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统编 一下 学期 语文期末 复习 论述 文本 阅读 练习题 汇编 Word 答案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隐喻和文化符码,网络流行语以标新立异的语言风格,通过拼接、戏仿、嘲讽等方式,或针砭时弊,或宣泄情感;或寻求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虽形式上有些“离经叛道”,但却折射出深层次的社会民意。通过考察近十五年来咬文嚼字、“汉语盘点”等媒体发布的年度网络流行语,我们梳理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一、从政治性嘲讽到自我解嘲20082011年,网络流行语被视为个体与政治社会相关联的纽带,内容多与网络问政、政府社会公信力、民生问题紧密相关。在网络热点事件的发生过程中,网络流行语往往充当了“弱者的武器”和
2、“舆论监督”的角色,如“喝开水”“躲猫猫”等,均折射出公众的社会不满情绪,并最终沉淀为一种政治文化符码和集体记忆。从2012年起,这种带有社会批判色彩的抗争类网络流行语逐渐弱化,转为比较个性化的生活解压和自我解嘲类型,旨在以一种更为温婉的方式表达公众的情感诉求。如2014年后出现的网络流行语“有钱就是任性”“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先定个小目标”等,虽然仍与贫富差距和资源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有关,但不同于过往“强弱”话语明显对峙的局面,而是更偏向于自我调侃和情感调节,娱乐化色彩更为浓厚。网络流行语可以让人们宣泄压力,释放不良情绪,调适心情,寻找情感共鸣和认同。二、 如上,早
3、期网络流行语与热点事件的关联度较高,是公众共同参与的产物,体现了开放性特点。随着社交媒体技术的普及与推广,网络亚文化圈层化传播属性逐渐增强,流行语成为青年群体构建圈层文化、实现身份自我认同的重要工具。“趣味相投”的青少年组成各类网络社群,网络流行语成为他们的社会“纹身”,更是他们的社交“铠甲”。以共同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为基础形成的趣缘群体在圈层内部通过对符码的重新编写和延伸,制造一些群体专属的话语符号,通过神秘的交流方式和多元化表达,营造出“窃窃私语”的小众群体圈群表意空间。例如饭圈的“走花路”“C位出道”,动漫族的“酱”“傲娇”,游戏圈的“落地成盒”“三连跪”等等,以“非我族类”的强烈文化边
4、界开展“圈地自萌”的部落化活动,在增强圈子内部封闭性、排他性的同时,强化成员的身份认同感与归属感。三、 近年来,在舆论的过度解读和群体狂欢下,网络流行语中性别的污名化、对立化也日益凸显,但在圈层对抗与解构的同时,官方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逐渐变强。由国家方针政策、重要会议讲话、行业市场变化而衍生的词汇逐渐融入网络语言中,将政策意图和治国理念以一种亲民的方式传达给公众,增强政治话语的亲民性和代入感,体现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和国民精神。从2013年起,“中国梦”“顶层设计”“打虎拍蝇”“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命运共同体”以及疫情期间创造的“有温度”“逆行者”等网络流行语,均带有鲜明的主旋律印记。
5、主流话语对网络流行语的吸纳力也在不断增强。如2010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后,2011年“给力”“神马”“浮云”等网络流行语悉数出现在央视春晚舞台,2019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入驻快手平台并用流行语“老铁”与受众交流,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主流媒体吸纳来自网友对武汉的爱称“热干面”,通过与民间话语的积极互动。引导公众主动参与对宏大事件的意义书写和话语建构。这种话语态度的转变和文化结构的调整,既显示了政府和主流媒体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也说明公共政策领域的“守正创新”一直处于进行时状态。四、 在网络流行语的流变过程中,议题的关联性日益凸显。看似天马行空的无
6、序表达,实则直指生活中的痛点。通过对近十五年网络流行语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多个关键词源于同一社会诱因,呈现序列化、关联化态势。如伴随着社会的内卷化,产生了因“卷”而生的系列流行语,如“感觉身体被掏空”“人间不值得”“佛系”“躺平”等等,折射出公众对现实的无力感和无助感,旨在借助流行语进行自我解嘲、情绪宣泄和抱团取暖。如涉及青年消费情况的“月光族”“啃老族”“抠抠族”;又如,由敏感词“房”组成了耐人寻味的“房氏家族”,如“房叔”“房婶”“房哥”“房嫂”。此“房”,已成为巨额财富的载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对中下层民众“房奴”“蚁族”“井盖族”的戏称。可见,单个流行语或许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如果
