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5专题十五 物质的鉴别、推断和提纯.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福建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5专题十五 物质的鉴别、推断和提纯.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福建 中考 化学 复习 练习 课件 15 专题 十五 物质 鉴别 推断 提纯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中考化学 (福建专用) 专题十五 物质的鉴别、推断和提纯 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2019福建,8,3分)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蚕丝与棉线 取样,灼烧,辨别气味 B 鉴别H2SO4溶液和NaOH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C 区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配制100 g溶质质量 分数为20%的盐酸 将20 g浓盐酸加入 80 g水中,充分搅拌 答案答案 D 灼烧蚕丝与棉线,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能闻到烧纸气味的是棉线,A正确;滴加酚酞 溶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是硫酸溶液,B正确;加肥皂水振
2、荡,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 水,反之,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正确;将20 g浓盐酸加入80 g水中得到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 因为20 g浓盐酸中含有溶质氯化氢的质量达不到20 g,D错误。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不能将20 g浓盐酸当成纯净物,应按浓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来计算。 2.(2016福建福州,10,3分)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 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答案答案 A A项,硬水和软水的主要区别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同,应用肥皂水进行鉴别。B项, 氯化
3、钾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鉴别。C项,合成纤维 点燃时有特殊气味,羊毛纤维点燃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鉴别。D项,一氧化碳可以还原灼热的氧化 铜,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答案为A。 3.(2020山东潍坊,15,2分)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下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 已知:HCOOH CO+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HCOOH B.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装置丁既可检验CO2,又可收集CO D.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产
4、生CO气体速率减小 答案答案 A 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生成CO时会引起爆炸,故A错误;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故B正确;装 置丁里盛放澄清石灰水,既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又可以收集CO,故C正确;该反应生成水,随着反应进行,浓 硫酸的浓度降低,产生CO的速率减小,故D正确。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根据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的实验步骤,直接选出错误选项A。 4.(2016福建厦门,9,3分)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制品表面少量的铁锈 用过量的硫酸长时间浸泡 B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 C 鉴别
5、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D 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后的 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 溶解固体,过滤后对滤渣进行洗涤、烘干 答案答案 D 铁锈和铁均能与硫酸反应,不能用过量的硫酸长时间浸泡铁制品,故A不合理;Na2CO3与稀盐 酸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除去Na2CO3杂质的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NaCl,故B不合理;氢气和甲烷燃 烧都有水生成,在火焰上方罩着的干冷烧杯的内壁都会有水珠生成,不能鉴别氢气和甲烷,故C不合理; KClO3在MnO2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KCl和O2,反应后剩余固体是KCl和MnO2的混合物,KCl易溶于水, MnO2难溶于水,溶解固体,过滤可分离KCl
6、溶液和MnO2固体,过滤后对滤渣进行洗涤、烘干可得MnO2,故 D合理。 考点二 物质的推断 1.(2020湖北武汉,7,3分)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锌、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将 m g固体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n g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固体粉末X含有铁,则m可能小于n B.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四种阳离子,则剩余固体一定为纯净物 C.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则固体粉末X一定由三种物质组成 D.剩余n g固体可能由铁和氧化铜组成 答案答案 B A项,若固体粉末中含有铁,有如下几种情况:若X是铁,固体质量一定减小,mn;若X是
7、锌、铁,固体质量一定减小,mn;若X是铁和氧化铜,氧化铜首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铁再置换出 氯化铜中的铜,但铜元素仍全部来自氧化铜,因此mn;若X是锌、铁、氧化铜,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 的氯化铜会与锌、铁先后发生置换反应,但铜元素全部来自氧化铜,mn,综上所述,错误。B项,若充分反 应后溶液中含有四种阳离子,只能是含有Zn2+、Fe2+、Cu2+、H+,溶液中含Cu2+,则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不可 能含锌和铁,H+有剩余,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不可能含有氧化铜,因此反应后剩余固体只能是铜,是纯净物, 正确;C项,若粉末由锌、氧化铜或铁、氧化铜组成,且盐酸过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也可能存在三种阳离 子,
