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10专题十 古诗词曲赏析.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779422
  • 上传时间:2020-10-06
  • 格式:PPTX
  • 页数:88
  • 大小:1.2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10专题十 古诗词曲赏析.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河南 中考 语文 复习 练习 课件 10 专题 古诗 词曲 赏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 中考语文 (河南专用) 专题十 古诗词曲赏析 1.(2020河南,181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4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 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 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歌讲述了卖炭翁 的悲惨故事。(1分) (2)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3分) A组 河南中考题组 答案答案 (1

    2、)以烧炭卖炭为生却横遭掠夺(意思对即可。1分) (2)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宫使的仗势欺人、粗暴蛮横。间接地表现了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无 助。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能力。本诗是一首叙事诗,讲述的是一位卖炭老人辛苦烧炭卖炭却 惨遭宫使掠夺的故事,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痛恨。 (2)本题考查诗句作用。解答时可以从内容、结构、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 2.(2019河南,1920)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3、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 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2分)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2分)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答案答案 (1)“牵黄”“擎苍”的行为。“锦帽貂裘”的装束。“千骑”狂奔的场面。自比孙权 的语气。(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2)(示例1)运用比喻,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示例2)运用“射天狼”的典故,抒发了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 (任选一个角

    4、度,赏析合理即可。2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狂”字贯穿全篇,但要注意题干要求从上阕中概括,如 果审题不清很容易从全词分析。上阕中苏轼“左牵黄,右擎苍”是行为狂放,“锦帽貂裘”是盛装出行, “千骑”写出场面气势恢宏,“看孙郎”体现出苏轼内心的豪迈。 (2)本题考查赏析古诗词名句的能力。不限制角度,难度相对较小。本句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方法,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射天狼”,运用了典故,传说天狼星“主侵掠”,用“天狼”喻 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借此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任选其一,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3.(2018河南,1819)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4分)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2分)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 答案答案 (1)(示例1)用感叹句、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2)用感叹号、问号,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3)用反复和设问的

    6、修辞方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4)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合理即可。2分) (2)(示例1)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 行的勇气。 (示例2)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言之 成理即可。2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对古诗名句的赏析能力。本题要求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所以切入的角度比较自由。可 以从句式、语气、修辞等角度来赏析,最后要落脚到情感上。 (2)本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这两句是广为引用的名句,理解它的含

    7、意,不难知道它表达的是 李白的豪情壮志、对未来的信心和前行的勇气,所以一般用来作为激励人的话语。 4.(2017河南,1819)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题。(4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 答案答案 (1)思念家乡。渴望成就功业。(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2)(示例)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

    8、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的风光。渲染 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阕的抒情蓄势。(一点1分,共2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可先确定题材,这是一首写边塞的词,这类诗词往往表达思 乡之情;然后抓住句中关键词“家”“归”确定写了思乡情;再综合其他信息,完整作答。“燕然勒功”是 典故,指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功业未建,不会考虑归乡,表达 的是对建立功业的渴望。 (2)本题考查赏析古代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从写景角度来说,视听结合;从景物特点来说,写出了黄昏边塞 空旷凄清的特点;从结构作用来说,此句位于上阕末尾,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9、。 5.(2016河南,202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分)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 答案答案 (1)(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 (故乡)。(符合诗意即可。2分) (2)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 可。2分) 解析解析 (1)描述情景或画面类的题目,其实就是用优美的语言解释诗句。

    10、解释的时候要注意“画面感”,要 突出对景物或情景的描写。这两句诗中要突出“白日斜”“吟鞭东指”两个场景。 (2)赏析时一定要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入手。诗人以“落红”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以“更护 花”来强调自己虽辞官,但依然会关心国家命运,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第(1)小题应抓住“描述”一词,不能只是简单地概括情景;第(2)小题应从“修 辞方法”角度赏析,不能从别的角度赏析。 B组 20162020年全国中考题组 1.(2020北京,910)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问题。(5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11、花。 (1)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 的自然之景,抒发了 之情。(2分) (2)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都写到了 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答案 (1)(示例)白日斜(日落、夕阳西下) 离别的忧伤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 (2)(示例)春晓中,诗人借落花表达了惜春之情。己亥杂诗中,诗人借落花表达了虽然辞官,但仍会 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爱国之情。 (共3分。孟浩然的诗,1分;龚自珍的诗,2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诗

