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 期末复习历年卷 (2).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 期末复习历年卷 (2).doc》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 期末复习历年卷 2 年级 学期 期末 复习 历年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学校名称 姓名 准考证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2 页,共五道大题,21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一、 基础运用(共 20 分) 2018 年 10 月 30 日,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 94 岁。班级开展以“先生已随桃花去 世间再 无侠客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各组
2、同学除进行专题研究外,还根据搜集整理的材料设计了一些学习任 务。请你根据要求,完成 16 题。 (共 20 分) 1第一组同学向大家推介“大侠金庸” 。下面是他们搜集整理的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 (1)(6)题。 (共 9 分) 【材料一】 纵观金庸一生,他有两支笔:一支写武侠,一支写社评,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 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论道经邦。金庸传奇的一生,可谓多姿多彩之至。 他曾说,自己“办报是真正拼了性命来办,写小说是玩玩” 。1959 年,他创办明报 。那时,他白 天管理报社,夜里写社评,还有武侠小说。 明报创刊初期,全靠他日更武侠小说吸
3、引读者。从创刊到 1972 年写完鹿鼎记封笔,连载几乎从未间 断。 金庸白天承担着报社当家人的事务和压力,晚上动笔写文章,夜夜不辍,靠大杯咖啡提神。不敢停 啊!一旦报纸上的武侠专栏开了天窗,这份小报就要夭折。通常他离开编辑部是凌晨两点。金庸维持这种 通宵达旦的写作状态竟达 13 年之久。 写社评需要冷静分析、客观评判,写武侠小说需要构造宏伟的世界,离不开雄奇的想象、生动的细 节、 (可歌可泣 有血有肉)的人物。社评与武侠小说的创作完全是两种思维模式的产物。金庸 竟然能切换自如, “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传为美谈。金庸写周伯通“左右互搏”时,不知是不是也 有自己的影子。 金庸讲述了 15 个神
4、奇而浪漫的武侠故事,将武侠小说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讲述了动人 的爱情,创造了成人的童话,嘲笑了专制的可笑,歌颂了伟大的自由。 金庸撰写社评数十年,切中时弊,见解卓然,预判准确,高峰时期每日一篇,近两万篇社评,累计 数千万字,影响深远,人称“香江第一健笔” 。30 年时间,金庸将明报打造成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 有人曾经问他: “人生应如何度过?”他说: “大闹一场,悄 然离去。 ”他真的大闹了一场,闹出了 武侠小说的新世界,闹出了香港政治和文化的新风气。 神雕侠侣里有一句话写离别: “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 此别过。 ”再精彩的小说,终究要有结局;再漫长
5、的人生,也会迎来终点。 金庸大侠, (挥袖作别 就此别过) 。 【材料二】 一代武侠巨匠金庸开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以汪洋恣肆的想象力,穿梭于巨大的时空背景,既用行侠仗 义的武侠人物书写儿女情长,展现人生百态,也用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展现人生百态,观照现实烟云,在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他的作品中凝聚着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游心自然、佛家的明 世旷达,显示出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金庸小说不是畅销于一时一地,而是 畅销于各时各地。 对于金庸小说也有负面评价。有人说: “金庸小说不同于四大名著,是高级快餐。 ”其实,四大名著也是 通俗文学,四大名著的说法
6、刚问世的时候,也有过反对的声音,但最终历史证明了它们是经典。而且, 水 浒传本身就是古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无论如何,谁也不能否认金庸小说的文化价值。从“青衫仗剑载酒 行”的飘逸,到“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豪迈,我们深切感受到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自由精神,从“且自逍 遥没谁管”的洒脱,到“江湖一入催人老”的放下,我们深切感受到独善其身和归隐孤山的达观修养:这些 都是金庸小说给人带来的思考。 (1)对【材料一】中加点字注音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间 断(jin) 悄 然(qio) B间 断(jin) 悄 然(qio) C间 断(jin) 悄 然(qio) D间 断(jin) 悄 然(qio)
7、(2)对【材料二】文中画线字笔顺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义”的第一笔是 “迈”的笔顺是: B“义”的第一笔是 “迈”的笔顺是: C“义”的第一笔是 “迈”的笔顺是: D“义”的第一笔是 “迈”的笔顺是: (3)在【材料一】的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可歌可泣 挥袖作别 B可歌可泣 就此别过 C有血有肉 挥袖作别 D有血有肉 就此别过 (4)请你根据上下文,推测【材料一】第段中的画线词语具体指什么。 (1 分) (5) 【材料一】第段和第段各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任选一处 加以修改。 (1 分) (6) 【材料二】第二段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1
