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江苏中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07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779427
  • 上传时间:2020-10-06
  • 格式:PPTX
  • 页数:100
  • 大小:1.2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江苏中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07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江苏 中考 语文 复习 练习 课件 07 专题 古代 诗歌 鉴赏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 中考语文 (江苏专用) 第二部分 阅 读 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A组 20162020年江苏中考题组 一、(2020苏州,57,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咏 潮 宋米 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注 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 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传说他死后,灵魂化为波涛之神。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怒气号声迸海门”一句,先声夺人,以形象、凝练的语言

    2、状写钱塘江潮水经过海门之时,涛声震耳、浪 花迸溅的雄壮景象。 B.“州人传是子胥魂”一句融历史传说于诗中,仿佛潮水因子胥之冤而奔涌激荡,怒号不已,增添了诗歌的 厚重感,发人深思。 C.颈联中“朔望”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壶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该联写因潮水涨落有规律,人们 就据此确定日期和时间。 D.“吴亡越霸成何事”指历史上的兴衰变迁算不了什么,这是诗人观潮的感慨;“一唱渔歌过远村”抒发 了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 2.“天排云阵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云阵千家吼”,你喜欢哪一个版本?请简述理由。(3分) 3.“地卷银山万马奔”中的“卷”字用得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一、 1.答案

    3、答案 C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颈联是说钱塘潮涨落有规律,就像壶漏报时一样准确,而 不是说人们根据潮水确定日期和时间。故选C。 2.答案答案 (示例)喜欢“千雷震”。“千雷震”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壮,以此设喻,更能表现钱 塘潮奔腾而至的雄壮景象;打雷与“云阵”都属于天气现象,由云阵到雷声,联想自然、贴切。(3分。答喜 欢“千家吼”,分析合理,表述清晰者,正常赋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能力。作答本题时,要先表明观点,然后再分析其妙处。可从运用的手法及 意象入手分析。如选择“千雷震”,从手法上看,运用拟人修辞,说钱塘江潮声如雷鸣,表现钱塘潮由远而至 的雄壮景象,比“

    4、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强;从诗句的意象上说,潮水形状犹如天上的云,由“云”想 到“雷”,都属于天气现象,联想自然、贴切。如选择“千家吼”,从手法上看,运用拟人手法表现钱塘潮奔 腾而至时声音震天的气势;从诗句意象上说“千雷震”只是突出潮水声音大,比较呆板。 3.答案答案 表现了潮水的翻卷状态,突出了潮水的迅猛有力。(2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作答这类题,需要联系这个字所在诗句的内容,有时需要联系整首诗的内容 来分析。 二、(2020扬州8,5分)诗歌阅读。 桂源铺 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1.指出并赏析“万山不许一溪奔”中运用

    5、的一种修辞手法。(3分) 2.诗中寄寓了什么哲理? (2分) 二、 1.答案答案 本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万山”人的活力,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展现了群岭万山中有一 条溪,万山阻着溪水不许往前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喧闹不停的画面。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句中“不许”赋予了“万山”人的情感,所以是拟 人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比喻修辞手法的特点及诗歌内容分析画面,最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2.答案答案 苦难和困境终有尽头,只要像溪水一样具有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生活总 会滚滚向前,无可阻挡。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主旨的能力。学生需要通

    6、过理解表面意思来探究深层含意。被万山阻拦的 小溪最终能够“堂堂溪水出前村”,是因为其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定要奋勇 向前、不屈不挠,去迎接胜利的到来。 三、(2020淮安,45,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3分) 2.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说说你的理 解。(3分) 三、 1.答案答案 “阔”是“宽广”的意思。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

    7、,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 渺。营造了一种恢宏阔大的士气。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解答时,先明确“阔”字的本义是“宽广”,然后分析颔联的意思:潮水 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船帆高悬。“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 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可见“阔”字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 的景色,在空间上给人一种恢宏阔大的感觉。 2.答案答案 作者由江上观日出起兴,引发无限感慨。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 “生”和“入”突出江南的春天来得早的特征,使海日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 地描写了

    8、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时光荏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见美景而思乡的感情,同 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了自然理趣:新事物脱胎于 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可从意象、炼字、修辞、内容、情感等角度分析。“海日”一联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 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 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 物的象

