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5届高考作文写作一轮复习备考:2024年高考作文题分析.docx

  • 上传人(卖家):QXX
  • 文档编号:7763790
  • 上传时间:2024-08-1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9.6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5届高考作文写作一轮复习备考:2024年高考作文题分析.docx》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5 高考作文 写作 一轮 复习 备考 2024 年高 作文 分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4年高考作文题分析2024年高考作文题一半以上呈现了矛盾复杂的话题,要求考生针对试题提出的问题进行辩证分析,这对考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写作命题对写作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写作教学要关注试题变化的导向,在改善学生思维习惯上下功夫,而不要将重点放在试题材料提及的高频词上。写作命题样态丰富,有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多种形式。外在形式的变化蕴含了内部思维的变化,对话题或者材料外在信息的过分关注可能会遮蔽命题的真实意图。研究写作教学,须思考命题形式改变带来的思维方式的变化。本文以2024年高考语文六道作文题为例,讨论写作命题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写作教学应予

    2、重点关注的问题。一、关注高考作文命题材料隐含的思维方式高考写作对文体没有具体要求,试题一般表述为“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即:选定记叙文就按照记叙文的规范来写作,选定议论文就按照议论文的规范来写作。命题者和阅卷者并不排斥记叙文,但真实的考场写作,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写议论文。因此,本文集中讨论的也是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策略。议论文写作要求考生对试题设置的某个概念、判断(逻辑学又称为“命题”)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阅读思考和生活体验,有层次地展开讨论,用清晰的语言,精确而有层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作文题呈现的信息,有时候是一个词语,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它是一个概念;有时候是一句话,可能是

    3、一个判断句,或者隐含了判断的疑问句,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它是一个命题(判断)。词语或者句子呈现的是文化生活现象,或者抽象的哲理名言,命题者询问考生对此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来回答。“写议论文,要有现实针对性。人们发表议论,往往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问题”(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写作任务),违背了这一条就会被判为偏题或者离题。正确审题之后,还要“运用理性思维深入思考,有理有据地把道理说清楚”(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写作任务),这是发表言论、阐述见解的基本要求。聚焦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让读者乐于接受自己的观点,需要广博的见识和强大的逻辑力量。写作教

    4、学,重视语言背后的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可能比单纯的素材积累重要得多。因此,试题如何呈现材料、呈现什么材料,并非研究写作的重点,命题材料隐含的思维方式才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如2024年高考作文题涉及“嫦娥四号”探月、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等,这些引入材料体现了时代精神,是考生应关注的热点,也是思考相关话题的凭借,但不是写作时关注的焦点,焦点是要思考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技术发展”会解决“人类遇到的问题”吗?2024年高考六道作文题的设计,体现了两种思维形式。其一,呈现清楚的概念,或者明确的判断。概念可以由名词、形容词表示,也可以由动词表示,如北京卷的“历久弥新”和“打开”;如果试题给定的是一个

    5、判断,那大致就是写作的观点,用形式逻辑的符号表示即P是Q。其二,给定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未确定,即P到底是不是Q,命题者没有给出说法。考生需要思考探讨,分析什么前提下P是Q,什么情况下P不是Q,最后针对P到底是不是Q的疑问,得出自己的想法、结论。下面结合试题对两种思维形式进行分析。二、呈现一个概念或一个判断的作文题分析材料作文过去的常规命题形式是呈现某种社会现象、生活场景,暗示某个道理;或者直接给出名言,为考生提供明确的判断,然后要求考生论证。这类试题在命题时有预置的观点,考生无须对观点质疑,只要证明即可。为方便讨论,下面将这类试题分为呈现概念和呈现判断两种形式进行分析。1.呈现概念概念,

    6、是反映客观事物根本属性的思维形式。命题作文多呈现一个概念,试题提供的概念,其内涵不一定是词典释义所能指定的,很多时候,考生可以对它进行临时的、新颖的诠释。近年来,北京卷作文题习惯采用这一形式,如“续航”“亮相”“学习今说”“在线”“一条信息”“文明的韧性”“纽带”等。当然,无论怎样解说,都会指向而不能背离概念的内涵。下面结合北京卷简析。【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

