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7680416
  • 上传时间:2024-07-12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71.1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统编 版高二 语文 学期 期末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练习题 精选 汇编 答案 解析 下载 _选择性必修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节选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材料二: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

    2、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

    3、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有删改)注以愚触罪:唐宪宗时,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革新政治失败,被贬永州。颜子:颜回。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然吾居A乡B见长人者C好烦D其令E若甚F怜焉G而卒H以祸。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名莫能定”与“呱呱而泣”(项脊轩志)两句中的“而”意思不同。B. 乐,文中指喜好,与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的“乐

    4、”意思不同。C. 适,文中指恰好,与石钟山记中“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的“适”意思相同。D. 鉴,文中指照,与陈情表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的“鉴”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点明了写这篇文章的终极目的。B. 材料二第一段写“愚溪”得名之由来。先写实有此溪,再写溪名无定,然后写为何命名为“愚溪”,用一“愚”字把自己和溪连在一起。C. 材料二第二段写水本与智相关,而此溪却偏名“愚”,然后进一步阐述溪之可愚有三点:不可以灌溉;大舟不能入;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D.

    5、材料二第四段是全文的高潮。先赞美愚溪,“能使愚者”一句由溪到人,作者受到愚溪的启发,于是文章由拙变巧,增色不少,溪和人合而为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2)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14. 材料二第三段,作者写宁武子和颜回,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

    6、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先时,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沟而合诸墓焉。谓季桓子曰:“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今合之,所以掩夫子之不臣。”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节选自孔子家语相鲁)材料二:人主离法失人,则危于伯夷不妄取,而不免于盗跖之祸。何也?今天下无一伯夷,而奸人不绝世,故立法度量。度量信,则伯夷不失是,而盗跖不得非;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托天下于尧之法,则贞士不失分,奸人不侥幸。寄千金于羿之矢,则伯夷不得亡,而盗跖不敢取。尧明于不失奸,故天下无邪;羿巧于不失发,故千金不亡。邪人不寿而盗跖止。

    7、如此,故图不载宰予,不举六卿;书不着子胥,不明夫差。孙、吴之略废,盗跖之心伏。人主甘服于玉堂之中,而无瞋目切齿倾取之患;人臣垂拱手金城之内,而无扼腕聚唇嗟唶之祸。服虎而不以柙,禁奸而不以法,塞伪而不以符,此贲、育之所患,尧、舜之所难也。故设柙,非所以备鼠也,所以使怯弱能服虎也;立法,非所以备曾、史也,所以使庸主能止盗跖也;为符,非所以豫尾生也,所以使众人不相谩也。当今之世为人主忠计为天下结德者利莫长于此。故君人者无亡国之图,而忠臣无失身之画。明于尊位必赏,故能使人尽力于权衡,死节于官职。通贲、育之情,不以死易生;惑于盗跖之贪,不以财易身;则守国之道毕备矣。(节选自韩非子守道)【注】贲、育:战国

    8、时勇士孟贲和夏育的并称。曾、史:曾参和史鳅的并称,指古代视为仁与义的典型人物。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当今A之世B为C人主D忠计E为天下F结德者G利H莫长于此。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如,文中指怎样,与论语“人而不仁,如礼何”的“如何”意思相同。B. 以,文中指来,与归去来兮辞中“农人告余以春及”的“以”意思不同。C. 寿,文中指活得久,与种树郭橐驼传“使木寿且孳”的“寿”意思相同。D. 谩,文中指欺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谩嗟荣辱”的“谩”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

    9、,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定公之所以来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是因为孔子在担任中都地方长官时,治理有方,能够使得男女老少、强者弱者各得其所,民风归于淳朴。B. 孔子认为,自己用来治理中都的方法即使用来治理天下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定公信服孔子,因此先任用他担任司空之职,后任用他担任鲁国大司寇。C. 韩非子认为,书里面之所以记载了宰予的经历,提到了六卿的事情,着录了伍子胥的事迹,写明了夫差的事情,是因为他们没生活在尧所处的时代。D. 韩非子认为,要稳固政权,必须尊法必赏,使人们根据法制竭尽全力,誓死忠于职守,纵使勇猛,也不因看轻生命送死;纵受迷惑,也不为财丧生。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10、现代汉语。(1)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2)故设柙,非所以备鼠也,所以使怯弱能服虎也。14. 材料一中“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与材料二中“人主离法失人”均有“法”字,两则材料中“法”的侧重点有何不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范子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书上,秦王说之,使人持车召之。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