    9、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入”二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 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 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 生活真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同时也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 量。 四、(2020连云港,78,6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题目。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请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景物描写的句子。(3分) 2.品味“闲敲棋子落

    10、灯花”一句中“敲”字的妙处。(3分) 四、 1.答案答案 “雨”是“黄梅时节”的雨,声音细密低回,是低音部;“蛙”是“青草池塘”的蛙,声音密集响 亮,是高音部。(1分)“家家”“处处”写出了声音分布的空间之广与节奏之快,表现了夏夜雨中蛙鸣的热 闹,以声衬静,(1分)表现了诗人等待的烦闷与内心的孤寂。(1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可从意象的特点、用词以及蕴含的诗人感情角度作答。 答题时应注意审题,“景物描写的句子”即第一、二句。题干中已经给了赏析角度听觉,那就是赏析 雨声和蛙声的特点。再结合诗歌所写的时节是梅雨季,就会发现这两种声音是一低一高的。诗句中还用 “家家”和“

    11、处处”两个叠词修饰这两种声音,表现出声音分布之广,搅得环境也变得热闹了。结合第 三、四句,会发现诗人此刻正是孤身一人,所以这两种声音的热闹又反衬出环境的安静和诗人的孤寂。 2.答案答案 敲,敲击,一个动作。(1分)生动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约客不来的怅惘无奈之情和敲棋自遣的寂寞孤 独之感。(2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解释该字的意思,“敲”就是敲打、敲击的意思,是一个 动词。接着表述出当时的情境,当时的诗人约了客人,可是客人没来。最后写出这个字背后表达的思想感 情,即诗人独处的无奈和孤寂之感。 五、(2020盐城,7,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咏牡丹(其二) 卞元亨

    12、 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 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 注 卞元亨:元末明初东溟(今盐城便仓)人,曾任吴王张士诚军部先锋。枯枝:枯枝牡丹。故人还: 据载,诗人被明太祖遣戍辽阳,家中牡丹十年未开。其妻朝夕对花祝云:“夫君有还信,当复再开花。”至 永乐元年,花忽大放,元亨果遇赦还。 1.本诗题为“咏牡丹”,却从松菊写起,有何妙处?(2分) 2.联系诗人经历,概括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4分) 五、 1.答案答案 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松菊凋残的景象,突出了西园牡丹的坚劲和气节。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诗中写松菊是为了与牡丹进行对比,通过写松菊的 “

    13、凋残”来突出牡丹的“劲节”。 2.答案答案 表现诗人对牡丹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借物喻人,借牡丹等待自己回家才 开放,表达对妻子一直等待自己归来的感动。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注意题目“咏牡丹”,可见有对牡丹的赞美之 情。其次,结合诗歌内容和注释可知,作者以牡丹自比,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诗歌末句“依依 唯恋故人还”,借物喻人,借牡丹等待自己回家才开放,写妻子对丈夫的爱恋和等待,表达对妻子一直等待自 己归来的感动。 六、(2020徐州,910,5分)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4、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后人常用来 揭示 的哲理。 (2分) 2.请简要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3分) 六、 1.答案答案 乐观(旷达)进取、积极向上 新陈代谢(或者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把自 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虽然自己屡遭贬谪,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他 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

    15、、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形 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思。 2.答案答案 运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向秀闻笛声思嵇康作思旧赋;王质观棋,棋局终了,斧柄 朽烂,已过百年。(1分)写出自己孤身归来, 友人多已离世的境况,(1分)表达物是人非、无限悲痛怅惘之 情。(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写作手法的赏析能力。“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前一句用了向 秀经过亡友嵇康旧居,听见有人吹笛,于是作思旧赋的典故,写出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 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

