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测试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测试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汾阳市 第二 高级中学 文水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测试 试题 答案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1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联考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作为家国同构的中国社会,其统治的根基是家庭, “ 孝 ” 的观念、行为和评价在百姓的生活中普遍存在,于是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 “ 仁 ” 通过 “ 孝 ” 把它的伦理价值诉求、道德价值观念和政治伦理规范贯彻到百 姓生活中去 。 孔子使孝由源出的宗教意义转化
2、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从宗教道德传统转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及家族道德原则。孝成为一切高尚道德的内在根据,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奉行孝道成为建立各种美德的起点;实践孝道的过程就是仁德不断扩充发展,进而实现孝的目标,同时进达仁德的境界。孝悌是仁德的基础,在家里行孝尽悌就是仁德培养的开始,是达仁的有效途径。孝是具体而微的道德情感要求,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仁则是对世间一切人和事普遍关照的伦理道德归宿,是由个人道德修养提升而来的,因此孝是一切仁德的根本。对父母尽孝,是实践仁德的第一对象, 也是仁德培养的开始,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其中就包含着生时尽孝,死后依礼祭祀。孔子指出侍奉父母必须依礼奉行才是尽孝,说明当时礼所规范
3、的事情就是应该做的事情,礼即理,是当时社会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因此依礼尽孝就是仁德的自我实现和不断提升。 孔子的仁强调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爱人。孔子要求人们用博大的胸怀去爱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亲之情成了仁的根本内容。对父母的亲亲之爱即 “ 孝 ” ,就自然成为仁爱的起点。孝与仁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百姓通过对父母的亲情之爱推己及人,彰显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担当,不断追求仁爱的最高目标。 孔子在新的逻辑结构和时代需要下,将孝悌伦理与社会需要重新组合,使孝的观念不仅局限于家庭伦理层面,也为社会政治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孔子从家庭内部父子、兄弟之间的自然 “ 亲亲 ” 出发,将孝的功能
4、推广到社会和政治层面,以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作出较为圆融的和解。孔子的孝强调子女对于父辈的尊敬,在亲亲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尊尊、长长的重要性。在以家为本位的宗法社会里,家与天下合二为一,为政者便以父子关系来比附君臣关系,臣子要像对父母尽孝那样对君主尽忠,孔子认为孝是为政的始基,孝悌是可以实现和操作的道德实践,从 孝悌在家庭内部的实行推广至整个国家,仁政的目标就可达到。 总之,孔子由仁德、仁爱而达仁政的具体途径,孝始终贯穿其中。孝是仁德的根本,是仁爱的根基,是仁政的根源,体现出孝是仁得以塑造的道德根据,是仁得以展开的实践基础 ,是仁由下而上得以施行的内在动力。 (摘编自论孔子之仁与孝,有删改)
5、1下列关于仁与孝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是儒家核心理念,它常把伦理价值诉求、道德价值观念和政治伦理规范,贯彻到百姓2 生活中去。 B仁作为伦理道德归宿,是由个人道德修养提升而来,孝则是具体而微的道德情感 要求,普遍关照世间一切人和物。 C孝与仁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百姓只要能够对父母行孝,并且能够把这种孝道推己及人,便可达到仁爱的最高境界。 D孝是仁的道德依据,正是因为有了孝,仁才得以展开,具备了由下而上得以施行的内在动力。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以 “ 孝 ” 入手,分析了孝原本只是一种宗教道德传统,从孔子开始,才转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及家族道德原则。
6、 B因为依礼尽孝是仁德的自我实现和不断提升,所以对父母尽孝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依礼奉行,包括生时尽孝,死后依礼祭祀。 C文章从 “ 孝 ” 入手,论证 “ 孝 ” 是一切仁德的根本。在家里行孝尽悌就是对仁德的不断扩充和发展,最终可以实现孝的目标,同时进达仁德的境界。 D文章论述了 “ 仁 ” 和 “ 孝 ” 的关系,在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里,家庭是统治的基础,如果可以把孝悌作为道德实践,推广至整个国家,就能达到仁政的目标。 3依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仁 ” 作为儒家核心理念,结合时代需要演化为 “ 仁德 ”“ 仁爱 ”“ 仁政 ” 思想,形成了完备的 “ 仁学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6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