    7、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给定概念的作文题,难点在于对概念的诠释。不过,上面的命题并非直接给出“裸概念”,而是加入了长长的引子,已对关键概念进行多重解释,为考生的写作搭好了梯子。“历久弥新”这道题,如果没有前面的引言,可写的范畴实在太大,如个人情感记忆、个体生活经验、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等,试题作了规定,已将“概念”变成了如下三个“判断”:“古老的经典历久弥新”“杰出的思想历久弥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历久弥新”。考生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即可。这类试题不要求对判断本身进行质疑探讨,只要求考生掌

    8、握大量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素材的新颖、丰富、精准,是写好这类作文的关键。我们将命题材料中清晰的概念和明确的判断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这类命题已经给出了观点,写作过程主要是对观点进行阐释和论证,而不需要对已经确定的概念和判断进行分析辩难。2.呈现判断【新课标卷】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这道题的材料有一百多字,前面的概述是为了引入话题,核心信息是最后一句话“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

    9、达未知之境”,这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即P是Q,“我们每个人”(P)都是会“不断抵达未知之境”(Q)的。人类社会往前发展,每个个体也是在不断探索未知、抵达未知之境中成长起来的。本题的写作应顺着这个思路展开,用理论和事实证明这一判断的正确性。也许有人质疑:难道没有人在已知的范畴内止步不前,甚至倒退吗?总有一些人对未知之境不感兴趣,也无能力抵达。整个社会有时还出现逆流,怎么可能每个人都会不断抵达未知之境呢?这种质疑貌似有道理,实际是误解了原材料的意思。材料说“我们每个人”是一种虚拟指称,表达的是人类的总体,而非特殊的某个人。“我们”是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具有的属性并不必然为组成集合概念的每个个体所拥有,

    10、没有必要对真实生活中的“每个人”的表现细加分析。另外,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探索外部世界的奥秘,不断认识未知之境,“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是人类整体的发展方向,是应然的状态。试题给定的判断是果断的,结论是明确的,考生无须对这个判断是否成立展开讨论。要展开思考的是下面的问题:(1)人类为何会不断探索未知之境?(好奇心、进步的动力、解决现实问题)(2)人类过去是怎样探索未知之境的?(科技史、文化史上的典型事例)(3)我们今天面临的各种困境,如何以“探索未知之境”来破局?(新技术和新思想带领人类走进未知之境)这类试题的优点有:第一,话题清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这类话题早就耳闻目睹,有初步的认识。第二,试

    11、题给定的是明确的判断,指向单一,无须对判断本身质疑,思维的复杂程度有限。这类试题的写作难点有:第一,材料给定的概念宏大、抽象,考生因生活、生命体验所限在切肤感受和深度理解上与其存在一定距离。写作要避免以概念阐释概念,同时要回避以琐细的日常生活事例进行举证。这两个问题对考生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材料给定了判断,其正确性毋庸置疑,写作过程即证明观点的正确,无须分析判断成立的复杂条件。这样一来,话题的思考空间有限。在一个结论固定的话题下展开写作,对学生思维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也是挑战。给定明确判断的写作试题蕴含的思维不一定简易,这类试题最大的难处是如何在宏大与细切中找到

    12、平衡,论证不能以空对空,举例不能微末琐屑。三、呈现两个关系不确定的概念的作文题分析上文分析了呈现一个概念的作文题(实际上,材料中的引言已将其组成了新的判断),也分析了具有确定关系判断的作文题。但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如此清晰、坚决、确定,而是有着很多种可能。如果忽视不确定关系这种情况,缺少聚焦于此的训练,学生习惯于对问题和现象作出坚决的判断而罔顾事实,思维就会变得简单、粗糙,难以应对外部世界不确定性的挑战。呈现两个关系不确定的概念的命题有很多,比如,“面对对手”,我们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还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该问题还可以这样发问:“面对对手”,“勇敢搏击”(或“恬退隐忍”)是最合理的应

