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02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山东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02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山东 中考 化学 复习 练习 课件 02 专题 氧化物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中考化学 (山东专用)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 A组 2020年山东省中考题组 考点一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1.(2020山东临沂,12,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答案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A正确;一氧化碳具有 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故B正确;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C 错误;自然界主要通过植物的光
2、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故D正确。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钻石亦被称为金刚石,它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摩氏硬度10,显微硬度10 000 kg/mm2,显微硬 度是石英的1 000倍,是刚玉的150倍。它的形成和发现极为不易,它是碳在地壳内部高温高压的特殊条 件下历经亿万年的“苦修”转化而成的,由于地壳的运动,它们从地壳的内部来到地表,蕴藏在金伯利岩 中,从而被人类发现和开采。 2.(2020山东济宁,12,3分)2019年碳家族再添新成员,某研究小组合成出第一个由18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 纯碳分子,其结构如右图所示。问答: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 若碳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
3、4价, 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尝试写出环状纯碳分子的化学式 。 答案答案 (1)4 CO2(Na2CO3) (2)C18 解析解析 (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化合物中碳元素显+4价的有CO2、Na2CO3等。 (2)一个环状纯碳分子中有18个碳原子,故化学式为C18。 考点二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3.(2020山东东营,10,3分)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 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
4、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答案 B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 并放出氧气,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均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正确;氧气还可以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 参与碳循环,故B不正确;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植树造林可以通过 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C正确;碳循环和氧循环有 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D正确。 4.(2020山东德州,9,2分)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关于该实验
5、,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加 C.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答案 B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 末逐渐变黑,故A正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失去了氧,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 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减少,故B错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 二氧化碳生成,故C正确;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应该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故D正确
6、。 方法总结方法总结 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步骤:先通一氧化碳(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再加热;实验 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金属被氧化)。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凡是有有毒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都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在装置末尾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 用气球收集。 5.(2020山东青岛,26,6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 参与探究并填空。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 操作 (迅速拧紧两个瓶盖,振荡) 实验 现象 蜡烛火焰 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 是 (选填“甲”或“乙”) 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
7、石蕊纸 花变红色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 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 反应 【反思与拓展】 (1)依据实验一的结论,写出二氧化碳的一条重要用途 。 (2)由实验二的结论分析得出:实验室中保存氢氧化钠要注意 。 (3)在设计上述三组对比实验时,都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中 的方法。 答案答案 【实验记录与分析】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乙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反思与拓展】(1)灭火 (2)密封 (3)对照(对比) 解析解析 【反思与拓展】(1)根据实验一的结论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2)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 应
8、,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所以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有何影 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考点三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6.(2020山东东营,18,1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以下药品 块状石灰石 碳酸钠粉末 稀盐酸 稀硫酸中的 (填序号)。现有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你认为 (填“能”或“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 (2)实验室有以下装置,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 。 .对比装置B、C,有错误的是 (填序号,下同)。 .实验室要制取二氧
9、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利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发 生和收集装置还能制取另外一种常见气体,利用此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下图是同学们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性质实验”时的几种操作方式,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 式是 (填序号)。 (3)有的同学完成上述实验后,提出“铁丝能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呢?”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已知:在点 燃的条件下,镁带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 方案: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10、 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你认为方案 (填“”或“”)更为科学,理由是 。 答案答案 (1) 能 (2).长颈漏斗 锥形瓶 .C .B或D E 2H2O2 2H2O+O2 .C (3) 镁能在CO2中燃烧而火柴不能(或“CO2不支持火柴燃烧,燃着的火柴放入CO2中立即熄灭不能对 铁丝持续加热”或“CO2支持镁带燃烧,燃着的镁带放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能持续燃烧能使铁丝充分 受热”等合理即可) 解析解析 (1)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速率适中,二氧化碳便于收集;块状 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 的进一步
11、进行,不能持续地得到二氧化碳;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时,反应速率 太快,不便于收集二氧化碳。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2).标号的仪器名 称为长颈漏斗,标号的仪器名称为锥形瓶。.装置B、C中错误的是C,原因是C中长颈漏斗没有插入 液面以下,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 盐酸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发生装置选B或D;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 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E;利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还能制取氧气,所用药品是过氧化氢 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12、 2H2O+O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末 端的火柴梗即将燃尽时,伸入瓶中,引燃铁丝。A操作方式,火柴梗即将燃烧至铁丝与火柴梗连接点时伸 入瓶中,仍有未燃烧的火柴梗,不能提高实验成功率,故A不符合题意;B操作方式,火柴斜向上方,不利于燃 烧,不符合题意;C操作方式,火柴梗即将燃烧至铁丝与火柴梗连接点时,火柴梗几乎完全燃烧,火柴梗燃烧 产生的热量全部用于提高铁丝的温度,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符合题意。(3)镁能在CO2中燃烧而火柴不能, CO2不支持火柴燃烧,燃着的火柴放入CO2中立即熄灭不能对铁丝持续加热,故方案更为科学。 B组 20162019年山东省中考题组 考点一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13、 1.(2019山东德州,8,2分)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 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答案答案 B 石墨烯具有超强导热性能,可用作散热材料,故A正确;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B错 误;石墨烯和石墨相似,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C正确;石墨烯具有超强导电性能,可用作新型电池的电 极,故D正确。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叫作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2018山东威海,3,2分)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
14、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下图为金刚 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 B. C. D. 答案答案 B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错误;这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后的产 物都是CO2,故正确;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故正确;石墨烯有超强的导 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相似,故错误。 3.(2016山东临沂,16,2分)金
15、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答案答案 A 因为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三者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碳不同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碳单质很早就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碳单质通常是无臭无味的固体,其物理性质取决于它的结构。 “碳”是元素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表明碳元素、碳单质和含碳化合物时用“碳”。 “炭”表
16、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单质,如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 考点二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4.(2018山东威海,1,2分)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 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 A.二氧化碳 B.单质碳 C.碳元素 D.所有含碳化合物 答案答案 A 倡导“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这里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选A。 5.(2016山东临沂,10,2分)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
17、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答案答案 A 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光合作用,故A错误;通常情 况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B正确;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 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而引起中毒,故C正确;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 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故D正确。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性质和用途不同。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
18、的结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 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生物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6.(2018山东潍坊A,15,2分)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答案 A 图一中的转化1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图 二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
19、反应,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故B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故C正确;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 稳定,故D正确。 7.(2017山东东营,8,4分)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答案 D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黑色粉末减少;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故A正 确。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丙处试
20、管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 故C正确。丁装置可以收集一氧化碳,故D不正确。 8.(2017山东德州,13,3分)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 应,某同学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 序应该是 (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 。 (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答案 (1)B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压减小 (3)Na2CO3+2H
21、Cl 2NaCl+H2O+ CO2 解析解析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发生反应CO2+2NaOH Na2CO3+H2O,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气球 膨胀,当滴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Na2CO3+2HCl 2NaCl+H2O+CO2,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气球变瘪, 故选B。(2)气球“先膨胀”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 (3)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 2NaCl+H2O+CO2。 考点三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9.(2019山东德州,7,2分)下面是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答案答案 D 实验
22、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故A错误;二氧化碳 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干燥二氧化碳时,气体从长导管通入,故C错误;二氧化碳验满时,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否则没有集满,故D正确。 10.(2017山东青岛,24,8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 。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和 。 答案答案 (
23、1)酒精灯 集气瓶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B CaCO3+2HCl CaCl2+CO2+H2O (4)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解析解析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3)实验室用石灰石 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B。 11.(2016山东烟台,21,9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 ,Y 。 (2)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序号, 下同),收集装置为 ;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