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山西省新绛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答案解析,Word版).doc

  • 上传人(卖家):mrliu
  • 文档编号:77366
  • 上传时间:2018-10-22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249.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山西省新绛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答案解析,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山西省 新绛县 第二 中学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期 试题 普通 答案 解析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 1 - 山西省新绛县第二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 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 “ 大荒山,无稽崖 ” ,用脂砚斋评

    2、说的话来说,就是 “ 荒唐也,无稽也 ” ,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评批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 “ 大荒山 ” 。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 “ 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 ” 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 块,便名曰“ 补天石 ” 。 “ 绛珠仙草 ” 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 “ 神草 ” 或 “ 仙草 ” ,

    3、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 “ 绛珠仙草 ” 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 神瑛侍者 ” 呢?他似是 “ 神鹰 ” 的谐音。很早以前,满族人中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 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

    4、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 2 - 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 “ 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 单剩下一块未用 ”的慨叹呢? 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 “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 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

    5、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愿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 “ 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 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之类的仙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1. 下列几种 说法中,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 “ 绛珠仙草 ” ,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 B.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 大荒山,无稽崖 ” ,就是 “ 荒唐也,无稽也 ” ,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 C.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

    6、的 “ 神瑛侍者 ” , “ 神瑛 ” 似是 “ 神鹰 ” 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 D. 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 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大荒山即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 “ 大荒山 ” ,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 “ 补天石 ” 。 B. 满族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 C. 随同清室

    7、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 “ 单单剩下一块未用 ” 的 慨叹。 D. 本文作者认为 “ 绛珠仙草 ” 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 “ 绛珠仙草 ” 很像。 3. 以下对于文章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B. 在第 自然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 “ 大荒山 ” 就是今天的长白山,- 3 - 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 “ 绛珠

    8、仙草 ” 就是人参。 C. 在第 自然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一个神 话,是为了证明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 D. 在第 自然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兴衰,剖析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答案】 1. B 2. C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是 “ 下列几种说法中,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C 项, “ 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 ” 并非作者的观点,而是曹雪芹的观点。 2. 试题分析:题干是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9、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D 项, “ 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 ” 不符合原文意思,应是其先人。 3. 试题分析:题干是 “ 以下对于文章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 项,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是证明 “ 大荒山、无稽崖 ” 是 “ 无可稽考 ” 之处;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 “ 大荒山 ” 就是 我国东北的长白山。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

    10、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 “ 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或者 “ 正确的一项 ” ,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 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 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仔细对照,正确判断。

    11、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 4 - 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 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

    12、堤之上,凡四方之上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土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易:改变 B. 视五人之死 视:看、对待 C. 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名词作状语,像奴仆那样。 D. 亦以明死生之大 明:表明 5.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蹈死:踏上死地,冒着生命危险。 B. 大阉亦逡巡畏义 逡巡:犹疑不决 C. 且矫

    13、诏纷出 矫诏:纠正诏书 D. 佯狂不知所之者 佯狂:假装疯狂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佯狂不知所之者 发其志土之悲哉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A. 两个 “ 之 ” 字相同,两个 “ 发 ” 字不同 B. 两个 “ 之 ” 字相同,两个 “ 发 ” 字相同 C. 两个 “ 之 ” 字不同,两个 “ 发 ” 字不同 D. 两个 “ 之 ” 不同,两个 “ 发 ” 字相同 7. 下面是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第一段表达了五人之死的崇高和可贵,显示出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B. 第二段评议了五人视死如归、临难不苟的英勇行为,点明了作记的缘由。 C. 第一段叙议结合,以议为主,使文章不仅具有说服力,更具有感染 力。 - 5 - D. 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 “ 高爵显位 ” 之人的 “ 辱人贱行 ” 与五人 “ 激昂不顾 ” 对比,突出五人 “ 荣于身后 ” 的显耀。 8. 翻译下列句子 ( 1)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土之悲哉? 【答案】 4. B 5. C 6. C 7. D 8. ( 1)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西省新绛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答案解析,Word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736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