7、是多个相关流行语不断叠加,甚至构成了因果关系,形成了词语谱系,那必定折射了深层次的社会政治心态。(摘编自郭小安、段竺辰“荒诞中的理性”: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嬗变及社会心态表征)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流行语的形式虽然有些背离传统,但可以反映出深层次的社会民意,研究网络流行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B. “喝开水”“躲猫猫”等流行语体现了个体与政治社会的关联,以一种更温婉的方式表达了公众的情感诉求。C. 国家方针政策、重要会议讲话等衍生词汇逐渐融入网络语言,可见官方对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渗透力之强。D. 文章语言生动,如“社会纹身”“社交铠甲”的比喻简洁形象地写
8、出网络流行语对青年群体的意义。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社交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网络亚文化圈层化传播属性增强,而青年趣缘群体则借助流行语打破圈层之间的壁垒。B. 主流媒体已经越来越多地吸纳网络流行语,学校教育也必然会将研究学习网络流行语纳入语文课程教学体系。C. 相较于偶然出现的单个网络流行语,因不断叠加而构成因果关系的流行语词语谱系更能反映出社会政治心态。D. 民众既可以借助网络流行语表达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情绪态度,又能够借以宣泄压力,调适心情,寻找情感共鸣。3.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出网络流行语第三点发展趋势和特点的是( )A. 网络流行语“钓鱼执法”,是指“违反法律精神,
9、执法人员引诱其从事违法活动”的取证行为。B. 东京奥运会期间,新华社以“yyds谐音就是杨杨得胜”,报道杨倩、杨皓然为中国队夺得第九金。C. 基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而衍生出的“激素鸡”“地沟油”“染色馒头”“皮鞋胶囊”等流行语。D. “妈宝男”指心智不成熟,过分依赖母亲的男性,而“扶弟魔”指受家庭影响,对弟弟无原则付出的女性。4. 请仿照小标题一,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网络流行语发展的其他三个趋势和特点。5. 数字化时代,主流媒体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流行语?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君子”一词很难界定,勉强相应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eman。现有的研究表明,君子一词
10、出现在儒家之前,或者说在孔子之前,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者。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在以后整个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主流。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上、品格上的差别,是学养、德行的分别,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君子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引领社会风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像草一样,风往哪吹,草就往哪倒。君子起引领的作用,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要做个君子就不能赶时髦,赶时髦是会丧失某些气节的。君子要成为一个社会的引领者。引
11、领就必须以身作则,要身教,自己先做到。君子的另一个作用是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靠君子来延续,社会上如果没有专注于文化传承的人,那这个文化就会中断。文化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内涵和形式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不能放弃,这要靠君子来传承。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大家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灵魂和精神的东西传承下来。礼仪的根本精神集中起来讲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大报本也,大报本就是不要忘掉我们从哪来的。“天地君亲师”是我们生命的本源。儒家教育归根结底是让人通过教育恢复人性,改变兽性。礼是大报本,原始返终,要追到最后的根源上去,这是礼的一个核
12、心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知恩报恩。礼第二个重要的内容是敬,这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敬,不仅要相互尊敬,自己也要尊敬自己,所以去掉敬,礼仪都是虚设的。所有的礼仪都体现了一个核心精神,相互尊敬。礼里面的敬是出于内心的,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当然,我们首先要从形式上开始,最根本的是不能丢掉礼,君子的一个责任就是传承这种文化的根本精神。作为一个君子要具备什么样的品德?一个字的要求就是“孝”。“百善孝为先”,中国文化讲天地生万物,万物包含人类,人类有人类的祖先,所以我们要孝我们的祖先,最直接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孝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生命观是有密切关系的,生命是父母所生,所以要报答父母,父母要养育教育子女,子女就
