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 语文 期末复习历年卷 (7).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九年级上学期 语文 期末复习历年卷 (7).doc》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上学期 语文 期末复习历年卷 7 九年级 学期 期末 复习 历年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调研卷满分 130 分,调研时间 150 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卡上,请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案无效;书写在调研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卡卷面清洁。 第一部分(24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太阳从东方升起,拥有 2500 多年历史的古城开启新的一天。6 点刚过,轨道交通就迎来了怀揣 梦想与报负的年轻人,随着轨交 1、2、4 号线的陆续开通和高铁新城的迅速 (ju)起,“一体两 翼”有了新鲜的血脉,苏城焕发 (n
2、g)然的生机;正午风和,拙政园、平江路、山塘街展开宽 厚温暖的臂膀,拥抱着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书写着赞 (y)不断的传奇;夜幕降临,环护城河健 身步道上走来无数勤劳 (ru)智的苏城百姓,护城河两岸流光溢彩,婉若仙境。“老苏州”“新苏 州”,恰似一幅美轮美夹的“双面纷”,古韵今风,奇幻绚丽。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ju)起 (ng)然 赞 (y) (ru)智 (2)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 分) 改 改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10 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纷纷暮雪下辕门, 。( 白雪歌送武判
3、官归京)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诗经周南关雎) (4)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5)且壮士不死即己,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6)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 ) (7)则有去国怀乡, ,满日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名著阅读。(5 分) 根据格列佛游记中的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说中,小人国里的官员腰上几乎都缠着丝线,这是怎么回事?请简要说明这些丝线的由来,并 说说在作者眼里那些官员是怎样的人。(3 分) (2)“年少曾有漂流梦”,如
4、果有可能像格列佛一样出海冒险,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国家里的哪 一个场景?请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加以说明。(2 分) 4.下面是两幅公益广告画,请你任选一幅说说它的成功之处。(3 分) 第二部分(46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 56 题。(5 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 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烟萝:形容花木繁茂,蓊郁如云烟。沈腰:出自南史沈约传,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 消瘦。潘鬓:出自潘岳秋兴赋序,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钓。寂寞梧桐
5、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诵读破阵子上阕“几曾识干戈”一句时,你会重读哪个词?请说说你的理由。(2 分) 6.有人说,李后主这首破阵子是对相见欢中“别是一般滋味”的绝佳注解。你认同这一说 法吗?请简要说明。(3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 79 题。(12 分) 与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 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施从事 书 吴均 故鄣县 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崖万转。归飞之鸟,千翼
6、竞来; 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 被径。风雨如晦,鸡呜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选自欧阳询艺文类聚卷 7) 7.选择加点字的字义 加点字 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 字义 选项 (1)孤峰 入汉 银河,天河。男子。汉族。 (2)企 水 之猿 踮起脚跟。盼望。企及,赶上。 (3)春罗 被 径 被子。披散,散开。古同“披”,覆盖。 (4)风雨 如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隐晦,含蓄。昏暗, 不明。 8.用现代汉语翻一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归飞之鸟,千翼竞来。 9.陶弘景和吴均都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这两封书信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请从艺术
