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导学案部编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单元导学案部编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doc》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单元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 单元 导学案 年级 上册 语文 下载 _二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8 古诗二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 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 登鹳雀楼 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 望 庐山瀑布。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两首古诗意境深 远,极具画面感。望庐山瀑布更是富有神奇的想象力。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图 文对照,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 表达美。 两首古诗文字优美,充满韵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心 情,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活动
2、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 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 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难点)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 导入,引 出古诗 (用时:5 分钟) 1.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 诗。 2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 学生识记“楼”字。 3 结合学生质疑介绍 “鹳雀楼” 。 出
3、示图片。 4介绍诗人王之涣。 5范读全诗,指导朗读。 1.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2学生认读“楼”,再想一想怎 样记住这个字。 (1)学生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 “楼”。 (2)说说注意点,并临写一个。 3学生读题质疑。欣赏图片,了 解“鹳雀楼”。 4了解诗人王之涣。 5 跟着老师朗读古诗, 读出节奏。 1.学生交流自己学过的 古诗不必过多, 它的作用 是创设一个诗歌的氛围。 2鹳雀楼、诗人的资料 只需老师简单介绍即可, 而了解鹳雀楼的雄伟壮 丽是为学习诗歌做准备 的,所以应该用图片介 绍。 二、图文 结合,细 读品味 (用时:25 分钟) 1.教师朗读古诗, 引导学生图文 对照, 想象诗人看
4、到了怎样的景 象。 交流过程中相机地说出一些 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如:山穷水 尽、层林叠翠、烟消云散、名山 大川等。 2指导学生读诗句,师生合作 画简笔画,理解“白日”“依山 尽”。 3指导学生说说第一、二两句 诗中描绘的画面。 4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 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 1.学生听读,思考:诗人看到了 哪些景物?哪几句诗写出了这些 景物?(1)用笔在诗句中圈画出 来。(2)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并 用“看到了( )的_”的句式 说说这些景物。(3)认真读词语。 2自由读第一、二两句诗,和老 师一起画简笔画,理解“白日” 就是指太阳。“依山尽”就是指 太阳靠着青山,慢慢往下落,直
5、到最后消失在天边。在理解词义 中识记“依”“尽”。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 1.这首诗是五言绝句, 学 生要想领会这二十个字 中描绘的意境以及蕴含 的道理是不易的, 需要老 师渲染气氛, 让学生通过 图文对照、 联系生活实际 的方法进行想象画面。 2古诗很凝炼,在指导 学生理解字词的时候, 要 避免简单告知, 可以通过 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 解, 如根据诗句合作绘画 吗?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 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5指导朗读,读出诗中描绘的 意境。 6指导想象:如果再往上走, 还能看到哪些景象呢? 7教师小结:是呀,要想看到 更多的美景,还得继续向上攀 登。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8
6、指导学生找到诗中描写这个 意思的诗句。 9指导朗读,理解“欲穷” “千 里目”“一层”。 的话描述一下第一、二两句诗中 描绘的画面。 4想象:假如自己看到了这样的 景色,会说些什么? 5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 二两句诗。 6想象:再往上登,还会看到哪 些景物?(如:船只、飞鸟) 7听老师小结,再从诗句中找到 后两句,理解诗歌蕴含的道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8理解“欲穷千里目”的意思, 了解“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 而是指很远。 9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理解“一 层”指很多层。 等。 3古诗的意境深远,无 需学生多讲, 要在学生想 象的基础上, 指导他们运 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 在 朗读中理
7、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出示 生字,指 导书写 (用时:8 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依、 尽、 层”,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 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 指导临写。 3 教师范写生字, 重点讲解 “尽” 的书写要领。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 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 谁组得多。 2 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 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 做书空练习。 4同桌、全班互相交流,指出书 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进。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 观察生字的特点。 2重点指导“尽”,引 导学生抓住
