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5-专题十五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5-专题十五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中 化学 复习 练习 课件 15 专题 十五 实验 方案 设计 评价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中考化学 专题十五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A组 2020年全国中考题组 考点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 1.(2020河北,6,2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答案 A A项,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因此无法证明待测溶液呈酸性;B项,硝酸 钾加水振荡,部分溶解,加热后全部溶解,可证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项,电解水生成氢 气和氧气,可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D项,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但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2020山西,8,2分)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
2、案答案 C A项,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浸入液体里,气体会逸出,且氢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项,冷 水温度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不能燃烧;C项,装置中没有水蒸气,铁丝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生锈;D项, 装置中缺少弹簧夹,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会有部分气体逸出,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故选C。 3.(2020福建,9,3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考点二 实验方案的评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B 除去水中的色素 将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的净化装置 C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蒸发结晶 D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
3、 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答案答案 B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时,应将干燥的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废水 滴到pH试纸上,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废水的pH,A错误;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以吸 附色素和异味,故可以将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的净化装置来除去水中的色素,B正确;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可以通过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C错误;将该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若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 成,则该固体是铵态氮肥,D错误。 4.(2020山西,10,2分)课外实验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鸡蛋壳成分的探究过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证明蛋壳成分是CaCO3 B.
4、实验可证明蛋壳中含钙元素 C.实验得到的固体能与水反应 D.实验中每步操作都是规范的 答案答案 C 在盛有碎蛋壳的烧杯中加入食醋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也不能证明 蛋壳的成分是CaCO3,故A不正确;在盛有碎蛋壳的烧杯中加入水和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不能说明蛋壳 中含有钙元素,故B不正确;蛋壳在灼烧前,加入水和酚酞溶液不变色,将蛋壳灼烧后,加入水和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说明灼烧后得到的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故C正确;胶头滴管的使用不规范,用胶头 滴管向烧杯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烧杯的正上方,故D不正确。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实验探究过程是探究鸡蛋壳的成分,鸡
5、蛋壳与食醋反应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鸡蛋壳中含有 碳酸钙。 5.(2020海南,22,8分)小林学习金属的相关知识后,关注到生活中有以下现象: .海边的铁制品,锈蚀程度比其他地方更严重。 .切过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很容易就锈蚀了。 针对和的现象,小林结合学习内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实验探究。 【资料卡片】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编号 实验 现象 7天后,铁钉表面没有变化 2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1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家庭小实验】 为了探究食盐水对铁钉锈蚀速率的影响,小林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的家庭小实验,很快看到实验现象。 (1)该实验中红墨水液面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填序号); A.两端仍持
6、平 B.左高右低 C.左低右高 你选择的理由是 ; (2)小红认为小林的实验不足以说明食盐水能加速铁钉的锈蚀,请在小林实验的基础上完善此实验方案 ; (3)结合资料及实验结果,解释现象和 。 答案答案 (1)B 因为铁钉与瓶中氧气、水反应,使瓶中压强减小 (2)仍采用小林的装置做对比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30 mL食盐水换成30 mL蒸馏水,重复小林的实 验操作,观察现象 (3)海边潮湿的空气和咸菜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氯化钠能加快铁制品的锈蚀 解析解析 (1)铁钉生锈的过程中会消耗矿泉水瓶内的氧气,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因此会出现红 墨水液面左高右低的现象,故选B;(2)铁钉
7、与水、氧气反应会发生锈蚀,小林的实验中没有将食盐水作为 变量进行对比实验,因此不足以说明食盐水能加速铁钉的锈蚀,所以要进行一个对比实验,保持其他条件 不变,将30 mL食盐水换成30 mL蒸馏水,重复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当观察到食盐水中的铁钉比蒸馏水中 的铁钉锈蚀快时,可说明食盐水能加速铁钉的锈蚀;(3)通过探究可知,食盐水能加速铁钉的锈蚀,而海边 潮湿空气和咸菜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因此会加速铁制品的锈蚀。 考点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 B组 20162019年全国中考题组 1.(2019辽宁锦州,10,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碳酸钙中的氧化钙
8、高温煅烧 B 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C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 D 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 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珠 答案答案 B A项,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除去碳酸钙中的氧化钙不能用高温煅烧的方 法,故错误。B项,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可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为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现象的 为水,故正确。C项,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应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故错误。D项,甲烷燃烧后产物为水和 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两种气体燃烧均有水生成,故无法用点燃的方法检验出甲烷中是否混 有氢气,故错误。
9、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熟记常见物质的特殊性质,理清各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需先加水将氯化钠溶于水,然后过滤掉难溶性杂质,最后蒸发掉水, 得到精盐。其中过滤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 C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 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D 测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2.(2019陕西A,14,2分)对一瓶已变质的NaO
10、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答案答案 C 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都显碱性,都可以使酚酞变红,无法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故A不正 确;加入CaCl2溶液除去Na2CO3的同时生成了新杂质NaCl,故B不正确;加入过量BaCl2溶液检验Na2CO3的 同时除去Na2CO3,排除Na2CO3对NaOH检验的干扰,故C正确;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要选择干燥的试纸, 否则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故D不正确。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易错选B,用试剂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加入CaCl2溶液除去Na2CO3的同 时生成了新杂质NaCl。 知识归纳知识归
11、纳 除杂原则为“不增、不减、易分离”,即不增加新杂质,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容易分离。 3.(2018辽宁沈阳,12,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 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 的因素 C.检验NaOH溶液是否 变质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答案 B A项,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图示装置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项, 可以比较食用油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从而得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之一是溶剂的种类;C项,氢氧 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 的;D项,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气
