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7681820
  • 上传时间:2024-07-14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61.7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 统编 版高一 语文 学期 期末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练习题 精选 汇编 Word 答案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

    2、,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

    3、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节选自战国策秦策)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夫蜀A西辟之B国而戎C狄之长也D弊兵劳E众不足F以成名G得其地不足H以为利。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九鼎,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象征国家政权,现也用来比喻分量极重。B. 辟,文中是偏僻的意思,与答司马谏议书中“辟邪说”的“辟”意思相同。C. 拔,文中是攻取的意思,与谏逐客书中“拔三川之地”的“拔”意思相同。D. 亡,文中是丢失的意思,与六国论中“

    4、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仪和司马错两人对选择攻蜀还是攻韩产生分歧,于是他们在秦惠王面前分别陈述了自己主张的有益之处和对方主张的弊端。B. 张仪主张伐韩,是想通过伐韩谴责周主的罪责,之后再侵损楚、魏两国的土地,进而挟天子以令天下,实现秦国称王的最终目的。C. 司马错认为征服西蜀,不仅可以扩大秦国疆土面积,还可以使百姓生活富裕,并且也不会让秦国伤亡太多,使秦国名利双收。D. 秦惠王衡量两种方案的利弊,最终选择了司马错的策略,秦国征服蜀国后,秦国就更加富裕强大,诸侯也就不敢再轻视秦国了。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1)亲魏善楚,下兵三川。(2)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14. 司马错主张伐蜀是基于对秦和蜀各自实际情况的考虑,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他们的实际情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

    6、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选自苏洵六国论,有删改)材料二: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

    7、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故隳名城,杀豪杰。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选自苏轼六国论,有删改)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思A

    8、厥B先祖父C暴D霜露E斩F荆棘G以有H尺寸I之地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颠覆,指“颠坠覆败”,古代常用于描述国家灭亡,也可用于描述规则的颠倒失序。B. 事,指“侍奉”,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事”意思相同。C. 至于,指“到了的时候”,与材料一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至于”意思不同。D. 速,指“迅速、快速”,与苏洵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的“速”意思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开宗明义,起笔即指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再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角度展开论述,

    9、从而使议论严谨周密。B. 材料一在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的分论点时,接连使用多组对比进行论证分析,态度鲜明地批判了秦国发动的侵略战争。C. 材料二认为六国之君对老百姓的暴虐程度不比秦始皇、秦二世轻,然而当时百姓无一人造反,是因为百姓中的俊杰多数成为宾客,各有职分。D. 材料二的写作目的,是要提醒统治者要依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来制定选拔制度,使百姓中那些优秀杰出的人参与到对社会的治理中来。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2)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故隳名城,杀豪杰。14. 两则材料都是针对“六国”的论述,但观点并不相同,请

    10、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人有言曰:“儒者不言兵。”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使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也,则武王何用平太公?权书,兵书也,而所以用仁济义之术也。吾疾夫世之人不究本末,而妄以我为孙武之徒也。夫孙氏之言兵为常言也,而我以此书为不得已而言之之书也。故仁义不得已,而后吾权书用焉。然则权书,为仁义之穷而作也。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

    11、,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 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

    12、步,人之情也。 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节选自苏洵嘉祐集权书)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惟养技A而自爱者B无敌C于天下D故一忍E可以支百勇F一静G可以制H百动。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兵,兵法,与“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苏洵六国论)中的“兵”意思不同。B. 疾,痛心,与“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中的“疾”意思不同。C. 当,面对,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中的

