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08专题八 古诗词曲赏析.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779387
  • 上传时间:2020-10-06
  • 格式:PPTX
  • 页数:79
  • 大小:1.2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08专题八 古诗词曲赏析.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年中 语文 复习 练习 课件 08 专题 古诗 词曲 赏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 中考语文 (全国版)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 八 古诗词曲赏析 1.(2020天津,5,3分)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A组 2020年全国中考题组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

    2、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游山西村的尾联是全诗的总结,是作者渴望日后再来拜访 的委婉表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农村的挚爱之情。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游山西村是陆游闲居于山阴老家时所作,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表达 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的喜爱。诗人陶醉在山西村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 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写下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 2.(2020湖北武汉,7,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答 人 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选自千家诗) 下列对本

    3、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一句的“偶来”可以看出诗人的随心随性。 B.从第二句的“高枕”可以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C.从三、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并不在意生活的窘迫。 D.从整首诗来看,隐者形象是无拘无束、超凡脱俗的。 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能力。三、四句“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意思是“深山中 没有历书,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这两句表明作者在时间上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符合隐者的形象。C项“诗人并不在意生活的窘迫”理解错误,属于无中生有。 3.(2020陕西,2122,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

    4、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他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2分) 答案答案 (1)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 评分标准:答出“文静”“美好”“善良”,得1分;答出“劳作姿态优美”,得1分。共2分。 (2)(示例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芦苇、霜露起兴,引出下文写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

    5、(示例2)“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评分标准:举例正确,得1分;分析恰切,得1分。共2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窈窕”的意思是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 指善良美好的女子,“窈窕淑女”表现了女子的文静,美好,善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 芼之”表现了女子的勤劳和劳作时姿态的优美;这些都是君子“寤寐思服”的原因。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 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这种艺术手法在诗经中最为典型,在现代诗歌中也

    6、被广泛 应用,如回延安中:“树梢树枝树根根”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以引起下句“亲山亲 水有亲人”,说“我”与延安父老乡亲是一家人。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赋、比、兴 赋,铺陈直叙,即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如:豳风 七月中,“六月食郁及薁, 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 农夫”就是以赋的手法写农夫的辛苦劳作。 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即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如小雅 鹤鸣中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 国要用贤人。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又叫起兴。如郑风 风雨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

    7、云胡不 夷”,前两句即起兴。 4.(2020湖北黄冈,2527,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 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史第二年早春所作。觉:醒。思想:烦恼。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

    8、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西 湖早春的轮廓。 B.乙诗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个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冬天过去,天气转暖,大 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一向活泼的小鸟也不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 个不停。 C.乙诗“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作者因思念家 乡而开怀大饮,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 D.乙诗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 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抒发了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赏

    9、析甲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4分) (3)赏析甲、乙两诗的尾联,分析它们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案答案 (1)C (2)甲诗颔联通过对莺、燕两种对春天敏感的、有代表性的鸟来描写早春:“几处”,说明莺尚不 多;“争暖树”,说明天气尚冷;“谁家”,说明燕刚到且少;“啄春泥”,说明燕刚开始建巢,春来尚早。这些和“ 早”(早到)、“新”(刚来)一起,无不透露着早春气息。 (3)抒情方式:两诗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表达的情感:都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或:都抒发了春天来临时人的喜悦之情。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作者因

    10、思念家乡而开怀大饮”错。整首诗 写早春之景之情,诗人的心情是激动愉悦的;再结合诗歌末句“近来乡梦不多成”近来没有思乡之梦 撩人愁思可知,作者并不是“因思念家乡”而多饮。(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从诗歌所写的事物入手分 析,莺、燕都是春天的使者,两种鸟都具有代表性。从用词上分析,“几处”“谁家”等定语,点明莺、燕之少;“ 争暖树”“啄春泥”等动词短语,写出早春乍暖还寒,燕子刚刚筑巢。形容词“早”“新”则直接表明时间为 早春。(3)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的能力。“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以“最 爱”抒发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11、思想尽”写早春到来, 自己的烦恼尽消的喜悦之情。两诗尾联都直接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和心情,是直抒胸臆。 5.(2020四川成都B卷,12,4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题。 过摩诃池(其二) 宋 祁 池边不见帛阑船,麦陇连云树绕天。 百岁兴衰已如此,争教注东海不为田? (选自景文集卷二十四 注 争教:怎么能让。 (1)诗人所见的摩诃池景象,是否符合A卷摩诃池,消逝的仙湖中关于“仙湖”景象的描绘?请结合本 诗,简说观点及理由。(2分) (2)下面哪个选项更符合诗人“过摩诃池”时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分) A.乐 B.叹 C.伤 答案答案 (1)不符合,因为本诗描绘的摩诃池景象冷落、

