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10专题十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10专题十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中 语文 复习 练习 课件 10 专题 记叙文 散文 小说 阅读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中考语文 (全国版)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 十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 一、(2020天津,1619,15分)阅读艾香悠悠溢端午一文,回答问题。 艾香悠悠溢端午 钟 芳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人们 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外,还要去采几束艾草,插在自家的门楣上。我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 有独钟,那一缕袅袅清香,常常把我牵进思念的故乡。 儿时家乡的端午节,是氤氲在艾草香里的节日,家家户户门楣上都插满了艾草。听长辈们讲,艾草能祛病 免灾,驱邪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端午那天,将它插于门楣,可使人身体康健。可这一插
2、,竟有了上千 A组 2020年全国中考题组 题组一 散文阅读 年的岁月。那一束束斜插在门楣上的艾草,散发出淡雅似草药味的清香。那清香,丝丝缕缕,弥漫在屋子里, 弥漫在童趣融融的村庄里。轻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一吸,那清香便让 人终生难忘,岁月流转,内心一直萦绕着这一份乡野浓情。 艾草是一种芳香型草本植物,碧绿中透出幽幽香气。每年初夏,正是艾草疯长的季节,它们总是挤挤挨挨 地长在溪水岸边,叶片浑身泛着白白的茸毛,不施粉黛,绿油油的,充满着活力。那身姿挺拔瘦直,宛如亭亭 玉立的乡村少女,清秀淡雅,温婉脱俗。轻风拂过,便有暗香浮动,带给你拂面的清凉芬芳,让人不由得
3、吟出 诗经里的佳句:“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端午节的清晨,母亲总是带着我一大早去河边采艾草。来到河堤边,只见两岸青草苍翠欲滴,河水清清,鱼 跃蛙鸣。晨曦中,深绿色的叶子闪闪发光,亮晶晶的露珠儿从繁密的艾叶上滚落下来,很是美丽。只见母亲 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回到家中,母亲还会 用碎布块缝制成各种精巧的小香包,内装积存的干枯艾叶,让我们佩于胸前。嗅着淡淡的香草味儿,感受到 的是母亲的疼爱和温情。 据说艾草全身是宝,有祛湿、散寒、消炎、抗过敏等功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水洗澡,可以解毒 治病。每到端午,母亲总是煮一大锅艾草水,
4、倒入盆中,让我和小弟泡澡。坐在漂浮着艾叶的木盆中,吸着缓 缓上升的芬芳香气,相信谁也不会拒绝这份浓缩了大自然草木精华的馈赠。也许是这样的清洗很舒服,小 弟的脸上总是露出可爱的笑容。在艾草水的熏蒸下,我们的皮肤变得光洁生香,整个夏天都清清爽爽。 一眨眼,端午佳节又快到了。母亲接连从老家打来了几个电话:“今年端午节要记得回家插艾哦。”听 着母亲的唠叨,那悠悠艾香,又溢满心间。此时我才幡然醒悟,端午插艾草不仅是一种念想,一种母爱的味 道,更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的代代传承。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那一棵棵充溢绿意与清香的艾草 来。愿那绿茵茵的艾草,生生不息,艾香馥郁而绵长。 (选自天津日报,有删改
5、) 1.作者为什么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请结合文章段的内容概括。(4分) 2.请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 3.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悠悠艾香中寄托了哪些情感。(4分)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开头用民谣引出家乡端午的习俗,触发了作者的情思,勾起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B.第段从视觉、嗅觉、味觉等角度描写艾草,为后文写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做铺垫。 C.第段引用诗经中有关“采艾”的佳句,增加了文章的诗意美、意蕴美。 D.第段中写母亲接连打电话叮嘱“
6、我”端午节插艾草,表现出母亲思想传统、保守。 E.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写往事,抒发感悟,语言隽永,感情真挚。 一、 1.答案答案 端午节插艾草,能使人身体健康,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艾草散发出来的香气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 怡,让人难忘;艾草充满活力,身姿挺拔瘦直,气质清秀淡雅,温婉脱俗;母亲用艾草缝制的香包,让“我们”感 受到母亲的疼爱和温情;艾草有药用功能,母亲用艾草泡水给“我们”洗澡,让“我们”整个夏天清清爽 爽。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整体感知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第段主要介绍了端午节时在门楣上插上艾草保佑家 人平安,而且艾草的香气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第段介绍了艾草的身姿挺拔瘦直,
7、气质清秀淡雅,温 婉脱俗。第段写端午节清晨母亲采艾草制作香包,“我们”感受到母亲的疼爱和温情。第段介绍艾 草的各种功用。提取这四段中的主要内容概括即可。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方法如下:(1)关注文章的线索,如地点、时间的转换,利用原文词句回答问 题;(2)根据题干给出的提示信息对全文进行分层概括,注意分层的准确性;(3)借助文章中心句进行分析,中 心句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纲领,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更是对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4)准确对应内容中 事件情节与人物心理情感;(5)对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提炼概括。 2.答案答案 这句话是母亲采艾草时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写
