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rar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docx--点击预览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答案.docx--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rar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rar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776385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4.44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4-08-14
2
文币
资源描述:
必修上册必修上册短歌行短歌行(1)短歌行中诗人感叹年华已逝,借酒解忧的诗句:“_,_!”(2)在短歌行中,诗人用“朝露”作比,感叹留华易逝的句子:“_,_。”(3)短歌行中诗人运用设问形式回答了什么可以解忧的诗句:“_?_。”(4)曹操短歌行中“_,_”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5)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_”;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_”。(6)短歌行中“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7)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诗句:“_,_。”(8)曹操短歌行中“_,_”两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9)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_,_”,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望之情。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一)(1)从天性的角度揭示诗人回归田园的原因的诗句:“_,_。”(2)饱含诗人误入官场的无限悔恨之情的诗句:“_,_。”(3)写诗人归隐田园后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诗句:“_,_。”(4)直接表现诗人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_,_。”(5)用远景镜头描绘出村庄的朦胧和安详的诗句:“_,_。”(6)归园田居(其一)中通过“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所居洁净,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7)归园田居(其一)中表达山村的静谧、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_,_。”(8)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自己居住屋舍周围的树木茂密、果实累累的诗句:“_,_。”(9)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自己居住屋舍宽绰的诗句:“_,_。”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姥山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通过赤城山和五岳侧面展现天姥山高大的句子是“_”。(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_,_。”(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谢灵运住处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写山泉声音震耳欲聋的句子是“_”。(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和“_”令人叹为观止。(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梦境又回到现实的句子:“_,_。”(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气急剧变化,黑云压天,仿佛要下雨的句子是“_”,写水面上升腾起烟雾,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声有色,就像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的句子是“_”。(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出消极的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相似的消极情绪流露的诗句:“_,_。”(9)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飞逝的句子:“_,_。”(10)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的句子:“_,_。”(1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后颇感失落的句子:“_,_。”(1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天姥山洞外熊吼龙鸣的恐怖景象的诗句:“_,_。”(1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_,_。”登高登高(1)诗中由高到低,借“猿”“鸟”等意象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2)诗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之情的句子是“_,_(3)诗中用神来之笔描写秋色的凄冷和长江的气势宏大,显示了诗人出神入化之笔力的两句是“_,_”。(4)杜甫一生漂泊,晚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即“_,_”。(5)诗中道出郁积于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琵琶行琵琶行(1)运用侧面烘托,说明船上的人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的诗句是“_,_”。(2)诗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3).诗人用“_,_”两句来描写琵琶女当年在京城演奏后富家子弟争相打赏的情景。(4)诗中写琵琶女离开长安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_,_”。(5)诗中借月和江水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_,_”。(6)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本诗中的“_,_”。(7)“_,_”是全诗的主旨句,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8)诗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9)“_,_”两句描写了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的环境。(10)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11)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诗中“_,_”两句表现出诗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1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人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13)写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并承诺为她谱写歌词的诗句是“_,_”。(14)琵琶女面对诗人的再次邀请,作出的回应是“_,_”。(15)在琵琶女最后一次演奏结束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16)琵琶行 中以鸟啼和泉声来比喻琵琶声的诗句是:_,_。(17)琵琶行中描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惨淡的场景的诗句是:_,_。(18)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的两句是:_,_。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_,_。”(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观的句子:“_,_。”(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以美女衬英雄;再用“_”,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遥想当年刘裕挥戈北伐收复故土的豪迈气势的词句:“_,_。”(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遥忆当年抗金战火弥漫扬州的词句:“_,_。”(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年纪虽老而壮志犹存,感叹自己被弃置不用的词句:“_,_?”(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_,_。”(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的结局。