    12、歌前两句的意思是: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落日的 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诗句中的“白日斜”意思是:日落,即红日西沉。“浩 荡离愁”则是作者情感的体现,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愁”,形容诗人离别时的愁绪很深。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意境十分优美。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诗人抓住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 情。其中“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己亥杂诗是诗人辞 官归乡途中之作。诗人以“落红”自喻,表达自己虽然已经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不忘报国之

    13、志,无私奉献。 2.(2020河北,56)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5分)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2)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3分) 答案答案 (1)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未被销蚀,自己拿来磨洗后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2)(示例)诗人独自站在高高的幽州台上,面对广阔的原野和辽远的天空,思绪万千,不禁落泪。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语句的理解能力,掌握关键字“销

    14、”“将”,在翻译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描述。 (2)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体会作品情境,既要理解诗歌的意思,也要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即做到“知人论 世”。这是一首思古伤今、慨叹个人遭遇的诗歌,要描绘出诗歌的画面,表达出诗人的感受。 3.(2020陕西,212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4分)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本诗起

    15、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他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2分) 答案答案 (1)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 评分标准:答出“文静”“美好”“善良”,得1分;答出“劳作姿态优美”,得1分。共2分。 (2)(示例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芦苇、霜露起兴,引出下文写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 (示例2)“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评分标准:举例正确,得1分;分析恰切,得1分。共2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窈窕”的意思是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 指善良美好的女子,“窈窕淑女”表现了女子的文静,

    16、美好,善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 芼之”表现了女子的勤劳和劳作时姿态的优美;这些都是君子“寤寐思服”的原因。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 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这种艺术手法在诗经中最为典型,在现代诗歌中也被广泛 应用,如回延安中:“树梢树枝树根根”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以引起下句“亲山亲 水有亲人”,说“我”与延安父老乡亲是一家人。 知识拓展 赋、比、兴 赋,铺陈直叙,即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如:豳风 七月中,“六月食郁及薁, 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

    17、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 农夫”就是以赋的手法写农夫的辛苦劳作。 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即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如小雅 鹤鸣中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 国要用贤人。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又叫起兴。如郑风 风雨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 夷”,前两句即起兴。 4.(2020云南,13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4分)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8、”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2分) (2)“何处望神州”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答案 (1)感叹历史兴亡之事;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表示失望和愤慨;抒发壮志难 酬的感慨。(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以问句开头,引发怀古之情思;(1分)奠定全词悲壮深沉的感情基调。(1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对整首词的情感的把握。作者被派到镇江去做知府时,在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 触景生情,不胜感慨。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这首词讽刺了朝廷,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2)

    19、可抓住“何处望神州”所在的位置和与后文衔接所表达的意思来分析。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辛 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其弦外之音是 中原已非我有。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 问,悲壮深沉,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5.(2019云南,121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4分) 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 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

    20、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 觅知音?青衫湿! (1)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答案 (1)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1分) (2)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1分)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1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古诗文名句的能力。古诗文句子的赏析一般从修辞和用词的角度入手。由诗句 中的“四面歌”“破楚”可联想到“四面楚歌”,由此可判断此处为“用典”,喻指四面受敌。然后联系

    21、 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根据答题模式 “运用了典故(修辞),写出了特点, 表达了情感”拟写答案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作者被誉为“鉴湖女侠”,作为一个女性,她有着侠义的胆气,但在当时 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有许多抱负无法实现。“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意思是“虽然不能身为男 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却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表达了作者决心像男子一样投身革命、济世 救国的情感。 6.(2018河北,5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6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

    22、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 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

    23、.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案答案 (1)D (2)(示例)加线句子用“飞”“渡”“洒”“挂罥”“飘转”“沉”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写了狂风中茅 草乱飞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痛惜之情。(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解析 (1)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首诗的最后一段运用了议论抒情 的表达方式,没有叙述。 (2)加线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动词使用巧妙, “飞 ”“渡”“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茅屋被秋风所破的

    24、情景,再现了 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望着怒号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 去,洒在江郊;表现出诗人的焦灼和痛惜之情。所以赏析的角度可以是“炼字”,答题模式是运用了哪些词 +效果(生动形象、细致等)+写出了什么特点+情感。 7.(2017陕西,212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4分) 望 岳 唐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请用“/”划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1分) 阴 阳 割 昏 晓。 (2)有诗评说,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