13、要孝顺敬重父母,这是相互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的关系,孝不是强制的,强迫的。孝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通过丧礼来体现,守丧三年就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两个字的品德是“诚敬”。南宋的朱熹曾经讲过,“为人行事,诚敬二字”,做人做事把握这两个字就可以了。“诚者勿自欺,勿妄为”,不要自己去欺骗自己,不要妄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敬是不怠慢,不放荡,我们要敬畏别人,也要敬畏自己,同时也要敬畏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的事业。一个人如果能够根据这两个字去做,勿自欺,不怠慢,不放荡,这个人就具有了君子的品德了。三个字是“智、仁、勇”。中庸里面对这三个字做了非常深刻的诠释,“好学近乎知”,作为一个君子就要好学,学无止境,不断上
14、进;仁,也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爱人”,“力行近乎仁”,要去做,踏踏实实地去做才是“仁”;至于勇,“知耻而后勇”,懂得羞耻的人才能勇,真正有勇气的人是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就去改正的。四个字是“礼、义、廉、耻”。一个君子最基本的应该是守礼,敬人。儒家讲的“五伦”是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都是一个自然的关系,无法逃避。守礼就是按照身份该做的事情,就是尽伦尽责。君臣是从社会关系来讲的,一个正常运作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要有分工的,需要有不同的地位角色,否则就成为无政府主义状态。在中国文化中,君臣关系常常化解为君父、臣子,官员也让他化解为父母官、子民,要按父母子女关系处理这种关系。
15、义,就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是人特有的。人要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不小心,一念之差就会变为禽兽,甚至禽兽都不如。廉,正直,清廉,做人就应该正直才能起表率作用,一个正直的人才能够诚信。第四个是耻,羞耻。做人要懂得羞耻。我们通过礼的教育,道德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让人们有一种羞耻心,使他的行为能够非常方正。有羞耻心的人,行为一定是方方正正的。所以四个字就是礼、义、廉、耻。君子品德怎么养成?环境非常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决定因素还在人自己身上。中国文化始终是反求诸己的,历来是为己之学。所谓“为己之学”也可以说是“君子之学”。君子学习是使自己成为更加完美的人。“小人之学”或者“今之学者”是为
16、人的,“为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把学到的东西看作飞禽走兽。禽犊就是人所拥有的财富,这些东西也可以说是做表面文章的,显示给别人看的,所以“为人之学”,根本不落到心里面去,更不落到行动上去。另外还要寻求名师良友,荀子讲最直接的就是向身边的君子学习。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放开眼界,向天地万物学习。只要我们能够谦虚谨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摘编自楼宇烈君子的意义与德行)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大致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对应,以孔子为分水岭,其内涵从代表社会地位转变为道德品格的标志。B. 一个人如果想要成为君子,就不能盲目追风头,赶潮流,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
17、垂范,以身教来引领大家。C. 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和变化的,传承文化不在于种种外在形式,而在于把文化的精神传承好。D. 君子品德三个字要求中谈到的“智”“仁”分别重在强调孜孜求学与身体行动,与我们日常理解不尽相同。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孝作为君子品德的核心,但要成为君子还要具有诚、敬、智、仁、勇等德行。B. 只要有自暴自弃,不尊重他人,不敬畏自然的行为,就不能称得上具备君子品格。C. 在中国文化中,尽量把君臣关系变成父子般的自然关系,有利于社会的正常运作。D. 通过“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的对比,突出成为君子主要靠自己身体力行。3. 下列选项,不