    13、“当”意思相同。D. 书,文体名,文书,与王安石的名篇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书”意思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洵认为,作为将帅真正把握利害的时机,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是舍弃战略战术而倡行仁义。B. 苏洵认为,在没有战争时要增加资财,在将要进行战争时要培养体力,在取得胜利时要培养心志。C. 在苏洵看来,主将要把“知理”“知势”“知节”作为行动原则,然后才可以“举兵”“加兵”“用兵”,使军队立于“不屈”“不沮”“不穷”之地。D. 苏洵认为善于领兵打仗的将帅,能够使自己的士兵打起仗来既没有后顾之忧又能有所依仗,这样能够激发士兵的斗志。13. 把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2)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14. 欧阳修称赞苏洵的论说文“博辩宏伟”,请结合文本第一段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贞观十九年,太宗将亲征高丽,开府仪同三司尉迟敬德奏言:“车驾若自往辽左,皇太子又监国定州,东西二京,府库所在,虽有镇守,终是空虚,辽东路遥,且边隅小国,不足亲劳万乘。若克胜不足为武倘不胜翻为所笑。伏请委之良将,自可应时摧灭。”太宗虽不从其谏,而识者是之。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从太宗征高丽,诏道宗与李勣为前锋,及济辽水克盖牟城,逢贼兵大至,军中佥欲深沟保险,待太宗至,徐进。道宗议

    15、曰:“不可。贼赴急远来,兵实疲顿,恃众轻我,一战可摧。我既职在前军,当须清道以待舆驾。”李勣大然其议。乃率骁勇数百骑,直冲贼阵,左右出入,勣因合击,大破之。太宗至,深加赏劳。道宗在阵损足,帝亲为针灸,赐以御膳。太宗帝范曰:“夫兵甲者,国家凶器也,土地虽广,好战则民凋;中国虽安,忘战则民殆。凋非保全之术,殆非拟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农隙讲武,习威仪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是以勾践轼蛙,卒成霸业;徐偃弃武,终以丧邦。何也?越习其威,徐忘其备也。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故知弧矢之威,以利天下,此用兵之职也。”(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九)材料二:上欲自征高丽,褚遂良上疏,以为:“天下譬犹一

    16、身:两京,心腹也;州县,四支也;四夷,身外之物也。高丽罪大,诚当致讨,但命二、三猛将将四五万众,仗陛下威灵,取之如反掌耳。今太子新立,年尚幼稚,自馀藩屏,陛下所知,一旦弃金汤之全,逾辽海之险,以天下之君,轻行远举,皆愚臣之所甚忧也。”上不听。时群臣多谏征高丽者,上曰:“八尧、九舜,不能冬种;野夫、童子,春种而生,得时故也。夫天有其时,人有其功。盖苏文陵上虐下,民延颈待救,此正高丽可亡之时也。议者纷纭,但不见此耳。”(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三)【注】轼蛙:越王勾践将伐吴,将士斗志不足,恰好勾践的车下有一只青蛙“怒目而视”,于是勾践命令停车,行“轼礼”,军士勇气大振。盖苏文:高丽国末期极具争议的铁腕

    17、军事独裁者。8.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涂黑。若克A胜B不足C为武D倘E不胜F翻G为所笑9.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府库,国家收藏文书、财物和兵器的地方,与“籍吏民,封府库”的“府库”意思相同。B. 万乘,指代帝王,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与“人君当神器之重”中“神器”用法相同。C. 济,文中为渡河、过河之意,与成语“济世安民”“同舟共济”中的“济”意思相同。D. 殆,文中为懈息之意,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中的“殆”意思不同。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宗欲亲征高

    18、丽,开府仪同三司尉迟敬德上奏劝谏,太宗虽未听从其谏言,但很赏识他。B. 王道宗和李勣随从太宗征讨高丽,二人合击大败高丽,道宗因战伤脚,太宗亲自为他治疗。C. 帝范中列举勾践和徐偃的事例,强调了重视国家战备和加强军事训练的重要性。D. 褚遂良对太宗轻易远行、征伐高丽深感担忧;面对褚遂良提出的建议,太宗并没有听从。1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贼赴急远来,兵实疲顿,恃众轻我,一战可摧。(2)盖苏文陵上虐下,民延颈待救,此正高丽可亡之时也。12. 针对太宗亲征高丽一事,尉迟敬德和褚遂良的劝谏内容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材料一:人习于苟且非一

    19、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材料二: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问之,介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更变。”介退谓公亮曰:“安石果大用,天下必困扰,诸公当自知之。”帝问孙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求