    11、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

    12、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有删改)材料二:太史公曰:范雎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羁旅入秦,取卿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

    13、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者,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节选自史记有删改)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是者,交疏也A已一B说而立C为太师D载与俱E归者F其言G深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幸,敬词,表明对方的行为使自己感到幸运,与鸿门宴中“故幸来告良”意思不同。B. 少,文中指稍稍、稍微,与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的意思用法不同。C. 被发,指发不束而披散,在古代有一种刑罚将人头发揪住或拔掉,用来惩罚或侮辱人。D. 蹶,本意是倒下、跌倒,这里译为折损,与成语“一蹶不振”的“

    14、蹶”意思用法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王在宫廷里用正式的宾主礼仪接待了范雎,并且屏退左右谦虚地向范雎请教问题,范雎却一而再敷衍推脱,引得秦王发怒质问。B. 范雎之所以在一开始冷淡对待秦王的提问,是因为他是外乡之人与秦王关系疏远,所谈之事又都是纠正国君的偏差,不知王上心意。C. 范雎认为人是免不了一死的,如果他的死能够有裨益于秦国,他死不足惜。他赞赏伍子胥最终助王上成就霸业,不认可箕子、接舆的行径。D. 秦王上受太后的约束,下受奸臣的迷惑,离不开辅臣的庇佑,终身受到蒙蔽,不能洞察奸邪,大则亡国小则令自己孤危,这是范雎最担心的。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15、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2)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14. 你认为范雎能够“取卿相,垂功于天下”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

    16、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

    17、?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选自欧阳修的作品)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然A太宗施德B于天下C于兹D六年矣E不能F使小人不为G极恶H大罪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尤,文中表尤其,与陈情表“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中的“尤”意思相同。B. 期,文中表期望,与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中的“期”意思不同。C. 盖,文中表推论原因,与石钟山记“盖叹郦元之简”中的“盖”意义相同。D. 致,文中表致使,与种树郭橐驼传“以致其性焉尔”中的“致”意思不同。12.

    1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死囚能将恩德内化于心,保存信义,能成为君子,做到视死如归是偶然的。B. 作者认为,唐太宗下令放死囚回家与家人团聚,这种做法不过是邀取名誉的一种手段。C. 作者认为,死囚按约返回,不是因为感念皇帝的恩德,而是因为他们预估能得到赦免。D. 作者并没有完全否定唐太宗施德天下的功绩,认为施德天下放死囚回家不应成为常法。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2)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14. 贾谊的过秦论铺陈历史,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是一篇极

    19、好的史论文。本文是一篇可与之美的政论文。请你仿照“过秦论”的格式为本文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送薛存义序柳宗元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

    20、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材料二:柳州罗池庙碑韩愈罗池庙注者,故刺史柳侯庙也。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曰:“兹土虽远京师,吾等亦天氓,今天幸惠仁侯,若不化服,我则非人。”于是老少相教语,莫背侯令。凡有所为,于其乡间,及于其家,皆曰:“吾侯闻之,得无不可于意否?”莫不付度而后从事。凡令之期,民勤趋之,无有后先,必以其时。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修、猪牛鸭鸡,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步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之至,按国之故,以佣除本,悉夺归

    21、之。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皆悦喜。尝与其部将魏感、谢宁、欧阳翼饮酒驿亭,谓曰:“吾弃于时,而寄于此,与若等好也。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后三年,为庙祀我。”及期而死。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欧阳翼等见而拜之,其夕梦翼而告曰:“馆我于罗池。”其月景辰庙成、大祭。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明年春,魏忠、欧阳翼使谢宁来京师,请书其事于石。余谓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福祸之,以食其土、可谓灵也已。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而并刻之。(有删改)注罗池庙:在今广西柳州市东,为当地名胜。唐时建庙,祭祀柳州刺史柳宗元。罗池,池名。庙建于池畔,因池得名

