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 戴嵩画牛》(公开课)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素材(打包)-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rar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 戴嵩画牛》(公开课)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素材(打包)-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教学课件.pptx--点击预览
      •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docx--点击预览
      •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设计.docx--点击预览
      • 第21课《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上课).mp4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戴嵩画牛公开课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素材打包-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rar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戴嵩画牛公开课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素材打包-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rar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773715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5.6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4-08-10
6.6
文币
资源描述:
小 学 语 文 统 编 教 材 六 年 级 下 册第第 四四 单单 元元文文言言文文二二则则 书书戴戴嵩嵩画画牛牛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林艳丽书戴嵩画牛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不仅能诗善文,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自读要求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尝试断句。3.想一想这则文言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认读生字认读生字蜀 轴 锦 囊 曝搐 婢 拊 掌 矣识字写字识字写字轴轴曝曝朗读课文朗读课文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理解文意理解文意1.自学(1)借助注释,自主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2)在已知的字词旁边标注“”,在不懂的字词旁边标注“”。2.组学(1)组员逐句轮流分享,理解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2)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在问题单上。3.群学小组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共同探讨。文白对读文白对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发挥想象,说一说发挥想象,说一说杜处士对牛图“尤所爱”(1)他逢人便这样夸这幅画:(2)他可能这样爱惜这幅画:(3)他还可能发挥想象,演一演发挥想象,演一演牧童“拊掌大笑”是怎样的笑?试着演一演:牧童“拊掌大笑”,表现出牧童的语言、神态和动作。发挥想象,写一写发挥想象,写一写 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也笑了,他的笑是怎样的笑?试着在作业单上写一写杜处士的表现和话语。讲故事讲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要求:(1)故事内容符合原文意思,不要遗漏情节,可加入自己的想象。(2)组内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声调,流利完整地讲一遍。体会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形象1.填一填,体会杜处士的形象处士对待牛图的态度是“”“”“”“”;对待牧童“”称“”的态度是“”,你觉得处士是一个怎样的人?2.填一填,体会牧童的形象“此画 牛也。牛,在角,尾搐入 间,今乃掉尾而斗,矣。”你觉得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师生合作朗读师生合作朗读(师)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生)“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师)处士笑而然之。(生)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生)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生)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讲故事讲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要求:(1)故事内容符合原文意思,不要遗漏情节,可加入自己的想象。(2)组内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声调,流利完整地讲一遍。填一填填一填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画牛当问(),()当问()。初识题跋初识题跋 这则文言文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题跋。题跋,即写在字画、书籍、碑帖前后有关品评、鉴赏、记事、考订等的文字,本文即属于这一文体。完成作业完成作业1.用自己的话,把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2.查找后人对戴嵩画作的评价,和同学交流。3.阅读其他的题跋作品,和同学分享你的体会。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讲了一件趣事: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不料却被牧童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错了,杜处士笑而赞同,觉得牧童说得很有道理。课文有两个自然段。第 1 自然段先写杜处土对斗牛图的喜爱。第 2 自然段分两个部分,先叙述杜处士和牧童对话;又引用古人的话“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说明了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强调了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神态、语言,准确生动,如,牧童的“拊掌大笑”,杜处士的“笑而然之”两者相映成趣,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牧童关于两牛相斗的话,既简洁又生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音及注释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写好“轴”“曝”“两个生字。2.能抓住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细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3.熟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通过注释和已有文言文基础,读懂文意。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学准备:PPT,学习单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 21 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则书戴嵩画牛。(师板书课题)2.理解课题:读准字音,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戴嵩”是谁?说说你对书戴嵩画牛这个题目的理解。再读课题,注意断句。3.简介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不仅能诗善文,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这篇文章讲了一件关于唐代画家戴嵩所画牛的趣事。那么,他想表达怎样的思想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设计意图:板书课题之后的齐读课题,是作为文言文教学首先要解决问题,能正确断句读好课题,基本就理解了课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集中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了课题,也就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简介作者苏轼,是为拓展作业阅读苏东坡传作铺垫。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正音。3.出示字词请学生认读。蜀 轴 锦 囊 曝 搐 婢 拊 掌 矣指名读,全班齐读。4.练写生字:轴、曝轴:要注意笔画顺序曝:要注意右边部分间架结构写紧凑。写正确、好看。5.再读课文,练习断句,指名逐句朗读。6.师范读全文,仔细听,老师哪些地方和你断句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7.学生试读课文。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8.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读正确、流利。9.师生合作读。