    20、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知经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选自张居正通鉴直解)7.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安石文行甚A高B处C侍从D献纳之职可矣E宰相自有度F安石G狷狭H少容8.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苟且”,文中指得过且过,没有长远的打算,与成语“苟且偷生”中的“苟且”含义相同。B. 事,动词,意为“办”,

    21、与鸿门宴“吾得兄事之”中的“事”用法相同,但词义不同。C. 材料一中,王安石在回信中以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说明变法虽势在必行,但不能有悖民意,展现出其作为改革家高瞻远瞩的全局视野。D. 材料二中,唐介预言,王安石虽然学识渊博,但是思想古板,见解虚浮,不合实际,如果让他执政,一定会经常变更政策,使国家陷入困扰之中。9. 把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10. 结合材料一,概括王安石不顾舆论反对,坚持实行新法的客观原因。答案【答案】10. ADG 11. B 12. D 13. (1)与魏国楚国亲近交好,出兵攻打三川。(2)可是大王不在这里争

    22、夺,却去争夺夷狄,(这)距离帝王之业太远了!” 14. 秦国土地面积小,百姓贫穷。蜀地,地处偏僻,多少数民族居住。蜀地内部发生动乱。【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为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是判断句,主语“蜀”后断句,句末语气词“也”后断句,所以AD处断句;“成名”动宾结构,宾语后断句,“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与“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句子结构一致,单独成句,所以G处断句。故选A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

    23、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B.错误。意思不同。偏僻;/批驳。句意: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批驳不正确的言论。C.正确。都是“攻取”的意思。句意:所以,攻取一国。/攻取了三川之地。D.正确。丢失;/灭亡。句意:韩国知道自己会丧失三川之地。/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是最后一个被秦国灭亡的。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诸侯也就不敢再轻视秦国了”错误。由原文“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可知,应是“秦国更加轻视其它诸侯国了”。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善”,与交好;“下兵”,出兵攻打

    24、。(2)“顾”,反而、却;“去”,距离。【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根据“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可知,秦国土地面积小,百姓贫穷。根据“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可知,蜀地,地处偏僻,多少数民族居住。根据“而有桀、纣之乱”可知,蜀地内部发生动乱参考译文: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展开争论。司马错主张进攻蜀国,张仪说:“不如进攻韩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们各自的理由吧。”张仪说:“我们先和魏国、楚国亲近友好,结成同盟,然后出兵伊水、洛水、黄河三川之地。堵塞轘辕、缑氏两个重要隘口,挡住屯留险要的道路,魏国断绝南阳,楚国兵临南郑,秦国攻打新城、宜阳,直到

    25、兵临东西二周都城的近郊,声讨周国君主的罪行,侵削楚国、魏国的土地。这样的话,周国君主自知无法挽救,定会献出传国之宝九鼎的。秦国凭借九鼎,依照地图户籍,挟持周天子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抗拒的,这才是帝王的大业啊!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为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曾听说,争夺威名要到朝廷去争,争夺利益要到市场去争。现在三川之地和周王室,就是天下的市场和朝廷,而大王不在这里争夺,反而去争夺夷狄,这与帝王之业相去太远了!”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想使国家富裕,必须开拓国家疆土;想使军队强大,必须使人民富

    26、足;想建立帝王之业,必须博施德政。只有这三者都具备了,王业才会随之而来。现在大王统治的国家,地方小,百姓穷,所以我希望先办容易的事情。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然而朝政却像夏桀、商纣一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就像驱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取得蜀国的地盘,足以使秦国的疆土扩大;得到蜀国的钱财,足以使秦国的百姓富足。只要休整军队,而不伤及民众,蜀国就已降服。所以,攻取一国,而天下人不认为我们强暴,获得戎狄的全部资财,各国诸侯不认为我们贪婪。这样,我们就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而且还会取得禁除暴虐,制止昏乱的名声。现在却想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就劫持周天子而言,这是会招致人们唾弃的骂名