8、错误;D项,若剩余固体中同时含有Fe和CuO,说明稀盐酸已完全反应,X中一定含有Fe和CuO,稀盐酸会 优先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铁会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因此剩余固体中除铁和氧化铜外,一定还有铜, 错误。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与酸发生反应时,金属氧化物优先和酸发生反应,多种金属和其 他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盐溶液中最不活泼的金属。 2.(2020湖南长沙,45,5分)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D的固体叫做“干冰”;B中只含 两种元素;C与E不含相同元素。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 间可以发生反应,“”
9、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 去)。 请分析后回答: (1)D的化学式 。 (2)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答案 (1)CO2 (2)AgNO3+HCl AgCl+HNO3(合理即可) 解析解析 (1)根据D的固体叫做“干冰”可知,D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2)根据B中只含有两种元素,且 B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推测B可能是HCl。C和E不含相同元素,C可能是铁,E是氢气。综合分析反应和 题图转化关系,推测A可能是碳酸钠,F可能是氢氧化钙,G可能是硝酸银。则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gNO3+HCl AgCl+HNO3。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图中
10、B占据核心地位,B能反应生成D、E,B能与A、C、F、G反应,故B应该是初中化学中常 见的重要物质。根据B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围绕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综合分析,推出B可能是酸。B中 只含两种元素,则可能是HCl。 3.(2020福建,15,10分)“铜的循环”如下图所示。其中,箭号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X、Y、Z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若反应为3Cu+8HNO3(稀) 3Cu(NO3)2+4H2O+2NO,预测该反应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写一个)。 (2)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写一个)。 (3)Y是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利用反应的转化原理,除去FeSO4溶
11、液中的少量CuSO4。需要的药品和分离方法分别是 、 。 (5)已知:同一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必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铜曝露在空气中生成铜锈 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的过程中,空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是 。 答案答案 (1)有气泡产生(或“溶液变为蓝色”“铜片变小”“铜片溶解”等其他合理答案) (2)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 (3)CuO+H2SO4 CuSO4+H2O (4)铁粉 过滤 (5)O2、H2O、CO2(或“氧气、水、二氧化碳”) 解析解析 (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有一氧化氮气体生成,故会有气泡产生;反应物中由于有铜的参 与,故铜片会逐渐溶解;反应物中稀
12、硝酸是无色的,生成的硝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溶液会由无色变成蓝 色。(2)由题图“铜的循环”可知,反应是由Cu(NO3)2转化成Cu(OH)2,Cu(NO3)2要和可溶性的碱反应才 能生成Cu(OH)2,同时还会生成新硝酸盐,故X可以是NaOH、KOH等。(3)Cu(OH)2受热分解生成黑色固 体氧化铜和水,故Y是氧化铜,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即CuO+H2SO4 CuSO4+ H2O。(4)反应是用活泼金属和硫酸铜反应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铜,同时生成新硫酸盐,故要除去硫酸亚 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铜,可以加入铁粉,置换出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然后再过滤除 去固体杂质
13、即可。(5)铜曝露在空气中生成铜锈,生成物中有铜、氢、氧、碳四种元素,且铜元素化合价 由0价升到+2价,故反应物中必有元素化合价的降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碳 元素)、水(含氢元素)参与了反应,但二氧化碳和水中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故判断出 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化学方程式为2Cu+H2O+O2+CO2 Cu2(OH)2CO3。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推断题首先要会找题眼,题眼通常是指物质的特征性质、特殊颜色、状态、特殊反应、特 定条件(如高温等)、特殊用途等,有的题眼不在题干中,而是在题目的问题中,题眼一定要找全。其次通 过题
14、眼找到突破口,再根据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及物质之间的反应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最后一定要把结 果放到图中全面检查。 4.(2019福建,15,8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 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Fe、HCl、NaOH、 CaCO3和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 、 反应(写化学式)。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
15、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 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是 (写一种)。 答案答案 (8分)(1)HCl CuCl2(不分先后) (2)CaCO3+2HCl CaCl2+CO2+H2O (3)复分解反应 (4)CuO(或“Fe2O3”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解析 甲是单质,所以甲是铁;丁与戊反应会产生能熄灭火炬的气体,即二氧化碳,所以丁与戊分别是HCl 和CaCO3中的一种;由图可知甲会跟乙反应,所以乙是CuCl2,则丙是NaOH,丁是HCl,戊是CaCO3。(1)甲能 与HCl和CuCl2反应;(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
