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历史纲要 统编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纲领 知识点 考点 复习 温习 提纲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世界史相关知识世界史:世界历史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势。社会形态社会特征土地制度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依靠采集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社会组织为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氏族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以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的社会,私有制和阶级、国家出现,奴隶主压迫和剥削奴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私有制)封建社会以农民/农奴为主要劳动力的社会,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农民。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资本主义社会以工人为主要劳动力的社会,商品经济和工业生产高度发
2、展,资本家私有资本,雇佣劳动力(压迫和剥削工人)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达,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国家和阶级消失;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特殊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政治上国家主权开始丧失,经济上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出现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认识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
3、接动力,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形态,阶级和阶级斗争,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而逐渐消失。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概述: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日趋复杂,阶级和国家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最早的文明出现了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以及欧洲爱琴海地区。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各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促使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欧亚大陆农耕文明区逐渐连接起来。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相互影响。汉朝与罗马帝国通过
4、丝绸之路建立了经济和文化联系。 课标:1.15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1、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发展1、人类文明的产生2、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文明自然环境政治发展文化成就两河流域大部分干旱少雨,但两河流域水源充足,平原广大,民族迁移更替前3500年产生文明,苏美尔人建立城市国家,古巴比伦汉谟拉比实现统一,建立君主专制,官僚系统,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现存最早成文法典,宣扬君权神授,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利益。楔形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最早的史诗(
5、洪水方舟传说);发明60进制。古代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发展和交通发展前3500年产生文明,后实现统一,法老集政军神权与一身,他的话就是法律,建立中央集权制,官僚系统。发明象形文字和世界第一部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平原广大,最早产生文明,铁器时代开始开发恒河流域。西北部有缺口,利于侵略雅利安人建立种姓制度,婆罗门(宗教祭祀)-刹帝利(国王武士)-吠舍(劳动者)-首陀罗(奴隶)贱民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影响深远佛教释迦牟尼,众生平等,冲击种姓制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发明阿拉伯数字。共同点古文明大都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大河流域;都是中央集权的奴隶制
6、国家;都主张君主专制和君权神授;农业相对发达。特点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多元特征。认识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决定因素;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或多或少对人类文明产生影响。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是包容的,要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3、希腊文明的发展城邦产生原因:多山少平原的地形与铁器时代生产力造成的小农经济的结合,在前8C-前6C形成城邦制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代表:雅典民主政治(多数人统治)和斯巴达寡头政治(少数人统治)。雅典民主制度原因:
7、 经济: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发展文化:平等互利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古希腊成为民主政治摇篮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城邦和自的社会环境表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陶片放逐法、陪审法庭、抽签选官、津贴制度。特点:人民主权、法律至上、轮番而治、直接民主、公民内部平等。影响:对雅典,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是古代民主的顶峰;对后世,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对个人,有利于塑造完整人格(人权责任)局限:从实质上看,本质是奴隶主的民主;从范围上看,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斥在外;从性质上看,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从方式上看,抽签、轮番而治不能保证参政人员的素质,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有