8、出了母亲对艾草的珍视、爱惜和看到自己劳动成果 后的满足与喜悦,表现了母亲对家人的爱。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赏析能力。首先判断此句运用的写作手法,然后分析写作手法的表达效 果。句中“采”“洗”是母亲采摘艾草时的动作描写;“小心翼翼”“合不拢嘴”是神态描写。“小心 翼翼”写出了母亲对艾草的珍视和爱惜,而“合不拢嘴”则写出了母亲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的满足和 喜悦。母亲采艾草做香包,表现了母亲对家人的爱。 3.答案答案 (1)对故乡的眷恋;(2)对浓浓母爱的赞美;(3)对端午传统习俗的热爱;(4)对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的美 好愿望。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文章回忆了端午节家乡的习
9、俗,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回忆母亲 采艾草做香包,体现了作者对母亲浓浓的爱的赞美。在第段,母亲反复叮嘱“我”回家插艾草,让“我” 感受到了这不仅是一种念想,一种母爱的味道,更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的代代传承。 疑难突破疑难突破 作答情感类试题,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作者情感往往不是单一呈现的,而是从不同角度体 验人事而产生的态度,所以回答此类题,既要关注每件事后作者的感悟,又要关注全文的主旨句。 4.答案答案 BD B项,第段中没有运用味觉描写艾草,文中也没有写“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只是说艾草 身姿“宛如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D项,第段母亲接连打电话叮嘱“我”端午节插艾草,表达了母亲 对“我”的想
10、念和关爱,也让“我”感受到了端午节插艾草不仅是一种念想,一种母爱的味道,更是一种习 俗,一种文化的代代传承,并非选项中说的“母亲思想传统、保守”。 二、(2020海南,1216,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 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 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 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
11、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 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 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 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 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 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
12、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 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 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 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 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 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
13、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 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 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 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 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
14、同 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 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 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 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yn)氲(y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 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我
15、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 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散文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 忧心 (1) 感动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 惭愧 李东给“我”倒水润喉 (2) 1.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2分) 2.品读文章第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3分) 3.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意?说说你的理解。(3分) 4.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3分) 5.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3分)
16、 二、 1.答案答案 (1)李东给“我”送糖 (2)赞赏 (评分标准:每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找准答题区间,根据已知情节划分文章层次。(1)对应文章 第段的内容,主要的事件是李东给“我”送泡泡糖,“我”很感动。“李东给我倒水润喉”这一情 节对应文章的段,“我”的心理感受可以从第段的“露出赞赏的目光”中提取,即“赞赏”。 2.答案答案 (示例1)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难以平静的心情,为引出“我”对李东关心这一情节作了铺垫。 (示例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腻地写出了晚风吹拂下椰树舒展的情态,衬托“我”难平的心绪。 (评分标准:表
17、现手法回答正确给1分,赏析正确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鉴赏能力。注意审题,赏析的角度有两个描写或修辞。如从描写的角 度赏析,从“湖畔椰树”“叶片”“光斑”等可知,第段属于景物描写,椰树手舞足蹈,叶片抖动,光斑的 合拢和破碎,实际都是为了烘托“我”此时不平静的心情,同时也为引出下文“我”对李东的关心这一情 节作铺垫。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从“手舞足蹈”“追逐”等词语可知,第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在晚风的吹拂下椰树舒展、灵动的情态,衬托了“我”此时难平的心绪。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常考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修辞手法 作用 比喻 生动形象地