    16、,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 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事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 惘的心情。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用典是一种写作手法,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 表达相关内容和思想 七、(2019南通,78,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野 渡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牛羊熟,滩菰雁鹜丰。 但无沧海警,安乐是吾通。 注 趋:疾行。菰:生长在水里的一种草本植物。沧海警:海上传来的倭寇侵扰的警报。 1.本诗颔联中“啮”字用得很巧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17、2.请以首联或颈联为例,谈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七、 1.答案答案 “啮”动词,在这里是侵蚀之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流湍急,不断侵蚀河岸的情景。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重点字词的赏析能力。赏析时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啮”是“啃食”的意思,然后 结合诗句分析在该句中的意思,最后分析手法的作用。 2.答案答案 (示例一)首联写田野寂静、河流宽阔,微风轻抚芦梢,表达诗人对这种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颈联描写村民家中牛羊富足,水草中雁鸭成群,刻画了诗人对这种富足安乐的乡间生活的满足和 热爱之情。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该题首先要描述首联或颈联的内容

    18、,然后结合景 物特点以及尾联“但无沧海警,安乐是吾通”来分析。 八、(2019无锡,12,6分)阅读下面这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注官军 岑 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 碛(q )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1.请概括本诗首联包含的信息。(2分) 2.本诗尾联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结尾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抒情方式与抒 发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八、 1.答案答案 时令、环境。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能力。诗的开头两句意思是:六

    19、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热,赤亭道口怕要没有行人 来往。即点明时令、环境。 2.答案答案 此诗尾联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襟),勉励李副使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的豪迈之情;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是借景抒情,以“山回路转”“空留马行”抒写送别友人的情怀。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的抒怀方式及思想感情的能力。最后两句直接赞扬李副使奔赴边疆,建功 立业的精神,用“马上”代指战争,说愿意从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战争中取得功名的是真正的大丈夫,既 是对即将赴军的友人的热情鼓励,也表现了不同一般离别诗的豪迈洒脱之情,充分体现出盛唐时期边塞诗 人们建功立业的热情。“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诗写的

    20、是诗人伫立在风雪中远望朋 友离去,朋友的身影已经消失,诗人还在深情相送,凝视着雪地上的马蹄印,是借景抒情,写诗人因朋友离开 归京而产生的依依不舍和无限惆怅之情。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考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 偶、借代。表达方式有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想象、抑扬、衬 托、对比、托物言志、起兴、铺陈。 九、(2019镇江,6,6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过李处士山居 姚 合 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 因病

    21、方收药,寻僧始度溪。 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 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注 姚合:唐代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初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萧洒:同“潇洒”。 1.诗人拜访李处士是在什么季节?(1分) 2.结合前三联内容分析李处士的形象特点。(3分) 3.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九、 1.答案答案 春季(春天)。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在把握全诗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再做具体 分析。从“门柳荫蔬畦”“时有燕衔泥”可以看出是春季。 2.答案答案 从门前柳树成荫、菜畦成行可以看出李处士热爱田园生活;从白天关门,少有人来可以看出 李处士不喜与人往来(或:

    22、从有病在身迫不得已才接受别人馈赠的药可以看出李处士不喜与人往来);从 愿与僧人交往,可以看出李处士超脱(或厌倦)尘世的特点。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做题时,要结合诗歌前三联内容回答,第一联写李处士热爱田 园生活,第二、三联写李处士不喜与人交往,只和僧人往来。 3.答案答案 蕴含了诗人对李处士潇洒生活的羡慕之情(或“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对归隐生活的 向往之情”),以及对李处士高洁声誉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从“萧洒身无事”可看出作者对李处士潇洒脱俗、无 拘无束、自在乐观生活的羡慕,从“名高孰与齐”可看出对李处士高洁声

    23、誉的赞美之情。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二是间接地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 点上揣摩,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 十、(2019连云港,78,6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 又踏金牛顶上行,海风飞舄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 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金牛顶: 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飞舄(x )

    24、:会飞的仙鞋。仙人:三元宫山僧。迓(y ):迎接。 1.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2分)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十、 1.答案答案 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 夜的寂静。(2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及对画面的描绘能力。解答此题,需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加入合理的 想象。 2.答案答案 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境。“初盟”得以 践行(友人重逢)的欣喜之情:由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 云台山上长

    25、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诗歌描写了云台山白日和夜晚的不同美景,表达了诗 人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可体会出友人重逢的欣喜之情。别 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诗人却已胡须雪白,由此可概括出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 十一、(2019宿迁,46,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夜泊旅望 白居易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 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注 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 1.联

