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统编 版高二 语文 学期 期末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练习题 精选 汇编 答案 解析 下载 _选择性必修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节选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材料二: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
2、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
3、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有删改)注以愚触罪:唐宪宗时,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革新政治失败,被贬永州。颜子:颜回。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然吾居A乡B见长人者C好烦D其令E若甚F怜焉G而卒H以祸。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名莫能定”与“呱呱而泣”(项脊轩志)两句中的“而”意思不同。B. 乐,文中指喜好,与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的“乐
4、”意思不同。C. 适,文中指恰好,与石钟山记中“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的“适”意思相同。D. 鉴,文中指照,与陈情表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的“鉴”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点明了写这篇文章的终极目的。B. 材料二第一段写“愚溪”得名之由来。先写实有此溪,再写溪名无定,然后写为何命名为“愚溪”,用一“愚”字把自己和溪连在一起。C. 材料二第二段写水本与智相关,而此溪却偏名“愚”,然后进一步阐述溪之可愚有三点:不可以灌溉;大舟不能入;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D.
5、材料二第四段是全文的高潮。先赞美愚溪,“能使愚者”一句由溪到人,作者受到愚溪的启发,于是文章由拙变巧,增色不少,溪和人合而为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2)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14. 材料二第三段,作者写宁武子和颜回,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
6、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先时,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沟而合诸墓焉。谓季桓子曰:“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今合之,所以掩夫子之不臣。”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节选自孔子家语相鲁)材料二:人主离法失人,则危于伯夷不妄取,而不免于盗跖之祸。何也?今天下无一伯夷,而奸人不绝世,故立法度量。度量信,则伯夷不失是,而盗跖不得非;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托天下于尧之法,则贞士不失分,奸人不侥幸。寄千金于羿之矢,则伯夷不得亡,而盗跖不敢取。尧明于不失奸,故天下无邪;羿巧于不失发,故千金不亡。邪人不寿而盗跖止。
7、如此,故图不载宰予,不举六卿;书不着子胥,不明夫差。孙、吴之略废,盗跖之心伏。人主甘服于玉堂之中,而无瞋目切齿倾取之患;人臣垂拱手金城之内,而无扼腕聚唇嗟唶之祸。服虎而不以柙,禁奸而不以法,塞伪而不以符,此贲、育之所患,尧、舜之所难也。故设柙,非所以备鼠也,所以使怯弱能服虎也;立法,非所以备曾、史也,所以使庸主能止盗跖也;为符,非所以豫尾生也,所以使众人不相谩也。当今之世为人主忠计为天下结德者利莫长于此。故君人者无亡国之图,而忠臣无失身之画。明于尊位必赏,故能使人尽力于权衡,死节于官职。通贲、育之情,不以死易生;惑于盗跖之贪,不以财易身;则守国之道毕备矣。(节选自韩非子守道)【注】贲、育:战国
8、时勇士孟贲和夏育的并称。曾、史:曾参和史鳅的并称,指古代视为仁与义的典型人物。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当今A之世B为C人主D忠计E为天下F结德者G利H莫长于此。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如,文中指怎样,与论语“人而不仁,如礼何”的“如何”意思相同。B. 以,文中指来,与归去来兮辞中“农人告余以春及”的“以”意思不同。C. 寿,文中指活得久,与种树郭橐驼传“使木寿且孳”的“寿”意思相同。D. 谩,文中指欺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谩嗟荣辱”的“谩”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
9、,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定公之所以来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是因为孔子在担任中都地方长官时,治理有方,能够使得男女老少、强者弱者各得其所,民风归于淳朴。B. 孔子认为,自己用来治理中都的方法即使用来治理天下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定公信服孔子,因此先任用他担任司空之职,后任用他担任鲁国大司寇。C. 韩非子认为,书里面之所以记载了宰予的经历,提到了六卿的事情,着录了伍子胥的事迹,写明了夫差的事情,是因为他们没生活在尧所处的时代。D. 韩非子认为,要稳固政权,必须尊法必赏,使人们根据法制竭尽全力,誓死忠于职守,纵使勇猛,也不因看轻生命送死;纵受迷惑,也不为财丧生。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10、现代汉语。(1)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2)故设柙,非所以备鼠也,所以使怯弱能服虎也。14. 材料一中“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与材料二中“人主离法失人”均有“法”字,两则材料中“法”的侧重点有何不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范子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书上,秦王说之,使人持车召之。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
11、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
12、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有删改)材料二:太史公曰:范雎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羁旅入秦,取卿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