    12、衰败。 (2)B。作者因昔日的热闹场面变为麦陇连云、树木绕天的衰败景象而感叹历史变迁的必然。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比较分析题,首先考生需要知道A卷说明文中关于 “仙湖”景象的描绘呈现出怎样的氛围特点,再对比分析本诗中“仙湖”的景象特点。A卷说明文中的仙 湖是美丽繁华的游览胜地,而本诗中所表现的摩诃池没有“帛阑船”停靠岸边,只有“麦陇连云树绕天”, 没有繁华热闹的商业活动,也没有秀丽优美的景色,呈现一片冷落衰败的气象,所以不符合。 (2)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能力。分析诗人的情感时,要立足于诗歌营造的意境,再抓住其中抒发情感 的诗句进行分析。前两句表现的是衰败

    13、、冷落的景象,奠定了诗歌凄婉、哀伤的情感基调。后两句由关 键词“百岁兴衰”可知,诗人在感叹世事无常、王朝兴衰的历史变迁。结合全诗,前两句写景,展现了摩诃 池美好风光不再的衰败,后两句抒情,抒发了历史变迁的感叹。所以选B。 B组 20162019年全国中考题组 1.(2019江西,67,4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每小题2分) 甲春 尽 唐韩 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乙春 尽 宋郑 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

    14、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 B.甲诗首联写诗人因“惜春”而连日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 D.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间宜人之景。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情感沉挚动人;乙诗重在写景,情寓景中。 B.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诗人悲凉情绪。 C.乙诗“春风应怪在天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15、手法,含蓄风趣。 D.甲诗“地迥难招自古魂”表达的心境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答案答案 (1)A (2)B 解析解析 (1)这两首诗确实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但是乙诗并未表达家国之悲,而是表 达羁旅之愁和对污浊现实的厌恶。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郑獬春尽赏析 首句七个字,便将时间(春尽)、人物(行人)、地点(未到家)一一交代清楚。游子浪迹天涯,离家日久,又逢春 色,倍添惆怅。连春风也要来责怪:为何不好好在家,跑到这天涯来干什么?这就是第二句的意境,含蓄风 趣。颔联仍以景物描写来表现行人盼望早日回家的急迫心情。颈联写人在曲折重叠的山间行走时的感 觉,着重写动势。

    16、尾联洋溢着行人如脱羁之鸟重返自然般的兴奋喜悦之情。诗人着重点出“清”“白” 二字,使野间的“清白”同尘世间的“污”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从主人公对“绝少尘埃污”的喜爱中体 味他对乌烟瘴气的官场的厌恶。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反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相反的属性,用一些事物做陪衬来突出所要表 现的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其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鲜明。甲诗使用“细”“浮”“别” “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烘托了诗人的悲凉情绪,并非反衬。 2.(2019甘肃兰州A卷,78,5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好事近 梦中作 秦 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

    17、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 该作写于词人被贬处州(今浙江丽水)时。夭矫:形容姿态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1)请你想象“花动一山春色”所展现的情景,并将它描写出来。(2分) (2)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上片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词人在山路、小溪深处的真实见闻。 B.词的下片写词人梦中仰观所见云空的变幻和歇息于古藤阴下的心理活动。 C.结尾两句中的“醉”,不仅写卧态,而且也包括词人在梦境中的情态。 D.“了不知南北”表现出与“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般自然平淡超脱的情绪。 答案答案 (1)(示例)雨后接连绽放的春花,在风中闪动,装点出一山春

    18、色,令人心动。 (2)A 解析解析 (1)“花动一山春色”妙在“动”字,它将春花与春色有机地融为一体。春花是春天的使者,是春天 代表性的景物,满山鲜花盛开、争奇斗妍,呈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山花开得迅速,词人在不知 不觉中突然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花动即心动。(2)“真实见闻”显然是错误的,这首词 标题中的“梦中作”,即表明是梦中的情景。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好事近 梦中作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此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作者一次梦中之 游的经过。词的上片写梦中雨后出游。沿路山花烂漫,色彩缤纷,一派明媚春光。下片写词人醉酒,梦中仰 望碧空,看到“飞云”涌动,如龙蛇飞舞,变幻莫

    19、测,不禁为之神往,以至于忘乎所以,进入不知南北、物我两 忘的仙境之中。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由动至静,创造了一种无我之境,反映出词人消极出世的思想。在古藤浓荫 的覆盖下,词人酣然入睡,置一切于不顾,似乎达到了无我之境,实际上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消极反抗。 3.(2018四川成都B卷,12,4分)阅读下面的五代词,完成(1)(2)题。 南乡子 李 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2分) (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