    27、,即使这样,也未必得到什么好处,而且还有不义的名声;而攻打天下人都不希望攻打的地方,这实在是太危险,我请求大王允许我说明其中的缘故吧。周朝是天下诸侯国国君的宗室;齐国,是韩国、周国结交的友好国家。如果周知道自己会失去九鼎,韩国知道自己会丧失三川之地,那么,他们一定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以对付秦国,而且还会背靠齐国、赵国,并向楚国、魏国求救。如果周朝把九鼎给楚国,韩国把三川之地给魏国,大王制止不了他们这样,这就是我所说的伐韩危险的缘故。相比之下,不如进攻蜀国才是万全之策啊!”秦惠王说:“好!我听从您的建议。”秦国最终起兵伐蜀。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攻取蜀地,于是蜀国被平定。将蜀国君主的称号更改为侯,又

    28、委任秦国大臣陈庄为蜀相。蜀国既已附属于秦国,秦国就更加强大了,因而就更轻视诸侯各国了。(节选自战国策秦策)【答案】10. CEG 11. D 12. B 13. (1)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之后而又跟从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又在六国的下面了。(2)统一天下以后,就认为宾客是没有用处的,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掉了豪杰。 14.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贿赂秦国。苏轼认为六国重视人才因而得以久存,秦不重视人才导致迅速灭亡。【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思厥先祖父”,动宾结构,句意完整,宾语“厥先祖父”后C处断开;“

    29、暴霜露”“斩荆棘”,结构相同,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EG处断开。故CEG三处需要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正确。侍奉。句意:用土地侍奉秦国。/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C.正确。到了的时候;/以致,以至于。句意:到战国时代。/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D.错误。迅速、快速;/招致。句意:而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态度鲜明地批判了秦国发动的侵略战争”错误,使用对比论证,是批

    30、判贿赂秦国的行为,论证弊在赂秦的观点。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苟”,如果;“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偌大天下;“故事”,先例;“是”,这。(2)“并”,统一;“则”,就;“隳”,毁坏。【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可知,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贿赂秦国。结合“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

    31、下,则以客为无用,故隳名城,杀豪杰。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可知,苏轼认为六国重视人才因而得以久存,秦不重视人才导致迅速灭亡。参考译文:材料一: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地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

    32、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

    33、,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着这样大的国家,却降低身份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材料二: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及卿相,都争相收罗、供养贤才。国家有坏人,就像鸟兽中有猛禽,昆虫中

    34、有毒虫一样。把他们分别处理安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道六国之所以长久存在,而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原因都在这里,不可不明察。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这四种人,都是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大多是不能自己穿坏的而去奉养别人的,都是要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了。六国的君主,虐待他们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秦二世,然而在那个时候,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

    35、失去常业。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统一天下以后,就认为宾客是没有用处的,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掉了豪杰。秦朝的变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在位之时,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畏惧这四种人,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不失去常业,那么秦朝的灭亡,还不至于这样快。【答案】10. BDF 11. C 12. A 13. (1)哪怕泰山在面前崩塌,脸色也不会改变;哪怕麋鹿在身边奔跑,眼睛也不会眨一下。(2)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会吓得面容变色连连后退,这是人之常情。 14. 论点深刻而独特;论据丰富而力;论证过程逻辑严密;语言气势宏伟。【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只有

    36、善于蓄养本领又爱惜自己军队的人,才无敌于天下。所以一忍可以抵御百勇,一静可以控制百动。“夫惟养技而自爱者”由“者”字构成的短语,作句子的主语,可单独断开,故其后B处断开;“无敌于天下”是状语后置句,故“于天下”之后D处断开;“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结构一致,中间断开,所以“百勇”之后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的“兵”是兵器的意思。句意:信奉儒家学说的人是不谈论兵法的。/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B.正确。“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的“疾”是劲疾的意思。句意:我痛心于世人没有看

