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复习课件155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复习课件155张.ppt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地理 选择性 必修 期末 复习 温习 课件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_人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期末复习课件人教版(人教版(20192019)高中地理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1 1地理期末考试考前指导范围:范围:选择性必修一,选必二选择性必修一,选必二 时间:时间:9090分钟分钟 1.选择题答题指导(1)细审题,注意题目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等有效信息,注意勾划、分析。(2)做完后一定要先涂卡,对应题号,不要涂错位置,一定不要轻易改动!如果要改动,一定要认真审读材料!2.大题答题指导(1)认真阅读材料和题干,看清楚题目问什么、几个问题、材料里有没有提供有用信息,结合材料、分数分条作答。如一题多问,要有提示语,如原因:;措施:(2)认真书写,逻辑清晰合理,尽量多写,不要空题!不要空题!
2、不要空题!(3)用铅笔规范作图,其他题目用黑色签字笔,画在规定的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根据分数作答:例如:两分答两条,可以多答,有把握的放在前边 3.做完以后,检查答题卡信息和选择题是否填涂准确,做完的同学一定要认真检查,注意错别字3.大题答题指导(1)认真阅读材料和题干,看清楚题目问什么、几个问题、材料里有没有提供有用信息,结合材料、分数分条作答。如一题多问,要有提示语,如原因:;措施:(2)认真书写,逻辑清晰合理,尽量多写,不要空题!不要空题!不要空题!(3)用铅笔规范作图,其他题目用黑色签字笔,画在规定的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根据分数作答:例如:两分答两条
3、,可以多答,有把握的放在前边(5)计算题有明确的计算步骤,能够详细表述每一步的计算4.读图方法:要扣准图名和图例,不放过图中任何信息(如经纬度、箭头、注记等)。坐标图注意纵坐标、横坐标、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交叉点,并通过描点来理解其地理含义多轴坐标图要准确寻找与变化曲线相对应的横、纵轴;等值线图从形态、疏密、弯曲方向、极值等方面入手等值线的判读须注意以下几点:1、看数值大小及分布规律,要观察等值线差值、最大值、最小值、递变及分布特征等;2、看疏密程度,若等值线较密3、看闭合,在图中等值线出现局部闭合,说明该区域数值高于或低于周边地区,表示数值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4、例如:任务一:复习背诵以下知识点第一单元:1.地球自转方向、线速度、角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2.地球公转轨道和速度变化3.黄赤交角:一轴、两面、三角度4.晨昏线的判断方法和特点5.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6.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随纬度变化、随季节变化)7.地球自转、公转的意义任务一:复习背诵以下知识点第一单元:图: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 2.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 2.中央经线、时区、区时的计算 3.新旧一天的范围比、白天黑夜的范围 4.昼长、夜长的计算 5.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6.太阳视运动自转的概念自转的周期自转的方向自转的速度
5、根据经度如何判定自转方向?侧视自西向东北极俯视逆时针南极俯视顺时针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逐渐增加的是东经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约为_。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_。赤道上为1670km/h;其他纬度为1670cos(纬度)360 24时 15 小时=14分钟地球自转角速度1515/时时递减递减两极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为0(3)晨昏线昏线晨线n 自转法判断晨昏线1.昼夜交替2.时差3.地转偏向力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 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晨线 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昏线晨昏线判读重点掌握这一个方法就可以了!1.昼夜交替2.时差3.地转偏向力n 晨昏线特征:1.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平分地球。2.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
6、阳光线垂直。3.晨线上各点为日出点,昏线上各点为日落点。4.晨昏线上各点太阳高度角为晨昏线上各点太阳高度角为0 0。5.晨昏线与赤道相交,始终平分赤道,即晨昏线与赤道相交,始终平分赤道,即赤道全年昼夜平分赤道全年昼夜平分,与赤道交点时刻为,与赤道交点时刻为6 6时和时和1818时时。6.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12时时,为,为正午经线正午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024/0时时,为,为子夜经线子夜经线。7.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且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等。春分、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夏至、冬至日时
7、与经线夹角为2326。8.晨昏线随地球自转不断西移,速度为15/h。(1)地方时n 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n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n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地方时计算地方时计算计算公式:B地地方时=A地地方时经度差 4分钟/1(东加西减)1.昼夜交替2.时差3.地转偏向力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在草稿纸上画一画位置!步骤:第一步,判断所求点在已知点的东边还是西边,判断是加还是减(在草稿纸上画一画两条经线的位置)第二步:求二者的经度差第三步:计算时差第四步:已知时间时差这一个步骤一定要牢记!区时区时中央经线经度=时区数15例1:东八区中央经线
8、=815=1200问题1:如何求中央经线?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1.昼夜交替2.时差3.地转偏向力问题2:已知经度,如何求时区?经度15,若余数小于7.5商数为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商数+1为时区数。例2:计算116E的所在时区数?11615得7余11故116E的时区数为7+1,为东8区。1.昼夜交替2.时差3.地转偏向力直接算,算不明白就在草稿纸上挨个数!计算区时的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时区差说明:说明:1 1、东加西减东加西减。【时间东早西晚时间东早西晚】2 2、时区差同减异加。、时区差同减异加。【同在东时区(西时区)一侧,