(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裕曾经居住环境的句子是:_,_。声声慢声声慢(1)李清照声声慢中“_,_”两句,写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2)声声慢中“_,_!”两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用口语化的词句,异常贴切地将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望的复杂心绪极其传神地表达了出来。(3)古人写“愁”的诗句很多,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清照却不说愁之无尽,而说“_,_!”只说自己愁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如何包括得尽,化多为少,欲说还休,表面上嘎然而止,实际上愁情已倾泻无遗。劝学劝学(1)劝学中,“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3)荀子在 劝学 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4)劝学中和名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接近的句子是:_,_。(5)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句子是:_,_。(6)劝学中,强调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并无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_,_。(7)劝学中,以行路为喻,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8)劝学中,表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省察来增加自己的见识和提升自己的德行的句子是:_,_。(9)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荀子在劝学中也提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他说:“_,_。”(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劝学中,借助“风雨”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11)莘莘学子要把劝学中的“_,_”当成座右铭,勉励自己要持之以恒,因为只有坚持,才会成功。(12)劝学中说明再容易得事情如果不坚持做也会失败的两句是:_,_。(13)劝学中表明蚯蚓虽然柔软,却能:_,_。师说师说(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的观点是相近的。(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4)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5)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_,_。”(6)韩愈在师说中写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7)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_,_”两句明确指出他所说的老师不是教人学习文章断句的教师。(8)师说中,“_,_”两句指出了人们在学习上面临的两种问题。(9)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小惑从师、大惑耻师的做法是舍本逐末、糊涂透顶的,即“_,_”。(10)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习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句子是:“_,_?”(11)师说中“_,_”两句表明择师不以身份和年龄为标准。(12)师说中用“_,_”两句,揭示了“道”与“师”存在的一致性,为人们选择“师”确立了标准。赤壁赋赤壁赋(1)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句子是“_,_”。(2)赤壁赋中,苏轼举流水和月亮的例子,辩证地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观点。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待万物的句子是“_,_”。(3)苏轼在赤壁赋中侧面衬托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4)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_,_”。(5)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6)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表达宇宙万物无穷无尽的句子是“_,_”。(7)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侧面写出箫声的魅力的句子是“_,_”。(8)赤壁赋中“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渺小。(9)苏轼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是:_,_。(10)赤壁赋中描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喜爱的句子:“_,_。”(11)“_,_”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12)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13)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14)赤壁赋中用“_,_”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波漂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登泰山记登泰山记(1)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写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掷具的句子是“_,_”。(2)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夜色已退,晨曦初现,太阳的形体未现,光芒已可见的句子是“_,_”。(3)姚鼐登泰山记中“_,_”两句,描述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4)姚鼐登泰山记中“_,_”两句,写高高耸立的日观峰的所在位置,为下面观日出的主要活动埋下伏笔。(5)姚鼐登泰山记中“_,_”两句,通过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突出了登山之艰险,进一步点明了风雪中登山的特点。(6)姚鼐登泰山记中“_,_,”两句,写作者在山顶上远望所见到的景象。(7)姚鼐登泰山记中“_,_,”两句,通过描摹色彩,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静女静女(1)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礼物的句子:“_,_。”(2)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喜爱的句子:“_,_。”(3)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对女子所赠的彤管的喜爱的句子:“_,_。”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1)涉江采芙蓉中,“_,_”,两句话写出了游子从眼前想到此后生涯,想到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游子的情绪更加黯然销魂。(2)涉江采芙蓉中,“_,_”,这两句话,诗角度变了,转为从远在洛阳求仕的游子方面写。在这样一个季节里,自然想起家乡采莲一事,只是举目远望,回乡的路途绵延无尽。(3)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是:_,_。(4)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_,_。(5)“_,_”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6)涉江采芙蓉中描写了一副女子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的句子是:_,_。(7)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_,_。(8)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_,_。虞美人虞美人(1)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诗句是:“_?_。”(2)李煜虞美人中,作者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_,_。”(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诗人感慨时光消逝,直接抒发亡国之痛的句子是:“_,_。”鹊桥仙鹊桥仙(1)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_,_。(2)鹊桥仙下片以“_”形容牛郎织女缠绵之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_”则写了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3)鹊桥仙感悟友谊地久天长,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诗句:_,_。