    20、分析。(2分) 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答案答案 (1)营造一种凄清冷落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伤感。 (2)B。B项诗句和李词都是写羁旅中的游子有家难回的感伤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也可从排除A、C、D选 项的角度作答:A项表达作者内心的闲适;C项表达内心的孤寂,但更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D项表达对未 来的憧憬和对故土的依恋。) 解析解析 (1)首先通读全词,根据“思乡”二字可明确这是一首思乡词。然后从景物特点及词人情感两个角 度分析这些意象的作用。烟、雨、落花本就是容易唤起人哀伤

    21、情绪的意象,词人之伤感、愁苦之情可见 一斑。另外,鹧鸪在古典诗词中常作为游子的情感寄托,在本词中更是词人远客心境的体现。烟、雨、落 花、鹧鸪四种意象组合在一起,从景的角度来分析可知时令暮春、氛围凄凉孤寂;从情感的角度 思考,结合对关键词“思乡”的把握可知,这些意象旨在寄托词人的离愁别恨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2)首先要明确南乡子和四个选项的诗(词)句所表达的“远客”的心境各是怎样的,然后通过比较确 定答案。南乡子中,词人因“远客扁舟临野渡”,内心孤独凄凉而生思乡之情,且这情无处排解,只能在 “潮退水平春色暮”中遥以寄托。A.诗句出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意为:傍晚下起雨来,潮水涨得更急, 郊野的渡口

    22、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自”“横”表明自由随意,无人打扰,任意漂于四方,写出了一 个幽静之处和一份难得的悠闲情怀。B.诗句出自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这两句诗蕴含的是作者因 前路茫茫的客旅生活而生发的思乡之情,这思乡之情中包含着对前途渺茫的惘然与无奈。C.词句出自范 仲淹的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写戍边将士离家万里,满怀思乡之愁。“燕然”是山名,“勒” 是在石头上刻字。东汉时,窦宪大破北匈奴,曾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了 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两句表达出内心的孤寂,但更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D.这两句诗出 自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水

    23、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体现出诗人对故 土的依恋。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思乡小词。词中通过烟、雨、落花、鹧鸪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景 抒情,渲染了思乡之情。尤其是词的最后通过潮退反衬思乡却无法回乡,强化了思乡之情。 4.(2017福建,45,5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回答问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 还故乡。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4、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案答案 (1)C (2)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解析解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互文的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对于古诗词的赏析一般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找诗眼,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意象,体会诗歌 的意境;品味语言,

    25、鉴赏诗歌的美。 (2)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木兰诗内容的理解能力,难度不大。作答本题,需抓住题中的“心愿”,提取出相 关内容,即“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提取信息时注意标点符号,注意句子的完整,不 能有遗漏。然后再对相关内容进行翻译解读即可。 1.(2020新疆,8,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

    26、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答案答案 C 颈联的意思是: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描写的是红日初 升的早春之景。选项中“红日西沉”的理解与分析是错误的。 2.(2020云南,1314,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 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

    27、)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2分) (2)“何处望神州”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答案 (1)感叹历史兴亡之事;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表示失望和愤慨;抒发壮志难 酬的感慨。(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以问句开头,引发怀古之情思;(1分)奠定全词悲壮深沉的感情基调。(1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对整首词的情感的把握。作者被派到镇江去做知府时,在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 触景生情,不胜感慨。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这首词讽刺了朝廷,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

    28、的一腔爱国豪情。 (2)可抓住“何处望神州”所在的位置和与后文衔接所表达的意思来分析。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辛 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其弦外之音是 中原已非我有。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 天一问,悲壮深沉,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3.(2020海南,67,5分)古诗词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的前两句中“ ”和“ ”两样景物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富有象征意义,给人以 画面

    29、感。(2分)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答案 (1)杨花 子规(评分标准:每空1分) (2)诗人想象奇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 念之情,使诗歌更有韵味。 (评分标准:指明特点给1分,解说作用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的能力。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景物选 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既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又切合当时情事,融情入景。 (2)本题考查分析诗人情感、理解诗句的能

    30、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抒情,点出诗 歌主旨。人隔两地,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 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明月愿意接受自己的请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 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使物人格化的手法,就 是拟人。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诗句理解与鉴赏三步骤 步骤 方法要点 操作技巧 第一步 定手法 确定诗句使用了什么手法 第二步 通句意 解释有关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 疏通诗句大意,说明诗句是如何 运用这种手法的 第三步 析效果 从景和情的角度分析运用这种

