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5专题十五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广东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5专题十五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广东 中考 化学 复习 练习 课件 15 专题 十五 实验 方案 设计 评价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中考化学 (广东专用) 专题十五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 1.(2020天津,13,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 B.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稀盐酸 C.检验木炭粉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取少量样品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 D.从饱和石灰水中得到氢氧化钙固体,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答案答案 AC A项,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红,氮气与水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方案可行;B项,加入的稀盐酸过量,除去Ca(OH)2的同时引入新杂质;C项, 滴加稀硫酸
2、,若部分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则含有氧化铜,若固体不溶解,溶液不变为蓝色,则不含有氧 化铜,方案可行;D项,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从饱和石灰水中得到氢氧化钙固体,应采用 升高温度的方法。故选A、C。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且不能引入新杂质,可以采用物理方法,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利用 物质的特性进行检验;利用物质间反应时产生的不同的现象进行鉴别。 2.(2018广东广州,19,2分)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硫放入氧气中 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能与氧气反应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CaC
3、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C 向CaCO3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盐酸易挥发 D 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 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 小灯泡变亮 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 的离子 答案答案 D 点燃条件下,将硫放入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硫能与氧气反应,故A错误;向某 无色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碳酸盐,也可能含有AgNO3,故B错误; 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与盐酸的挥发性无关,故C错误;氯化钠溶液中含有自由移 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可导电,故D正确。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A易忽略题目中实验操作的条件
4、为常温,误以为任何条件下硫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3.(2016广东广州,20,2分)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图2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C.图3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图4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答案答案 B 图1没有控制单一变量,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应该相同,故A错误;图2可以探究铁钉生锈时O2 是否参与反应,故B正确;若要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白磷和红磷都应该放在薄铜片上,故C错误;木炭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故D错误。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题目中的四个实验均来自课本,考查学生设计
5、相关实验时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及设计实验的 合理性等问题。 4.(2020重庆A,23,6分)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红同学做了下表中的四个实验。 试管编号 试管内试剂 NaOH溶液 MgCl2溶液 Na2CO3溶液 Ba(NO3)2溶液 加入稀硫酸 后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试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中也发生了反 应,这种试剂是 。 (3)为了验证试管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试管中没有
6、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MgCl2,即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 猜想2:试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MgCl2。 老师提示S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案。 2- 4 O 沉淀A的化学式是 。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你认为应该将所 选的试剂 改成 。 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则步骤、步骤中必然会观察到的 现象是 。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 为其中的原因是 。 设计方案 答案答案 (6分)(1)Na2
7、CO3+H2SO4 Na2SO4+CO2+H2O(1分) (2)酚酞溶液(1分)(或其他合理答案) (3)BaSO4(1分) BaCl2 Ba(NO3)2(共1分) 均有白色沉淀(1分) 氢氧化钠先与溶液中的酸反应(1分) 解析解析 (2)H2SO4和NaOH反应生成Na2SO4和H2O,无明显现象,可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加酚酞溶液 作为指示剂,当红色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了反应。(3)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钡白色沉淀的同时还会生成稀盐酸,而且加入的过量氯化钡溶液也会引入氯离子,无法根据步骤产生 的白色沉淀判断原溶液中存在氯离子,所以应将BaCl2改为Ba(NO3)2
8、。小明修改方案后得出结论是猜想1 正确,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步骤中Cl-与Ag+结合生成AgCl白色沉淀,步骤中Mg2+与OH-结合生 成Mg(OH)2白色沉淀,则步骤、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硝酸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 硫酸钡和硝酸,加入的氢氧化钠首先与硝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1.进行物质或离子的鉴别时,一定要注意试剂的正确选择。尤其是在鉴别Cl-、S时,由于 硫酸银是微溶物质,在含S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也有可能产生白色沉淀,给Cl-的检验带来干扰,因 此通常先除去S,再检验Cl-。 2- 4 O 2- 4 O 2- 4 O 2.物质或离子的鉴别过程