8、汉字书写规 律。 四、课堂 小结,布 置作业 (用时:2 分钟)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 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 字。 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古 诗,背诵古诗,将诗句中描绘的 画面讲给家长听。 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 多动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 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 音是否读准、 句子是否读 通顺、 是否能读出不同句 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 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 回顾,导 入新课 (用时:3 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登鹳 雀楼。 2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 诗中描绘的
9、画面。 1.学生背诵古诗。 2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 面。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说出 完整的句子, 鼓励学生采 用不同形式说诗中描绘 的画面, 进而丰富学生的 语言表达形式。 二、理解 诗题,知 晓诗人 (用时:5 分钟) 1.介绍诗人李白。 出示ppt资料。 2板书诗题,指导学生读题, 读准“瀑”“布”。识记这两个 生字。 3指导学生用“补白”的方法, 说说题目的意思。 1.听老师介绍诗人李白,了解他 的诗歌特色。 2朗读题目,读准字音。交流识 记方法。 3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教师要教学生用补白的 方法说题目的意思, 从而 为下面理解诗句打下基 础。 4出示图片,欣赏庐山瀑布, 感
10、受瀑布的形态。 4看图说说瀑布的样子,了解庐 山。 三、初读 疏通,初 知诗意 (用时:15 分钟) 1.出示带拼音的诗句, 指导学生 朗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准“紫 烟”。 2认识生字:相机区别“炉、 烟”,学写生字“照、炉、烟、 挂、川”。 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 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 “烟”“川”“天”)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范读 并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借助拼音 读准字音。 2认识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区 别“炉、烟”。 3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生字 “照、烟、川、挂”。把难写的 字多写几遍。
11、 4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 准韵脚。 5 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诗歌的节 奏。 1.教师要不遗余力地指 导学生读准字音, 读通诗 句,读出节奏。 2在指导生字书写的时 候,要发挥示范的作用, 要能及时反馈。 四、再读 课文,图 文对照, 想象画面 (用时:15 分钟) 1.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画 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播放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 秀美的风光。教师解说。 3指导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理解诗意。 (1)指导学生体会“生”“挂” 的精妙。是谁把瀑布挂在了山 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指导学生细读第三、四两句 诗,理解字词,感受诗歌意境。 (1)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 什
12、么特点?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 (3)补充“银河”“九天”各指 什么。 (4) “疑” 是什么意思?作者 “疑” 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5)指导学生朗读诗句。 5小结:由瀑布到银河,这是 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 将瀑布 的高大、急的特点展露无余。 6指导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7指导背诵。 1.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 到了什么。 2欣赏庐山风光,感受大自然的 美景。 3读第一、二两句诗,用自己的 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1)思考、交流:一个“生”字就 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把云 雾写活了;是大自然把瀑布挂在 了山上。体会“生”“挂”用法 的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
13、二两句 诗。 4默读第三、四两句诗,图文对 照思考交流: (1) “飞” “直” 写出了瀑布的高、 笔直的特点。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 突出瀑布长的特点。 (3)通过资料了解银河: 晴天 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 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 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九天: 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 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 极高的天空。 (4)理解 “疑” , 了解作者的想象。 1理解诗句,教师要指 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 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 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体 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对于诗中涉及的夸张 的修辞方法, 教师不必过 多强调术语, 让学生在
14、想 象里、在朗读中自然体 会。 (5)感受瀑布从极高的地方倾泻 而下,体会壮丽的景象。 5听老师总结。 6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 7背诵古诗。 五、布置 作业,拓 展延伸 (用时:2 分钟) 布置作业: 搜集其他描写瀑布的 诗歌读一读。 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有关瀑布 的其他诗歌,并且读一读。 如果孩子能力强, 也可以 写一写, 还可以为自己的 小诗配插图。 9 黄山奇石 导学案设计 课题 黄山奇石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课图文并茂, 教学时,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作为导学案设计,教 师将引
15、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 用自学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字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 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1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第 25 自然段。(重点)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难点) 课前准备 1.搜集黄山奇石的图片。(师生)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