    31、手法的表达效果 4.(2020贵州贵阳,2021,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新晴野望 唐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雾气和尘埃。溪口:溪流的入河口。 (1)本诗与杜甫的春望标题都有“望”字,但诗歌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比较其不同。(4分) (2)诗句“白水明田外”中,“明”字的意思是“闪耀着光芒”,由此推断诗中空白处最符合诗歌意境的字 是(3分)( ) A.在 B.压 C.连 D.出 答案答案 (1)新晴野望写了雨后初晴的阳光下,面对开阔明亮、生机勃勃的景物,诗人表达了喜悦闲适之 情。春望

    32、写了战火纷飞时的衰败零落之景,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前景的担忧和对 亲人的思念。 (2)D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对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比较能力。解答此题,要分析比 较两首诗在写作时的具体历史背景,根据背景判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主旨和内 容。春望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抒发的是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慨。而新晴野望是王维在 初夏的雨过天晴后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2)本题考查根据古诗意境选择恰当词语的能力。古人讲究炼字,锤炼字眼以达到营造诗歌意境的目的。 诗句“白水明田外”中的“明”描绘了河水因雨

    33、后上涨变得波光粼粼,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给人以动态的 感觉。后一句也要化静为动,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雨后的山峦因雨水的冲洗突兀而出,“出”字更有 力地表明了峰峦叠现、远近相衬的动感,更富有层次感,而“在”和“连”动感不强,“压”又过于强硬,缺 乏美感,都不如“出”确切。 5.(2020江西,67,4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题目。 庆清朝慢 踏青 宋王 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 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 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注

    34、 东君:楚辞 九歌里有“东君”,这里是借用来称春神。小双鸾:指古代妇女鞋上绣成的鸾 凤。饾饤(d u d ng):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眉山:西京杂记上说卓文君“眉 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这是“眉山”典故的由来。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突出了初春时节景物的特点。 B.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 C.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 D.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敛、眉头紧锁的神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35、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 B.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变化,活泼有意趣;用“镂”“拨”描写姑娘们的行动,用词精巧。 C.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 D.这首词充满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 答案答案 (1)C (2)D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全词从春日里天气的变化和姑娘们的踏青活动两方面入 手,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妙趣横生的春景图。上阕写了初春野外迷蒙的景色和姑娘结伴踏青的情景,从 中可体会到姑娘们愉悦的心情,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阕从天气的

    36、阴晴不定写到踏青的姑娘们 情绪发生的变化,由“争要先看”到“尽收翠绿,吹在眉山”,写出了她们看花觅柳的急切心情,也表现她们 有点尴尬的神情。C项中“从容”有误,天气的无常,最后引起姑娘们的“慌乱”,之前的争相观看也不是 “从容”。 (2)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D项错在“豪放词”,本词应为婉约词。从此词的题材、情感和语言 等方面综合分析,应是写女子踏青情趣的一首婉约词。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词在风格上大体可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可从题材范围、表达的情感、表现手法及语言运用等 方面来区分。词最初以柔婉为主,代表人物有唐代的温庭筠和宋代的柳永等,豪放词则从苏轼开始,一改以 往的“晓风残月”、儿女情长

    37、,拓宽了词的领域,有“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辛派词 人则把豪放词风推到了极致。从语言上看,婉约词笔调细腻,缠绵悱恻;豪放词笔调粗犷豪迈,荡气回肠。 诗意解读诗意解读 春神东君吩咐春回大地,把细雨调成酥油,催促寒冰化成水。是谁用轻暖赶走了尚未消尽的寒意?还是穿着 鞋面绣有双鸾的绣花鞋,结伴到野外踏青为好。在烟雾弥漫的郊野,看到的优美的景色在若有若无之间。 天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晴阴间杂,变化万端。撩动花儿,拨弄柳丝,争先恐后去欣赏美景。一不小心脚踏进 泥淖里,泥浆溅得罗袜斑斑点点,惹得姑娘们紧锁眉黛。恰似温和乖巧的春风,收尽满川翠绿,都吹到她们的 眉毛上。 6.(2020甘肃兰州

    38、A卷,67,5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 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壕:护城河。寒食: 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咨嗟:叹息、慨叹。 (1)词作中,“一城”与“ ”相结合,写出词人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高远之景。(1分) (2)你如何感受到词中作者面对人生失意时的积极心态?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案答案 (1)千家 (2)从“新火试新茶”,感受到词人的情绪