必修下册情境默写训练必修下册情境默写训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四个弟子分别回答了自己的志向,引发了孔子不同的评价,其中“_,_”两句交代了子路的回答让孔子“哂之”的缘由。(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仍需要学习,他的志向是“_,_”。(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_,_”,然后唱着歌回来。(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中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中可以看出(5)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使几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的志向的语句是“_,_”。(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在回答孔子的提问时,说希望通过三年努力达到的治国理想是“_,_”。(7)论语侍坐中写到孔子听了子路的志向后笑了笑,这是因为他认为“_,_”。(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塑造了一个自信的子路形象,他设想一个中等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并且“_,_”,但他仍可以治理有方,做到国富民强。(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两句表明孔子不认可公西华只能做一个小相,而认为公西华能做大事。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1)在 谏太宗十思疏 中,魏征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句子是:“_,_。”(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3)在 谏太宗十思疏 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4)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生动的比喻推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题:_,_。(5)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树木”为比兴之物,引出治国与德义之间关系的两句话:“_,_。”(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要想泉水流得远,就“_”;要想国家安宁,就“_”。(7)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诚意待人和傲视别人的不同结果的两句:“_,_。”(8)在谏太宗十思疏中,“_,_”两句告诉统治阶级,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从而方可使百姓安宁。(9)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相近的两句话:“_,_。”(10)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受到蒙蔽,就应该“_”;如果担心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_”。答司马谏议书答司马谏议书(1)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以“_,_”两句说明变法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驳斥“生事”之说。(2)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中“_,_”两句对保守思想所浸染的一股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怨诽”的来历。(3)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用“_,_”两句表明确认自己做的是对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后悔的必要。(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从“_,_”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5)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面对群起而怨恨的老百姓盘庚是如何做的:“_,_”。(6)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两句,从兴利除弊的角度,阐述了新法的目的。阿房宫赋阿房宫赋(1)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宫殿之高的句子是“_,_”。(3)阿房宫赋中,“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绘了阿房宫楼阁众多、不计其数的情形,其中展示出“走廊”和“屋檐”的特点的两句是“_,_”。(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写复道横越空中,曲折绵延,极言其构筑精巧。(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皇帝的车队仪仗远去的名句是“_,_”。(7)阿房宫赋中将反问与对比融为一体,批判秦人挥霍他人点滴积累起来的财富的句子是:_,_?(8)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两句描写了秦统治者把珍宝、美玉当作石头、土块一样不加珍惜的奢靡生活。(9)阿房宫赋中写秦对六国“人”的贪奢,其中“_,_”身份显贵,却也离开故国,早晚唱歌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10)阿房宫赋中用“_,_”两句,以对偶句形式描写了秦人不珍惜剽掠而来的珍宝,宝物贱用,极显秦之“奢侈”。(11)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_”,就能抵御强秦;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又怎么会灭亡呢?(1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_,_?”(13)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钉头之多的句子是:_,_。(14)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屋瓦之多的句子是:_,_。(15)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栏杆之多的句子是:_,_。六国论六国论(1)苏洵在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六国子孙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_,_”。(2)在六国论的结尾,苏洵用假设的方式警告宋朝统治者:“苟以天下之大,_,_”。(3)六国论中,作者之所以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_,_”。(4)六国论中,描写六国诸侯的祖辈、父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_,_”。(5)在六国论中,“_,_”两句,说明了贿赂秦国而导致六国灭亡的原因。(6)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频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_,_。登岳阳楼登岳阳楼(1)登岳阳楼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_,_。”(2)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无边的雄浑景象。(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生活窘迫之境,他在登岳阳楼一诗中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句子:“_,_。”(4)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不禁感伤涕零的诗句:“_,_。”桂枝香金陵怀古桂枝香金陵怀古(1)桂枝香中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刻画江水和山峰的句子:“_,_。”(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是写远望中的江和山:长江在金陵城外流过,像一匹白绢;远山青翠可爱,围绕着主峰聚集起来。(3)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就是用这个典故表达亡国之恨的。(4)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_,_。念奴娇过洞庭念奴娇过洞庭念奴娇过洞庭中“_,_”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词人的豪迈气概。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念奴娇过洞庭表达物境与词人心境相会,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句子是:_,_。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里用“_,_”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念奴娇过洞庭中“_”写因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词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_”,表现出词人不管处境如何,自己心神毫不动摇的气度。