    22、。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赋者均A老弱无怀诈B暴憎C其为不虚D取直也E的矣F其知恐G而畏也H审矣。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俎,古代放肉的器物,与鸿门宴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意义不同。B. 盖,用在句首,表示解说原因。与石钟山记中“盖叹郦元之简”的“盖”意义相同。C. 矜,庄重、自尊,与陈情表中“犹蒙矜育”的“矜”意义不同。D. 修,整齐,与兰亭集序中“茂林修竹”的“修”意义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中当薛存义调职离任的时候,柳宗元一直送他到

    23、江边,并且撰写了这篇短文相送。B. 材料一指出如果官吏不称职,好比佣夫拿了主人的钱不干事,还偷盗财物,应该“怒而罚之”。C. 材料二记叙柳宗元死而为神的传说,从文中可知,这是韩愈根据柳宗元的口述记录的。D. 材料二作为碑文写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写柳宗元斐然之政绩,其二写柳宗元去世前后的神异事件。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2)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14. 请简要概括材料二中柳宗元治理柳州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

    24、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节选自国语晋语)材料二:(王)充性恬淡,不贪富贵。为上所知,拔擢越次,不慕高官。不为上所知,贬黜抑屈,不恚下位。比

    25、为县吏,无所择避。或曰:“心难而行易,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答曰:可效放者,莫过孔子。孔子之仕,无所避矣。为乘田委吏,无於邑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说豫之色。舜耕历山,若终不免;及受尧禅,若卒自得。忧德之不丰,不患爵之不尊;耻名之不白,不恶位之不迁。世能知善,虽贱犹显;不能别白,虽尊犹辱。处卑与尊齐操,位贱与贵比德,斯可矣。(节选自论衡自纪篇)材料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注】韩宣子,姬姓,韩氏,名起

    26、,谥号宜,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心难而行易:心怀高远而行为随便。於邑:愤懑之意。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起也A将亡B赖子存之C非起也D敢专承之E其自桓叔F以下G嘉吾子H之赐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实,实质,与种树郭橐驼传中“不抑耗其实而已”的“其实”意思不同。B. 行,行为,与归去来兮辞中“感吾生之行休”的“行”意思相同。C. 耻,以为耻,与石钟山记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的“鸣”用法不同。D. 归,归附之意,与项脊轩志中“后五年,吾妻来归”的“归”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

    27、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栾武子没有很多田产,也没有完整的祭祀礼器,但是他能够行德遵法,声名远播,故而荫及子孙。B. 由于叔向对自己的态度真诚,直言不讳,韩宣子深解其义,对叔向的祝贺由不解到欣然接受,由衷感激。C. 王充性格淡泊、不贪图富贵。他主张学习孔子,因为孔子出仕,做小官不挑选官职,做高官无骄傲自满之色。D.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说明孔子强调实现“仁”更需要自我修养和实践,不能指望别人帮助。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14. 三则材料分别从什么角度来阐述如

    28、何“修身”?请简要概括。答案【答案】10. BEG 11. C 12. D 13. (1)(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2)如今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流很低,不能用来灌溉。 14. 写两位古人是假愚,然后用自己跟这两人对比,说自己是真愚;表达了作者遭贬后痛苦的心理,以及愤激不平之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吾”作主语,“居”作谓语,“乡”作宾语,本句句子成分完整,其后需停顿,应在B处断

    29、开;“见”作谓语,“长人者”既作“见”的宾语,又作“好烦其令”的主语,组成兼语句,其后需停顿,故应在E处断开;“若甚”作状语修饰“怜”,“怜”作谓语,“焉”作宾语,语意完整,其后需停顿,故在G处断开。故应在BEG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意义的能力。A.正确。“而”,表转折,可是。/表修饰。句意:可是(它的)名字没有人能定下来。/像婴孩一样哭啼不停。B.正确。“乐”,喜好。/快乐。句意:水,是聪明的人所喜爱的。/实在快乐啊。C.错误。“适”,恰好。/到去。句意:(这条溪)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恰好像我。/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D.正确。“鉴”,照。/明察,审

