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选必修共5套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选必修共5套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温习 必修 模块 综合 评估 检测 试卷 汇编 答案 谜底 解析 下载 _模拟试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选必修共5套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汇编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满分:100分 限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仰韶文化的扩张与激荡形成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的中原龙山文化。在其直接影响下,原来属于大汶口文化范畴的河南东部地区,出现了面貌接近中原文化的造律台文化等一系列文化演进过程,与炎黄二部落经过涿鹿之战进一步打击地处东部的蚩尤部落的历史进程是大体吻合的。而中原龙山文化向南深入江汉平原,则和传说中尧舜禹时期中原集团征伐三苗可以相互印证。这可用于说明()A.中原文化推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
2、进程B.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C.兼收并蓄政策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崛起D.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2.(2024洛阳模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力图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如孔子的“富而教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王道”与“仁政”,荀子的人定胜天,韩非的法、术、势等。这些思想()A.有助于文化认同B.体现社会转型特征C.加剧了诸侯割据D.受变法运动的影响3.(2024鹤壁模拟)下表是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首领的部分施政措施。由此可见,在这些政权中()少数民族首领措施耶律阿保机重用汉人,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参照汉文化改造契
3、丹文化李元昊依照宋制设立百官,参照宋制定朝仪完颜阿骨打命人依据由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创造女真文字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A.统治者的汉文化素养深厚B.游牧文化已经走向没落C.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D.因俗而治成为普遍原则4.(2023合肥二模)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记载,北宋时期的人口统计(单位:户)如下图。据此可推知当时()A.江南地区经济持续发展B.北方人口增长更加明显C.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D.人口流动激化民族矛盾5.宋代理学多主“静坐”之说,于静中养出一种道学气象。明代思想家吕柟提出,用功不必山林,市朝也做得,尤其必须要从繁华波荡中体验。这一转变
4、()A.源于社会逐利风气的盛行B.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诉求C.意在增强士人社会责任感D.为儒学发展变革注入了活力6.(2023厦门模拟)明初婚姻礼仪有严格规定,体现了“官贵民轻”的等级制度,以及“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明中后期不论出身如何低贱,一旦骤得富贵就可与名门大姓结亲联姻。这一变化()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婚姻观念B.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质变C.心学的影响力逐渐衰微D.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7.湖南立宪派一度组织了宪友会、宪政实进会等政治团体,积极为日后竞选国会议席,参与政府权力的分配作准备。但立宪派人士大多逐渐意识到“欲救中国,舍革命无他法”。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立
5、宪派与革命派矛盾消解C.清末新政沦为了骗局D.政党政治的尝试宣告失败【加固训练】清末反清人士纷纷改用算法各异的黄帝纪年,以示与清王朝脱离关系。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的新政权也多采用黄帝纪年。1911年12月中旬,湖北军政府各部总稽查苏成章等呈请大都督通电各省,一律改用新历。这表明()A.辛亥革命具有思想启蒙性B.革命思想达成了社会共识C.历法演变呈现出政治色彩D.社会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8.下面是18951919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年代商办外商企业设厂数资本额(千元)设厂数资本额(千元)18951914年534 697196280 00019141919年46390
6、 801116103 153A.中国近代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B.内外环境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C.社会经济发展的半殖民地性突出D.欧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9.1920年前后,出现了许多专供工人阶级阅读的书目,如上海的劳动界、北京的劳动者和工人月刊等;同时,各地还创办工人学校,武汉、长沙、广州等地纷纷成立工会组织。这反映出当时()A.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B.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C.新的进步组织的广泛建立D.民主革命的发展态势10.(2024苏州模拟)1928年,中共六大在苏联召开,明确党的主要任务仍旧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土地革命,力争工农民权独裁制的苏维埃的政权,继续坚决地改造党。这表明当时