8、 分) 2第二组同学研究“金庸与对联” 。下面是他们选取的材料,请你在两个横线处任选一处 ,根据 上下文将内容补充完整。 (2 分) 有传说我和古龙、倪匡合出了一个上联“冰比冰水冰”征对,真正是大开玩笑了。汉语的对联有一定 规律,最重要的一点是: 。我们不会出这样的上联征对。 为了使读者易于分辨,我把我十四部长、中篇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凑成一副对联: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我写第一部小说时,根本不知道会不会再写第二部;写第二部时,也完全没有想到第 三部小说会用什么题材,更加不知道会用什么书名。所以这副对联当然说不上工整,如“飞雪”不能对“笑 书” , 。但如出一个上联征对,用字
9、完全自由,总会选几个比较有意思而合规律的字。 选自金庸作品集(新修版) 序言 3第三组同学也在研究“金庸与对联” 。下面是他们收集的三副金庸小说中的对联,请你说说最 喜欢哪一副,并说明理由。 (2 分) 【甲】 上联:桃花影落飞神剑 下联:碧海潮生按玉箫 选自射雕英雄传 【乙】 上联:不来辽东大言天下无敌手 下联:邂逅冀北方信世间有英雄 选自雪山飞狐 【丙】 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面目 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选自射雕英雄传 4第四组同学研究“金庸与书法” 。下面是他们选取的五幅金庸书法作品。请你说说最欣赏哪一 幅,并从内容和书法两方面 说明欣赏的缘由。 (2 分) 5第五组同学研
10、究“金庸的文化底蕴” 。下面是他们搜集的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将空白处补充完 整。 (2 分) 我今年春天去过绍兴,到兰亭王羲之以前写字的地方。那里的人要我写字,我说在王羲之 的地方怎么可以写字呢?但他们非要我写不可,我便用对仗的形式写了两句: “班门弄斧, 。 ” 班门弄斧很狂妄,在王羲之家里写字就更加狂妄了。这次来北大,说好要作两次演讲,想起上次去四 川杜甫草堂也写过诗,于是我在前八个字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八个字: “草堂题诗,北大讲学” 。 选自金庸先生北大演讲实录中国决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6第六组同学研究“金庸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下面是他们根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 库 (其中“小说卷”
11、金庸排名第四)制作的一张表格,请你从表格中挑选出三个作家的姓名(或原名、 字) ,并写出其代表作。 (3 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 (一)诗词积累(共 4 分) 7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空格中。 (共 4 分) (1) , 。 (1 分) (2) , 。 人 明 月 时 日 (3) , 。 (4) , 。 提示: (1) 诗法易简录评: “言此心之相关,直是神驰到彼耳,妙在借明月以写之。 ” (2) 李义山诗疏评: “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 ” (3) 唐诗别裁评: “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与少陵无 风云出塞,不夜
12、月临关一种笔墨。 ” (4)张鸣评: “写法同山谷诗六月十七日昼寝 ,以言江湖之念深,兼想与因,遂成此梦。 ” (二)阅读观沧海 ,完成第 810 题。 (共 6 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 “校园诗词大会”设计了“文字线索题”环节。下题设定的答案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汉灿烂,若出其里” ,该题已有三条线索,请你结合阅读体验编写最后一条线索,能让答题者锁定答案。 (2 分) A他引领建安文坛开创“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蓬
13、莱文章建安骨” , “建安 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 B他的诗作雄健深沉,慷慨悲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 蒿里行 短 歌行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品。 C诗人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作此诗。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提及此事: “往事越 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D 9由于处境、心情、视角不同,诗人对于秋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此之谓“象同意异” 。在我 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秋”并与此诗“象同意异”的诗句,比如“ ”和“ ” 。 (每句诗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2 分) 10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是否认可论文作者的感受,并说明
14、理由。 (2 分)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作者首先是以色彩和香味的“通感”来描写桃花岛的: “船将近岛,郭 靖已闻到海风中夹着扑鼻花香,远远望去,岛上郁郁葱葱,一团绿,一团红,一团黄,一团紫,端的 是繁花似锦。 ”这不就是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意境么! 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节选自论文金庸武侠小说中海洋描写的文化内涵 答: (三)阅读狼 ,完成第 1113 题。 (共 8 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乙】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
