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3单元)[初中化学实用资料].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3单元)[初中化学实用资料].pdf》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实用资料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3单元 初中化学实用资料 初三化学 上册 知识点 总结 单元 初中化学 实用 资料 下载 _三轮冲刺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学 科。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会发生物理变化。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会发生物理变化。 注意:电灯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注意:电灯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 3、物质的性质:一般描述用“能、可以、是、容易”等词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性等。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蜡烛的燃烧既包含物理变化(蜡烛熔化)又包含化学变化(蜡烛燃烧) 。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 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 呼出气体:二氧化 碳、水多 6、各种常见仪器: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漏斗 滴管 集气瓶 水槽
3、 铁架台 (1)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广口瓶。 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竖) (2)液体药品的取用:存放:细口瓶。 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 试管略倾斜 讨论:讨论:1.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防止药液污染蚀桌面和避免试剂受到污染防止药液污染蚀桌面和避免试剂受到污染 2.2.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 防止药液流出试管外防止药液流出试管外 3.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贴标签
4、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4.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防止试剂挥发和避免试剂受到污染防止试剂挥发和避免试剂受到污染 (3)量筒:无0刻度;正确读数: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 平 仰视:读数偏小仰视:读数偏小 俯视:读数偏大俯视:读数偏大 (4)酒精灯: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 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 吹。 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对物质加热用外焰 (5)
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对液体加热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1/3,试管口向,试管口向 上与桌面成上与桌面成 4545角,先预热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口不可角,先预热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口不可 对人,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刻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对人,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刻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 外焰。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
6、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等 (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 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 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 1 1、 空气的组成: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3、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 字母表示:A+B AB 分解反应:特点:“一变多” 字母表示: ABA+B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4、 催化剂:特点:“一变两不变” 一
7、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两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两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 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SO2、NO2、CO、可吸入的颗粒物和 O3等。 注意:注意:COCO2 2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知识点 1、 原子的构成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1)质子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
8、集中在原子核上。 (2)相对原子质量(Ar) 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没有单位 2、元素 (1)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本质区别,决定因素:质子数 (3)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地壳中元素居前五位的:氧、硅、铝、铁、钙氧、硅、铝、铁、钙 生物体中元素居前三位:氧、碳、氢(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3、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 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 粒。 相同 点 体积和质量都很小;都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和原子间都有间 隔;同
9、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原子和元素的比较 原子 元素 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 一类原子原子的总称 特征 表示具体的粒子, 也表示种类。 既讲 种类也讲个数。 表示种类, 不是针对具 体的某个粒子而言。 只 具有宏观含义 我们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补元素。我们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补元素。 5、元素周期表:每行叫周期、
10、每列叫族 规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规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递增;数递增; 同一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同一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 递增;递增; 6、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 (2)电子电子层的规律:第一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 8 个 电子,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 8 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 2 个) 最外层具有 8 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 2 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 稳定
11、结构。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 4 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多于 4 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都是 8 个电子(氦为 2 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7、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原子 离子 定义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 微粒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电性 不带电 带电荷 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联系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 电子变成阴离子 离子离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 SOSO4 42- 2- 碳酸根碳酸根 COCO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