    39、由苦闷转向自我排遣;从“诗酒趁年华”与“春未老”的呼应中, 进一步感受到词人想诗酒自娱、超然物外的豁达乐观。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阔大高远”。“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两句是写词人站在超然台上所见之景,将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一城”和“千家”相结合, 意境阔大高远。(2)结合注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时所作,词人正值人生失意之时,但 是苏轼一生豪放旷达,常常借诗词、美食、美景等来排解心中苦闷,从这首词中最后两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 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可知,他借“新茶”“诗酒”来排遣心中苦闷。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借诗酒自娱

    40、 自乐、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注意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要透彻,做到言简意赅。 诗意解读诗意解读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风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 春花开得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都看不真切。 寒食节过后,酒醒了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 采的新茶,作诗饮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7.(2019天津,5,3分)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41、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山随平野尽”一句中,“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 C.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 D.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直抒胸臆”错,尾联是借水写思乡之情,是间接抒情,属借物 抒情。 8.(2019湖北黄冈,2527,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42、汗青。 乙从军行 骆宾王 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注 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 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 家亡的悲哀。 B.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 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 C.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

    43、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 和英雄气概。 D.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 (2)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3分) (3)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别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答案 (1)D (2)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 漫天烟尘。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 功立业的豪情。 (3)都是直抒胸臆。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

    44、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乙诗表 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的能力。D项,“乙诗颔联运 用对比手法”错,应是“对偶”,而不是“对比”。说野地里的阳光从兵刃两边分照而下,天上的星星好像 刻在剑上的花纹,一昼一夜,一分一合,对仗工整。这两句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通过盛赞兵刃熠熠生辉,从 侧面表现军队的威武雄壮。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炼字的能力。回答含义时要明确表现手法,并结合词语所在的诗 句,前句着一“抱”字,写将士拉开弓弦像怀抱着明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后句着一“践”字

    45、,写将士们纵 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运用白描手法。两个词动感极强,呈现的是激烈的战斗场景。这两句诗写将士们或 弯弓劲射,或纵马驰骋,毫不退缩,“践胡尘”写出军队进入胡地,直插敌腹,表现的是将士们刚毅雄健的威 武气势。再结合末句“唯当死报君”来理解,这两句对将士们的描写表现的是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3)第一问,两首诗的尾联都把内心活动和情感直接展示了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直抒胸臆”。第二问,文天 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超越时空,表现了对死亡的深思以及毫不屈服的斗志。“人生 自古谁无死”表达了对死亡的淡定与不屈服,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豪情和坚定的斗志,“留取丹心照汗青” 则表明自己

    46、是为正义而死,是舍生取义,表达了诗人慷慨激昂的情怀。骆宾王的“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 君”中,“报君”即报国,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献出生命、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 9.(2019云南昆明,8,3分)品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请具体分析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答案答案 “花落去”表达了作者对春花消逝的怜惜和无力挽回的无奈之情;而归来的燕子似乎给作者带来 一丝喜悦;但物是人非,作者独自徘徊于“香径”,越发孤寂伤感。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准确把握古代诗歌情感的能力。“无

    47、可奈何花落去”,面对“花落去”,诗人感到“无可 奈何”,这一“无可奈何”道出了诗人对春花凋零、美好春光逝去的无奈;“燕归来”让人觉得欣喜,更何 况这燕子是去年的旧相识,就像故人相见一般,这句写出诗人内心的一丝喜悦;诗人由归来的燕子想到昔日 的友人,燕子年年归来,人却不知何处去,物是人非;“独徘徊”写出诗人内心的彷徨、孤寂,“小园香径” 是乐景,以乐景衬哀情,更见其哀,突出诗人的孤寂和悲伤之情。 10.(2019四川成都B卷,12,4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寒 夜 杜 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 便不同。 (1)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

    48、由。(2分) (2)诗中 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分) A.雪花 B.梅花 C.菊花 答案答案 (1)诗歌虽以“寒夜”为背景,但重在写寒夜里围炉煮茶的温暖氛围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B。梅花与窗前月构成清雅画面,与煮茶当酒的高雅意趣相符,以梅花的高洁暗赞来客。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虽写的是寒夜,但“竹炉”“汤沸”“火初红”这些词 语却给读者以温暖的感觉,渲染了友人围坐火炉畅叙友情的温馨氛围,所以说“寒夜无寒”。 (2)本题考查对古诗意境的把握能力。从“寒夜”来看,应该是冬季,所以应排除C项“菊花”;从全诗的意 境和氛围来看,全诗渲染的是一种友人相聚的温馨氛围,所以A项“雪花”不合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08专题八 古诗词曲赏析.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7938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