    37、透事情的本质。/顺着风向大声呼叫,声音没有更劲疾。C.错误。“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的“当”是掌管、主持的意思。句意:手握一尺长的鞭子,面对着猛虎。/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D.正确。“答司马谏议书”的“书”是书信的意思。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是舍弃战略战术而倡行仁义”错误,苏洵虽然提到了“仁义之兵”但他并没有说这是“舍弃战略战术而倡行仁义”的先决条件。相反,他还提到了权书是“兵书”,并强调了“所以用仁济义之术”意味着战略战术与仁义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

    38、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崩于前”,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前崩”;“色”,脸色;“兴于左”,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左兴”;“兴”,奔跑、发起;“瞬”,眨眼。(2)“徒”,空;“却”,退、后退;“情”,感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论点深刻而独特:苏洵在文中反驳了“儒者不言兵”的陈词滥调,提出了“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的独到见解。如果仁义之兵真的能够无术而胜,那么武王又何必用兵来平定天下?这一论点既深刻又独特,显示了苏洵对儒家仁义与兵家策略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论据丰富而力:苏询在文中引用了权书作为论据,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并非空谈,而是有实际的兵法依据。他还提到“吾

    39、疾夫世之人不究本末,而妄以我为孙武之徒也”暗示自己并非简单模仿古人,而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体系。这些论据使得苏洵的论点更加丰富和有力。论证过程逻辑严密:苏洵在文中首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反驳和引用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他的论证过程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他的观点和论据。语言气势宏伟:苏洵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气势,如“吾疾夫世之人不究本末”中的“疾夫”,表达了他对世人误解的强烈不满;“然则权书,为仁义之穷而作也”中的“为仁义之穷而作”,则显示了他对自己著作的自信和坚定。这种气势宏伟的语言使得苏洵的论说文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参考译文: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信奉儒家学说的人是不谈论兵法的。

    40、”假如仁爱正义的军队果真不讲究战略战术就自然会取得胜利的话,那么周武王为什么还要用姜大公的计划谋略呢?权书是一部兵书,是用以实现仁义这个最高目标的一个手段。我痛心于世人没有看透事情的本质,而错误的认为我是和孙武一样的人。孙武著书讲述兵法只是就行军打仗的一般规律而言,而我写这本书是不得不写。所以仁义无法施行时就必然要用到我的权书了。也就是说权书是因仁义技穷而创作的。身为将帅,首先应当修治思想心志。哪怕泰山在面前崩塌,脸色也不会改变;哪怕麋鹿在身边奔跑,眼睛也不会眨一下。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然后才可能真正把握利害的时机,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对付敌人而取得胜利。凡是用兵打仗,都要崇尚正义。不是正义的事

    41、,即使对自己有利也不去做;因为不能只考虑这一次行动在当前会有什么样的利害,更要考虑到这次行动会不会造成将来长期被动而无法挽回的后果。只有正义才可以激励士兵,士兵出于正义而发怒,就可以百战不殆。作战的措施大致是:当战争尚未发生的时候,要积蓄财力;当战争即将发生的时候,要培养战斗力;当战争已经打起来的时候,要培养士气;当战争已经取得胜利的时候,就要修养心性。小心谨慎地设置报警的烽火,严格认真地在边境巡逻放哨,使农民无所顾忌,安心耕种,这就是积蓄财力的做法。用丰盛的酒食等物慰劳战士,让他们悠闲自在,养精蓄锐,这就是培养战斗力的做法。取得小的胜利,要使战士感到更加紧迫;受到小的挫折,要让战士得到更大的

    42、激励,这就是培养士气的做法。使用战士要注意不让他们完全实现自己的欲望,这就是修养心性的做法。所以战士们常常积蓄着怒气,心中怀有欲望却不能完全实现。怒气没有消除干净就有余勇可贾,欲望没有完全实现就将继续追求,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也不厌恶打仗。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次战斗也不懈怠的原因。如果不修养心性,战士们打了一次胜仗后就不能继续作战了。作为主将的原则是:明白道理然后可以出兵,了解形势然后可以增兵,懂得节制然后可以用兵。明白道理就不会屈服,了解形势就不会丧气,懂得节制就不会困窘。见了小利益不轻举妄动,遇上小祸难不回避。小利益、小祸难不值得辱没我的本领,然后才能够应付大利益、大祸难。只有善