9、中,要注意所加试剂不能引入被鉴别的物质或离子。 5.(2016广东广州,29,8分)皮蛋是我国传统的蛋制品,深受人们喜爱,由少量NaCl、CaO和过量Na2CO3混合 得到的粉末状混合物A是制皮蛋的配方之一。 (1)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市场获取少量混合物A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蒸馏水,边加边搅拌,静置,过滤得滤 液。 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滤液中除含有Cl-、OH-外,还含有的阴离子是 。 (2)向混合物A中加入少量ZnSO4可改善皮蛋品质,该兴趣小组获得某样品,探究在混合物A中是否添加了 少量ZnSO4。 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述表格。 限选用品与试剂:稀盐酸、 pH试纸、BaCl
10、2溶液、蒸馏水、AgNO3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必要结论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蒸馏 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 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 步骤3: ,说明样品中有ZnSO4 ,说明样品中没有ZnSO4 答案答案 (8分)(1)CaO+H2O Ca(OH)2(1分) Ca(OH)2+Na2CO3 CaCO3+2NaOH(1分) C(1分) (2)参考表达(每空1分,共5分) 2- 3 O 加入过量盐酸(1分) 开始时无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之后无现象(1分) 向步骤2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1分) 若有沉淀生成 若没有沉淀生成(各1分) 加入过量盐酸
11、,并用pH试纸检测溶液pH(1分) pH试纸变为红色,溶液呈强酸性(1分) 向步骤2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1分) 若有沉淀生成 若没有沉淀生成(各1分) 滴加BaCl2溶液,过滤(1分) 有白色沉淀生成(1分) 向步骤2所得滤渣中滴加过量盐酸(1分) 若沉淀没有完全溶解 若沉淀完全溶解(各1分) 解析解析 (1)将混合物 A 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Ca(OH)2,Ca(OH)2+Na2CO3 CaCO3+2NaOH;由于Na2CO3过量,则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有Cl-、OH-、C。(2)步骤1所得的滤液 中含有Na+、Cl-、OH-、C,C的存在会干扰S的检验,所以应
12、先除去C,然后再检验S。 2- 3 O 2- 3 O 2- 3 O 2- 4 O 2- 3 O 2- 4 O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第(1)小题第问,学生不了解生石灰和水先发生反应或误以为生石灰能直接与碳酸钠反应, 写成CaO+Na2CO3 CaCO3+Na2O。 答题规范答题规范 第(2)小题步骤2,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根离子;步骤3必须向步骤2所得溶液 中滴加BaCl2溶液,不能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否则碳酸根离子会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造成 干扰。 6.(2019云南,27,7分)某无色溶液X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溶液的混合溶 液。某兴趣小组的
13、同学为探究无色溶液X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完成: 【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2.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一:含有Na2CO3 猜想二:含有NaHCO3 猜想三:含有 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 序号 实验步骤 预设实验现象 预设实验结论 取样于烧杯中,滴入过量的 氯化钙溶液,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 取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猜想二不正确 取的滤液于试管中, 滴 入 溶液 溶液变红色 猜想三正确 【实验方案设计】
14、【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 。 【实验反思与拓展】 类比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答案 (7分)猜想三:NaOH(或氢氧化钠) 【实验方案设计】正确 无明显现象 酚酞 【综合结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或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 【实验反思与拓展】NaHCO3+NaOH Na2CO3+H2O 解析解析 猜想三:由题意可知,溶液X中的溶质可能是一种或两种,则猜想三是无色溶液X中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方案设计】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实验加入过量氯化钙后有沉淀生 成,说明溶液中有碳酸
15、钠;碳酸氢钠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向实验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钙 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没有碳酸氢钠;实验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既能检验碳酸钠,又能 除去碳酸钠,再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溶液变红说明溶液X中 的溶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实验反思与拓展】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39,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OH Na2CO3+H2O。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实验验证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存在应选用中性的氯化钙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先向待测液 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
16、溶液检验并除去碳酸钠,再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若实验过程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变红,则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存在;若只有白色沉淀,滤液不变红,则只有碳酸钠 存在;若无白色沉淀,滤液变红,则只有氢氧化钠存在。 7.(2020广东深圳,6,1.5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考点二 实验方案的评价 A.验证木炭具有吸附性 B.观察乳化现象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 下能爆炸 答案答案 C A项,木炭能够吸附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可以验证;B项,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以观察 到乳化现象;C项,铁钉与水和氧气共同接触时容易生锈,只与氧气接触或只与水接触,均
