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二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二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下学 统编 语文期末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汇编 Word 答案 下载 _选择性必修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二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汇编(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不患无才,患无志,有志而以真心勤力行之,便是才也。人最难得本体忠信,可以依仗,则大有大用,小有小用,特不可不自知,不量才力,辄耻小职,厌卑事耳。仆尝谓水浒传朱富只是办厨,亦与大豪杰同在天罡地煞之数。天罡地煞中人,只是办厨,亦不耻不怨,盖能自量才力,故办厨不耻,能与大豪杰同心同德,故足与天罡地煞之数也。王文成公拔本塞源论,不过发挥得此意而已。(节选自清代魏禧答门人林方之)材料二: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
2、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迨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皋、夔、稷、契者,则出而各效其能,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惟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故稷勤其稼而不耻其不知教视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乐,而不耻于不明礼,视
3、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也。盖其心学纯明,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譬之一人之身, 目视、耳听、手持、足行, 以济一身之用。(节选自明代王阳明拔本塞源论)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故稷A勤B其稼C而不耻D其不知教E视契之F善G教H即己之善I教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合乎,与大学之道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与”意思不同。B. 就,成就,与李密陈情表中“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的“就”意思不同。C. 效,献出,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信者效
4、其忠”中的“效”意思相同。D. 济,(对事情)有益,与孟子中“达则兼济天下”的“济”意思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富虽然只是个办厨之人,但他能自量才力,又有忠信可以依仗,能与大豪杰同心同德,一同列在天罡地煞之数中,所以他可以不耻不怨。B. 一个人重要的事是立志,一所学校重要的事是成德,每个人才能有差异,学校在成就其成人应具备的德性基础上,使其才能精益求精即可。C. 任用者和效用者都同心一德,无论才质高下,都各勤其业,各效其能,经营衣食的,制作器具的,都不以自己不擅长对方的为耻而相生相养。D. 如果一个人有成全万物、视万物为一体的仁德,他就会精神贯
5、通而无人己、物我之分,就像人的各种器官各司其职,整个身体才能发挥作用。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特不可不自知,不量才力,辄耻小职,厌卑事耳。(2)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惟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14. 魏禧与王阳明二人共同的价值观有哪些?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答案】10. DEH 11. D 12. A 13. (1)只是不可以不了解自己,不估量自己的才华智力,就以担任低微的职位为耻,厌烦做低等的职事。(2)他们汇集主意齐心协力,来寻求实现自己上侍奉父母、下抚育妻儿的心愿,唯恐遇事时或有懈怠而加重自己的负担。 14. 志德重于才力;各尽本分,不耻不怨;
6、相互成全,方能成就。【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后稷努力耕作,虽然不懂得教化百姓,却不以为耻,他看到契善于教化百姓,就会觉得自己也善于教化。“其不知教”主谓宾结构完整,前后DE处断开;“视契之善教”是动宾结构,其后H处断开。故选DE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与”意思是同“举”,推举,选举。句意:所以足以合乎天罡地煞之数中。/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B.正确。“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的“就”意思是担任。句意:那么学校在成就德性的过程中。/臣上表明示使您
7、明白我的想法,推辞这份职务不去任职。C.正确。句意:各自主动为天下百姓发挥他们的才能。/诚信的就会献出他们的忠心。D.错误。“达则兼济天下”的“济”意思是帮助,拯救。句意:这样有益于整个身体才能发挥作用。/一个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想着帮助天下百姓。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一同列在天罡地煞之数中,所以他可以不耻不怨”错误,是“亦不耻不怨故足与天罡地煞之数也”,即“不耻不怨”并非因其“同列在天罡地煞之数中”。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特”,只是;“不自知”,宾语前置,应为“不知自”;“耻”,以为耻。(2)“遂”,实现
8、;“仰事俯育”,上侍奉父母、下抚育妻儿;“重”,加重。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由原文“人不患无才,患无志”“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可知,志德重于才力;由原文“则大有大用,小有小用,特不可不自知,不量才力,辄耻小职,厌卑事耳”“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可知,各尽本分,不耻不怨;由原文“能与大豪杰同心同德,故足与天罡地煞之数也”“天下之
9、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可知,相互成全,方能成就。参考译文:材料一:人不要担心没有才能,要担心的是没有志向,有志向而凭着真心勤力践行志向,这就是才能。人最难得到的是自身忠实诚信,若这可以倚靠,那么大的才能就有大的运用,小的才能就有小的运用,只是不可以不了解自己,不估量自己的才华智力,就以担任低微的职位为耻,厌烦做低等的职事。我曾经认为水浒传朱富只是做办厨的职事,也与大豪杰们同在天罡地煞之数中。处于天罡地煞中的人,虽只是办厨的,也不以为耻,不以为怨,大概是他能自己估量才力,所以做办厨的职