12、体二氧化碳,由于装置不密闭,二氧化碳会扩散到空气中,故D不能达 到实验目的。 4.(2017陕西A,14,2分)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答案 A A项中温度相同,溶质种类和质量相同,溶剂质量相同,但溶剂种类不同,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 质溶解性的影响,故A正确;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最终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故B错误;氯化 铵和硝酸铵都含有铵根离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都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法鉴别二者,故C错误;探 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应保证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相同,故D错误。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可燃物不能选择木炭、硫粉(生成物是气体),也不
13、能选 择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2018安徽,14,7分)“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 SCl)、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1)。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 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 。 (2)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溶液中溶入CO2;溶液中溶入O2;溶液中溶入 (填化学式)。 (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 (填“能”或“不能”) 得出猜想正确,原因是 。 (4)为探究猜想,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
14、: 。 答案答案 (7分)(1)葡萄糖(1分) (2)N2 (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3)不能(1分)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氮气和氧气等(2分) (4)从A端通入氧气,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若溶液不变蓝,则猜想不正确(2分) 解析解析 (1)混合液中的水和葡萄糖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2)空气中含有N2 、O2、CO2等气体,振荡后 溶液变蓝可能是因为溶液中溶有O2、N2、CO2等。 (3)由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氧气、氮气 等,所以吹入人呼出的气体后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不能得出猜想正确。(4)为探究猜想是否正确,可 以向混合液中通入氧气,通过混合液是否变蓝进行判断;从A端
15、通入氧气,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若 溶液不变蓝,则猜想不正确。 6.(2017湖南长沙,47,1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 出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一氧化碳。 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请你分析并回答: (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由。 ;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 (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 (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 (5)实验后发现
16、试管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试管的方法是 。 答案答案 (1)不严谨 气体产物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物 (2)先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中有CO2;然后将剩余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和浓H2SO4,再通过灼热的CuO固体,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 (3)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若产生的气体为CO和CO2,没有验证CO的装置 (4)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5)先用足量稀盐酸清洗,再用水洗 解析解析 (1)木炭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还可能生成CO2和CO的混合气 体。(2)在C
17、O2和CO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要对这两种气体进行检验,一般先检验CO2,然后利用CO的还原性 检验CO。实验时为防止CO2对CO的检验造成干扰,应检验CO2后将其除去,再进行CO的检验。(3)CO有 毒,故应该在装置的最后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若产生的气体为CO和CO2,按照题图所示的装置,只能验 证气体产物中是否有CO2,不能验证CO是否存在。(4)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再熄 灭酒精灯,防止液体倒吸,使试管炸裂。(5)实验后装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壁上附着的是不溶于水的Ca- CO3,可先用足量稀盐酸清洗,再用水洗。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若CO和CO2同时存在,在进行成分验证时一般先检
18、验CO2,为了不对CO的检验造成干扰需要 除去CO2,再对CO进行检验。 7.(2016宁夏,20,10分)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 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 。 【设计与实验一】小莉取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的3支试管,进行如下表的实验(试管中 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 实验操作 M丝插入试管中 铜丝插入试管中 铝丝插入试管中 实验结论 刚开始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19、无气泡 无气泡 MCu; 几分钟后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有大量气泡产生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 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 。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 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 (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 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
20、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 (任写一 种)。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 进行判断(任写一种)。 答案答案 (10分)【猜想与假设】MAlCu(1分) 【设计与实验一】MAl(1分) AlMCu(1分) 【交流与表达】铝丝表面的氧化膜先与稀盐酸反应,因而无气泡产生(1分) 【设计与实验二】(1)M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1分) (2)2Al+3CuSO4 Al2(SO4)3+3Cu(2分) 【交流与表达】丙(1分) 【评价与反思】(1)温度(或酸
21、的浓度或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等)(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得分)(1分) (2)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金属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年代的早晚)(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得分)(1分) 解析解析 【猜想与假设】M与Al、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只能有三种可能性:AlCuM,AlMCu, MAlCu,故你的猜想为MAlCu。 【设计与实验一】把M丝、铜丝、铝丝分别插入相同的稀盐酸中,刚开始M丝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铜 丝和铝丝表面无气泡,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Cu,MAl。几分钟以后,M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Cu表 面无气泡,Al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lMCu。 【交流与表达】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
22、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开始时盐酸先与氧化膜反应,故 没有气泡产生。 【设计与实验二】(1)M的金属活动性强于Cu,故M和CuSO4溶液反应的现象为M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 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试管丙中,Al和CuSO4反应生成Cu和Al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 Al2(SO4)3+3Cu。 【交流与表达】试管甲中的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AlM,试管乙中的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MCu,甲、 乙两组实验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可去掉试管丙中的实验。 【评价与反思】(1)影响金属和酸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 酸的
23、浓度、温度等。 (2)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法有: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与O2反应的难易程度等。 8.(2019甘肃兰州A,25,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考点二 实验方案的评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硫酸铜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B 检验某固体为碳酸盐 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镁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向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D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 答案答案 B A项,过量的铁粉会跟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