    25、解, 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3分) 答案答案 (1)阴阳/割/昏晓。 (2)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青年时期是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他经历“安史之乱”后,则 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两者一脉相通,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升华。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划分古诗朗读节奏的能力。可根据诗句的内容进行划分。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 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因此按照 “212”节奏划分。 (2)本题考查对诗人及其作品的理解能力。这两首诗是杜甫在不同时期写的。望岳是杜甫青年时所 作,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烈赞美了泰山高

    26、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 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 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晚年所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 尚情感。虽是不同时期,但是诗中的情感是一脉相承的,诗人时时刻刻为国为民担忧着。 8.(2016广东广州,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完成下题。(5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

    27、分)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案答案 (1)结庐:构筑房舍。/日夕:傍晚。 (2)描写了飞鸟在暮色中相伴还家的情景。表现出诗人闲适、悠然,喜悦、欣慰之情。 解析解析 (1)直接根据积累和语境选择一个解释即可。 (2)这是诗歌阅读常见的考查题型。答题思路:用准确、通顺的语言翻译原诗句,弄清楚作者在诗中的思想 感情,在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2020广东广州,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28、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2分)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答案 (1)雁、霜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2)写出了作者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 计。表达了作者既想念万里之遥的家乡亲人,又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既渴望返回家乡,又 还未刻石燕然的无奈之情。 解析解析 (1)鉴赏古诗词时,应把握古诗词常见的意象所传达的意蕴。例如要表现春的生机,常写燕子、小草; 感慨时光流逝时,常写流水、落花。萧瑟的秋天里,词人要

    29、传达思乡之情,选择了大雁这一意象,是因为词人 的家在南方,而他此时正在边疆驻守,大雁飞去的方向正是家乡的方向。词人还选择了秋霜这一意象,因为 秋霜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正衬托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词人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根据平时的积累与对全诗意境的理解 准确写出诗句的大意,然后抓住关键词理解词人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例如这首词中的“家万里”,表达了 作者对远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燕然未勒归无计”引用了窦宪功成后到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表达了 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2.(2020天津,5)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游山

    30、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游山西村的尾联是全诗的总结,是作者渴望日后再来拜访 的委婉表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农村的挚爱之情。

    31、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游山西村是陆游闲居于山阴老家时所作,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表达 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的喜爱。诗人陶醉在山西村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 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写下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 3.(2020福建,4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6分)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32、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2)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答案 (1)D (2)甲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乙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 绪。(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艺术手法的能力。D项,“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 描写景物”表达有误,两首诗歌并未涉及嗅觉

    33、角度。由语境可知甲诗中的“闻”是听说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的分析把握能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先通过对暮春景 物的描写,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借“明月”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夜上受降城 闻笛前两句通过写景,交代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做铺垫;后两句写芦管声引发戍 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4.(2020湖北黄冈,252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8分)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

    34、,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 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觉:醒。思想:烦恼。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西 湖早春的轮廓。 B.乙诗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个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冬天过去,天气转暖,大 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一向活泼的小鸟也不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 个不停。 C.乙诗“半销宿

    35、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作者因思念家 乡而开怀大饮,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 D.乙诗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 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抒发了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赏析甲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4分) (3)赏析甲、乙两诗的尾联,分析它们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案答案 (1)C (2)甲诗颔联通过对莺、燕两种对春天敏感的、有代表性的鸟来描写早春:“几处”,说明莺尚不多;“争暖 树”,说明天气尚冷;“谁家”,说明燕刚到且少;“啄

    36、春泥”,说明燕刚开始建巢,春来尚早。这些和“早” (早到)、“新”(刚来)一起,无不透露着早春气息。 (3)抒情方式:两诗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表达的情感:都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或:都抒发了春天来临时人的喜悦之 情。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作者因思念家乡而开怀大饮”错。整首诗 写早春之景之情,诗人的心情是激动愉悦的;再结合诗歌末句“近来乡梦不多成”近来没有思乡之梦 撩人愁思可知,作者并不是“因思念家乡”而多饮。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从诗歌所写的事物入手分析,莺、燕都是春天的使者,两种鸟都具有代表 性。从用词上分析,