    13、对吗?“面对对手进行选择”时,“勇敢搏击”比“恬退隐忍”更合理吗?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无法给出简单、确定的答案。有时候可以回答“是”,有时候只能回答“不是”,写作过程就是对这个判断进行肯定和否定的回答。如果只能看到肯定的一面,说明考生思维单一,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真实的生活中,我们拒绝做“单向度的人”,就必须训练这种辩证思维。如果生活中确实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关系,我们就不能忽视和回避它们。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明显呈现出对这类问题的关注。不是材料涉及的概念本身,而是命题者构拟的情境里,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难以捉摸,需要考生提升思维品质来应对。请看下面的作文题。【新课标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14、、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即“科学技术发展”(前提P),导致越来越多的疑问很快得到答案,即“人类的问题越来越少”(结论Q)。试题并未给出“P会导致Q”这样一个明确的判断,而是以问句的形式,引发考生对“技术进步”与“人类的问题”之间关系的深层思考。相比于“P是Q”的判断,“P是不是Q呢”更能引发人的思考。针对以上概念,也可以这样命题: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不断解决人类的问题,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提高人类的工作效能,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为我们擘画美好的明天。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这种命题指向确定,观点明晰

    15、单纯,考生不需要思考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因为试题材料明确告知,技术进步必然带来问题解决和美好明天(P就是Q),这是预设的正确论点,毋庸置疑。写作过程就是阐释观点的正确性。但是新课标卷作文题改变了过去的命题思路,它在追问“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那就意味着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少,也可能不会减少,甚至会增多。材料不是给出确定的判断,让考生阐释、论证,而是给出一组概念构成的不确定关系,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思考关系的复杂性。今年六份高考试卷的作文题一半以上采取这种命题方式,教师应引起重视,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应对此类追问的思维能力,并教给学生相应的写作策略。分析新课标卷作文题,首先,可以从肯定这个判断的

    16、角度切入: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会不断解决人类的问题,减少人类面对外部世界的疑问和困惑,帮助人类在探索未知的路上持续前行。既然问题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一个个得到解释和解决,那么原有的问题当然是越来越少。其次,还要思考,技术进步真能使我们的问题减少吗?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确实解释和解决了不少问题,但那只是原来已有的问题;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疑问绝对不会终止,既然求知探秘的脚步无法停止,势必就会带来新的、无穷无尽的问题。材料中有个概念成为理解整个判断的关键词语,“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我们的问题”的外延是什么?厘清了这个概念,就抓住了这道作文题的要害。它根本不是考

    17、什么“人工智能”“互联网”,它要考生心细如发、眼光如炬,聚焦于“我们的问题”会不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减少,最后锚定在“我们的问题”这一概念上。如果将“我们的问题”理解为新技术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问题,那么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出现,原有的问题肯定会借助这些技术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问题的总数自然会减少。于是,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作出肯定判断:“我们的问题是减少了。”如果将“我们的问题”理解为伴随新技术出现而产生的新问题,那么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出现,尽管原有的问题因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而总数减少,但新增的问题又开始积累。因此,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只能作出否定判断:“我们的问题的总数并不是减少

    18、,而是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多。”以上写作思路可以概括为:首先,肯定这个判断,分析其成立的原因;其次,否定这个判断,分析其不成立的原因;最后,找出导致不同结论的原因,即由于对关键概念的不同解释,就会导致我们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不同判断。分析一组概念的关系能否成立,重点在根据肯定或否定判断,对概念进行新的诠释。顺着这样的思路分析下面的三道题就会发现,不同的命题材料在不约而同地呼唤辩证思维的培养。【上海卷】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全国甲卷】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

    19、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天津卷】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三道题涉及的话题完全不同,但是完成这类作文所要求的写作思维是一致的。上海卷作文题讨论人们能否凭借“认可度”去“认识事物”,暗含了“能”和“不能”两种判断。如果回答能,可以这样分析:“认可度”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的闭门造车,某事物能得到大众认可,肯定有一