设计意图:要想读懂文章,要首先正确认识生字和对句子进行正确的断句,对于文言文来说尤其如此。此环节包括两个方面,识字正音和练习断句。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三、理解文意。1.自学(1)借助注释,自主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2)在已知的字词旁边标注五角星,在不懂的字词旁边标注三角形。2.组学(1)组员逐句轮流分享,理解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2)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在问题单上。3.群学(1)小组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2)预设:“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中“好”,读 ho,是喜爱的意思。“所宝以百数”中“数”,读 sh,意为计算。“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中的“尤所爱”的意思是尤其珍爱。“一日曝书画”中的“曝”在文中的意思是晒太阳。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要注意联系上下文。4.借助注释,组内合作,试着翻译全文。5.小组汇报,师适时出示: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6.学生文白对读。设计意图:理解文意,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教学的重难点,体现为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分为三个环节,自学、组学和群学,体现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合作探究以及教师把握重难点的相机指导。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汇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以文白对读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这则文言文篇的理解和感受。四、发挥想象,练讲故事。1.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尝试表演读。2.杜处士对牛图“尤所爱”,小组合作,发挥想象,试着说一说:(1)他可能逢人便说:(2)他可能这样爱惜:(3)他还可能3.牧童“拊掌大笑”是怎样的笑?小组合作,发挥想象,试着演一演:表现出牧童的语言、神态和动作。4.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也笑了,你觉得他的笑是怎样的笑?试着写一写杜处士的表现和话语。5.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要求:(1)故事内容符合原文意思,不要遗漏情节,可加入自己的想象。(2)组内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声调,流利完整地讲一遍。6.全班展示,请两名同学上台讲,交流评价。设计意图:为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此环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试着说一说杜处士“尤所爱”,试着演一演牧童“拊掌大笑”,试着写一写杜处士“笑”时的表现和话语。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就水到渠成了。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是对文本进行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再加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使苏轼笔下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活灵活现起来,学生更能从中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快乐。五、感受人物,领悟启示。1.默读课文,填一填,想一想,处士对待牛的态度是“所宝”“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对待牧童“拊掌大笑”称“谬矣”的态度是“笑而然之”,你觉得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感悟处士是个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2.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出示: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引导学生感悟牧童是个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孩子。3.感情朗读,读出牧童的可爱、处士的宽厚以及两者相映成趣的画面感。4.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苏轼在讲完故事后,引用了一举古语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哪一句?5.指名回答,出示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6.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师)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师)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生)“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师)处士笑而然之。(生)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师、生)不可改也。(生)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师、生)不可改也。(生)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师、生)不可改也。7.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8.想一想,填一填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画牛当问()。()当问()。设计意图:一读二读三读再读,在读中感悟这则文言文,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引导学生悟出文本揭示的道理,不应是教师干巴巴的说教和灌输,而是用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人物,体会人物的精神,才能引发学生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既体现情趣,又体现理趣。六、总结拓展,介绍题跋。1.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因事求人,不要做凭空想象的外行人。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2.这则文言文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题跋。3.出示:题跋,即写在字画、书籍、碑帖前后有关品评、鉴赏、记事、考订等的文字,本文即属于这一文体。设计意图:教师总结,是在学生学习领悟基础上的总结提炼升华,是教师对文本思想的集中阐述,也是对本课难点内容的再次渗透。文本只是例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应举一而反三。在本节课的末尾提出书戴嵩画牛这则文言文,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题跋,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引发学生对“题跋”这种文体的探究兴趣。七、复习巩固,迁移积累1.用自己的话,把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2.查找后人对戴嵩画作的评价,和同学交流。3.阅读其他的题跋作品,和同学分享你的体会。4.推荐阅读苏东坡传。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迁移积累。本课教学内容完成后,布置了一项课内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其他三项为迁移积累的作业,查找后人对戴嵩画作的评价,是让学生以学习此文为契机,加强学生对戴嵩了解,提高学生对其画作的艺术鉴赏水平;阅读其他题跋作品,是通过拓展阅读,加强学生对题跋这一文体的进一步认识;读苏东坡传,以了解苏东坡个性、成就为切入点,对于了解宋代尤其是苏东坡那个时代的整个背景有很大的帮助。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林艳丽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伯牙鼓琴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教材简析】本文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则。本单元围绕“艺术之美”这个主题选编了文言文二则 月光曲 京剧趣谈 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第十四卷孝行览本味。全文虽然只有 80 余字,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很有画面感和震撼力,充分表现了音乐之美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课文先讲了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然后讲伯牙失去知音“终身不复鼓琴”。文章用墨极简,但画面感很强,富有想象空间。文中配有插图,便于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课文。课下还有重点词句的注释,也便于学生理解文意。课后“资料袋”中介绍了历史上与伯牙、锺子期有关的传说及文献资料,对“知音”和“高山流水”两个词的特殊意义进行了解释,用以帮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写“哉、巍、弦”3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伯牙和锺子期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4.