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在变化 苏教版 六年级 科学 上册 第三 单元 物质 变化 全部 教案 课时 下载 _2001版资料(旧)_苏教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 1 - 根据苏教版教材制定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共 4 份) 学校: 姓名: 日期: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 2 - 1.蜡烛的变化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 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 物质。 3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教学重点】点】 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
2、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会从周围的物质变化现象中判断两类变化。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蜡烛、蜡块、烧杯、火柴、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蒸发皿、澄清石灰水、多 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教学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 2生:蜡烛 3师:对了,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蜡烛。 (板书) 二、二、加热和燃烧蜡烛,认识物质的两种变化加热和燃烧蜡烛,认识物质的两种变化 1师:蜡烛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品,你们认真的观察过它吗? 2生:没有 3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观
3、察并描述我们桌上的蜡烛,看看谁观察到蜡烛的特点最多。 4学生进行观察蜡烛的活动,汇报蜡烛的主要特点。 生 1:蜡烛是白色的,呈圆柱体。 生 2:蜡烛由蜡油和中间的蜡芯构成。 5 师: 刚刚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蜡烛在同学们的眼中竟有这么多的特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 3 - 但是,今天我们想要来研究蜡烛,你觉得光凭我们刚才的观察能真正了解蜡烛吗?那么你们 准备怎么来研究呢? 6生思考回答:燃烧蜡烛 7师:好,那我们就燃烧(板书)蜡烛,看看会产生什么现象。请组长取出 1 号信封里的实 验记录表(课件:记录表) ,实验时负责及时将蜡烛燃烧产生的现象记
4、入表中。实验前老师想 给你们提几点要求,请看大屏幕(课件:读注意点) ,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 8学生燃烧蜡烛实验,教师巡视。 9学生展示汇报实验记录。 10生:当我们把蜡烛燃烧时,蜡烛由大块变成小块,再烧就没有了,而且发光、发热,还 产生烟。 (课件完成表 1:发光、发热、烟、熔化、减少) 11师: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有黑烟,还会减少。那么除了将蜡烛燃烧,你还有什么方法 来就研究它? 12生:加热蜡烛 13师:燃烧和加热是一回事吗? 14生:不是,燃烧要用到火去烧;加热并不直接接触到火。 15师:好,那我们再对蜡烛进行加热(板书) ,看看又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产生?在这个实 验中,你们觉得会用
5、到哪些器材? 16生:回答 17师:简单介绍实验器材(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坩埚里的固体蜡块) , 18师:请组长取出 2 号信封中的实验记录表(课件:记录表) ,继续负责将蜡烛加热时所产 生的现象记入表中。同样,实验前老师也想给你们提几点要求,请看大屏幕(课件:读注意 点) ,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 19学生加热蜡烛实验,教师巡视 20生:我们对蜡烛进行加热后,发现蜡烛熔化了,由原来的固态变成了液态。 21师:如果过一会冷却以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22生:变成固体。 23师:蜡烛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24生:形态发生了变化(教师完成课件实验记录表 1:形态变化) 25师:蜡烛除了形态发生变化
6、,有没有减少?物质本身有没有变? 26生:没有减少(教师完成课件实验记录表 1:没有减少) ,仍然是蜡。 27小结: (比较课件上的记录表)在燃烧蜡烛的实验中,不仅发光、发热、有烟,熔化,而 且蜡烛减少了,在加热蜡烛的实验中,蜡烛有固态变成液态,冷却后又会变成固态,仅仅是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 4 - 形态发生了变化, 蜡烛本身没有减少; 那么燃烧时少了的蜡烛去哪儿了呢, 你们想不想知道? 下面我们接着研究。 28师:请仔细看书 30 页下方的图片,了解实验方法。 (生看书) 29师:在这个实验中需要哪些材料?(课件) 30生:需要蜡烛,烧杯,火柴,还有包裹烧杯的
7、面纸。 (课件:生说师指, 师强调面纸的作用以及烧杯在火焰上方的距离与角度) 31师: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32生讨论回答:用纸包裹着烧杯,不能烫着。 33 师: 老师给你们每组准备了 2 个烧杯, 请组长拿起 1 号烧杯摸一摸烧杯内壁有什么特点? (组长摸完回答:干燥的) 34师:如果将 1 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 1 分钟,干燥的烧杯内壁上会有怎样的现象发 生,下面请动手实验,完成后不熄灭蜡烛,开始! 35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36师:实验做完了,你们观察到什么? 37生汇报实验结果 生:将 1 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我们发现烧杯内壁有“雾气”(课件完成表 2) 。 38师:准确
8、的说是小水珠,你能告诉大家,这小水珠是哪里来的吗? 39生(学生迟疑许久,不能很快作答) :是由燃烧的蜡烛产生的。 40师: (拿起一根点燃的蜡烛)我怎么看不到蜡烛燃烧有小水珠产生?(学生不会回答) 4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它吗,这是我们四年级时学过的知识。 (课件:造雨图片并讲解) 42生思考。 43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冰冷干燥的烧杯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产 生了什么? 44生:产生了水蒸气。 45师:原来燃烧后少掉的蜡烛有一部分变成了水蒸气(课件:老师完成实验记录表 2) 。 46师: (过渡)蜡烛燃烧难道只产生水吗?下面我们继续研究。请组长拿起 2 号烧杯,用眼 睛仔
9、细看 2 号烧杯有什么特点? 47生观察:透明 48师:请组长将小烧杯里的澄清石灰水倒入透明的 2 号烧杯中轻轻摇晃,然后倒回小烧杯 (教师示范,组长完成) ,按照刚才的方法继续实验。 49生实验,师巡视。 50生汇报(多请几个人) :将 2 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我们观察到透明的烧杯内壁上渐渐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 5 - 有白色物质(课件完成表 2)产生。 51师:白色物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让我们再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请 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 52师:逆推讲解(知识回顾: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 53生思考回答: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