16、 尝试质疑(用 时:5 分钟) 1.播放黄山风景的视频,教师 简介黄山。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设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 梳理。 1.学生认真欣赏黄山风景的视频,用 一句话谈谈对黄山的印象。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设疑:黄山 都有哪些奇石?奇石是什么样子的? 都叫什么名字?黄山奇石有趣 吗? 3整理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1.在畅谈对黄山的印象时, 要注意指导学生说完整的 话。 2教师指导中的第 2 个环 节: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中的 题眼奇石来设疑。 二、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用 时:20 分钟) 1.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 文。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检查朗读课
17、文并交流生字词 的学习方法。 3多种形式检测生字识记情 况。 1.学生带着疑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 式朗读课文,同时圈画生字。 2小组长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3在教师指导下交流识字。 (1)在教师指导下开火车读生字。 (2)用生字口头组词,并选择自己喜 欢的词语说话。 1.在交流识字方法时,教师 在用字谜检测后,可以鼓励 学生创编字谜,让其他同学 猜。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进 行说话时,教师要求不要太 高,只要学生能够表达清楚 4指导书写生字。强调“每、 巨”这两个字的正确笔顺。 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哪 几个自然段是在介绍黄山的 奇石?数一数,课文一共介绍 了几种奇石?具
18、体介绍了几 种?理清脉络。 4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找出这些字的特点。观察生字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看。 5认真观察教师示范书写生字,书 空“每、巨”两个字的正确笔顺。 6学生按自学要求小组合作探究。 理清课文脉络。 即可,不要抹杀学生表达的 热情。 3学生书写时,要先描红 再临写。要把字写得规范、 整洁、美观。教师要重视书 写评价。 三、研读第 1 自然段,感知 主要内容(用 时:10 分钟) 1.指导学生学习第 1 自然段, 了解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数一数共有几句 话。 (2)出示地图,简介黄山风景 区的地理位置。 (3)补充黄山“四绝”资料, 指导理解词
19、语“中外闻名、秀 丽神奇”。 (4)指导理解“尤其”。 2指导朗读。 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 1 自然段。 (1)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自然段一 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看地图,了解黄山风景区的地理 位置。 (3)看黄山“四绝”资料,说说“中 外闻名、秀丽神奇”的意思。 (4)读句子理解“尤其”的意思。尝 试用“尤其”说一句话。 2有感情地朗读第 1 自然段。 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时,不 要生硬地讲解词语的字面 意思。如理解“秀丽神奇” 这个词时就可以结合“黄山 四绝”的景物特点,让学生 欣赏感悟到景色的神奇美 丽,由景到词,自然而然地 理解 “秀丽神奇” 。 理解 “尤 其”一词,要引
20、导学生通过 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 解。 四、总结回顾, 拓展延伸(用 时:5 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巩固生字。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 课学习所得。 2继续描红写字,抄写词语,进一 步巩固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检查, 明确目标(用 时:3 分钟) 1.指名开火车领读课文词语, 复习生字词掌握情况。 2指导学生齐读第 1 自然段。 3交代本节课学习目标。 1.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做到声音响 亮,认读准确。 2齐读第 1 自然段。 开火车领读词语后,要避免 机械地读,要及时纠错,也 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 的词语说话。 二、
21、图文对照, 感知奇趣(用 时:22 分钟) 1.结合学生活动卡,引导学生 小组合作。 (1)细读课文,图文对照。 (2)问题引入:课文介绍了哪 些奇石?哪些词句让你感受 到了它们的神奇、有趣? 2指名朗读课文第 25 自然 段。 (1)指导学生汇报这几个自然 段写了哪几种黄山奇石。 (2)指导学生交流自己感觉新 奇、有趣的词句。 (3)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了解 这几种黄山石奇在哪儿。 1.结合活动卡自学,观察课文中的插 图,互相说说图上石头的样子。 2边听边圈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1)“仙桃石”:抓住它的形状像大 桃子,体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抓住 一个“落”字想象这个大桃子是怎么 来的,感受它的
22、神奇。 (2)“猴子观海”:抓住“猴子”的 动作、神态,体会石头的惟妙惟肖。 (3)“仙人指路”:根据石头的样子, 做一做这样的动作,想象这是什么神 仙在给谁指路,体会它的神奇。 (4)“金鸡叫天都”:根据书上的语 言,自己画一画。 1.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 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不要流于形式。 2关于交流自己感觉新奇、 有趣的词句:要指导学生充 分地读感到新奇有趣的句 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 一种“我想读、我要读”的 氛围。可采用:自由读、齐 读、看图读、表演读、教师 示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鼓 励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 同学介绍黄山的美景及黄 山石的奇妙,培养学生的表 3组织学生把自己
23、最喜欢的 那块石头介绍给其他同学。 4指导背诵。 3把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介绍给 同学听,并且说说为什么喜欢。 达能力及对黄山奇石的赞 美之情。让学生通过读书实 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 阅读的乐趣。 三、展开想象, 锤炼表达(用 时:10 分钟) 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2出示其他黄山石的图片资 料,引导学生为其取名。 3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象这三种 石头分别是什么样的。 2欣赏其他黄山奇石,给它取个合 适的名字。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进行想象说话时,一定 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 地进行表达。只要学生敢 想、敢说,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