能根据文中的描述想象音乐表现的画面,感悟“知音”深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根据文中描述想象音乐表现的画面,感悟“知音”深情。【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1.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说一说你仿佛看到可听到了什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这首乐曲,名字叫-高山流水,其背后流传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一起读课题伯牙鼓琴。2.读完课题,你最想问的是什么?(1)伯牙是谁?(2)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3.那么伯牙是何许人也呢?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借助资料解决?谁来读?二、读通古文,感知大意 二、读通古文,感知大意 1.那么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2.指名一生朗读课文,师生正音。3.你读得完全正确,特别是其中三个多音字,你读得特别正确。谁再来带着读一读这三句话。我们一起来读这三句话。标注拼音,指名再读。【出示:伯牙鼓琴,锺(zhng)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zi)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sho)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shng)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xin),终身不复鼓琴,以为(wi)世无足复为(wi)鼓琴者。】4.其实朗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得正确,还要注意合理地停顿,下面听老师读,看老师是如何停顿的。(教师范读)(2)学生按照教师的停顿符号练读。(3)学生在书上划分节奏,自由练读课文。(4)指名学生读。(5)齐读课文。5.通过刚才的读书,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事情的结果?指名回答,齐读。你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呢?指名回答方法。下面,让我们运用这样的方法练习说说这句话的意思。6.像伯牙和鈡子期这样的情意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板书:知音三、读懂古文,了解大意三、读懂古文,了解大意1.过渡: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就是他唯一的知音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哪些句子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伯牙和子期是一对知音?用笔划下来。(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句子)(2)借助书上的注释,想一想这两句话的意思。(3)指名回答。2.从这两句话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伯牙和子期确实是一对知音呢?3.反馈:A.可以从“方”“少选之间”时间很短,鈡子期就能感受到对方通过琴声想要表达的意思,感受到了他们一个是心有所念,一个是心有所想,确实是心有灵犀。现在,老师读伯牙的所念,你们读鈡子期的话,一起来感受两个之间的心意想通。B.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他们不愧为一对知音?从鈡子期对伯牙的赞叹可以感受到。“善哉乎”用今天的话可以怎么说?你说(太好了)(棒极了)谁能读出鈡子期对俞伯牙由衷的赞叹?评:发乎于心,我感受到了知音的情意。4.想象画面,推展思维当大家读到这两句话中红色字的时候,(课件出示此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想象一下,同桌交流。(1)指名交流。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读这句话。(2)指名朗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3)男生齐读此句(4)当我们读到“洋洋兮若江河”的时候(课件出示此句),你的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5)指名说。生1: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宽广的江河,生2:奔腾不息的江河。(6)指名读。带上我们的想象,读出我们的感受,谁来读?(7)女生齐读此句。“志在江河,”真好,同学们,正是这样雄伟巍峨的泰山,正是这奔腾不息的江河,我们感受了一对知音之间的情意。4.拓展:既然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那么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出哪些景物?出示情境图片,学生练习仿说。(1)志在天空,锺子期曰:“。”(2)志在白云,锺子期曰:“。”(3)志在高原,锺子期曰:“。”(4)志在 ,锺子期曰:“。”四、探秘知音,体悟真情 四、探秘知音,体悟真情 1.从上面的句子中,你看出了什么?(引出课后“知音”的含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2.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吗?3.你知道伯牙和子期是怎么相遇又怎么成为知音的吗?(插入微课:据说有一年八月十五,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楚王宴请群臣,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得非常投入,他用琴声把红日云霞、山林海浪等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他没想到,楚王听了之后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换首别的曲子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张,另换一首。可是不久,楚王君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甚至已经昏昏欲睡。伯牙既气愤又伤心,他在心中苦苦追问,天底下究竟有没有能听懂我琴声的人?后来,他独自一人来到汉阳江口排遣内心孤闷,即兴操琴一曲高山流水。然而令他没有想到是,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却有一个打柴的人锺子期,竟然听懂了他的琴声伯牙鼓琴,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就这样,两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于是,他们便结为兄弟,一起约定来年中秋再相聚)3.可是就在伯牙走后不久,子期不幸染病身亡。第二年中秋,当伯牙再来江边寻访老友的时候,没想到等候他的不是子期熟悉的笑脸,而是老友冰冷的坟墓。于是,在子期的墓前,伯牙重又摆开古琴,把他对子期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哀婉的琴声。同学们,你知道此刻伯牙的琴声在说些什么吗4.板书:难觅五、拓展阅读,升华情感五、拓展阅读,升华情感1.是啊,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 这本书中,生动地描述了伯牙在子期的墓前所写下的这首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p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随后,就见伯牙举起他心爱的凤尾琴,奋力摔在子期的墓前,接着,伯牙又挑断琴弦,终身不复鼓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3.同学们,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还有什么呢?面对悲痛欲绝的伯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4.是啊,正是因为知音难觅,所以千百年来,留下了这样的诗篇,读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唐李白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唐薛涛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明冯梦龙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板书设计:伯牙鼓琴知音难觅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 戴嵩画牛》(公开课)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素材(打包)-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rar》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文言文二则 戴嵩画牛 语文 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 戴嵩画牛》(公开课)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素材(打包)-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 单元 21 文言文 戴嵩画牛 公开 公然 ppt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 戴嵩画牛》(公开课)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素材(打包)-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rar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737150.html
QXX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