    30、查。句意:可(它)却擅长映照万物。/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D.“作者受到愚溪的启发,于是文章由拙变巧,增色不少”错误。于文无据。第四段先赞美愚溪,“能使愚者”一句由溪到人,转换自然。“予虽”句由上文的自贬转入自赞,赞自己文墨的造诣。最后“以愚辞寂寥而莫我知也”句,将己与溪合说。可见,作者并非受愚溪的启发,文章才由拙变巧的。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这;“尤”,尤其;“家”,安家;“焉”,在这里。(2)“独”,竟然;“见于”,被;“盖”,因为;“可以”,能够用来。【

    31、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根据“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可知,武子和颜回两位古人是假愚。根据“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分析,作者用自己跟这两人对比,说他们是假愚,自己是真愚。表达了作者遭贬后痛苦、愤激不平之情。参考译文:材料一: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

    32、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材料二:灌水的北面有条小河流,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有个姓冉的曾经住在这里,所以命名这条溪水为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来命名,所以称它为染溪。”我因糊涂犯罪,被贬

    33、到潇水,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安家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有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小溪)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我将它)改为愚溪。水,是聪明的人所喜爱的。如今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流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不可以进去;幽深狭窄,蛟龙轻视不屑,不能兴起云和雨。(这条溪)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恰好像我,那么即使玷辱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的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好像很愚笨”,

    34、是明智的人(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遇到政治清明却违反事理,行事荒谬,所以大凡愚蠢的人,没有像我这样的了。因此,天下人没有人能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是却擅长映照万物,清洁光亮,秀丽明澈,像金石样声音清越,能够让愚蠢的人喜悦眷恋,喜爱得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洗涤一切事物,包罗世间万象,没有什么能逃得出我的笔墨。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模糊不清没什么违反事理的,迷糊不清好像是一样的归宿,超越混沌的状态,融入虚寂玄妙的境界,寂寞清静却没有人能了解我。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答案】10. BEG 1

    35、1. A 12. C 13. (1)因而各种作物都得到了适宜生长的环境,都得到了他们所需的条件。(2)所以设下笼子,不是用来防备老鼠的,而是为了使怯懦的人也能制服老虎。 14. 材料一中的“法”指孔子倡导的以礼治国;材料二中的“法”指韩非子倡导的以法治国。【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处在现在这个时代,要为君主忠心谋划,要为天下造福积德,没有什么办法能比实行法治所取得的利益更为长远的了。“当今之世”是句外状语,单独成句,其后B处断开;“为人主忠计”与“为天下结德”结构一致,二者之间E处断开;“者”表停顿,其后G处断开。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

    36、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人而不仁,如礼何”中的“如何”指“怎样对待”。句意:您看怎么样?/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音乐呢?B.正确。“农人告余以春及”的“以”是“把”。句意:令尊以此羞辱国君来暴露自己的罪行。/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C.正确。句意:邪恶的人活不长而盗跖似的人停止偷盗。/让树活得长久而且繁殖茂盛。D.正确。“谩嗟荣辱”的“谩”指“徒然”。句意:而是为了使众人不互相欺诈。/徒然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因为他们没生活在尧所处的时代”有误,应为“因为法律不分明”。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

    37、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宜”,适宜;“咸”,都;“厥”,他们。(2)“柙”,笼子;“所以”,用来的;“怯弱”,怯懦的人。【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可知,材料一中的“法”指孔子倡导的以礼治国;由原文“故立法度量。度量信,则伯夷不失是,而盗跖不得非;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可知,材料二中的“法”指韩非子倡导的以法治国。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刚做官时,担任中都邑的邑宰。他制定了使老百姓活着时有保障、死后能得到安葬的