    26、系全诗,说说诗“愁”的原因有哪些。(3分) 2.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3分) 3.颔联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表现情感的深挚,下列诗句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D.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十一、 1.答案答案 作者愁:离井思乡之愁;前路遥遥之愁;前途难料之愁。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能力。首联意思是夜不能寐的多半是异乡 人,诗人孤夜难眠,半夜起来遥望家乡。“愁客”“望乡”点出了诗人的思乡愁绪。尾联写诗人在这烟波 笼罩中已经过了三十个寒冷孤

    27、独的漫漫长夜,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三十宿”交代旅途时间之久,“犹未 到”可见路途的遥远。结合注释可知,本诗写于赴任途中,包含了诗人对前途的担忧、惆怅和迷茫。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解答诗歌情感题,需审清题干,结合诗人身世背景进行作答。答题格式:对诗句内容的概括+独特意象含义+ 抒发的感情。 2.答案答案 颔联整体使用了对偶修辞,前后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句中又使用了比喻修辞,景物由远及近,江天 一色,在月光映衬下,无论是江边沙洲,还是船上白帆,都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让人心情沉重,心绪低 落。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写作手法的赏析能力。本联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沙明”对“帆白”, “浦月”

    28、对“船霜”,“连”对“满”,由四个意象构成了一个清冷的秋夜。“帆白满船霜”一句将皎洁 的月光比作白霜,在寒冷的秋夜里,诗人孤身一人站在船头遥望江面,冷风袭来,月色如秋霜,使人感到冷清 凄凉,平添愁绪。 3.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对诗歌手法的把握能力。“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一联,是诗人设想的 种种情景。诗人想象对方早晨对镜梳妆,担忧青丝变华发,容颜不再。夜晚诗人独对烛泪之时,千里之外的 所爱之人也许正在凄清的月光下踟蹰苦吟。从时间和空间表达相思之苦。 十二、(2019扬州,9,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赠 别 唐赵嘏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29、。 1.请赏析首句中的“萋萋”。(3分) 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3分) 十二、 1.答案答案 “萋萋”指草木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 悲伤的气氛;这蓬乱的草就像是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关键词的赏析能力。赏析时应先解释该词的意思,再点明事物的特点,最后联 系情感分析。 2.答案答案 即将与友人各奔东西,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之情;临水送别,残阳暮秋,眼前的荒凉景色勾起了诗人 心中的愁思,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曾经一起管弦相伴,而后不知何时能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 茫与担忧

    30、。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能力。根据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从“残阳”可以看出诗人 的哀伤不舍之情。“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一组今昔对比,渲染了诗人的孤独落寞。友人各 奔东西,自己前途未知,也可以看出诗人的茫然与担心。 十三、(2019盐城,8,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长寿山居元夕 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注 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当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 人民死伤无数。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31、分) 十三、 1.答案答案 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山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及对画面的描绘能力。解答此题,需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加入合理的 想象。诗歌一、二句中的意象是:灯火、荒村、黄叶、雪、门。描绘了荒村中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屋外黄 叶满地,白雪堆积的景象。表述时注意语言的生动与优美。 2.答案答案 表达了母亲去世后对亲人的怀念,孤身一人的孤寂;表达了作者对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 家破人亡的同情;表达了作者对敌军侵犯国家的愤恨、心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根据注释可知,这首诗写于

    32、作者因母亲去世而居丧在 长寿山之时,诗歌一、二句渲染凄凉的气氛,表现了对已离世的母亲的怀念。根据“三十九年何限事”可 知,当时金朝统治者日趋腐败,正在遭受蒙古的侵略,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的痛恨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最 后一句“只留孤影伴黄昏”中的“孤”字流露出诗人的孤寂之情。 十四、(2019苏州,57,8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赠苏绾书记 杜审言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注 书记: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字、书籍、文章等。红粉: 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燕支山: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一二两

    33、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2.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3.下面诗中的“闺中只独看”与“红粉楼中应计日”的写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3分)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 本诗是诗人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鄜(f)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 羌村。 十四、 1.答案答案 特点: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用意:突出了苏绾的才干,交代了“赴朔边”的原因;也蕴含了诗人对 好友的离情别意。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关键语句的理解能力。

