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郞广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安徽省宣郞广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宣郞广三校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期 联考 试题 答案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 1 - 安徽省宣郞广三校 2017-2018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第卷 阅读题(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文阅读(完成 1-3 题,共 9 分) 严歌苓芳华:个人记忆与集体叙说的纠缠 芳华原名你触摸了我。电影主创方将其改名为芳华,出版方也顺势将小说改名。对于改名,电影主创方是这样解释的: “ 芳 是芬芳、气味, 华 是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的美的印象。 ” 青春以独有的姿态绽放芳华,与 “ 你触摸了我 ” 相比, “ 芳华 ” 这个名字更能触发一代人对青春时代的集体怀念与致敬
2、。 但在严歌苓小说芳华中,作者对于个人记忆与集体叙说的错综交织始终保持着清醒和警惕,并未急于让 “ 一个人 ” 成为 “ 一代人 ” ,或者让 “ 一代人 ” 代替 “ 一个人 ” 。书中的何小曼成为战斗英雄后,叙述者 “ 我 ” 小穗子看了关于何小曼的新闻报道, “ 只觉得哪里不对劲,不是那么回事,可是说不出所以然 ” 。这个 “ 不对劲 ” ,正是源于个人记忆被集体叙说覆盖后的困惑感与无力感。对于个人记忆,严歌苓说: “ 我了解的他们,是多出许多层面的。 ” 而集体叙说则是要在这许多层面中,找到高度凝练的那 个惟一的层面,个体只得湮没其中陷入失语境地。 这种清醒和警惕决定了小说的写作方式。
3、叙述者 “ 我 ” 既参与记忆之中,又随时准备跳出故事之外。在娓娓讲述后又笔锋一转, “ 我想我还是没有把这一家人写活,让我再试试 ” ,一句话毫不留情地将读者拽出故事,与讲述者一同冷静旁观。这种安排颇有德国作家布莱希特 “ 陌生化 ” 理论的味道,演员在台上突然跳出剧情直接面向观众讲话,使观众不会沉浸于剧情之中与角色同呼吸共感受。一言以蔽之,讲述者或表演者是要让读者、观众去思考,而不是去体验。 事实上,严歌苓在处理其他题材时,一直是一个注重外部体 验的作家。如写陆犯焉识,她亲自去青海农场实地采访。她以一种新闻记者式的严谨与敏锐,探寻秘密,发现人物,收集细节,然后重新编织成一个个故事。而在处理
4、以芳华等为代表的文工团题材时,面对最为切近真实的生命体验,曾经的文工团员严歌苓恰如其分地保持了距离,个人记忆的原始形态得以保存。因其自身经历的独特性,隔着时间流逝与空间转换,隔着文化差异与身份认同,隔着个人经历与历史变迁,严歌苓实现了一次与自己的对话、审视乃至审判。对个人记忆的深入探索,不仅使严歌苓在处理同类题材时避免掉入 “ 伤痕 ”“ 反思 ” 的窠臼,也为她其他 题材的小说提供了养分。 诚然,个人记忆一旦开始被回顾、被叙说、被阅读,就很难摆脱集体化的命运。虚构与现实、个人与集体,永远是两位一体的存在,不可能割裂,也不可能统一。在芳华中它们和谐共存,隔空对话,犹豫地试探地触探着过往曾经。
5、(摘编自 2017 年 l2 月 15 日文艺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芳华的改名,更能体现出严歌苓代表一代人集体怀念与致敬青春时代。 B. 芳华中引入了 “ 陌生化 ” 理论,缘于严歌苓对集体叙说保持清醒和警惕。 C. 芳华中呈现的集体 与个人的存在状态表明将它们割裂或者统一是不现实的。 D.芳华作为表现文工团题材的作品,用新闻记者的态度深入探索了个人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立足于个人记忆与集体叙说的复杂关系评论小说芳华,立论新颖。 B. 文章承认了个人记忆无法完全摆脱集体叙说的客观现实,使逻辑更严密。 -
6、 2 - C. 文章将严歌苓对不同题材的处理相对比,评价了她对个人记忆的深入探索。 D. 文章用小穗子感到 “ 不对劲 ” 来举例论证个体会湮没在集体叙说中而失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你触摸了我没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电影可能就不会改名为芳华。 B. 芳华的创作告诉我们,写作要对外部体验和个人生命体验保 持 恰如其分的距离。 C. 叙述者小惠子出入于故事与现实,可见作者严歌苓在努力避免个人记忆被集体化。 D. 只有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和警惕,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记忆与集体叙说的复杂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 4-6 题 ,共 16 分) 验钞机 加贝 淇河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