    38、制度,提倡按照年纪的长幼来吃不同的食物,根据能力的大小去承担不同的任务,男女走路时要各走一边,在道路上遗失的东西没人会拾取并据为己有,使用的器物不追求浮华雕饰。死人装殓,棺木厚有四寸、椁木厚为五寸,顺着丘陵的地势修墓,而不建高大的坟、不在墓地周围种植松柏。这样的制度在施行一年后,西方的各诸侯国也都纷纷效法这类制度。鲁定公对孔子说:“学习您的施政方法来治理鲁国,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就是天下也足以治理好,岂止是治理好鲁国呢!”这样的政策实施了两年,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司空,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把它们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地、沼泽五类,因而各种作物都得到了适宜生长的环境,都得到了他们所需的条

    39、件。早先,季平子把鲁昭公葬在鲁国先王陵寝的墓道南面(使昭公不能与先君葬在一起,以泄私愤),孔子做司空后,派一人挖沟把昭王的陵墓与先王的陵墓连到一起。孔子对季平子的儿子季桓子说:“令尊以此羞辱国君来暴露自己的罪行,这是破坏礼制的行为。现在把陵墓合到一起,可以用来掩盖令尊不守臣道的罪名。”之后,孔子又由司空升为鲁国的大司寇,他虽然设立了法律,却派不上用场,因为没有犯法的奸民。材料二:君主背离了法治而失去了人们的拥护,那么即使碰到像伯夷那样不胡乱摄取君位的人也会发生危险,而不能避免被盗跖那样的人夺取君位。为什么呢?现在天底下没有一个伯夷似的人,而奸邪的人在社会上从没有断绝过,所以要建立法律制度。制度

    40、落实了,那么伯夷似的人就不会失去人们对他的肯定,而盗跖似的人也不会为非作歹;法律分明了,那么贤能的人不能够掠夺无能的人,强者不能够侵犯弱者,人多的不能够欺凌人少的。把天下置于类似尧的严明的法制之中来管理,那么正派的人不会失去他应得的待遇,奸邪的人不能侥幸逃避应得的惩罚。把千金置于后羿的神箭保护下,那么要赏给伯夷,他就不可能逃避:而不给盗跖,他也不敢来窃取。尧的圣明在于不放过一个坏人,所以社会上就没有邪恶了;羿的技巧在于百发百中,所以千金的钱财不会丢失。邪恶的人活不长而盗跖似的人停止偷盗。像这样的话,那么图书上就不会记载宰予,不会提起六卿,不会著录伍子胥,不会写明夫差。孙子、吴起的谋略就会被废弃

    41、不用,盗跖的贪心就会被消除。君主在华贵的宫殿之中满意地吃着甜美的食物、穿着美好的服装,而没有被人瞪着眼睛、咬牙切齿地怒骂以及颠覆夺权的祸患;臣子在坚固壮丽的都城之中垂着衣裳拱着手朝见君主,而没有令人愤怒地握着手腕、怨恨地噘起嘴唇、悲哀叹息的不测之祸了。要制服老虎却不用笼子,要禁止奸邪却不用法制,要杜绝诈伪却不用符信,这是孟贲、夏育似的勇士都感到担忧的事,也是尧、舜似的英明君主都感到为难的事。所以设下笼子,不是用来防备老鼠的,而是为了使怯懦的人也能制服老虎;建立法制,并不是用来防备曾参和史鰌等孝廉之士的,而是为了使平庸的君主能够禁止盗跖似的贪鄙之人;制造符信,并不是为了防备尾生那种守信之人的,而

    42、是为了使众人不互相欺诈。处在现在这个时代,要为君主忠心谋划,要为天下造福积德,没有什么办法能比实行法治所取得的利益更为长远的了。实行了法治,就不会有君主亡国的描绘,也不会有忠臣丧生的刻画。知道尊法必赏,所以能使人们根据法制竭尽全力,誓死忠于职守。纵有孟贲、夏育一样勇猛的脾气,不因为勇于牺牲而看轻自己的生命;纵受盗跖一样贪心的迷惑,人们也不会为了财物去丧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确保政权稳固的原则就算完备无缺了。【答案】10. ADF 11. D 12. A 13. (1)这一天接见范雎,看到那场面的人无不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秦王屏退左右的人,宫中没有别人了。(2)臣子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

