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1专题十一 化学和能源.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河北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1专题十一 化学和能源.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河北 中考 化学 复习 练习 课件 11 专题 十一 能源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中考化学 (河北专用) 第四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专题十一 化学和能源 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 1.(2020四川成都,5,3分)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会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答案答案 B A选项,在实验条件下温度未达到红磷着火点,因此无法燃烧;B选项,水中白磷因被水隔绝氧 气而不能燃烧,通入氧气后满足物质燃烧条件,会燃烧;C选项,热水除了提供热量外,还隔绝了水中白磷与 氧气的接触;D选项,可燃物燃烧除了温度达到着火点外,还必须与氧气接触。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物质燃烧需要物质是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2.(2020四川南充,10,3分)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 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 D.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 答案答案 A A项,发生火灾时,有害气体上浮,低处有害气体较少,因此发生火灾时应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 开着火区域,正确;B项,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打开排风扇时容易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错误;C项,电器 着火用大量水泼灭有可能会造成电器短路,引发触电事故,错误;D项,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能和水发生 反应,因此在火炉旁
3、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为保护生命安全,在日常生活中要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掌握正确的安全常识。 3.(2019四川成都,4,3分)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 A.扇灭隔绝氧气 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答案答案 A A项,扇灭蜡烛是利用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原理,对应错误;B项,将烛芯剪去是 利用隔离可燃物的原理,对应正确;C项,湿抹布盖灭是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对应正确;D项,用水浇灭是利 用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原理,对应正确。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燃烧的三个条件:(1)可燃物
4、;(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氧气(或空气),三者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隔绝氧 气(或空气),三者具备其一即可。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蜡烛可以被扇灭,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带走了蜡烛周围的热量,但蜡烛周围仍存在空气,所 以扇灭蜡烛的原理不是隔绝氧气,而是使蜡烛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4.(2019北京,11,1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 中,仅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
5、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答案答案 D 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A选项正确;对比,升温至60 时处白磷燃烧,当温度升至 260 时处红磷燃烧,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B选项正确;对比,升温至260 时,处被沙 子覆盖的红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处红磷与氧气接触,燃烧,由此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 触,C选项正确;处是无烟煤,煤是可燃物,该实验无烟煤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未达到其着火点而未能燃 烧,并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D选项不正确。 5.(2018江苏南京,9,2分)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
6、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答案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A;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 有属性,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改变的,B、D均错误。 6.(2017海南,11,3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B.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答案答案 A 氢气是可燃物,燃烧只产生水,A不正确。 7.(2020河北,28,3分)按下图所示方案进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 (已知
7、:白磷的着火点是40 ),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实验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水中, 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 。 (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 。 解析解析 (2)题中甲、乙实验为利用“控制变量法”的对比实验,实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 燃物的着火点。因此甲中X物质应该为温度要超过40 的水;而乙中Y物质应该与甲实验中相同,为空 气。(3)实验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且不 产生新的气体,导致试管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答案答案 (1)4P
8、+5O2 2P2O5 (2)温度不低于40 的水、空气 (3)试管内气压减小 8.(2019河北,27,3分)下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 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 的接触面积。 (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 。 (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答案答案 (1)面粉与空气(或面粉与氧气) (2)机械能 (3)氧气不足 评分说明:(3)意思表达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解析 (1)吹散面粉可以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面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混合,遇到明火发生 爆炸;(2)面粉爆炸时将软橡胶片冲开,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9.(
9、2016河北,28,3分)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实验过程如下: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 好胶塞;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 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 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白磷熄灭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对比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3)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 答案答案 (1)4P+5O2 2P2O5 (2)氧气(或空气) (3)瓶内气体压强减小 解析解析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2)白磷
10、位于水面下不燃烧,白磷露出水面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3)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变小,故白磷熄灭后,水面上升。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并接触氧气,因此,正确分析对比实验过程中控制的变量是 解题关键。 考点二 燃料和能源利用 1.(2020广东广州,10,2分)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 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答案 A CO2的大量排放不会导致酸雨,故A错
11、误。 2.(2020湖南长沙,8,3分)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答案答案 A A项,面粉、煤粉等可燃性粉尘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 烟火”字样或图标,正确;B项,烟花厂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应建在人员稀少的地方,不能将烟花厂建在市 中心,错误;C项,家用天然
12、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会引发爆炸,错误;D项,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紧密堆积, 这些物品之间要留有一定距离,防止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聚集引发事故,错误。 3.(202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1,2分)燃料、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加油站、油库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使用完燃气及时关闭阀门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答案答案 A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加油站、油库等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粒子,遇到明火可能发 生爆炸,故B正确;使用完燃气后要及时关闭阀门,以防燃气泄漏发生事故,故C正确;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 盖锅盖的方法灭火,故D正确。 4.(2