17、不易生锈,该选项 缺少铁钉与水、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的对比实验,故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项,面粉是可燃性固体,向 有燃烧蜡烛的密闭装置中鼓入空气,可以使小桶中的面粉因扩散而弥漫到装置内,达到一定浓度即可引 起爆炸,故该项能达到目的。 8.(2020广东广州,20,2分)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 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 铁钉表面分别有灰黑色固体 和红色固体析出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FeCuAg B 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 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发出尖锐爆鸣声 试管中CH4不纯 C 在螺旋
18、状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 点燃火柴至快燃尽时,将铁丝插入 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 黑色固体 加热时铁丝可在氧气中迅速反应 生成铁锈 D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 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 水珠 该无色气体为氢气 答案答案 B 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和铜,能将银和铜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该实验无法比较银 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A错误;检验气体纯度时,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故B正确;加热时铁 丝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C错误;点燃某气体时,产生水,说明该气体中含有氢元素,不一定 为氢气,故D错误。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B
19、项,若听到“噗”的声音,说明气体很纯;C项,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生成铁锈。 9.(2020山西,8,2分)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答案 C A项,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浸入液体里,气体会逸出,且氢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项,冷 水温度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不能燃烧;C项,装置中没有水蒸气,铁丝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生锈;D项, 装置中缺少弹簧夹,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会有部分气体逸出,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故选C。 10.(2019广东,13,2分)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或变化 结论
20、A 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产生大量浮渣 井水为硬水 B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 质量减少 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aOH溶液没有变质 D 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 时间后,加热 黑色固体变红 无色气体一定为H2 答案答案 A 往井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后,振荡,产生大量浮渣,则井水为硬水,故A正确;镁条燃烧后产生的 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少,但反应仍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后 生成Na2CO3,Na2CO3溶液呈碱性,不能通过无色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故C
21、错误;除H2外,CO 也能还原CuO,使黑色的CuO变为红色的Cu,故D错误。 11.(2019广东广州,20,2分)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 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 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B 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 ,接通直流电源 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体积比是12 水是化合物,可分解 C 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O3 粉末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可利用CO的还原性来炼铁 D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一瓶盛 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 木条不
22、复燃 O2能支持燃烧 答案答案 B 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均生成SO2,故A结论错误;水能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正极产生O2, 负极产生H2,两者的体积比为12,故B正确;CO能将红色的Fe2O3还原为黑色的Fe,故C现象错误;将带火 星的木条置于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木条不复燃,不能说明O2能支持燃烧,故D结论错误。 审题技巧审题技巧 C项,注意题目中现象的表述,仔细审题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关键。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D项,O2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D项操作及木条不复燃的现象不能说明O2能 支持燃烧。 12.(2018广东广州,12,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23、) 答案答案 C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较高,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正确;常温下H2O2分解速率很慢,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入MnO2的试管中, H2O2分解速率加快,产生大量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正确;试管内(有氧气)的白磷燃烧,水中(没 有氧气)的白磷不燃烧,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C错误;两支试管中,除一个 有二氧化碳,一个没有二氧化碳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符合控制变量的原则,可探究CO2对铜生锈是否有 影响,故D正确。 13.(2017广东,7,2分)下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