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mrliu
  • 文档编号:77267
  • 上传时间:2018-10-22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14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云南省 沾益县 第一 中学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word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1 沾益区第一中学 2017-2018 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考试时间: 5 月 3 日 14:30-17:00( 150 分钟)】 一、 现代文文本阅读( 35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什么样的著作才能被称作经典 ?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不是伟大的经典,通常有两个尺度:一个是专业尺度,一个是精神尺度;用专业尺度来衡量,经典作品必须是自铸伟词、形式完美的;用精神尺度来衡量,它又必须表现人文情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固然与人们的阅读、阐释和评价有关,从根本上讲 ,决定于作品本身的价值和品质。概而言之,经典作品似乎都

    2、遵从以下几个律则: 第一,易感性。叔本华说:“我们发现每一位真正伟大的作家都尽可能洗练、明晰、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单纯质朴总是被看作真理的标志。”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有朴素、明白的特点,都是让人一看就懂但又觉得意味无穷。比如唐诗、宋词、元曲,大都明白如话,清新自然。其实,文学创作的一个美学原则,就是用最简约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意思,让读者费最少的力气得到最大的收获。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仅仅二十个字,就写出 了五个物象、三个动作、两种心象,描绘出一幅静夜思乡图,表达了一种流转无已的乡愁冲动。 第二,普遍性。经典作品不是琐碎无聊的个人经验。恰恰相反,在

    3、那些伟大的作品里,我们总是可以发现对有限的个人经验的超越,可以看到伟大作家对人类普遍经验的关注。那些伟大的作品,都能让人们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相反,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轰动一时的作品,却终因缺乏普遍的人性内容,缺乏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而被人们弃置一旁。 总之,经典是几乎所有人的朋友,是几乎所有人亲切而温馨的精神家园。一切伟大的经典都具有灯与火的性质,既照亮世界 ,又温暖人心。 第三,永恒性。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以说,人类之所以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希望借助作品的不朽,以实现精神的永生。 但是,只有经典作品才会征服时间。伟大的经典仿佛一种特殊的宝器,

    4、只有时间之手的拂拭,才能使它越来越明亮,才能使它历久弥新。一部作品倘若只在自己的时代获得了无上的尊荣,那还不足以证明它是一部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第四,正极性。所谓正极性,指的是一部作品在价值观、情感态度和道德境界上表现出的一种高尚而伟大的性质。一部真正的经典,不会怀着陶醉的心 情来渲染自私、冷酷和残忍,不会降低人类的尊严和道德境界,而是发掘并表现人性深处潜存的善良、正直、勇敢,通过2 塑造美好的人物,将人的精神提升。只有深刻地表现正极性内容的作品,才有可能是伟大而不朽的经典。 第五,给予性。那些真正的经典作品有着母性的慈爱气质,在这样的作品里,利他的牺牲精神,博爱的人道情怀,以及对自由、正义、

    5、平等和理想的不懈追求,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宁静的幸福感和丰饶的收获感。在中国伟大的经典诗歌里,你可以看到一种给予性的精神境界。例如,即使对无知的动物和无情的草木,杜甫的诗也表现出博大而温柔的情感; 或者对忍辱负重的老马充满感激之情,“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或者怀着深深的敬意,赞美一棵桃树,“高秋每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只有内心充满爱意的人,才能用有情的眼睛看无情的世界,才能给世界带来爱的光明和温暖。 总之,给予性是作家创造经典必须服从的律则,没有一部真正的经典作品不是给予性的。文学正是这样:越是表现给予性的慷慨与仁慈,越是能得到读者的喜爱,越有可能成为不朽的经典,这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6、的最根本的律则。(摘编自李建军经典的律则) 1下列关于经典作品衡量的诠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一部作品要成为经典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自铸伟词、形式完美的专业条件,一个是表现人文情怀的精神条件。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根本上是由本身的价值和品质决定的。 B.经典作品是几乎所有人的精神家园,像灯与火一样,既照亮世界,又温暖人心。它体现的是作家对人类普遍经验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C.经典作品要服从给予性律则。只要表现给予性的慷慨与仁慈,就能得到读者的喜爱,就能成为不朽的经典。 D.经典通过作品提升人的精神和道德境界,发掘出人性深处的善良、正直、勇敢,从而借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出一

    7、种高尚和伟大的正极 性。 2有关经典作品“易感性”和“给予性”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 A.作者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想要证明的是经典作品都比较浅显易懂,读者阅读无需费力气。 B.作者引用叔本华的话,说明了经典作品具有朴素、易让人明白的特点,有力证明了“易感性”这一论断。 C.因为杜甫内心充满爱意,拥有博大而温暖的情怀,所以在他的诗歌里面可以看到一种给予性的精神境界。 D.真正的经典作品有着母性的慈爱气质,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宁静的幸福感和丰饶的收获感。 3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经典作品 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屈原的离骚中“