7、的中共中央()A.谋求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出现“左”倾机会主义苗头C.实现了从幼稚走向成熟D.继续坚持民主革命纲领11.(2023青岛模拟)1937年1月,西北办事处规定:“苏维埃机关或部队,进驻友军区域,为保证商业自由,及尊重当地市场习惯,在苏票未能在当地流通以前,一般的须使用友军的白票、现洋。”此规定旨在()A.完善抗日民主政权金融建设B.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C.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思想D.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围剿”12.(2024郑州模拟)1946年1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并最终同国民党达成了五项协议。考虑到将来组建联合政府办公要到南京,为了方便工作,中共中央决定由延安
8、迁移到与南京隔江相望的淮阴城。华中分局、苏皖边区政府得知中央要南迁淮阴后,做了一系列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这反映出()A.党未能识破国民党的假和平的阴谋B.党的工作重心正在发生转移C.和平建国纲领的落实让党充满喜悦D.党争取民主和平的真诚13.(2024南昌模拟)1953年初,部分地区出现了农民卖地的现象。4月,主管农业工作的邓子恢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尊重农民的私有财产,保护农民土地租佃自由、雇佣自由、贸易自由、借贷自由。这一表态()A.加速了土地改革工作B.服务于城市工业化建设C.打击了土地兼并现象 D.有利于稳定农业合作化14.(2024河北模拟)1961年初,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把基本建
9、设投资计划调整到167亿元,比原来的计划指标减少108亿元,即减少了39.3%。其中工业投资94.58亿元,比1960年预计的139.5亿元减少近50亿元。这一措施()A.体现了党对苏联模式的反思B.意在缓解经济过热带来的困境C.基于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需要D.凸显国家对工业现代化的重视15.1990年3月,政府允许上海、深圳两地试点公开发行股票。同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用股票融资改善企业经营的机制在全国逐渐推广开来。这反映()A.企业体制改革全面铺开B.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6.(2023重庆模拟)1980年,中
10、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向世界银行借款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1986年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提出复关申请。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峰会上,中国正式提出打造亚太自贸区的战略构想。这一发展历程表明()A.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B.经济是外交活动的中心C.国家发展影响外交活动D.中国开始实行多边外交【加固训练】19811985年,中国主流媒体先后创办了综合性的英文日报中国日报和瞭望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当时新华社每天有300多条外语通讯稿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受众人数也达到百万。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中国()A.摆脱了美国对华的封锁包围B.意识形态外交已经不复存在
11、C.积极塑造对外和平外交形象D.对外开放领域日益得到拓宽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16分)(2023武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材料二
12、唐代前期实行的基本赋役制度是租庸调。通典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总人口为52 918 309人,其中不负担租庸调的竟有44 700 988人。建中元年(780年),德宗下令:“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鳏寡惸独不支济者,准制放免。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粟,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一概并入两税,即所谓“租庸杂徭悉省”,改变了国“旬输月送,无有休息”的情况。行两税法后,“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张帆中国古代经济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特点及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
13、括唐代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并指出其引发的赋税变化。(8分)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长达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导致中国在族群融合的基础上走向集权并日臻完善:商朝和西周时期华夏族群从黄河中游向东、向南扩张,形成华夏文明核心地带;秦朝,华夏国家持续向南扩张,并以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取代分崩离析的封建体制;儒家世俗说教在汉代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此后在历代封建王朝依然保持其正统地位,教义也日趋复杂;唐朝及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均主要采用科举考试制度,使得士人地位上升,主导了地方社会。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
14、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陲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
15、的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材料二19世纪以后,清政府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维持衰退中的国内政治、经济体系,保卫边疆安全的能力逐渐降低,导致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对此,清政府通过推行一系列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来“昭示主权”,比如在新疆、台湾等边疆地区设省。日渐减少的财政收入使得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海防大门之后,面临着海疆危机,传统的边疆观不得不进行转变,清政府开始筹办近代海军。但是这些迫于外部压力之下