9、则大减小;同在东时区(西时区)一侧,则大减小;一在东时区一在西时区,一在东时区一在西时区,则两者相加则两者相加】3 3、如果所求区时大于如果所求区时大于2424小时,则减去小时,则减去24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区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区时小于时小于0 0,则加上,则加上2424小时,日期减一天小时,日期减一天。问题3:区时的计算1.昼夜交替2.时差3.地转偏向力看清求区时还是地方时?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3、日界线(2)极地投影图示:顺地球自转方向顺地球自转方向(即自西向东)(即自西向东)日期加一天经过的为日期加一天经过的为0 0时经线,如时经线,如OAOA日期减一天经过的为日期减一天经
10、过的为180180经线,如经线,如OBOB日界线日期范围(1)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2)180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看到日期占比首先考虑180经线的地方时为几时!1.昼夜交替2.时差3.地转偏向力规律:由于地球自转,沿着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右侧偏转;南半球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左侧偏转
11、;沿赤道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不发生偏转;n判断技巧:公转的周期公转的概念轨道地球公转的轨迹叫作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远日点(7月初)日地距离:1.521亿km角速度:57/d线速度:29.3km/s公转速度:最慢近日点(1月初)日地距离:1.471亿km角速度:61/d线速度:30.3km/s公转速度:最快二至日与近远日点的位置关系是什么呢?不要混淆!一轴、两面、三角度两面: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一轴:地轴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010203三
12、角度: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6.22日前后3.21日前后9.23日前后12.22日前后3.21日前后直接给出一个日期能否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经过 18天、1250多公里的风雪跋涉和沿途科考,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16 名队员于当地时间2019年1月4日顺利抵达南极昆仑站(802501S,770658E),队员们沿途进行了雪冰样品采集、冰流速测量等科考活动。下图为1月5日当地时间10时在昆仑站上拍摄的自动监测设备及其日影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时刻()A.北京时间约为6 时B.伦敦和上海日期相同C.赤道上东半球大部分为黑夜D.我国东部沿海吹陆风 5.下次出现与上图示意日影完全相同
13、的日期,可能为()A.6 月9日 B.7月5日 C.10 月5日 D.12月9日遇到这种题目先把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图画出来根据二分二至日期,求他的对称时间怎么判断二分二至的位置?1、先判断夏至、冬至的位置2、根据公转方向判断春分、秋分的位置四季和五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以北半球为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的昼长就大于夜长。如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一定是昼长夜长。(1)对称规律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
14、相反。二分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反。二昼夜长短相反。二分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反。二至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至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同。昼夜长短相同。(2)递增规律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半球相反。(3)变幅规律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昼(极夜极夜)范围的起始纬度范围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度。极圈
15、内纬度越高。极圈内纬度越高,极昼极昼(极夜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出现的天数越多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解题思路分析:第一步: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14h(当日)、11h22 (当日)、13h08(当日)第二步:根据昼长,将位于同一半球的点进行区分;的昼长均大于12小时,位于同一半球(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于另一半球第三步:将位于同一半球的点位进行比较;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所以;第四步:与赤道的昼长作比较。赤道始终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和的昼长与赤道作差,差值越小,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常规计算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夜长时数夜弧
16、度数/15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均分成相等的两份。昼长时数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注意:公式中的日出、日落时间可以不是地方注意:公式中的日出、日落时间可以不是地方时,只要两者统一标准即可)时,只要两者统一标准即可)昼长时数昼长时数(12(12日出日出地方时地方时)2 2(日落日落地方时地方时12)12)2 2夜长时数(日出地方时0)2(24:00日落地方时)2特殊地点的昼长确定a.赤道上:昼长夜长12小时b.极昼区:昼长24小时,夜长0;极夜区:昼长0,夜长24小时【知识拓展】日出、日落时间与昼长、夜长的来回换算一定要会!如何根据昼长判断日出、日落方向?春秋分日
17、3月21日与9月23日日出东方日落西方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视运动:可以画一下坐标轴的十字图,一定要看清楚日期!四季和五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某日太阳直射某纬度,则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离该纬线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简记为“近大远小近大远小”)。由此可以推知:由此可以推知:一日内,同一纬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规律总结1:纬度变化规律四季和五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n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18、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规律总结2:季节变化规律n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p 由近大远小的规律可以推知: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方法二:(1)(1)公式:公式:H H9090两点纬度差两点纬度差(2)(2)含义含义H H: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两点:两点:太阳直射点、观测点太阳直射点、观测点。纬度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纬度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如上图如上图A A、B B两点),两点),用较高纬度减去较低纬度用较高纬度减去较低纬度
