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中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12第十二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河北中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12第十二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河北 中考 历史 复习 练习 课件 12 第十二 单元 科技 文化 社会生活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中考历史 (河北专用) 中国近现代史 第十二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考点一 科技文化成就 1.(2020北京,20,1.5分)以下是某班制作的“云展板”的主要内容,其主题是( ) 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020年6月,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A.核能利用 B.走向太空 C.大国外交 D.军队改革 答案答案 B 本题材料关键词为“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组网卫星”,这些都是我国在太空领域 内探索的重要成果,所以选择B。 2.(2020福建,19,2分)右图所示对联赞颂了一位
2、科学家的突出贡献。他的研究领域是( ) A.载人航天 B.国防军工 C.化学工程 D.农业科技 答案答案 D 对联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即“隆平”,且对联提到了“稻粮”“田地”,所以,此对联赞颂的是 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故选D。 3.(2020广东,20,2分)1964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 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 该社论评述的是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答案答案 A 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关
3、键信息“1964年10月17日”“核武器”,依据所学可知,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1964年10月16日,故选A。 4.(2019贵州贵阳,23,2分)下列科技成果,标志着新中国在医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是( ) A.提出“自然选择”的学说 B.发现了青蒿素 C.用自制显微镜发现“细胞” D.发现了青霉素 答案答案 B 20世纪60年代,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研究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 导科研团队,经过艰苦实验,于70年代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所以B正确。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的学说,所以A错误
4、。胡克 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一格一格的小空间,他称之为“细胞”,所以C错误。英国细菌学家弗 莱明首先发现了青霉素,所以D错误。 5.(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20,1分)歌曲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许多歌曲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下列歌曲与 相关历史组合有误的是( ) A.翻身农奴把歌唱西藏和平解放 B.马赛曲法国革命 C.让我们荡起双桨发射神舟飞船 D.国际歌巴黎公社 答案答案 C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20世纪50年代的少儿歌曲,发射神舟系列飞船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航空 航天方面的成就,C组合有误,但符合题意。20世纪50年代,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后进行民主改革,广大农奴 翻身得解放;法国大革命时期
5、诞生的马赛曲成为鼓舞斗志的战歌,后被定为法国国歌;巴黎公社失败 后,欧仁 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热情讴歌公社战士不屈的革命气概。故A、B、D组合皆正确,不符 合题意。 6.(2019山东青岛,30,1分)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 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D.钱学森 答案答案 A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吃饭问题”“粮食安全”,依据所学可知,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 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正确答案选择A项。邓稼先是两弹 元勋;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钱学森对中国战略导
6、弹技术作出了杰出贡献。故B、C、D三项均不符合题 意。 7.(2018福建,18,2分)20世纪70年代,它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开端,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 的大国之列。“它”指的是我国第一颗( ) A.原子弹 B.导弹 C.氢弹 D.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答案 D 解答本题应注意题干中“20世纪70年代”“发展空间技术”“航天科技”等关键信息。19 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 星的国家。故选D。A、B、C都是20世纪60年代取得的成就。 8.(2020新疆,19,3分)(节选)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
7、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材料二 (2)图1邮票纪念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图2成就说明我国在航天技术上居于怎 样的地位?图3人物2015年在国际上获得了哪项大奖?(3分) 答案答案 (2)东方红一号。(1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分)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1分) 解析解析 (2)第一小问,观察材料二图片,图1邮票纪念的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结合所学可 知,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二小问,图2反映的是航天员杨利伟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
8、国 家。第三小问,图3人物是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她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这一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药 物,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成功,极大地鼓 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 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9.(2019福建,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一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部分) 名称 简况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创办于上海。它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由外国人负责全部工程 事务和制炮装炮 福州船
9、政局 1866年创办,曾由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建厂和造船。共建造大小船只34艘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 材料二材料二 1961年,党中央做出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经各方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显示出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制造大型火箭 的技能,体现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摘编自杨照德“东方红一号”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内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并结合所学概括表中所示军事工业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10、(4分) (3)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相比,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国防军事工业建设成果显著。根据材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3分) 答案答案 (1)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2分) 特点:采用机器生产;技术力量依赖外国;分布在沿海地区;取得一定成效。(3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 可。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 (2)开创了中国航天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科技发展达到新高度;中国的宇宙开发为人类的和平发展作出了 贡献。(4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3)新中国成立,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 立;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自力更生。(3分。答出符
11、合题意的三点即可)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1)第一小问结 合材料一可以得出最大的兵工厂是江南制造总局。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中工厂的创建地点上海、福州 得出“分布在沿海地区”;结合材料“由外国人负责”得出“技术力量依赖外国”;结合所学知识得出 “采用机器生产”“取得一定成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进行概 括。(3)对比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考点二 社会生活的变迁 1.(2020安徽,9,2分)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5 000多个新词 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
12、下海等。本次修订可能发生在( ) A.1956年 B.1978年 C.1984年 D.1996年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迁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据材料“市场经济、超市、 电脑、绿色食品、下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材料中“市场经济”“超市”“下海”等词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故D项符合题意。 2.(2019安徽,9,2分)1979年,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 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