18、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 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B. 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 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D.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4. 孟子离娄上:“礼人不答(意思是:我有礼貌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请根据文本概括原因。5. 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微言,窥成大义。曹先生在红楼长卷中发出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震世之音。于后世,荒唐之辞足以解读百味,自脂砚
19、斋的红楼评注到如今红学流派的百态众相,从茶余饭后的微语杂谈到名作大家的深入解读,红学的传承悠久且广泛。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意象,顾名思义,是“意”与“象”的结合,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融合升华,是对一部文学作品审美的认识、审美的情感和审美的物象的统一。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触落下即精华,它的文学意象更是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文学境界。红楼梦善于创设参差的空间,得以塑造了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群落,巧妙地将文学与建筑融合为一体。大观园是中国园林艺术意象表达的典范。大观园是曹雪芹构想下的明清园林模型,结合江南园林的清灵水韵及北方皇家园林尊严地位的表达,体现中国古代造园
20、理念所渗透的中庸文化底蕴。纵观大观园全局,在空间布局上取轴心对称布局,在意象表达上致曲折含蓄之意。“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中国自古至今崇尚“以中为尊”的人文理念,故省亲别墅的正殿设立于园内最中心区域,象征着元春所代表的至高无上的皇权。越靠近正殿的居所越能体现封建礼制下的主流意识。其余各个群落按层级顺序依次排列,为讲求和谐之美,所以大观园的院落设置也设有玄机,势必按照长幼尊卑之序,父子、兄弟、夫妻等人物关系间要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以门窗相隔,显得分界井然。在古代建筑理念中,地位较高者应处于庭院最内部,以“中”相称,位尊者居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团圆之象的丰富奥义。所以不仅仅在整体布局上
21、,包括每一个庭院都需要存在相应的秩序感。所以说,对称的美感不仅仅使得园林布局愈加美观,也蕴含了一定的象征意味,传达着贾府内部的等级礼制秩序,同时更高层面地影射了中国古代封建礼制及儒学文化体系对人们的规范作用,甚至在现今的建筑设计理念上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再者就是大观园的空间创设所表达的含蓄效果。中国文化向来追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推崇“于暗处渐现真象”的手法,所以大观园的空间构想无论在宏观视角还是微观切入上,无不围绕“写意”二字,意在笔先,通过有限具体的空间艺术布局带领人们的视野引向更加广袤的审美境界。园林之美,在于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于自然蕴超然之意。大观园中单个庭院都有其独特的空间创
22、设意象。大观园是全体红楼儿女的活动场地,而内部的庭院提供了每个人物单独行动的空间创设,直观揭示人物的行动轨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因此作者采用移步换形的手法描写了大观园内的丰富景象,在第三回林黛玉初入贾府时就有所运用,当然对于大观园的推引,作者选用最理想化人物贾宝玉来进行视角叙写。宝玉在试才题对额时自拟自评,雅俗自辩,依循自己的内心世界去进行雅与俗的评判。亲观其景,方能悟其意。对于大观园内单体建筑庭院的描写,作者将笔墨主要集中在庭院内的植物与器物的详尽描绘上。尤其是庭院里的植物,作为园林内部的有机构成体,通过具体的形象特征激发审美者的心理活动和艺术想象。恰如红楼梦的主题“千红一
23、哭,万艳同悲”,亦照应了花草在作品里意象表达的重要性,“以花喻人”,将植物拟人化是曹雪芹对红楼故事演绎的匠心之处。一座园林一座城,人生百态,各有结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典型建筑群,作为文人造园的典范,旨将诗意与园林相融,秉承“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出于自然而后高于自然”的设计理念,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对于大观园的建筑意象探讨,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物的象征指示,实则是对单体建筑与内部空间创设的意象研究,讲求宏观至微观,内外结合的深入理解。宏观上着整体布局的对称性所表达的礼制特点,以及建筑物创设特点所散发的含蓄特征;深入一些微观景物,植物作为园林必要的景观配置,是包含在整体意象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