会遇到挫折,可能获得正确认识也可能获得错误认识。所以,人的认 识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7)意识的能动作用意

    44、识的促进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特别表现在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 用。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不同。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 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引向歧途,起着阻碍作用。 (8)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或改造世界? 提示:错。应该说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或改造世界或者说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 (9)注意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 区 别 含 义 对改造客观世界 的指导作用 能动地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 能动地认识世界

    45、 和改造世界以及在认 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 的“精神状态” 范 围 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10)“将万水千山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绝妙之处”,这一观点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提示:错误。“将万水千山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绝妙之处”体现了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的形式与物质的内容达到了有机统一,但并没有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11)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提示:错。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独有的,机器人不具有意识,所以没有主观能动性。 (12)意识具有能动性,这意味着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提示:F 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或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46、13)思想、做或行动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 提示:正确。思想、做或行动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都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典例运用】【典例运用】 典例典例 15 15 在北方长大的人, 看到冷色会想到冰雪, 因此他们看到冷色会感到冷。 而在热带岛屿成长的人, 看到冷色却很难联想到寒冷,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体验过寒冷的感觉。这种冷色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 差异反映了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人的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人的意识具有主观目的性 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提示:答案 D 面对冷色,由于居住环境的不同,人的心理感觉就不同,产生的选择性认识也就不同,D 最符合题意。 典例典例 161

    47、6“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 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这就是“不 值得定律”。“不值得定律”说明 精神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力量 人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 A B C D 提示:答案 D 精神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力量的说法,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认为不值 得的态度影响成功率以及成功后的成就感,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在人们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正确

    48、。答案选 D。 1 1、把握原理、把握原理 5.5.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 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 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2 2、把握原理、把握原理 6 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2 个方面)。 【多维导学】 (1)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问题详解)-2021年浙江选考高效复习指南.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80966.html
    春光无限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