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学反思-(部编)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rar
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 少年中国说写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 1900 年。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帝国主义嘲笑中国为老大帝国,在此背景下,梁启超写了这篇文章。文章热情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号召“中国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课文多为四字一句,或六字一句,而且押韵,多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大量引用典故。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一、教学效果1、名言导入,激发兴趣。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梁启超的名言以及少年中国说原文(试着读一读)。一开课,便让学生交流名言,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初步从名言中认识梁启超,既拉近与作者的距离,也为学习本文及感受人物品质作好铺垫。2、批文入境,感知内容。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一环节用时比较长,学生不会读的字音比较多,足够的练习时间才能保证流利的朗读。还创设了生帮生朗读和听录音的环节,充分营造读书氛围,落实诵读目标;接着引导读出本文的停顿、韵律美,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言美。紧接着思考课后问题: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在思考中再次走进文本,进一步感知文章的内容。3、品词析句,体悟情感。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个探究性的问题一抛出,孩子们便进入了情绪高涨的辩论理解之中,情感立刻在思维碰撞中得到感染和升华。再次激发学生: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为中华之兴盛而努力的志向扎根心中,使整堂课达到了高潮!4、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积淀。“腹有诗书气自华!”不错的,学生积累越多,感受会越深,表达会更得心应手。在指导背诵时先引导观察写作特点,再以补充填空的形式呈现,学生背得兴味盎然,而且速度非常快,准确率也很高。今天的积累,也为明天的语言交流夯实了基础。二、成功之处文章虽然不长,但读起来有难度,理解起来更有难度。但是,整堂课却在我的预设中一步一个台阶稳步上升,由不会读到会读,不理解到感悟深刻,为国之兴亡立下远大志向可谓是水到渠成!抑扬顿挫的诵读环节更是让课堂熠熠生辉!三、不足之处这堂课上下来,优秀的孩子一展自己的风采,也有了自己更高的目标,但是有部分学生因自学能力和读书能力不强做了看客,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不均衡,课堂容量也略显臃肿,不够合理。四、改进措施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重视创设更适合中等生发展的教学环节,补充原文内容,在对比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使我的教学效果趋于更圆满!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 1900 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在风雨飘摇的1900 年,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本课是一篇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过渡性的文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是学习本课的关键。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最后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标。本文长短句结合,交替出现,节奏感极强。因此我先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然后用时大约 15 分钟把课文读流利。课后学生们反应,当把课文读流利之后就发现自己的声调不由自主地变得高亢嘹亮,好像要把胸中那种豪迈之气和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霸气发泄出来一样。这就是本文的特点之一。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之后,我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课文毕竟不是现代白话文,但又比文言文好理解。所以我采用的策略是,学生先自己借助注释说一说,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订正。这个过程中老师巡视实施点拨,但绝不越俎代庖。第三,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之后再尝试着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熟读课文,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们在有感情朗读的同时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的,完成了本课设置的第二个重点背诵课文。第四、内容拓展延伸。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重温 1940 年后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以及康、梁等人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播放鸦片战争(片段)播放虎门销烟(片段)播放开国大典(片段)。让孩子们通过视频感受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的屈辱和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以及新中国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因为本文的时代背景与现在的孩子们相隔太远,虽然做了相关的介绍,但是对于真正理解本文还是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在以后备课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时代的障碍、历史的障碍、语言文字的障碍,让学生通过学习直接抓住文章的精髓,牢固地完成了学习的目标。少年中国说 教学反思少年中国说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效果。2.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对“干将发硎”“奇花初胎”等一带而过,很多同学对这些内容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我一定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能留给学生一点儿疑问。
收藏
编号:769864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0.96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4-07-31
2
文币
- 资源描述:
-
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 少年中国说写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 1900 年。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帝国主义嘲笑中国为老大帝国,在此背景下,梁启超写了这篇文章。文章热情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号召“中国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课文多为四字一句,或六字一句,而且押韵,多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大量引用典故。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一、教学效果1、名言导入,激发兴趣。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梁启超的名言以及少年中国说原文(试着读一读)。一开课,便让学生交流名言,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初步从名言中认识梁启超,既拉近与作者的距离,也为学习本文及感受人物品质作好铺垫。2、批文入境,感知内容。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一环节用时比较长,学生不会读的字音比较多,足够的练习时间才能保证流利的朗读。还创设了生帮生朗读和听录音的环节,充分营造读书氛围,落实诵读目标;接着引导读出本文的停顿、韵律美,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言美。紧接着思考课后问题: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在思考中再次走进文本,进一步感知文章的内容。3、品词析句,体悟情感。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个探究性的问题一抛出,孩子们便进入了情绪高涨的辩论理解之中,情感立刻在思维碰撞中得到感染和升华。再次激发学生: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为中华之兴盛而努力的志向扎根心中,使整堂课达到了高潮!4、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积淀。“腹有诗书气自华!”不错的,学生积累越多,感受会越深,表达会更得心应手。在指导背诵时先引导观察写作特点,再以补充填空的形式呈现,学生背得兴味盎然,而且速度非常快,准确率也很高。今天的积累,也为明天的语言交流夯实了基础。二、成功之处文章虽然不长,但读起来有难度,理解起来更有难度。但是,整堂课却在我的预设中一步一个台阶稳步上升,由不会读到会读,不理解到感悟深刻,为国之兴亡立下远大志向可谓是水到渠成!抑扬顿挫的诵读环节更是让课堂熠熠生辉!三、不足之处这堂课上下来,优秀的孩子一展自己的风采,也有了自己更高的目标,但是有部分学生因自学能力和读书能力不强做了看客,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不均衡,课堂容量也略显臃肿,不够合理。四、改进措施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重视创设更适合中等生发展的教学环节,补充原文内容,在对比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使我的教学效果趋于更圆满!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 1900 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在风雨飘摇的1900 年,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本课是一篇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过渡性的文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是学习本课的关键。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最后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标。本文长短句结合,交替出现,节奏感极强。因此我先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然后用时大约 15 分钟把课文读流利。课后学生们反应,当把课文读流利之后就发现自己的声调不由自主地变得高亢嘹亮,好像要把胸中那种豪迈之气和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霸气发泄出来一样。这就是本文的特点之一。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之后,我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课文毕竟不是现代白话文,但又比文言文好理解。所以我采用的策略是,学生先自己借助注释说一说,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订正。这个过程中老师巡视实施点拨,但绝不越俎代庖。第三,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之后再尝试着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熟读课文,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们在有感情朗读的同时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的,完成了本课设置的第二个重点背诵课文。第四、内容拓展延伸。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重温 1940 年后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以及康、梁等人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播放鸦片战争(片段)播放虎门销烟(片段)播放开国大典(片段)。让孩子们通过视频感受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的屈辱和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以及新中国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因为本文的时代背景与现在的孩子们相隔太远,虽然做了相关的介绍,但是对于真正理解本文还是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在以后备课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时代的障碍、历史的障碍、语言文字的障碍,让学生通过学习直接抓住文章的精髓,牢固地完成了学习的目标。少年中国说 教学反思少年中国说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效果。2.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对“干将发硎”“奇花初胎”等一带而过,很多同学对这些内容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我一定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能留给学生一点儿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4单元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学反思-(部编)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rar》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语文
第4单元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学反思-(部编)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单元
少年
中国
节选
教学
反思
统编
年级
上册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