10、产生白色沉淀物,我想杯中可能有二氧化碳气 体。 54师:那么,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种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 题呢? 55生: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56师:原来白色物质是澄清石灰水遇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形成的,说明燃烧少掉 的蜡烛还有一部分变成了二氧化碳。 (课件完成实验记录表 2 ) 57师: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蜡烛燃烧会产生水蒸气,二氧化碳,还会产生什么呢? 老师也来试试。 (演示实验:白瓷片变黑) 58师:你们看到什么? 59生:白瓷片变黑了 60师:这黑色的物质是什么? 61生思考:黑灰(课件完成实验记录表 2) 62师:这是由于蜡烛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
11、后释放出游离的碳(课件完成实验记录表 2) ,粘 在白瓷片底部,看起来像是黑灰一样。 63小结:通过刚才燃烧蜡烛的实验,我们发现蜡烛在燃烧时熔化变短的同时还产生了水蒸 气、二氧化碳,碳,这说明蜡烛燃烧不仅是形态发生变化,还产生了一些与蜡烛本身不同的 新物质。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64师:现在能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吗:少了的蜡烛去哪儿了? 65生:少了的蜡烛变成了水蒸气、二氧化碳,碳这些新物质。 66师:实验做完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加热”和“燃烧”蜡烛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有什么 不一样? 67生:加热蜡烛后,蜡烛只在形态上发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燃烧蜡烛后,蜡烛会发 光、发热,产生水蒸气、二氧化
12、碳、碳,产生了新的物质。 (红色部分板书) 68师: (课件归纳)像加热和点燃蜡烛发生的变化一样,我们周围许多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 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还能变回去;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物质 的变化,但是再也变不回去了,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 6 - 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看书 P31,并朗读)这就是今天我们从蜡烛的变化(板 书)中学到的科学知识。 三、拓展总结,课后延伸三、拓展总结,课后延伸 1师:今天老师买了块豆腐,想回家做麻婆豆腐吃 2生:把一大块豆腐切成小块,只是形态发生
13、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第一种变化) 生:豆腐做成菜被我们吃掉后,不但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的物质,有营养的被身体吸 收掉了,没有用的形成废物被排出体外。 (第二种变化) 3师总结:同学们能把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真棒!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变化, 比如(课件)秋天到了,绿色的枫叶变红了,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看看还有哪些这样的 变化,下堂课我们接着研究,下课! (谢谢指导! )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 7 - 2.铁钉生锈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知道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 化。 2通过对比实验,探
14、究铁生锈的原因。 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不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能区别铁和铁锈的区别,能分析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出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生锈的铁制品、铁钉、试管、油、水。 【教学【教学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过程设计】 一、铁钉生锈了 1 (拿出一块生锈的铁片和一块不生锈的铁片) ,这两个都是铁片,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 的地方?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吗?我们用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学生汇报观察的方法。 (1)颜色上观察; (2
15、)光泽上观察; (3)利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空隙; (4)用手摸摸; (5)用锤子击打;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触摸,来发现贴于铁锈的不同,引入课题。 二、二、探索铁生锈的原因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1在日常生活中,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 2生汇报:铁器可能放在潮湿处易生锈,在干燥处则不易;涂油漆或电镀过的铁器不容易生 锈,而在空气中的“裸”铁器则易生锈。 3由此可见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每一小组来设计验证自己的假设吧?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 8 - (1)分组研究活动。 (2)汇报阐述,通过观察比较得出铁片和铁锈的不同点,得出铁生锈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属于 化学变化
16、。 (3)小组设计实验。 (4)讨论后学生总结: 铁器生锈是因为和空气接触,我们想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变化; 铁器生锈是因为水的存在,我们猜测是铁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铁器生锈是因为水和空气对铁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4在了解了铁于铁锈的不同之后,知道铁生成铁锈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并能提出合理的猜 测铁生锈的原因。 5那如何证明这些可能性是否成立? 6学生推论:如果第一个假设正确,则在干燥条件下,铁在空气中就能生锈;如果第二个假 设正确,则铁在水中并和空气隔绝就能生锈;如果第三个说法正确,则必须在既有空气又有 水分的条件下铁才能生锈。 7学生经过讨论后,顺利地分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将洁净的
17、铁钉放于干燥的试管中,用塞子塞紧; (2)取煮沸除去空气的水装满试管,放入洁净的铁钉,用塞子塞紧,不留一点气泡; (3)将洁净的长铁钉放入试管中,倒立于盛水的烧杯里,试管里只有少量的水和空气,在试 管外壁上标记水面的位置,并放置一段时间。 8在猜测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提高学生的动手 能力以及探索意识。 9讨论:你注意到河边的那些自来水管吗?它们常常是上边不锈,下边不锈,只是靠近水面 的那一段才生锈,这是什么原因呢? 10原来,只有当空气中的氧气一旦溶解在水里,才会使铁生锈。在靠近水面的部分,与空 气距离最近,水中所溶解的氧气也最多,所以容易生锈。空气中的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