    37、“几处”“谁家”等定语,点明莺、燕之少;“争暖树”“啄春泥”等动词短语,写出 早春乍暖还寒,燕子刚刚筑巢。形容词“早”“新”则直接表明时间为早春。 (3)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的能力。“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以“最 爱”抒发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思想尽”写早春到来, 自己的烦恼尽消的喜悦之情。两诗尾联都直接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和心情,是直抒胸臆。 5.(2020山东青岛,78)诗词阅读(6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38、,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 B.“湿罗幕”“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军营将士的艰苦生活。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回路转,武判官的身影已消失不

    39、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盼望眼前出现千万间广厦 来庇护天下寒士,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以“沉舟”和“病树”自 比,虽流露出惆怅之情,但依然乐观进取。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写诗人出行在外,思归而不得归,只能独自剪烛西 窗,在巴山的夜雨中思念家乡。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勾勒出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希 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答案

    40、答案 (1)C (2)C 解析解析 (1)这两句的意思是“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风拉扯着红旗,但红旗因冻硬而不飘动”。这一生动 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红旗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反衬得 整个画面更洁白,更寒冷。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是诗中又一处奇笔。 没有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2)“何当”的意思是“什么时候”。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6.(2020湖南长沙,8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6分) 感遇(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

    41、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 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葳蕤:茂盛。皎洁:皎明洁净。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 适应季节的特性。林栖者:指隐居者。闻风: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对 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1)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 B.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暴,生机勃勃。 C.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与超脱。 D.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

    42、(2)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4分) 答案答案 (1)D (2)草木有自己的本性,何必去求取他人的折取而获得欣赏呢?诗人托物言志,以春兰秋桂的芳洁品质来比 喻贤人君子洁身自好、进德修业,并不是借此博得外界的称赞提拔,求得富贵。表达了诗人高洁傲岸的情 操和不求人称赞的志趣,抒发了诗人不因被贬而沉沦的淡然超脱的人生态度。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能力。A项,本诗主要手法为托物言志,借“兰叶”“桂华(月 亮)”去阐释自身志趣,与实写虚写无关。B项,用兰、月、草木、美人等意象表达高洁的品性,与“不畏强 暴”无关。C项,本诗主要表达诗人不求人知,高洁傲

    43、岸的品格,与“郁闷”无关。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采用恰当的模式作答:翻译诗句+角度(手法)+情感。兰、桂散发芳香 并非希望人们来折取、欣赏它们,而是出于本性。“何求”两字简洁有力,淋漓尽致地将诗人高洁傲岸的 情操和不求人所赞的志趣给表现出来了。 7.(2019广东广州,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答案 (1)画面:牧

    44、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获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2)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 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 解析解析 (1)“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写傍晚时分人们的活动,以此来反衬诗人郁闷孤独的心境。诗人描 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打猎归来的动态场景。牧人欢快地赶着牛群返回家中,猎人带着猎物满意而归, 多么安逸的场景。但是这些热闹是他们的,诗人却只有怅惘和孤独。 (2)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诗人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抽离出来,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更加深了他茫然若 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

    45、心绪。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能够与其分担这份寂寥的 人,只好遥追古时的伯夷、叔齐,想要从古代的隐士那里获得慰藉,并以唱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 之志。 8.(2019湖北黄冈,2527)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甲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从军行 骆宾王 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注 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 不敢望

    46、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 家亡的悲哀。 B.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 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 C.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 和英雄气概。 D.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 武。 (2)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

    47、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3分) (3)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别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答案 (1)D (2)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 漫天烟尘。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 功立业的豪情。 (3)都是直抒胸臆。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乙诗表 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的能力。D项,“乙诗颔联运 用对比手法”

    48、错,应是“对偶”,而不是“对比”。说野地里的阳光从兵刃两边分照而下,天上的星星好像 刻在剑上的花纹,一昼一夜,一分一合,对仗工整。这两句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通过盛赞兵刃熠熠生辉,从 侧面表现军队的威武雄壮。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炼字的能力。回答含义时要明确表现手法,并结合词语所在的诗 句,前句着一“抱”字,写将士拉开弓弦像怀抱着明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后句着一“践”字,写将士们纵 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运用白描手法。两个词动感极强,呈现的是激烈的战斗场景。这两句诗写将士们或 弯弓劲射,或纵马驰骋,毫不退缩,“践胡尘”写出军队进入胡地,直插敌腹,表现的是将士们刚毅雄健的威 武气势。再结合末句“唯当死报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10专题十 古诗词曲赏析.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7942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