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化学全册总复习 导学案(带答案)[初中化学实用资料].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九下化学全册总复习 导学案(带答案)[初中化学实用资料].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实用资料 九下化学全册总复习 导学案带答案 初中化学实用资料 化学 全册总 复习 导学案 答案 初中化学 实用 资料 下载 _三轮冲刺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九年级下册整理复习九年级下册整理复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整理复习九年级下册所学知识 2.总结常见题型及对应方法 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分析: 1.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题型 2.酸碱盐综合实验题型 情景导入:情景导入: 复习引入 第八单元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 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 ,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
2、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1、金属材料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 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 钢 黄铜 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
3、.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 铜锡 合金 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盐 + H2 3、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 “前换后,盐可溶” )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4、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 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 Fe3O4 )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5、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 O2、水、CO2 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 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 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防止金属腐蚀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合理
6、开采矿物 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例 1.下列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 B 为黑色固体,N 为蓝色 沉淀,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D 的化学式为 CaO 。 (2)BA 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CO Cu+CO2 。 (3)C 和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其基本反 应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 【分析】根据 B 为黑色固体,B 与硫酸反应生成的 C 会生成蓝色沉淀 N,所以 N 是氢氧化 铜沉淀,C 是硫酸铜,E 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 F 会与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所以 F 是氢
7、氧化 钠, 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所以 A 是二氧化碳, M 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 D, 所以 M 是碳酸钙,D 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 E 是氢氧化钙,然后 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 (1)B 为黑色固体,B 与硫酸反应生成的 C 会生成蓝色沉淀 N,所以 N 是氢 氧化铜沉淀,C 是硫酸铜,E 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 F 会与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所以 F 是氢 氧化钠,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 A 是二氧化碳,M 高温生成二氧化碳 和 D, 所以 M 是碳酸钙, D 是氧化钙,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所以 E 是氢氧化钙,
8、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D 的化学式为 CaO; (2) BA 的反应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 CuO+CO Cu+CO2; (3)C 和 F 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1)CaO; (2)CuO+CO Cu+CO2; (3)CuSO4+2NaOHCu(OH)2+Na2SO4,复分解反应。 练习 1.向一支装有少量 CuO 的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物质,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 题。 (提示:CuSO4+2NaOHCu
9、(OH)2+Na2SO4) (1)图 A 实验中加入过量稀 H2SO4 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O+H2SO4 CuSO4+H2O ; (2) 图 C 实验中加入过量稀 H2SO4 后, 反应停止后, 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H2SO4、 Na2SO4、CuSO4 ; (3)如图 D,向图 C 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插入新打磨的铝丝,在铝丝表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气泡,有红色固体析出 ,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铝丝。 甲同学通过观察,认为试管中溶液里的溶质不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为无 色 ; 在甲同学分析基础上, 乙同学认为要确定溶液里的溶质成分, 只需向其中加入适量的 BDE (
10、填序号)即可。 A酚酞溶液 BZn 粒 C稀盐酸 DCu(OH)2 ECaCO3 粉末。 【分析】 (1)考虑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2)考虑硫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 水; (3)依次根据反应情况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 (1)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故填: CuO+H2SO4CuSO4+H2O; (2)A 中加入过量硫酸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B 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 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图 C 实验中加入过量稀 H2SO4 后,
11、硫 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因此 C 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硫酸钠和硫酸铜; (3)C 实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硫酸钠和硫酸铜,向图 C 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插入新 打磨的铝丝,铝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因此在铝丝表面能 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有红色固体析出; 甲同学通过观察, 认为试管中溶液里的溶质不含有硫酸铜, 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为无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硫酸铝,没有硫酸铜,是否含有稀硫酸不知道,因此乙同学认为要 确定溶液里的溶质成分,只要确定是否含有硫酸即可,A 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12、,无法确定; B 加入锌粒,若产生气泡,则有稀硫酸,否则没有;C 加入稀盐酸无法确定是否有稀硫酸; D 稀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溶液;E 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故选 BDE。 故答案为: (1)CuO+H2SO4CuSO4+H2O; (2)H2SO4、Na2SO4、CuSO4; (3)产生气泡,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为无色;BDE。 第九单元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 CuSO4 为蓝色 FeSO4 为浅绿色 Fe2(S
13、O4)3 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Ca(OH)2 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饱和溶液不一定
14、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 NH4NO3 溶解 溶解放热:如 NaOH 溶解、浓 H2SO4 溶解来源:学|科|网 Z|X|X|K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 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 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 NaCl 的溶液度为 36g 含义: 在 20时,在 100 克水中最多
15、能溶解 36 克 NaCl 或在 20时,NaCl 在 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 36 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 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Ca(OH)2 (4)溶解度曲线 例: (1)t3时 A 的溶解度为 80g (2)P 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 和 C 的溶解度相同 (3)N 点为 t3时 A 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 A 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 为饱和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
16、溶剂 80 0 t1 t2 t 3 N t S P A B (4)t1时 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CBA (5)从 A 溶液中获取 A 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 A 溶解度是 80g 。 (7)t2时 A、B、C 的饱和溶液各 W 克,降温到 t1 会析出晶体的有 A 和 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 次为 ACB (8)除去 A 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 A 与 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 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 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
17、响因素:气体的性质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 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 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100%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 C%= 100%(C S)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仪器:量筒、滴管、
18、烧杯、玻璃棒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S 100+S C 例 1.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含义 t1时,A、C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t2时,将 15gA 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60 g; (3)若 A 物质中含有少量的 B 物质,提纯 A 物质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 (填 “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 ; (4)t3时,将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A、C 。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从而确定物
19、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 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 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 点含义是:t1时,A、C 两物质 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20g,所以将 15gA 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 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60g; (3) 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所以若 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 B物质, 提纯 A 物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t1时,B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 物质的溶解度次之,降低温度,
20、A、B 物 质会析出晶体, C 物质不会析出晶体, 应该按照 t2时的溶解度计算, 所以 t3 时,将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故答案为: (1)t1时,A、C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60; (3)降温结晶; (4)B、A、C。 练习 1.向装有 10.0g 铜锌合金的烧杯中加入 50.0g 某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 物质的总质量为 59.8g。求 (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为 0.2 g; (2)该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 (2)根据锌与
21、硫酸反应的方程式,由氢气的质量求出所消耗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再 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10.0g+50.0g59.8g0.2g (2)设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g 98 x = 2 0.2g x9.8g,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9.8g 50.0g 100% =19.6% 故答案为: (1)0.2; (2)19.6%。 练习2.取 100g 一定质量分数的Ba (OH) 2 溶液于烧杯中, 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 20%的H2SO4 溶液。实验过程中,
22、溶液的 pH 与加入 H2SO4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a(OH)2 中钡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0.1% ,当加入 9.8gH2SO4 溶液时,溶液的 pH 大于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7 (2)计算 Ba(OH)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可以进行相关方面 的判断和计算。 【解答】解: (1)Ba(OH)2 中钡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7 171 100%80.1%; 由图中信息可知,当加入 19.6g 稀硫酸时,稀硫酸恰好和氢氧化钡完全
23、反应,当加入 9.8gH2SO4 溶液时,氢氧化钡过量,溶液的 pH 大于 7。 故填:80.1%;7。 (2)设氢氧化钡的质量为 x, Ba(OH)2+H2SO4BaSO4+2H2O, 171 98 x 19.6g20% 171 x = 98 19.6g20%, x6.84g, Ba(OH)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84g 100g 100%6.84%, 答:Ba(OH)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84%。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 、盐酸(HCl) 、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