    43、于蓄养本领又爱惜自己军队的人,才无敌于天下。所以一忍可以抵御百勇,一静可以控制百动。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要使战士们没有什么顾忌但有所依靠。战士们没有什么顾忌,就知道牺牲了也不值得可惜;有所依靠,就知道不至于一定失败。手握一尺长的鞭子,面对着猛虎,敢于奋力呐喊而挥鞭打击;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会吓得面容变色连连后退,这是人之常情。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带兵了。假如赤身露臂但手握着剑,那大力士乌获也不敢逼近;要是头戴着盔,身穿铠甲,靠着武器而睡觉,那小童也敢弯弓射杀了。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利用各种条件来巩固自己;能够利用各种条件来巩固自己,那就威力无穷了。【答案】8. BDF 9. C 10. A 1

    44、1. (1)敌军远道而来,士兵实在疲惫困顿不堪了,他们倚仗人马多,所以轻视我们,一次战斗就可以摧毁他们。(2)盖苏文欺凌国王暴虐百姓,老百姓伸长脖子翘首企盼救援,这正是高丽应当灭亡的时机。 12. 都分析远行或将威胁国家安全。派遣大将即可,不必亲征。【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果取胜,也不足以显示大唐的神勇,倘若失败,岂不贻笑世人?“克胜”同义词连用,语意完整,中间不断开,其后B处断开;“不足”作状语,“为武”为动宾结构,宾语后D处断开;“倘不胜”与“若克胜”句式结构一致,应该在F处断开。故选BDF。【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45、的理解能力。A.正确。句意:东西二京是国库重地。/登记百姓情况,查封财库和官府。B.正确。句意:何劳陛下亲自征讨。/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C.错误。“济世安民”的“济”意思是救济。句意:他们渡过辽水,攻克了盖车城之后。/使国家得到治理(救济),百姓安居乐业。/大家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在艰险的处境中团结互助,共同战胜困难。D.正确。“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中的“殆”意思是几乎,将要。句意:但忽略战备百姓就会懈怠。/况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几乎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太宗很赏识他”错误。根据“太宗虽不从其谏,而识者是之”可知,是尉迟敬德

    46、的建议得到了当朝有识之士的赏识。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疲顿”,疲惫困顿不堪;“恃”,倚仗;“轻”,轻视;“摧”,摧毁。(2)“陵”,欺凌;“虐”,暴虐,虐待;“延”,伸长;“此也”,判断句。【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车驾若自往辽左,皇太子又监国定州,东西二京,府库所在,虽有镇守,终是空虚,辽东路遥,且边隅小国,不足亲劳万乘。若克胜不足为武倘不胜翻为所笑。伏请委之良将,自可应时摧灭”可知,尉迟敬德认为如果太宗亲征高丽,会使国内空虚,且高丽是边远的小国,不必亲自征讨,取胜不足以显示大唐的神勇,失败则会贻笑世人。根

    47、据材料二“高丽罪大,诚当致讨,但命二、三猛将将四五万众,仗陛下威灵,取之如反掌耳。今太子新立,年尚幼稚,自馀藩屏,陛下所知,一旦弃金汤之全,逾辽海之险,以天下之君,轻行远举,皆愚臣之所甚忧也”可知,褚遂良认为,太子年幼,一旦离开固守的安全地域,局势不好控制,身为一国之主,不应轻易远行;命令二三个猛将率领四五万士兵,攻取高丽易如反掌。由此可知,尉迟敬德和褚遂良都认为太宗不必亲征高丽,派遣大将即可;都认为太宗不能轻易远行,否则对国家安全不利。参考译文: 材料一: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将亲自出征高丽,开府仪同三司尉迟敬德上奏说:“陛下如果亲征辽东,皇太子现在又在定州监国,东西二京是国库重地,虽然都有兵士把守,但终归很空虚,辽东又路途遥远,并且高丽是边远的小国,何劳陛下亲自征讨。如果取胜,也不足以显示大唐的神勇,倘若失败,岂不贻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681820.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