13、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者,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节选自史记有删改)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是者,交疏也A已一B说而立C为太师D载与俱E归者F其言G深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幸,敬词,表明对方的行为使自己感到幸运,与鸿门宴中“故幸来告良”意思不同。B. 少,文中指稍稍、稍微,与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的意思用法不同。C. 被发,指发不束而披散,在古代有一种刑罚将人头发揪住或拔掉,用来惩罚或侮辱人。D. 蹶,本意是倒下、跌倒,这里译为折损,与成语“一蹶不振”的“
14、蹶”意思用法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王在宫廷里用正式的宾主礼仪接待了范雎,并且屏退左右谦虚地向范雎请教问题,范雎却一而再敷衍推脱,引得秦王发怒质问。B. 范雎之所以在一开始冷淡对待秦王的提问,是因为他是外乡之人与秦王关系疏远,所谈之事又都是纠正国君的偏差,不知王上心意。C. 范雎认为人是免不了一死的,如果他的死能够有裨益于秦国,他死不足惜。他赞赏伍子胥最终助王上成就霸业,不认可箕子、接舆的行径。D. 秦王上受太后的约束,下受奸臣的迷惑,离不开辅臣的庇佑,终身受到蒙蔽,不能洞察奸邪,大则亡国小则令自己孤危,这是范雎最担心的。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15、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2)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14. 你认为范雎能够“取卿相,垂功于天下”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
16、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
17、?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选自欧阳修的作品)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然A太宗施德B于天下C于兹D六年矣E不能F使小人不为G极恶H大罪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尤,文中表尤其,与陈情表“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中的“尤”意思相同。B. 期,文中表期望,与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中的“期”意思不同。C. 盖,文中表推论原因,与石钟山记“盖叹郦元之简”中的“盖”意义相同。D. 致,文中表致使,与种树郭橐驼传“以致其性焉尔”中的“致”意思不同。12.
1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死囚能将恩德内化于心,保存信义,能成为君子,做到视死如归是偶然的。B. 作者认为,唐太宗下令放死囚回家与家人团聚,这种做法不过是邀取名誉的一种手段。C. 作者认为,死囚按约返回,不是因为感念皇帝的恩德,而是因为他们预估能得到赦免。D. 作者并没有完全否定唐太宗施德天下的功绩,认为施德天下放死囚回家不应成为常法。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2)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14. 贾谊的过秦论铺陈历史,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是一篇极
19、好的史论文。本文是一篇可与之美的政论文。请你仿照“过秦论”的格式为本文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送薛存义序柳宗元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
20、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材料二:柳州罗池庙碑韩愈罗池庙注者,故刺史柳侯庙也。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曰:“兹土虽远京师,吾等亦天氓,今天幸惠仁侯,若不化服,我则非人。”于是老少相教语,莫背侯令。凡有所为,于其乡间,及于其家,皆曰:“吾侯闻之,得无不可于意否?”莫不付度而后从事。凡令之期,民勤趋之,无有后先,必以其时。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修、猪牛鸭鸡,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步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之至,按国之故,以佣除本,悉夺归
21、之。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皆悦喜。尝与其部将魏感、谢宁、欧阳翼饮酒驿亭,谓曰:“吾弃于时,而寄于此,与若等好也。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后三年,为庙祀我。”及期而死。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欧阳翼等见而拜之,其夕梦翼而告曰:“馆我于罗池。”其月景辰庙成、大祭。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明年春,魏忠、欧阳翼使谢宁来京师,请书其事于石。余谓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福祸之,以食其土、可谓灵也已。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而并刻之。(有删改)注罗池庙:在今广西柳州市东,为当地名胜。唐时建庙,祭祀柳州刺史柳宗元。罗池,池名。庙建于池畔,因池得名
22、。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赋者均A老弱无怀诈B暴憎C其为不虚D取直也E的矣F其知恐G而畏也H审矣。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俎,古代放肉的器物,与鸿门宴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意义不同。B. 盖,用在句首,表示解说原因。与石钟山记中“盖叹郦元之简”的“盖”意义相同。C. 矜,庄重、自尊,与陈情表中“犹蒙矜育”的“矜”意义不同。D. 修,整齐,与兰亭集序中“茂林修竹”的“修”意义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中当薛存义调职离任的时候,柳宗元一直送他到
23、江边,并且撰写了这篇短文相送。B. 材料一指出如果官吏不称职,好比佣夫拿了主人的钱不干事,还偷盗财物,应该“怒而罚之”。C. 材料二记叙柳宗元死而为神的传说,从文中可知,这是韩愈根据柳宗元的口述记录的。D. 材料二作为碑文写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写柳宗元斐然之政绩,其二写柳宗元去世前后的神异事件。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2)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14. 请简要概括材料二中柳宗元治理柳州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