13、018天津,1,2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乙醇汽油 答案答案 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酒精和乙醇汽油燃烧均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 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故A、C、D错误;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B正 确。 5.(2017甘肃兰州A,3,1分)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核能 B.天然气 C.可燃冰 D.风能 答案答案 B 核能、可燃冰、风能均属于新能源,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 6.(2019河北,28,3分)用天然气热水器(如图
14、所示)将质量为40 kg、温度为15 的水加热到40 ,完全燃 烧了0.15 m3的天然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水需吸收 J的热量。 (3)热水器的效率为 %。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天然气的热值是3.5107 J/m3 答案答案 (1)CH4+2O2 CO2+2H2O (2)4.2106 (3)80 解析解析 (1)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2)Q=4.2103 J/(kg )40 kg(40-15)=4.2106 J; (3)热水器的效率为100%=80%。 6 373 4.2
15、 10 0.15m3.5 10/m J J 7.(2018辽宁沈阳,15,7分)石油是重要的地球资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石油可以精炼出多种燃料。根据下表分析,在相同条件下,柴油比汽油燃烧时更容易产生黑烟,原因 是 ,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汽油的主要成分 C5H12、C6H14C11H24 柴油的主要成分 C15H32、C16H34C18H38 (2)为了改善环境,可在汽油中添加乙醇(C2H6O)来调整燃油结构。乙醇是 (填“可再生”或 “不可再生”)能源,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氢燃料汽车正在研制与推广。氢气燃烧时是将 能转化成热能。从长远观点看,解决能源 危 机的方法
16、是 。 (4)合理利用石油资源,可制成多种合成材料。下列物品主要成分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水盆 B.羊绒围巾 C.橡胶足球 D.玻璃水杯 答案答案 (1)柴油中各种成分比汽油中碳元素含量高,更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产生 粉尘(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可再生 C2H6O+3O2 2CO2+3H2O (3)化学 开发新能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AC 解析解析 (1)与汽油相比,柴油中各种成分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更高,在相同条件下,更容易不充分燃烧,产 生黑烟;若不充分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的粉尘。(2)乙醇可以通过玉米、谷物等发酵生成,是可再生能源;乙
17、 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3)氢气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从长远观点看,开发新能 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4)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水盆和橡胶足球的主要 成分属于合成材料,故选A、C。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 1.(2019江西,8,2分)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 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 ) A.隔绝氧气 B.降低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 D.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答案答案 C 砍出隔离带的灭火原理是隔离或清除可燃物,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不能降 低,因此C正确。 2.(2018天津,5,
18、2分)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 答案答案 C 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油罐车上应贴上“易燃液体”图标,故选C。 3.(2018湖南长沙,8,3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 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答案答案 B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A正确;电烤炉着火时,用水灭火,容易造成电器短路,引发安全 事故,要先切断电源
19、再灭火,B错误;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C正确;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 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可以用湿抹布盖灭,D正确。 4.(2020北京,23,2分)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及现象 .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 热水中 (如左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1)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2)对比和,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答案答案 (1)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2)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解析 (1)中白磷浸入80 热水
20、中,虽然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未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不燃 烧。(2)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80 热水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达到红磷 的着火点,中红磷不燃烧,中白磷燃烧,验证了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 5.(2019浙江温州,27,9分)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 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 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 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
21、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容器编号 1 2 3 4 5 6 平均时间/秒 3.2 3.8 5.0 7.1 11.1 19.0 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示数 明显增大,温度计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是 。 (2)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 (3)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 : 。 答案答案 (1)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在顶部聚积并逐渐下沉 (2)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 (3)大玻璃罩中蜡烛燃烧时,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冷
22、却,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从 周围下沉,导致玻璃罩底部二氧化碳积聚并逐渐上升,所以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 解析解析 (1)由实验一的结果可知,小玻璃罩内高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用时间短,说明小玻璃罩内高处 二氧化碳的浓度先增大,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 上升,在顶部聚积并逐渐下沉;(2)由实验二可知,玻璃罩内各处的温度不同,所以研究的问题是探究小玻 璃罩中蜡烛燃烧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 6.(2016北京,38,4分)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 入瓶中,塞紧瓶塞 .
23、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 入稀盐酸,至浸没锌粒 .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关闭 K .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 中,塞紧瓶塞 .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 入约80 的热水,至浸没白磷 .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 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 (1)连接仪器后,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 明 。 (2)实验1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中,关闭K后的现象是 。 (3)实验2中,仅对比步骤和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答案答案 (1)装置气密性良好 (2)Zn+2HCl ZnCl2+H2 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瓶中液面下降,锌粒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