    34、“翩翩”一词形容风度、文采优美的样子。诗的首句 写出友人苏绾的潇洒自得,文采出众。“从戎”指从军。“朔边”指北方边地。结合注释可知,这首诗是 作者为赠别友人苏绾从军边地而作。诗人使用先答后设问的曲笔,正因为苏绾翩翩,才被聘为书记。这样 写更突出了友人的风度与才干,同时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倾慕与惜别留恋之情。 2.答案答案 诗人设想离别之后苏绾的妻子会在家计算他的归期,劝说好友莫要长久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 的眷恋和期待他早归的情感。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首送别诗,“经年”指“多年”“好几年”。诗人 想象友人妻子计日而待丈夫的归来,委婉地劝说友人切勿留恋边地,应尽早归

    35、家团聚,表面上说友人妻子不 忍分离,实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自己盼友人早归的情感。 3.答案答案 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借他人的行为和感受来表现自己的情思,含蓄婉转。杜甫诗中想象妻子孤 独望月,为他的处境而焦心的情景,实际上抒发了他自己的望月思家之情;杜审言设想苏绾的妻子计日盼归 的情景,来抒写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的辨析能力。月夜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采用从对方角度设 想的方式,意在从对方的情感生发出自己的情感。不言己思家人,却言家人思己。首联诗人想象妻子在鄜 州望月思念自己,也含蓄地流露出了诗人自己“独看”长安之月而遥忆鄜州的情思。既是抒写妻子对自 己的思念

    36、,也是抒发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十五、(2019南京,7,2分)古诗文阅读。 梦赏心亭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柳色深。 注 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千门:众多宫门。 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解。你告诉他( )是正确的。 A.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37、 D.地名,在今青海省。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十五、 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酒边多说乌衣事”中的“乌衣事”源于诗句“乌衣巷 口夕阳斜”,指的是昔盛今衰的历史,所以可以推测“玉树音”也是借代的历史事件,而且从前面的“曲” 来看,“玉树音”也应该是乐曲。所以选择A。 十六、(2018苏州,8,6分)下面是徐祯卿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在武昌作 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1.徐祯卿的诗“熔炼精警”,请以诗歌第一联或第二联为例,作简要分析。(3分) 2.诗人为什么

    38、要问大雁“何事乐长征”?说说你的理解。(3分) 十六、 1.答案答案 (示例一)第一联中用“叶未下”“秋欲生”,写出了树叶泛黄但还未落下的景象,渲染出秋天将至 未至但秋意渐生的凄清氛围,衬托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示例二)第二联用一个“独”字,突出偌大的武昌城里仿佛只有他一个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伤 之情。 解析解析 第一联化用九歌 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说洞庭湖边木叶虽然尚未飘落而 秋意似乎已来到了诗人的心上,已能感觉到凉秋的逼近了,营造出秋未至而情欲悲的氛围。第二联写在秋 雨中,诗人客居武昌、独宿高斋的孤寂,诗人身处异乡怀念故里之情油然而生。 2.答案答案 尾联以雁

    39、乐衬人悲,借问大雁为什么乐于远途跋涉,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漂泊他乡的倦怠之意, 以及思归不得的无奈与惆怅。 解析解析 尾联问大雁为何“乐长征”,是以雁乐写人悲,以雁长途跋涉写诗人客居他乡;并在对大雁的发问 中,抒发无计消除的思乡愁苦。答题时首先分析诗句所用的手法,然后从诗人情感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以乐景写哀情指用美好之景表现愁苦之情。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看似恬静 明丽,与上下句凄凉的意境迥异,其实,它更能反映作者的浓浓乡愁。该句以乐景衬哀情,用温馨恬静的景象 反衬出游子孤独、凄凉的心境,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 十七、(2016镇江,68,6分)阅读下

    40、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夜归丁卯桥村舍 许 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 丁卯桥:地名。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紫 蒲:紫色的蒲草。水槛:临水的栏杆。 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2分) 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 、 、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2.“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2分) 3.“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十七、 1.答案答案 庭院 紫蒲(每空1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意象的能力。只需按照题干