7、手法和思 想感情两个方面,各选一个共同点,简要分析。(4 分) 阅读下面五则材料,完成 1012 题。(10 分)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观测太阳运动规律,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变化所形 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 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 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分。2016 年 I1 月 30 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材料二:农民借助于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
8、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 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君子 以向晦入宴息。”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自成时间坐标,也演化成气 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为。孔子像农民那样观察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他为此引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可 以说,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有节,源头正是时间中的节气。 材料三:梅花是小寒节气的第一花信,而梅花自古就是诗人们咏赞不衰的题材。咏梅诗起源 于六朝,隋唐兴起,极盛于宋元,明清相继,直至今日仍余韵犹存。这些诗词或写梅品
9、质或咏梅风姿, 或绘梅神韵,或歌梅情怀。大都立意新颖,借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梅花以抒发作者不畏强暴、敢于斗 争的高尚情操。 材料四:立春亦称“打春”。这个节令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主持“打春”仪式, 是每个地方的最高长官。他穿戴整齐,带着下属官员,在鼓声中举起柳条,鞭打土牛三下。柳条长 24 寸,寓意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之后,他把柳条交给下属和民众,让他们一路传下去,轮流鞭打。噼啪的 鞭响,是春耕开始的信号。在这鞭打声中,土牛破碎了,泥土散落开来,露出藏在其中的的小土牛。牛 角上泥土洒在地里,能让土地丰收。牛身上的土放在家中,会使得今年养蚕兴旺。而牛眼的泥,据说 放在药里调和了,能医治眼病
10、。即便随手捞到的一把泥土,洒在牛栏里,也能让自家的牛膘肥体壮。 材料五: 10.默写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词,并联系上述材料,简要阐释你选择这首诗词的原因(4 分) 11.“材料五”所画场景反映的是哪一种习俗?你是如何看待这一习俗的?(3 分) 12.你认为“节气”和“气节”有关系吗?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3 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 1317 题。(19 分) 家有如意 蒋韵 如意坐在妈妈的车里,望着窗外的车流。她喜欢车。常常,她会为对面驰过的一辆警车、消防车, 或者水泥搅拌车、工程抢险车而惊呼,就像通常人们看到了不可思议的美景一般。 有时,她会为许久看不到一
11、辆救护车而看急,说:“怎么连辆救护车也不见?”于是,我们安慰她: “没有救护车是好事啊,证明没有人生急病。”对此,她很不以为然,她认为救护车就应该时时刻刻在街 上跑着,就像巡逻的警车一样。 有一度时期,如意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急救手册。那是家里的阿姨在家政公司培训时的课本。 她不厌其烦地让我给她讲里面的各种病例和急救常识,也会突然地翻开书页,指着图片考问我:“姥姥, 这是什么伤?烧伤还是割裂伤?”非常专业。她还希望我能给她买一个 X 光机,摆在她的玩具屋里。我告诉 她,这个买不了。她拿来我的手机,摆弄一阵,说:“怎么买不了?下单吧。”我没办法给她下这样的单, 只好把我的 X 光片拿出来给她欣赏。
12、她很惊讶,说:“姥姥你还有 X 光片啊!”顿时我的形象高大起来。她 拿着我的片子,对着阳光,用小手指点着,说:“看,姥姥,你脖子这里有很严重的问题,你不能总是低 头看手机了。”我诺诺。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她拿着的,是我的胸片。 这天,在她妈妈的汽车里,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看到她喜欢的车辆驰过就惊呼,她显得沉默。忽然, 她问妈妈,说: “我们是在电视里吗?” 她妈妈一时没有明白,回答道: “我们不在电视里呀 如意想了想,告诉妈妈,说:“我们是在电视里。别人看我们,就是在看电视。我们说话,下面还有 一行字。我们在别人的电视里。” 这匪夷所思的奇想,让她妈妈顿时肃然起敬。 暑假末尾,带如意去京都、大阪玩
13、了几天。归来时,飞机呼啸着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在跑道上滑行 时,如意看到舷窗外熟悉的景致,诧异地说: “咦?我们怎么又回到过去了?” 她的时空观,好哲学啊!那是我们进不去的世界。也许,是我们忘掉的世界。此时,她四岁。 如意人生要面对的最大的困境,是上幼儿园。那是她非常、非常不愿意去的地方。那几乎是她所有不 快乐的根源。 起初,她把幼儿园叫做“欧园” 。 每天早晨,都要为上“欧园”展开艰难的双边谈判。那谈判无休无止,永无尽头。她总是说: “给我 请一百天假吧! ”在她的概念里,一百这个数字,是极限,表示无穷。那些讲给小孩子听的道理,那些正 能量的教诲,我们早已说得口干舌燥,却一无用处。没有办法,
14、只好告诉她: “如果我们不让你去幼儿园, 那么,妈妈、姥姥、姥爷,就犯法了。警察就要把我们都抓去坐牢了。知道吗?小孩子受教育,这是 法律。 ”如此耸人听闻,效果差强人意。因为怜悯,因为慈悲,她只好牺牲自己去拯救我们。去“欧园” 的路上,她沉默不语。 有一天,她忿忿地对我说: “姥姥,等我长大了,等你长小了,我就送你去欧园!天天都要送!你说, 你愿意去吗?” 我惊讶,且不知道怎么回答。长小!原来她这样理解生命,理解生命的秩序和循环,完全碾压 我的智 商。那时,她三岁。 我抱着如意在院子里漫步。 我们的小区,在郊外,离寸土寸金的城市很远,但环境清幽,拥有大片的林木和草地。自然,空气和 天空,都要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