10、事也不必感到羞耻,能够与大豪杰同心同德,所以足以合乎天罡地煞之数中。王文成公拔本塞源论,不过是发挥这个意思罢了。材料二:学校之中,只把成就德性作为职事。而才能的差异,或者有擅长礼乐的,擅长政治教化的,擅长水土种植的,那么学校在成就德性的过程中,也就趁机让他们才能得到增益和提高。等到德性完满就委以任务,那么就让他终身都在这个职位上,不做替换。任用他的人只想着和被任命的人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安定百姓的生活,只考虑他的才能是否适合这一职务,不以地位高低评价人,不以工作轻松与否定善恶;而被任命的人也只想着与任命他的人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百姓生活的安定,如果自己的才能适合这一职业,即便是终生劳累,也不会觉
11、得辛苦,即使从事低微的工作,也不会觉得卑贱。当时,世人和睦相处、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彼此就像家人一样亲近。因此才能素质低的人会满足于农夫、工匠、商人等身份,各自致力于自己的职业,互帮互助地生活,不会奢望更高的地位,不会羡慕更好的境遇。像皋陶、夔、后稷、契那样优秀的人,各自主动为天下百姓发挥他们的才能,都像在做自己家的事情一样,有人缝衣做饭、调配物资,有人制作器具,他们汇集主意齐心协力,来寻求实现自己上侍奉父母、下抚育妻儿的心愿,唯恐遇事时或有懈怠而加重自己的负担。所以后稷努力耕作,虽然不懂得教化百姓,却不以为耻,他看到契善于教化百姓,就会觉得自己也善于教化;夔掌管音乐,却不以不懂礼法为耻,他看到
12、伯夷精通礼法,就会觉得自己也精通礼法。心学是纯粹易懂的,如果一个人完全成就了万物一体之仁,他就会精神贯通、志气流通,也就不存在彼此、物我之分。拿人的身体做比喻,眼睛看、耳朵听、手持物、脚走路,这样有益于整个身体才能发挥作用。(一)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洛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疆,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啗秦将
13、。”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
14、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注】郦食其:人名。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
15、/幸而时中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9. 下列与本文相关的文化知识,错误的一项是( )A.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帝、太宗。B. 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C.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D. 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良经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
16、秦王,为韩国报仇。B. 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C. 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D. 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11.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答案】8. C 9. B 10. B 11. (1)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2)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
17、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臣”是张良,“起下邳”是动词短语,作“臣”的谓语,“邳”后断开,排除D。“上”,指皇上,“与上会”是事件,“留”,名词,是“会”的地点,“留”后面停顿,排除AB。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错误。侯是二等爵,比伯高一等。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
18、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没费一兵一卒”错误。原文为“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说明发动了战争。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愿”,希望;“壁”,军营;“具”,准备;最后一个“为”,作为。(2)“绝”,烧断;“还”,回来;“以”,连词,来;“固”,稳住。参考译文: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
19、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成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成阳,秦王子婴投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
20、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
21、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驾崩,八年以后张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22、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乙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材料二: 文公出亡,献公使寺人披攻之蒲城,披斩其祛,文公奔狄。惠公即位,又使攻之惠窦,不得也。及文公反国,披求见。公曰:“蒲城之役,君令一宿,而汝即至;惠窦之难,君令三宿,
23、而汝一宿,何其速也?”拔对曰:“君令不二。除君之恶,恐不堪。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公即位,其无蒲、狄乎?且桓公置射钩而相管仲。”君乃见之。 或曰:齐、晋绝祀,不亦宜乎?桓公能用管仲之功而忘射钩之怨,文公能听寺人之言而弃斩祛之罪,桓公、文公能容二子者也。后世之君,明不及二公;后世之臣,贤不如二子。不忠之臣以事不明之君,君不知,则有燕操、子罕、田常之贼;知之,则以管仲、寺人自解。君必不诛而自以为有桓、文之德,是臣仇而明不能烛,多假之资,自以为贤而不戒,则虽无后嗣,不亦可乎?且寺人之言也,直饰君令而不贰者,则是贞于君也。 死君后生,臣不愧,而复为贞。今惠公朝卒而暮事文公,寺人之不贰何如?(节选自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