    41、中的提示在诗歌中直接查找即可。 2.答案答案 宁静。(1分,写出“静”的特点即可)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 静。(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没写出“以声衬静”不扣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从诗歌内容来看,在一个月夜,桥发出轻响就惊动 了遥远地方的狗,狗发出叫声,说明了整个环境非常安静,这是典型的“以声衬静”的手法。 深度解析深度解析 本题实际上是要学生对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并分析其作用。诗中所写景物如月、岩等都是静 景,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桥响和犬吠则突出了乡村夜晚的宁静。动中见静,更显其静。 3.答案答案 (2分)对官场的厌倦;对

    42、田园生活的向往(答“对农村生活的喜爱”或“对亲近自然的渴望” 亦可);回家的喜悦;想归隐;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如仅 仅写“厌倦、向往、热爱、喜爱、渴望”等词语不得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解读诗歌中诗人的情感,要抓住“一切景语皆情语”和“知人论 世”这两个原则。从诗中作者描绘的月夜宁静、美丽的乡村风光以及最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田园风 光的喜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回到乡村的愉悦心情。从注解可知诗人久居官场,却写出这样 具有田园意味的诗歌,很显然有种对官场的厌倦之情,有了退隐之心。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本题实际上是要学生掌握山水田园

    43、诗的表现主题。山水田园诗往往描写自然风光、乡村景物以及安逸恬 淡的隐居生活,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考生 在复习时要学会举一反三,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性复习;平时的学习中要学会按内容划分诗歌类型,帮助 自己更好地鉴赏诗歌。 B组 20162020年全国中考题组 一、(2020江西,67,4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题目。 庆清朝慢 踏青 宋王 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 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 袜,香泥

    44、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注 东君:楚辞 九歌里有“东君”,这里是借用来称春神。小双鸾:指古代妇女鞋上绣成的鸾 凤。饾饤(d u d ng):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眉山:西京杂记上说卓文君“眉 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这是“眉山”典故的由来。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突出了初春时节景物的特点。 B.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 C.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 D.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敛、眉头紧锁的神情。 2.

    45、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 B.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变化,活泼有意趣;用“镂”“拨”描写姑娘们的行动,用词精巧。 C.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 D.这首词充满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 一、 1.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全词从春日里天气的变化和姑娘们的踏青活动两方面 入手,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妙趣横生的春景图。上阕写了初春野外迷蒙的景色和姑娘结伴踏青的情景,从中 可体会到姑娘们愉悦的心情,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46、之情。下阕从天气的阴晴不定写到踏青的姑娘们情绪发 生的变化,由“争要先看”到“尽收翠绿,吹在眉山”,写出了她们看花觅柳的急切心情,也表现她们有点尴尬 的神情。C项中“从容”有误,天气的无常,最后引起姑娘们的“慌乱”,之前的争相观看也不是“从容”。 2.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D项错在“豪放词”,本词应为婉约词。从此词的题材、情 感和语言等方面综合分析,应是写女子踏青情趣的一首婉约词。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词在风格上大体可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可从题材范围、表达的情感、表现手法及语言运用等方面来区 分。词最初以柔婉为主,代表人物有唐代的温庭筠和宋代的柳永等,豪放词则从苏轼开始,一改以

    47、往的“晓 风残月”、儿女情长,拓宽了词的领域,有“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辛派词人则把豪 放词风推到了极致。从语言上看,婉约词笔调细腻,缠绵悱恻;豪放词笔调粗犷豪迈,荡气回肠。 二、(2019河南,1920,4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 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2分)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2分)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 1.答案答案 “牵黄”“擎苍”的行为。“锦帽貂裘”的装束。“千骑”狂奔的场面。自比孙权的 语气。(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狂”字贯穿全篇,但要注意题干要求从上阕中概括,如果 审题不清很容易从全词分析。上阕中苏轼“左牵黄,右擎苍”是行为狂放,“锦帽貂裘”是盛装出行,“千 骑”写出场面气势恢宏,“看孙郎”体现出苏轼内心的豪迈。 2.答案答案 (示例一)运用比喻,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示例二)运用“射天狼”的典故,抒发了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 (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江苏中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07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7942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