    20、定的社会基础。普通大众在接触该事物时,凭借该事物已经被大众接受、“认可”的评价,能获得基本的信赖。群众的口碑、口耳相传的名声,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能帮助我们认识、理解、鉴别事物。没有一个人能亲历、亲见一切事物的形成过程,借助“认可度”来辨识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是人们认知、判别事物的常用路径。如果回答不能,可以这样分析:“认可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单独使用的证据,也未必能被普遍接受。“认可度”主要来自社会的、他人的评价,这种外在的认识和评价如何与“我”的认识对接,是不能忽视和忽略的问题。如果仅仅依赖外在的“认可度”,对某些复杂事物的认识就有可能发生误解,甚至出现严重的误差。多少事物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多

    21、少事物没有名气却品质超群。这种名实背离的现象就在提醒人们,仅靠“认可度”去鉴别事物高下,有可能会上当。可能该事物当初用品质铸就了“认可度”,但随着时间流逝其品质发生了严重蜕变;可能该事物当初就是运用非正常手段浪得虚名;还有可能该事物目前没有“认可度”,它正处在积累资源的生长过程中而“人未识”;或者该事物一直没有“认可度”,正是因为它默默持守底线,拒绝流俗的评价,不肯向当下的“认可度”妥协。因此,不能仅靠“认可度”判别事物。人们认识世界,除凭借直接接触或亲历的直接经验认识或评判事物外,多半是借助间接经验,从“认可度”来认识事物、评判事物高下,这是通常采用的认识世界的手段。如果凭借“认可度”判别事

    22、物时发现名不副实的情况,就要谨慎,不能因为目前未被大众认可而轻视该事物,要善于发现蜻蜓脚下的、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也不能因为有“认可度”就无条件接受该事物,不要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而要睁大眼睛去看,张开耳朵去听,开动脑筋去想,获得对该事物的真切认知,结合“认可度”去作审慎的裁决。再看全国甲卷,材料讨论人和人相处的良好模式,进而提问“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坦诚交流迎来真正的相遇”哪个更好?这与前文分析的“面对对手进行选择时,勇敢搏击与恬退隐忍哪个更合理”的思维模式一致。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是考虑到对方目前尚无法接受自己的意见,贸然表达只会增加隔阂造成无谓的冲突;坦诚交流的前提是照顾

    23、到对方的感受,如果坦然表达的内容伤害了对方,绝对难以达到“真正的相遇”。因此,为了回避矛盾而不愿意交流,人和人肯定无法“相遇”;只有怀着诚恳的心思,尊重对方,又能以委婉和善的形式与对方沟通,才有可能实现人海里的“相遇”。天津卷作文题提出了类似的思考困境:我们要“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即在“被定义”的情境下矫正、改变和提高自己,还要通过“自定义”来进行自我塑造。天津卷的命题形式相比于前面两道题显得温和平易一点,它没有直接追问“对于个人成长”而言,“自定义”与“被定义”哪个更重要,而是以并列关系的复句呈现观点,即:为了提高自己,既要P,又要Q。这种命题形式对习惯了确定判断的师生而言更容易接受。两

    24、个并列出现的概念,不构成不确定关系,减小了思维难度。从人文母题的角度看,天津卷的“被定义”“自定义”,与上海卷的“认可度”(他人认可即“被认可”)和写作过程中必然补出的“自认可”,有明显的相通之处。加上全国甲卷的“如何与他人相处”问题,都指向青年学生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确立自我并与他人和谐相处这一永恒母题。本文意在呼吁大家关注这些试题材料蕴含的思维特点,将命题形式的悄然变化理解为向一线教学释放信号:写作试题将越来越要求考生在几个概念构成的复杂的、不确定的关系中进行思考,而不提前预设明确的观点仅要求考生用事理来验证,前者更能训练学生的高层次思维。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他们将来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有自己的真实思考,而不是仅仅接受现成的结论,这对民族振兴、国家发展都是重要的事。写作教学并非小道,并非简单地呼应当下的热词,也非肤浅地迎合某些宏大的概念。希望借助考试指挥棒,让语文教学研究界对培养和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更多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5届高考作文写作一轮复习备考:2024年高考作文题分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763790.html
    QXX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