    43、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连问三次而不回答,就是这个原因。 14. 范雎小心谨慎。范雎游说力度大。范雎遇到了好机会。【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像这种情况,关系可说是生疏的。结果一谈就任他做太师,请他同车一起回去,这是他们交谈得深啊。“者,也”表判断,所以应在“也”后面断开,即在A处断开;“一”修饰“说”,“立”的宾语为“太师”,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师”后面断开,即在D处断开;“与俱”修饰动词“归”,“者”与最后的“也”构成判断句,“者”后面断开,即在F处断开。“深”是“其言”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故选A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

    44、及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敬词,表明对方的行为使自己感到幸运/幸亏”;句意:先生不肯赐教寡人吗?/因此幸亏老告诉我。B.正确。“稍稍、稍微/一会”;句意:可以对秦国稍为有些益处。/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C.正确。D.错误。均为“倒下、跌倒”。句意:天下人看到臣子尽了忠而身体倒下。/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引得秦王发怒质问”错误。由原文“秦王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可知,文中并没有说引得秦王愤怒。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这;“易”,改变;

    45、“屏”,屏退。(2)“陈”,献上;“对”,回答;“所以”,的原因。【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可知,范雎小心谨慎。由“范雎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可知,范雎游说力度大。由“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者,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可知,范雎遇到了好机会。参考译文:材料一:范雎因王稽的帮助来到秦国,献书给秦昭王,自荐的奏书献上后,秦王十分高兴,派人带车马去召请范雎。范雎来到秦国,秦昭王在宫庭里迎接。秦王以正式的宾主礼仪接待了范雎,范雎也表示谦让。这一天接见范雎,看到那场

    46、面的人无不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秦王屏退左右的人,宫中没有别人了。秦王跪着请求说:“先生拿什么来赐教寡人?”范雎说:“对,对。”过了一会儿,秦王再次请求,范雎说:“对,对。”像这样有三次了。秦王说:“先生不肯赐教寡人吗?”范雎表示歉意说:“不是臣子敢这样啊。臣子听说当初吕尚遇到文王的时候,身份只是个渔父,在渭水北岸垂钓罢了。像这种情况,关系可说是生疏的。结果一谈就任他做太师,请他同车一起回去,这是他们交谈得深啊。所以文王果真得到吕尚为他建立的功勋,终于据有天下而自身成了帝王。假如文王因为跟吕望生疏而不跟他深谈,这样周就没有天子的德行,文王、武王也就不能成为王了。现在臣子是个客处他乡的人,与大王关系

    47、疏远,而所想要面陈的,又都是纠正国君偏差错失的事,处在人家骨肉之间。臣子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连问三次而不回答,就是这个原因。臣子并非有什么害怕而不敢说,即使知道今天说在前面,明天受死刑在后面,然而臣子也不敢害怕。大王真能实行臣子的话,死不足成为臣子的祸殃,流亡不足成为臣子的忧虑,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不足成为臣子的耻辱。死,是人无法逃避的。处在难免一死的形势下,可以对秦国稍为有些益处,这就是臣子最大的希望了,臣子还担心什么呢?伍子胥藏在袋子里混出昭关,夜间赶路,白天隐蔽,到了蔆水,没东西可吃,坐着走,爬着行,在吴市讨饭,最后振兴了吴国,吴王阖闾成为霸主。假如臣子进献谋略能像伍子胥那样,就是把我禁闭起来,终身不再见大王,只要臣子的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680416.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8《茶馆》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8《茶馆》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3.1 《蜀道难》 课件27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3.1 《蜀道难》 课件27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9.2《项脊轩志》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9.2《项脊轩志》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9.1《陈情表》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9.1《陈情表》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11.《种树郭橐驼传》ppt课件-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11.《种树郭橐驼传》ppt课件-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统编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高二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非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高二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非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高二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非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高二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非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高二下学期期末统编版语文复习:论述类+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高二下学期期末统编版语文复习:论述类+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