18、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拟人 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把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 排比 条理清晰,节奏鲜明,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反问 态度鲜明,增强语气,强烈抒情 反复 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对比 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 夸张 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对偶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语气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3.答案答案 这句话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水杯里的热气在升腾向上,实质上指李东正在发生变化,暗示他也 在不断地成长进步。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意的能力。
19、理解本句话的关键是要理解关键词语“向上”的含义,结合语境, 这一词语是指水杯里的热气在升腾,深层的意思是指李东的行为是积极向上的,而且是不断地向上,也就是 说他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作答此类题,第一步要选择理解句子的角度,第二步要进行分析,注意联系文章 表达的主旨、作者的情感。 4.答案答案 (示例1)从李东给“我”送泡泡糖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的好 学生。 (示例2)从“李东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渴望被认可,是一个积极向 上的学生。 (评分标准:结合具体情节并作出评价即可给满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20、通过审题可知,需要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进行分析,重点看文本中 对李东进行描写的段落。第段中写到李东给“我”送泡泡糖,可以看出李东是一个胆子有点小,但是却 懂得关心老师、尊重老师的孩子;第段中写到李东的语言,从这些语言里可以看出,李东渴望得到老师的 认可和表扬,是一个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学生。 5.答案答案 (示例1)能。以比喻的修辞作为标题,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增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2)不能。因为原题中的“出彩”是散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以“老师,我出彩了吗”作为标题,能揭示文 章的主旨和情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标准:回答能与不能且言之成理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解析解析
21、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两个标题各有特色,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果回答能,那么就要分析“一片 独特的叶子”这个标题的作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李东就像那片独特的叶子一样,这一标题生动 形象,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且突出了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如果回答不能,那么就要分析“老师,我出 彩了吗”这一标题的作用,“出彩”是文章的中心,而李东所说的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 心,也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2020贵州贵阳,811,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切都好起来了 关于疫情后城市重启的通讯 记者:王嘉兴 鲁冲 2020年的春天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严酷考验
22、的华夏大地上,一座又一座城市从严冬中苏醒了。 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一名医生说,是他在急诊科又开始处理骨伤病人的时候;一名警察说,是回到原先的岗位督促人们遵守交通 规则的时候;一位住在商业街边的居民说,是发现放了两个月“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大屏幕又开始播 放热热闹闹的商业广告的时候 在环卫工人老严的眼里,城市苏醒的时间与他的工作量紧密相关。 他负责清扫的街道是城市最繁华、人流量最高的商业街之一。有那么一段时间,这里寂静得只剩下扫帚 划过地面的声音。他的工作前所未有地轻松:只需清扫落叶,不用再面对一小时不管就满溢的垃圾桶、不 计其数的奶茶杯和串签可是这轻松让老严感受到的是一种从未经历过的
23、憋闷和紧张。嘈杂的叫卖声 消失了,灯牌也不亮了,所有的店铺大门紧闭,就连空气都寂静得似乎被冻住了。 春天来临的时候,老严又听到规律的、曾令他感到厌烦的噪音,他又开始劳累了垃圾桶又开始慢慢满 起来,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得清理了。他一边划动着扫帚一边愉快地嘀咕着“好了,好了,好起来了”。 就在老严负责清扫的这条街,服装店、副食店的店主们纷纷接到通知,可以回店里做清洁、备货,准备开业 了。消毒药水的味道渐渐被食物的香味替代,外卖员的叫喊声不时穿过街道,“81号!好了没有?”“快点 哟,152号客户在催呢!” 最近一周,外卖小哥陈锋跑了200单,是疫情期间最低谷时的两倍。陈锋告诉记者,尽管与平日的一周40
24、0单 仍有距离,但他确信,一切都正在好起来。他骑着摩托再不能一人一条车道在路上随便跑了路上的车 多起来了,甚至偶然有车辆发生剐蹭。陈锋又要小心避让汽车和行人了。 陈锋接到的订单内容越来越丰富:之前只有送正餐饭食的,渐渐地,年轻人喜欢的奶茶店、小零食店的外卖 也开始了!最让陈锋兴奋的是,他最喜欢的潘家米粉店开门了。在等单的时候,陈锋可以抽空在这家价廉味 美的餐馆嗦一碗米粉。和其他食客一样,嗦完粉的陈锋总是满面笑容。 米粉店的潘老板印象最深的顾客是一个胖嘟嘟的年轻小伙。刚开始允许堂食那几天,根本没有人来店里 坐着吃。终于,这一天,这个年轻人走进来,犹豫几秒钟,坐下了,摘了口罩:“老板,一碗细粉,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