16、的政策转变,忽略了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清末边疆政策的失误也非常明显。(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意义。(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3分)20.(12分)(2023临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材料摘自王军等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脉络特征与启示对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变进行阐释。【备选题】1.秦朝通过战争征服的地方,如“河南地”、五岭等,人心不稳,与中原文化差异又大。为此,秦朝通过设置郡县,使国家观念深入这些地区。这说明秦朝在上述地区实行郡县制旨在()A.增进华夏认同观念B.提高行政效率C.强化对
17、边地的控制D.扩大统治版图2.(2023宁德模拟)东汉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记述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这表明史记的宗旨是()A.探索古今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B.总结“通史入门”的治史方法C.恢复已经被人遗忘的远古历史D.仅仅展示秦代至西汉王朝历史3.据考古发现,南北朝时期北齐封氏墓、梁朝萧氏墓出土的青釉莲花尊,形体都很硕大,纹饰均以仰覆莲、忍冬花和宝相花为主,或饰以坐佛和飞天,或足部饰以菩提叶纹。这反映出当时()A.北方的政局动荡B.经济的重心南移C.文化的中外交流D.国家的分裂割据4.魏晋南北朝时,大量的人口从
18、北方南渡而来侨居江南。周朗向宋孝武帝建议,令侨流人户“就佃淮南给其粮种量家立社检其出入”。据此可知,该建议旨在()A.恢复北方的社会生产秩序B.推动南方土地的开发C.与世家大族争夺隐匿人口D.为北伐统一积蓄实力5.下表是中国古代部分朝代某一群体在当时入仕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该群体是()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A.寒门子弟B.南方士人C.少数民族D.世家大族6.(2023开封模拟)淳熙十五年(1188年),朝廷人事变动,朱熹得到向皇帝当面奏对的机会,事先有人对他说:“正心,诚意之论,上所厌闻,慎勿复言。”朱熹却说:“吾平生所学,唯此四字,岂可隐默以
19、欺吾君乎!”据此可推知,朱熹理学()A.出于限制君主权力而立B.不符合君主治国需要C.利于培养传统士人精神D.主张统治者以德选官7.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B.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C.分割相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分割相权影响了政府的治理效果8.(2023黄冈模拟)北宋“分天下为十余路,各置转运使使朝廷之令必行于转运使,转运使之令必行于州,州之令必行于县,县之令必行于
20、吏民,然后上下之叙正,而纪纲立矣”。这一行政管理模式()A.呈现权力相互牵制的特色B.抬高了文官与士人的地位C.助长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D.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稳定9.(2023濮阳模拟)清代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制。军机处主要处理全国机密重大事务,拥有机密事务处理权、参赞军务、议奏大权等内阁不具有的权力;内阁则承担了清代中央决策机构大部分的常规事务。这种权力分工()A.反映军机处处理事务比较灵活B.表明中枢机构官员关系融洽C.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结果D.说明中枢机构实现了权力制衡10.(2024信阳模拟)明中叶以前,官府对私家和书坊出版业严格控制,规定只准“刊定经史有益之书”。但到明代中后期
21、,连都察院、国子监都竞相刊印三国演义英烈传水浒传等通俗文化作品。对此变化解读合理的是()A.国家放弃对出版业的监管B.出版业竞争激烈C.政府对人们思想控制放松D.商品经济的冲击11.(2024湖南师大模拟)明嘉靖时期,太仓银库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银根紧张。这种状态在隆庆五年(1571年)有了根本的转变,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郑和下西洋的兴起B.“一条鞭法”的实施C.白银开采技术进步D.海外白银的流入12.(2024河北模拟)南京条约第十条的英文文本直译应为“公平而正规的进出口税则及其他费用”,即对应中文文本中的“(进出口税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但英国委派的首任香港总督声称要“履
22、行一个中英两国间公平裁判员的职责”,在谈判中蛮横地要求“裁定”税则是否“公平”。英国此举()A.破坏了中英贸易的平衡B.使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C.展露了鲜明的殖民野心D.是符合国际法原则的做法13.(2024成都模拟)近代中国钢铁进口量、价值统计表。据此推知,当时中国()年代重量(吨)价值(海关两)187619 650749 269187727 971906 235187832 715958 629187949 0081 380 569188052 2331 546 065A.民间设厂高潮出现B.列强加剧资本输出C.致力调整工业结构D.国防实力有所提升14.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实现
23、了该地郡县化的管理;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新疆建省;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改为行省,下设府、厅、州、县。这些举措()A.旨在应对列强国家的侵略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C.表明清政府主权意识觉醒D.实现了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15.1899年,梁启超在中国魂安在乎中呼吁,中国欲锻造人民爱国的“国魂”,必须首先要“使国家成为人民之国家”。该呼吁()A.要求以维新变法来实现国家独立B.主张通过人民主权强化民族认同C.过分重视对人民政治权利的维护D.强调以政治革命来应对民族危机16.与下图所示情况有关的条约()A.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