15、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雨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丙】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 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下列选项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温故 而知新 B. 顾 野有麦场/三顾 茅庐 C. 狼不敢前 /空前 绝后 D. 意将隧入以 攻其后也/静以 修身 1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
16、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翻译: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谨慎地跟着走了很远。 理解:寥寥数语,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 争策略做了铺垫。 【乙】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理解:该句表现了屠户陷入“迁就退让”和“奋起反抗”的两难选择,他决定丢掉幻想准 备抵抗,也突出了他的机智勇敢。 【丙】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翻译: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理解:文中的狼做出悠闲假
17、象,是在耍弄诱敌包抄的花招,该句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狼的 狡诈形象。 13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四则【链接材料】 ,概括说说中华文化对狼认识的变化。 (4 分) 【链接材料一】 成千成万头饿狼蜂拥冲进沙城。等到狼群尽数入城,沙沟里猛然抢出数百名回人来,用沙 袋将门口堵死。袁士霄等站在墙顶,哈哈大笑。陈正德道: “狼群为害天山南北,杀人无算,数百年来始 终难以驱除。袁大哥一举将之灭绝,这番大功造福百世。为民除害,才是真正的大侠。 ”袁士霄道: “咱 们在这里吃了回族老哥们几十年饭,今日总算小小有一点报答。 ” (节选自金庸书剑恩仇录 ) 【链接材料二】 华为永远都会是“狼文化” 。狼嗅觉很灵敏,闻到机
18、会拼命往前冲;狼从来是一群去奋斗,不是 个人英雄主义;生存很艰难,但狼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 (节选自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访谈) 【链接材料三】 我已精读了四遍重返狼群 ,仍想再读。它让我或冷汗淋漓,或热血沸腾,抑或潸然泪 下。最让我情感冲动和意想不到的是小狼格林最后成功融入狼群,以及李微漪为此目标所表现出的大胆 进取、不惜冒生命危险的狼性格。这种胆大妄为、成功概率几乎等于零的冒险,居然圆满完成,给予了 我精神上空前的震撼。 (节选自狼图腾作者姜戎访谈) 【链接材料四】 格林把脖子一伸,鼻子一拱,整个狼头埋进了我的腋下腰间,然后一声不吭地轻轻推动着脑袋, 就这样紧贴在我怀里。我放声大哭,使劲
19、抚摸着狼头,眼泪滚落在格林耳朵上、额头上。格林连忙 伸长了脖子舔我下巴上的泪滴,呜呜慰藉地叫着,他从小就最怕看我掉泪。我知道格林对我有感情, 可我万万没想到五个月大的格林竟然还会为病中的我叼来自己存的救命粮。格林长大了,像一个懂 事的孩子学会关心妈妈了。 (节选自李微漪纪实文学重返狼群2018 年 6 月第一版)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 17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 1416 题。 (共 8 分) 【材料一】 “金庸热”是一种奇异的、令人注目的阅读现象,它具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长。五十年代射雕英雄传在报纸上连载时,港澳地区就出现了“金庸热” ,其后 长盛不衰,大陆则是从
20、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1994 年金庸到北京大学讲演,真是到了人山人海、水 泄不通、所发入场券几乎无用的地步,当时的主持人打趣说: “今天这形势,金大侠武功再高也不好办了! ” 二是 。金庸的读者不但在海峡两岸和东亚地区,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作品。70 年代初越南国会议员们吵架,一个骂对方“是搞阴谋诡计的左冷禅” ,对方就回骂说: “你才是虚伪阴狠的 岳不群” 。可见笑傲江湖里的人物在当时的越南已经成了文化符号。随着英、法、日等十几种译本的 出版, “金庸热”或许有可能超出华人世界的范围。 三是读者文化跨度很大。不但普通民众、青年学生喜欢读,文化程度很高的科学院院士、大学教授也 爱
21、读。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王选等都是“金庸迷” 。上述读者还可能只是业余消遣,一些专门研究 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教授、专家们,他们有很高的文学鉴赏眼光和专业知识水准,也同样很有兴趣去读 金庸小说。著名文学研究家程千帆、冯其庸、钱理群、陈平原等,都给予金庸小说很高评价。 四是超越政治思想的分野。邓小平接见金庸时,第一句话就是: “你的小说我是读了的。 ”海峡对岸的 国民党中央前主席蒋经国,生前也很爱读金庸作品,他的床头也经常放着一套金庸小说。这种完全超越了 政治分歧的阅读现象,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 【材料二】 金庸先生将意蕴丰富的中国文化融入波谲云诡的江湖世界,巧妙地将“书卷气”与“江湖气”有
22、机结 合,融文入武、武戏文唱,用小说诠释中华文化,处处流露出他深厚的造诣和高雅的艺术情趣。读金庸的 小说,能读到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中国艺术的绝妙韵味,读到中国历史上兴亡离合的感慨和以天下为 己任的士人胸襟。金庸的武侠小说,不徒以情节扣人心弦取胜,时时在刀光剑影之间,插入风雅闲适之笔, 谈医品酒,说书论棋,佛经道藏,音乐戏曲,随意挥洒,异彩纷呈,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有些小说的 回目就韵味十足, 天龙八部的 50 个回目串起来,竟成五首辞令,其非凡的才华和想象力,非常人能比 肩。 书剑恩仇录第 7 回、 倚天屠龙记第 1 回与笑傲江湖第 7 回,三处都缘琴而发,情蕴琴中, 而又各具特色,而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