13、的主 要原因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答案答案 C 材料表明中国人均存款、GDP、人民币总量从1979年后不断增长,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978 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所以选项C正确。 3.(2019福建,19,2分) 时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上表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A.经济快速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 C.社会保障提高 D.饮食结构优化 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内容及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表格中三大件的变化
14、表明改革开放后我 国经济快速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文化教育进步、社会保障提高、饮食结构优化与材料反映的变化没 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C、D三项。 4.(2019河南,11,2分)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消费变迁,决定这一变迁的根本因素是( ) A.消费习惯 B.互联网普及 C.经济发展 D.智能手机使用 答案答案 C 根据所学可知,“东北纺管局员工缴回节余粮票”反映出计划经济体制,“南京市民通过无 人货架购买商品”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 放促进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 5.(2019湖南衡阳,27,8分)(节选)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民生
15、问题与经济的发展或政治变革息息 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材料二 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 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 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2)材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哪些变化?(2分) 材料三材料三 中国城镇居民拥有电器统计(台/百户)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8年 2000年 影碟机 16.02 37.53 电冰箱 6.58 42.33 66.22 76.08 80
16、.13 洗衣机 48.29 78.41 88.97 90.57 92.52 彩 电 17.21 59.04 89.79 105.43 116.58 (3)依据材料三,说出1985年后中国城镇居民拥有电器数量(台/百户)呈现什么趋势。(2分)结合所学,分析 其主要原因。(2分) 材料四材料四 “中国梦”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继续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 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
17、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从而明 确了“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即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由此,实现民族复兴的 “中国梦”,就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成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成为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摘自学理论2014年第1期(上) (4)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认为应如何实现人民幸福?(2分) 答案答案 (2)改阴历为阳历,服色亦效洋式。(2分) (3)逐年增加(上升)。(2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电器事业也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分) (4)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民生,改善经
18、济状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仅要创造物质财 富,而且要创造精神财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2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生活水平与国家政治变革或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题时应认识到:正确的政策 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人民幸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2)(3)(4)问即可。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科技文化成就 1.(2020海南,9,3分)有人说,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要归功于他的杂交水稻。 “他”是( )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钱学森 D.袁隆平 答案答案 D 焦裕禄是党员干部的楷模;邓稼先是“两弹元勋”;钱学森是“中
19、国导弹之父”;袁隆平成功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故选D项。 2.(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9,1.5分)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成就非凡。下列选项中对此成果描述不 准确的是( ) A.“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使我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增强 B.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是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 C.青蒿素能够治疗疟疾对人类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D.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 答案答案 D “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A项描述正 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贡献,他荣获多项国际大奖,被称为“杂交水 稻之父”,B项描述正确。
20、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对 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C项描述正确。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力,但并非“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D项描述不准确,符合题意。 3.(2017河南,11,1分)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 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C.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 D.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答案 A 由关键信息“创新型企业”“中国智造”“品牌大国”可以判断出,近年来,中
21、国经济由劳 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变。故选A。 考点二 社会生活的变迁 1.(2019山东潍坊,15,2分)观察下图,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农村改革的成功 D.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答案 C 由题干示意图可知,19811983年,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幅度 较大,这主要得益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即农村改革的成功,故选C项。“一五计划”和 “三大改造”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故A、B两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农 村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疑难突破疑难突
22、破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示 意图中的重要时间和相关信息,了解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 2.(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7,7分)(节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必须做出正 确的抉择,才能推动民族与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井冈山道路的实质就是从实际出发,即从国情出发选择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在秋收起义失利转入井冈山后,正是一方面通过总结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对近代中国国情的深入 分析后,才认识到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和主要阵地,从而开创了井冈山道路。 陈晓美、凌
23、弓著井冈山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开篇 材料三材料三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 放?从理论上来说,改革开放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从人民生活来说,广大老百姓希望 尽快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改变长期缺吃少穿的局面。 摘编自李忠杰著改革开放关键词 中国改革开放历史通览 材料四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1分)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2分)依据材料四,简要说明改革开放的成效。(注意史 论结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怎样才能做
24、出正确的抉择?(1分) 答案答案 (1)观点:井冈山道路的实质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革命道路。(1分) 依据:中国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失利后,通过总结经验,深入分析中国国情,认识到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中 心和主要阵地,从而开创了井冈山道路。(1分) (3)原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人民希望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2分) 成效: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1978年相比、居民预期寿命与1981年相比都有了明显增加。 这说明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均有大幅提高,改革开放取得了明显成效。(2分) (4)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依据国情做出选择。(1分) 解析解析 (1)本问考查井冈山道路。第一小问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