16、+H2O+CO2;(3)丙与丁的反 应是NaOH和HCl的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分别是单质、盐、碱、 酸、盐,无机物X的类别不同于五种物质的类别,则X属于氧化物,会跟酸反应产生水的氧化物是金属氧 化物,所以X是Fe2O3或CuO等。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解答推断题时首先要会找题眼,题眼通常是指物质的特征性质、特殊颜色、状态、特殊反 应、特定条件(如高温等)、特殊用途等,通过题眼找到突破口,再根据相邻物质之间的关系顺藤摸瓜,各 个击破,最后一定要全面检查。 5.(2016福建三明,17,8分)甲、乙、丙为初中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
17、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若甲、乙、丙各为稀硫酸、氢氧化铜、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则乙是 。 (2)若甲、乙、丙均为含有钙元素的化合物,甲与水反应生成乙并放出大量的热。则甲乙的化学方程 式为 ,丙可能是 (写一种)。 (3)若甲、乙、丙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相同,且三种物质常温下依次为固态、气态和 液态,则甲可能是 (写一种)。 答案答案 (1)硫酸铜溶液 (2)CaO+H2O Ca(OH)2 碳酸钙 (3)氧化铜 解析解析 (1)若甲、乙、丙各为稀硫酸、氢氧化铜、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稀硫酸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 酸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
18、故乙是硫酸铜溶液。 (2)若甲、乙、丙均为含有钙元素的化合物,甲与水反应生成乙并放出大量的热,则甲是氧化钙,乙是氢氧 化钙;氢氧化钙可以转化为钙盐,故丙可能是碳酸钙。 (3)若甲、乙、丙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相同,且三种物质常温下依次为固态、气态和 液态,则甲可能是氧化铜,其和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水 为液态,符合题意。 6.(2016福建福州,17,8分)某固体粉末由Mg、MgO和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 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 g/
19、L。 【实验过程】 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55.6 mL。 步骤: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 得沉淀质量为2.90 g。 【回答问题】 (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 (2)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 (填标号)。 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步骤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通过步骤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 g。 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 。 【反思】 (4
20、)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到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填标号)。 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C.仅称量步骤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答案答案 (8分)(1)把水准管下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 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示装置漏气 (2)A Y形管中的固体全部消失 (3)Mg 1.20 Mg、MgO和Mg(OH)2 (4)AB 解析解析 (2)为了防止固体药品附着在容器壁上,应将液态的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镁、氧化镁和 氢氧化
21、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看到固体药品完全消失了,就证明样品已完全反应。 (3)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而氧化镁、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均没有气体生成,由步骤 中实验现象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镁;氢氧化镁沉淀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为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即2.90 g =1.20 g。 设生成55.6 mL氢气需要镁的质量为x。 Mg+H2SO4 MgSO4+H2 24 2 x 0.055 6 L0.09 g/L x=0.06 g 若固体粉末由MgO和Mg组成,则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2.00 g-0.06 g)=1.164 g1.20 g-0.06 g =1.14 g;若固体粉末由Mg(OH)2
22、和Mg组成,则Mg(OH)2中镁元素的质量为(2.00 g-0.06 g)= 24 24(161)2 24 2416 24 24(161)2 0.803 g1.14 g,所以固体粉末是由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三种物质组成的。 (4)根据实验提供的数据可知,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 (假设全部为镁)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仅称量步骤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氢 气的质量),只能计算出固体样品中所含单质镁的质量,不能计算出其他成分的质量。 考点三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2020山东青岛,20,2分)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
23、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氯化钠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答案答案 BC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在大量二氧化碳存在条件下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故A不能达到实验 目的;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泥沙,故B能达到 实验目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得到氯化钙溶液,故C 能达到实验目的;硝酸银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