8、可能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文化成就文学:神话、悲剧、戏剧,荷马史诗;史学:希罗多德历史“史学之父”;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2、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古代文明的扩展文明类型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扩展原因农业发展,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土地,扩张欲望强烈(必要性)社会分工较发达、劳动生产率较高、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复杂完备(可能性)古希腊自然地理(古代希腊农业不够发达,人多地少,难以养活大量的人口)和工商业为主的经济需求(必要性)组织能力、航海技术、武器先进(可能性)扩展方式武力战争城邦殖民扩展区域古埃及向叙利亚和巴勒
9、斯坦扩展,势力曾到达两河流域;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向周边扩张,古巴比伦势力到达地中海东岸;亚述统一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一度征服印度。古希腊人向地中海和黑海殖民。殖民地特点:遍布地中海和黑海周边沿海;殖民地制度上照搬母邦,政治上独立于母邦。扩展影响文明扩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2、古代世界的帝国帝国名称发展概况政治制度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帝国;公元前4世纪被亚历山大所灭。中央: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政权核心,君权神授。地方: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互相监督和制约。全国建立了官僚体系和
10、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重要职务。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灭亡波斯帝国,建立横跨欧亚非大帝国,进入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度,君权神授,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地方行省制,重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推广希腊文化。罗马帝国罗马凭借公民组成的军队征服了意大利,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称霸地中海,横跨欧亚非。扩张过程中奴隶制迅速发展,1-2世纪空前繁荣,3世纪危机,4世纪分裂为东西罗马,5世纪西罗马灭亡。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建立元首制,是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制,皇帝专制统治;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确立,地方行省制;将基督教作为国教进行思想统治。罗马法发展:习惯法-成文法十
11、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罗马民法大全定义帝国:一般指领土辽阔、统治民族众多、制度具有延续性的强大君主制国家,而且帝国称号的使用得到国际上普遍认同。共性帝国兴起是农耕文明不断发展和扩张的结果,它版图广大,很多横跨亚欧非,依靠武力扩张,军事征服建立,君主专制,君权神授,行省制,依靠官僚体系和军队维持统治,随着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的冲突,最终帝国走向瓦解。影响积极性: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促使波斯等帝国兴起,帝国将不同文明纳入一个单独政权统治之下,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扩张,促进东西方的交流,消极性:文明扩张,帝国建立的过程中给被侵略地方带来了暴力和灾难。3、文明的交流领域表现技术传播农耕技术:从西
12、亚传播到中亚、欧洲和北非冶铁技术:从西亚传播到埃及和希腊文化传播神话故事:从西亚到希腊 雕刻艺术:从埃及到希腊再到东方字母文字:西亚腓尼基文字,传入东方(阿拉马字母),传入西方(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欧洲字母文字的源头贸易往来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西汉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东汉班超为经营西域,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商人也不断东来。影响古代世界文明交往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文明交流促进了文明的发展。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概述:世界历史上,515世纪被称为“中古时代”。在罗马帝国废墟上,产生了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庄园与农奴制度。
13、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东欧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崛起。在亚洲,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日本大化改新后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后来幕府将军掌握实权。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古国兴起。在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世界文明依然呈现独立发展,多元并存的转态课标:1.16 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3、中古时期的欧洲1、西欧封建社会2、
14、封君封臣制和庄园农奴制封君封臣制度内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土者为封君,领土者为封臣。形成条件:社会动荡与自然经济的产物。权利义务:封君:分封土地者,保护封臣,拥有司法、行政和经济等权力, 封臣:领取土地者,效忠封君、服兵役等特点: 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契约精神;封君对封臣控制力有限;不可越级统治。影响:通过封君封臣制,形成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维护封建统治。封建主在各自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分裂割据,王权被削弱。庄园农奴制度土地类型土地经营者权利义务领主自营地领主提供农民土地;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农民份地自由农份地自由农交