    8、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达了坚守清正节操之志,彰显出经典的正极性。 B.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言清新,明白如话,描写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体现了经典的易感性。 C.托尔斯泰安娜 .卡列尼娜名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 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体现出经典的永恒性。 D.文艺作品既能表达博爱的人道情怀,又深受读者喜爱,就具备了经典文学给予性的特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从小学到初中,我都住在家里。那时候,我对书特别感兴趣。就是有故事的书,尤其是战争故事,我们称为打仗的故事。

    9、我根本没在意故事跟我在一起。父亲打过仗,他有一肚子打仗的故事。我只注意父亲的身体,因为,要是我在外边调皮捣蛋,回到家,仅仅用他长着老茧的手,随便拍我一家伙,就够我受的了。 父亲早出晚归,像一台农场里顶大梁的拖拉机,而且是履带式拖拉机,是那种老式的斯大林 80 号,开进开出,我能感到他的力气通过脚传到地里,整个土坯屋微微震动。他粗重的喘息,像在耕耘芦苇根密集的土 地。我特别关注他的表情。 父亲起床,就像拖拉机发动,我就醒,可我故意装睡。有一天早晨,他穿雨披。雨披的声音我听得出。他说:今天要下雨。我相信农场广播的权威,便说:爸,喇叭昨天预报晴天。 我到学校,军体课(那时的体育课),突然下起暴雨。我

    10、为父亲自豪,说:我爸果然预料到下雨了。 父亲的身体就是一个气象站。不过,每一回他发布气象预报,都跟他的身体有关:头痛或者腰疼。 父母对话,我听出了些名堂:父亲的脑袋里留着弹片,腰部挨过刺刀。 父亲的身体里藏着过去的战争。 一天夜里,我听母亲数叨父亲:突击队是年轻人的事 ,你咋跟一帮小伙子凑热闹?父亲说:他们两个人也比不过我一个。 4 第二天,在连队的食堂里打了晚饭,父亲板着脸对连长说:你凭什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列入突击队?连长参加过解放战争,说:老谢,老革命焕发革命青春,要是不考虑你这个老突击队队员,你还能让我太平吗? 父亲说:那也得我主动报名。 连长说:那我就把你的名字拿掉。 父亲说

    11、:我打日本鬼子的时候,你还在家放羊呢。 连长说:老谢,毛主席说,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父亲说:我现在正式报名。 我弄不懂父亲明明要参加突击队,为什么还要“摆老资格”?结果 ,不也还是突击队队员吗?不过,我知道了,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跟日本鬼子打过仗。我听说战争年代,父亲也是突击队队员。父亲一身土和汗。傍晚收工回家,他对母亲说这里疼那里酸,早早睡下。母亲念叨:还充好汉,把自己当成小伙子,逞什么能?父亲丢出一句“烦什么烦”,呼噜就响起,仿佛拖拉机又发动起来。父亲一累就打呼噜。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有使不完的力气。我念高中住校,他明显地衰弱了,似乎力气不如以前,转移到土地上边,收不回来。我考入师范后

    12、,他离休。我和父亲,几乎没有面对面坐着交谈过。我参加工作,当教师,偶尔回来,他坐着, 似乎有话要说,可是,我已经习惯了我和他之间的状态 -沉默。唯一的情况是,他再也不会挥动巴掌对待我了。我匆匆来,匆匆走。就像他当年早出晚归,他跟土地打交道,我与学生打交道。 后来,父亲卧床不起。我回家,他伸出手,仿佛有话要说,却已说不出话。我把他粗糙的手放进被子,时不时地替他翻转身体,似乎什么姿势都制止不住疼痛,只不过,跟气象无关。 后来,火化,骨灰里有一枚弹片,小手指甲盖那么小一片,它在父亲的身体里待了半个多世纪,已成了身体的组成部分,像拖拉机里一个小小的垫片,却起过作用。那么魁伟的身体就化为盒中的骨 灰,像

    13、沙尘,那么轻那么轻。从遗物中,我发现一本五十年代初发给他的残疾军人证。 突然,我想到,我参加工作以后,父亲的样子,像要对我说什么,可是,我总不给他创造机会。我还以为这就是我和父亲的习惯状态,唯有我有遗憾。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 第一段写父亲“ 仅仅用他长着老茧的手,随便拍我一家伙,就够我受的了 ”,表现出父亲的严厉和冷酷。 B.小说写“我已习惯了我和他之间的状态”是为了说明父子二人都各忙各的,所以没有共同5 语言。 C.小说写父亲发布气象预报“跟他的身体有关:头疼或 腰疼”,为下文写父亲骨灰里的弹片作铺垫。 D.小说写父亲“板着脸”和连长争吵,是想要“摆老资格”,“吃老本”,不想参加突击队。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5 分) 6.小说 17 自然段“发现”“残疾军人证”情节与前文什么情节照应,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726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