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1)孔子在 论语学而 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4)在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5)在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_,_。”(6)在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_,_。(7)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_,_。”(8)我们常引用十二章中“_,_”两句来表达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或主张强加于别人。(9)青年承担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志向远大,正如论语泰伯篇中所说的“_,_”。(10)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老子四章老子四章(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_,_。(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7)老子四章中指出高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成长起来的两句是:_,_。(8)老子四章中指出高耸的建筑是靠一筐一筐土堆积而成的两句是:_,_。(9)老子四章表明在事情还未发生时就去做;在动乱还未发生时就去治理的道理的两句是:_,_。无衣无衣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衬衫的句子:“_?_。”(2)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_?_。”(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行动的句子:“_,_!”(4)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_?_。”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1)在春江花月夜中,良辰美景引发诗人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_?_?”(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_,_。”(3)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_,_。”(4)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泻下,照得江畔的白沙也看不见了的句子:“_,_。”(5)春江花月夜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_,_。”(6)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_,_。”(7)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以白云、青枫浦托物言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般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独自忧愁的句子:“_,_。”(8)春江花月夜中“_,_”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的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上,波光荡漾,清明澄澈。(9)春江花月夜中“_,_”两句,以“鸿雁”与“鱼龙”为意象,说明了游子佳人音讯断绝的情况。(10)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_,_。”将进酒将进酒(1)将进酒中写曹植设宴饮酒、豪情满怀的两句:“_,_。”(2)将进酒中“_,_”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3)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_,_。”(4)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_,_。”(5)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了黄河的浩大声势的诗句:“_,_。”(6)将进酒中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奢华生活的鄙弃的诗句:“_,_。”江城子江城子(1)刻画了外貌,却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情感的一句“_,_”。(2)江城子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烟”情形的两句“_,_”。(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作者作为活着的人对逝者却是“_,_”。(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感慨爱妻早逝,无处可以诉说凄凉,内心极为沉痛。(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_,_”,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选择性必修中册选择性必修中册 屈原列传屈原列传(1)司马迁认为,屈原 离骚 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士遭受排挤的社会现实。(2)司马迁连用两个被动句“_,_”,写出屈原诚实不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引出下文写屈原由于心生怨愤而作离骚。(3)司马迁对屈原的 离骚 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约,用词含蓄隐晦的两句是:_,_。(4)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做了铺垫。(5)我们读屈原的离骚,会发现屈原在诗中经常用美人香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做出了解释:_,_。(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人格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7)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离骚高度评价,称它兼有国风的“_”和小雅的“_”。(8)屈原列传中阐明离骚治国理想“靡不毕见”的两句是:“_,_。”(9)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辨是非以外,还有“_,_”,揭示出当时朝廷小人当道的黑暗现实。(10)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离骚”一词做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_,_。”(1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12)屈原列传中,强调小人当道,正直之人不为所容的两句是:_,_。(13)屈原列传中用“_,_”两个句子高度评价离骚的主题宏大、言近旨远。(14)屈原列传中,屈原在回答渔父的话里交代的自己被流放的理由是:“_,_。”(15)屈原以“_,_”的生动比喻,表达了不愿意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玷污的态度。(16)司马迁评价诗经中的国风 小雅的句子是:“_,_。”过秦论过秦论(1)过秦论中“_,_”两句交代了秦国统一天下战略上的有利地势。(2)在过秦论中,秦国“_”,“_”,经过内外两个方面的努力,轻而易举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土地。(3)在过秦论中,诸侯为了削弱秦国,“_”,以此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但当秦国军队“开关延敌”时,“九国之师”则“_”,最终“从散约败”。(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发展了前代君主的功业,用武力统治天下的句子:“_,_。”(5)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灭掉诸侯国统一天下的过程,过秦论中“_,_”与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6)在过秦论中,“_”一句表现了秦朝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的事实,而秦朝的暴政最终导致“_”。(7)过秦论中举例说明秦始皇在北方采取的军事行动以及取得的功业的句子:“_,_。”(8)过秦论中“_,_”两句表明秦始皇的暴力统治不但震慑了北方的少数民族,也震了国内的勇士。(9)过秦论中“_,_”两句表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然派良将精兵驻守要害之地,控制天下。(10)过秦论中描写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句子:“_,_。”(11)过秦论中交代陈胜起义时装备简陋的句子:“_,_。”(12)过秦论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人们主动担着粮食追随陈胜起义大军的句子:“_,_。”