15、纳地租,服劳役;(2)法律上自由农奴份地农奴交纳地租,服劳役;(2)法律上非自由人,固着在土地上;(3)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特点: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以领主为中心。农奴和奴隶:同: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压迫。异:农奴地位比奴隶较高,比奴隶有更多自由和权利,生产积极性更高。3、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王权加强表现:英国“诺曼征服”,国王打击封建主,强化王权。法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扩大王室领地,统一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形成民族国家。影响:王权加强,结束分裂割据,促进国家统一;王权加强,削弱了基督教影响,促进民族国家形成;王权强化,支持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促进资本
16、主义发展;王权强化过程中,近代议会制度起源;葡西王权加强,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支持。教会影响经济上:西欧最大封建主,占有大量土地,可以征收什一税。政治上:最大组织力量,形成等级教阶制度,教皇权力极大。思想上:控制教徒精神生活,束缚人性发展。与王权关系: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城市兴起原因: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特点:工商业繁荣;城市通过金钱赎买或者武力斗争,获得自治权。影响: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经济上: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
17、生发展。政治上:城市与国王结盟,促进王权强化和国家统一。文化上:打破教会文化垄断,促使大学发展,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等现代思想,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3、拜占庭与俄罗斯拜占庭帝国兴衰:拜占庭帝国就是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欧洲最大城市,继承了希腊罗马文化,工商业发达,地跨欧亚,沟通了东西方。查士丁尼皇帝时期,对外扩张,达到极盛。但对外战争消耗了自身资源,故步自封落后于西欧,受到阿拉伯人和十字军东征打击,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法律:颁布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甚至影响到了亚洲和中国法律发展。俄罗斯帝国发展:基辅罗斯(受
18、拜占庭帝国影响)蒙古征服莫斯科大公国(开始扩张)伊凡四世称帝(第一个沙皇,加强中央集权)地跨欧亚大帝国崛起原因:吸收斯拉夫文化精华,促进民族认同;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加强中央集权,改革推动国家发展;对外扩展取得重大成果。4、中古时期的亚洲1、阿拉伯帝国兴起穆罕默德麦加创教,麦地那建国,征服麦加,统一阿拉伯;后继者对外扩张,占领北非、叙利亚、两河流域等地,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到达鼎盛,最后被蒙古所灭。政治政教合一,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大臣掌握财政和税务等部门,国家法律以古兰经教义为依据。经济手工业和商业繁荣;阿拉伯人在亚非欧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海洋贸易;巴格达是世界上最大城市
19、之一。文化表现:阿拉伯人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文献,在各方面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特点: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兴盛原因:阿拉伯人广泛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统治者重视科学文化,奖励翻译和学者。影响对西方:推动了西方的社会转型,经济上技术传入促进了新航路开辟,文化上翻译保留了希腊罗马典籍,促进文艺复兴兴起,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中国:文学、天文学、医药学和数学等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世界:成为了促进东西方交流的桥梁。2、奥斯曼帝国兴起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兴起,1453年攻占君
20、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建立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政治政教合一,君主专制,最高统治者为苏丹,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统领。经济苏丹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伊斯坦布尔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控制了丝绸之路,征收重税,影响了东西方贸易,成为西方开辟新航路的一个重要动力。3、 中古印度国家建立宗教笈多帝国4世纪初,在恒河中游兴起,征服北印度,国王直接控制恒河中下游,其余地区仍保留原来藩王。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主要宗教。德里苏丹国13世纪,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最高统治者称苏丹,君主专制;地方行省制,由总督管理。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
21、任。特点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体制,但由于宗教冲突仍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鉴中发展。4、 古代日本与朝鲜日本大和族统一日本,建立奴隶制国家,秦汉移民带去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7世纪奴隶制出现危机,孝德天皇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10世纪,中央集权制瓦解,土地从国有变为私有,形成庄园和武士集团。源赖朝建立幕府制度,天皇被架空,将军掌握实权,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17世纪德川幕府开始闭关锁国,力图维护统治稳定,阻碍了日本的发展。朝鲜7世纪末,新罗逐渐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王建创立高丽王朝,学习唐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土地国有、地方划为十道、崇
22、尚儒学。14世纪末,李成桂建立朝鲜,迁都汉城,以明朝为宗主国。16世纪末,明朝援助朝鲜抗击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明朝邓子龙、朝鲜李舜臣牺牲。特点处于东亚儒家文化圈,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同时又有自己特点。各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较快,以儒学为文化中心,相互影响。5、古代非洲与美洲1、古代非洲与美洲2、古代非洲文明班图人是黑非洲文明的开创者,发明了农业(培育甜高粱、西瓜、棉花),通过大迁移,将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区域国家时间成就东非阿克苏姆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受埃及影响大,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10-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