19、;若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如上图若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如上图B B、C C两点),两点),将两点的纬度求和将两点的纬度求和。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这一部分很重要,要会算!同半球,大的减小的,不同半球,纬度相加。我国某中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H(30)。南栋教学楼高度为h15米,要使北栋教学楼底层全年都能照射到太阳,则最小楼间距L应为多少?(cot(30)1.73)hLtan30=tanH L=hcot30 15*1.73 =25.95(米)拓展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楼间距拓展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求2020年12月22日江西省赣州市某中学(115E,25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欲在学生宿舍楼顶上安装
20、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最佳夹角是多少度?地面(或楼顶)正午太阳高度角集热板倾角太阳光调节倾角=90-H H=90-纬度差(纬度差:当地与直射点之间的纬度距离)H482602326N2326S25N12.23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 =90-4826 =4134调节倾度:=纬度差 =4826太阳能安装倾角四季和五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2)五带划分以_和_为界限,把地球表面粗略地分为A_、B_、C _、D_和E_五个热量带。五带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_的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圈热带热带北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
21、带递减递减ABDCE回归线纬度与极圈纬度互余。当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回归线度数变大,极圈度数变小,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小。反之亦然。例如:黄赤交角扩大到30,极圈纬度为60,所以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小。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短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辐射强度四季更替和五带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如果让你写的是坐标点(纬度,经度)在描述经度范围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加方向!第二单元:1.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2.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代表性岩石 2.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3.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22、的原因、背斜.向斜的应用4.断层的判断及特点5.板块运动的形式及其产生的地貌形态6.建设公路的基本原则和条件7.河谷地貌的演变、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8.侵蚀、堆积地貌分布的主要地区及典型地貌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小结:三大类岩石及其特点小结:三大类岩石及其特点 项目项目 类型类型形成形成特点特点代表岩石代表岩石影响及应用影响及应用岩浆岩岩浆岩侵入岩侵入岩岩浆喷发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冷却凝固气孔小气孔小坚硬,坚硬,结晶颗结晶颗粒较大粒较大花岗岩花岗岩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喷出岩喷出岩气孔大气孔大脆弱脆弱玄武岩玄武岩沉积岩沉积岩外力堆积、固结成岩外力堆积、固结成岩层理结层理结构、有构、有化石化石砂岩、砾岩砂岩、砾
23、岩、石灰岩、石灰岩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变质岩变质岩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片理结片理结构构大理岩、石大理岩、石英岩英岩不可直接塑不可直接塑造地表形态造地表形态、建筑、建筑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要会判断!沉积岩的特征不要忘了 你方唱罢我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判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沉积岩:沉积岩由沉积作用形成。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岩浆岩:先判断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他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变质岩: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此(喷出岩、侵入岩)。三进一出
24、是岩浆,三出一进是岩浆岩。岩浆只能指向岩浆岩,沉积物只能指向沉积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位置可以互换,但是其形成的作用也要改变。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变式图地质构造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表形态 常见地形倒置地形及成因 褶 皱 背斜向斜岩层岩层向上向上拱起拱起岩层岩层向下向下弯曲弯曲常形成常形成山岭山岭背斜背斜成谷成谷中老翼新中老翼新中新翼老中新翼老常形成常形成谷地或谷地或盆地盆地向斜向斜成山成山顶部受到张顶部受到张力易被侵蚀力易被侵蚀槽部受到挤压,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被侵蚀倒置后褶皱:褶皱是地壳运动的水平运动。这一部分做题时如何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要牢记是看岩层的弯曲方
25、向。向上拱起-背斜;向下弯曲-向斜。褶皱与断层的实践意义:找油、找气、找水的问题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下图为某区域的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构造地貌是()A.背斜谷地B.背斜山脊C.向斜谷地D.向斜山脊 9.甲处地下岩层 埋藏深度最大可能是()A.340米B.349 米C.359米D.339米等高线特征: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等高线特征:凸高为谷,凸低为脊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根据构造等高线形态,构造线凸向数值大处,是向根据构造等高线形态,构造线凸向数值大处,是向斜构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