(13)在 过 秦 论 中,战 国 诸 雄 为 了 对 抗 强 大 的 秦 国,采 取 了“_,_”的外交策略。(14)过 秦 论 中,描 写 六 国 盟 约 失 败,争 着 贿 赂 秦 国 的 句 子 是:_,_。(15)过秦论中,“_,_”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把九国军队陷入困境之中。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1)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引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作答时,顺势从中引申出“_,_”的道理。(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的经验教训。(3)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_,_”,燕歌行燕歌行(1)燕歌行描写汉军被围后长期征战的士兵想象家中妻子悲苦断肠,自己徒然回首的句子是:_,_。(2)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_,_。(3)高适燕歌行中,“_,_”两句揭露了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4)高适燕歌行中,“_,_”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5)高适燕歌行中,描写前线军情紧急,敌军侵略的战火已经点燃的两句是“_,_”。(6)高适燕歌行中,“_,_”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7)燕歌行开头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的两句:“_,_。”(8)燕歌行中描写行军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的句子:“_,_。”(9)燕歌行中用“飞”字警告军情危急,气氛紧张的两句:“_,_。”(10)高适的燕歌行中揭露“汉军”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原因的句子:“_,_!”(11)高适的燕歌行最末两句,诗人想起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将军李广而发出感慨:“_,_!”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_”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箜篌声使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高高在上的天神也被打动。(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箜篌乐音的震撼效果的诗句是“_,_”。(4)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能让善弹箜篌的神仙求教;乐声感物至深,致使“_”。(5)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_”。交代演奏者姓名和演奏地点的诗句是“_”。(6)李凭箜篌引中“_,_”两句,写每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也不肯离去。锦瑟锦瑟(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追忆的句子是:“_,_。”(2)李商隐锦瑟中的“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3)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_,_。”(4)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无限怅惘的句子是:“_?_。”书愤书愤(1)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叙述两次抗金胜仗,构成一幅幅气势磅礴的画面的诗句是:“_,_。”(2)书愤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3)陆游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_,_!”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 离骚离骚(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的:“_,_。”(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降生详瑞的句子:“_,_。”(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_,_”,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4)离骚中写出诗人身上披着香草,佩秋兰表明自己高洁品质的诗句:“_,_。”(5)屈原在离骚中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_,_。”(6)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_,_。”(7)在离骚中,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_,_。”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8)在离骚中,写屈原担心国君易老、昏庸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_,_。”(9)离骚一文中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_,_?”(10)屈原在 离骚 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的句子:“_,_!”蜀道难蜀道难(1)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来描述蜀地与秦塞的连接,其诗曰:_,_。(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拟人、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是:_,_。(3)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4)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的句子是“_,_”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6)蜀道难中关于登上峰巅而惊心动魄的诗句是:_,_。(7)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两句介绍了这种情况。(8)蜀道难中“_,_”两句揭示了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的事实。蜀相蜀相(1)杜甫蜀相中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和自身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在一起的千古名句是“_,_”。(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_,_。(3)杜甫蜀相中“_,_”两句,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武侯祠庄严肃穆的气氛,抒发凭吊情怀。(4)杜甫蜀相的主旨句是“_,_”。望海潮望海潮(1)望海潮开篇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_,_”,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2)望海潮中“_,_”两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3)望海潮中“_,_”两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4)望海潮中“_,_”两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了。(5)望海潮中“_,_”两句,描写了杭州的典型景物: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词人以工整的对联,高度凝练的语句,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6)望海潮 中“_,_”两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7)望海潮中“_,_”两句,写达官贵人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煊赫声势。(8)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两句是“_,_”扬州慢扬州慢(1)扬州慢(淮左名都)中“_,_”两句化用了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中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2)扬州慢(淮左名都)中“过春风十里”一句化用了杜牧赠别(其一)中的诗句“_,_”。(3)扬州慢(淮左名都)中“青楼梦好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rar》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温习 名句 名篇 默写 练习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rar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76385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