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史答题规律总结 讲义(实用必备!).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7677096
  • 上传时间:2024-07-0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9.7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史答题规律总结 讲义(实用必备!).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史答题规律总结 讲义实用,必备! 2025 年高 历史 统编 二轮 复习 中国史 答题 规律 总结 讲义 实用 必备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史答题规律总结 讲义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在考试中主要涉及四个大的阶段:先秦时期、秦汉至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一、考查角度:先秦: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特征:文化传承与发展;社会进步和转型:中国古代主流价值观;秦汉:政治方面中央集权加强和地方治理:人才培养、学变化:魏晋隋唐:民族交融、制度创新、唐朝繁荣与开放;宋元:封建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及其在社会领域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重心南移);关注唐宋变革、中央集权加强、思想变化和地方治理:少数民族政权制度建设明清:经济对文化冲击、中外交流与联系加强化、明清文化;关注中外对比(14-17世界,横向、纵向)

    2、二、答题规律总结:(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君主专制主义):人治高于法治(官僚政治浓厚)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强化;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贯穿始终;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思想是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2)简述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是如何演变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

    3、“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3)中国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政治: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小农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以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为代表的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与城市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

    4、禁”政策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辉煌的科技成就等;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如何分析“某朝代对中国历史意义”?政治: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经济:社会经济、区域开发等文化:文化的认同;交流:民族的交融;中外的交往;统治:国家版图、疆域、大一统;(5)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什么?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能,趋向公开、公平、客观;选官方式: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开、公正、严密;选官权力: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客观(6)简述古代

    5、商业发展的情况。政策:重农抑商;特点: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历程:a春秋战国是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b秦汉隋唐是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c宋元是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明清是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7)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趋势是什么?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以两税法为标志),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少。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征收的方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

    6、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农民服役: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税种:由繁多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税逐渐增长。(8)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政治: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政策: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思想: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外交: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

    7、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9)明清时期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是什么?经济:自然经济占绝对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非常脆弱,商业资本尚未从传统经济中彻底分化出来。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政治: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最主要因素;思想文化:传统儒家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明清进步思想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外关系:封建政府执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人为割断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中国丧失了融入世界潮流的契机。(10)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趋势: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

    8、封建意识增强。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1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12)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特征有哪些?原则:坚持“大一统”的原则,以强化中央集权为前提政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方式多样,政策灵活;历史传统: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融合趋势:少数民族农耕化、封建化(少数民族的汉化);实质:中华民族内部的

    9、多元互动,增强同为华夏儿女身份认同感;模式:构建边疆防御体系,形成治理模式。(13)简述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调整中央机构: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代设内阁;清代军机处。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汉朝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实行科举制。加强监管机制: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设东厂、西厂、锦衣卫。(14)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是什么?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

    10、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消极作用: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们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打压。思想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明进步(15)分析15-16世纪中西方历史的主要不同点。(1)政治: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西方在封建制度衰落的同时,出现新兴资阶级,并且在荷兰最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2)经济:虽然都在

    11、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明清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自给自,重商主义经济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西欧自然经济瓦解较快,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文策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外关系:明朝和西欧出现过远洋航行的壮举,但中国对外关系的总趋势是从明朝中期郑和远洋航行到其后的开关锁国:而西欧的新航路开辟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资本(4)思想:明清加强思想专制,宋明理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使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而西欧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以及16世纪的宗教改革,解

    12、除了精神枷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两大思想文化运动,预非着新的社会的到来(5)科技:中国传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科技滞后于西方;而文艺复兴促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6)教育:明清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并且体现出强烈的君主专制的色彩;中国的印刷术传到西方便利了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打破了僧侣和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使一般平民也能接受教育二、中国近代史一、分期:1、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阶级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2、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1919年1927年: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失败。(2)1927年1

    13、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3)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4)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国近代史主要考查三个时期: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是重点)二、 考查角度:(1)晚清时期(1840-1912年):侵略与反侵略斗争和民族意识;中国和世界经济相互影响、中国对待西方文明态度和解读;中国近代化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关注中国近代化内涵和近代化因素与影响。(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国前期)(1912-1928):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社会(客观、全面看待北洋政府在中国近代史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开展

    14、、马克思主义传播。(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国情认识、党建加强、道路探索、统一战线与群众基础、军事建设等)。三、答题规律总结:(1)简述鸦片战争产生的影响?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思想: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促进了思想解放社会:引起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一系列重大变化;革命任务:中国人民肩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分析近代思想

    15、解放潮流。主题: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特点: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中国人思想不断得到解放;先进理论在革命实践中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历程:器物-制度-思想文化。(3)如何理解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角度表现侵华方式列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结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华势力增加阶级关系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救

    16、亡图存运动高涨学习西方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由器物层次转向制度层次革命力量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4)近代前期(1840-1901)列强侵华的方式是什么?列强侵略趋势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危害?侵略方式:经济:商品输出,掠夺原料,资本输出;政治: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文化:在中国传教、游历等;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侵略趋势:赔款数量越来越多;割地面积越来越大;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危害:政治: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17、;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经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在中再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5)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是什么?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有什么特

    18、点?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7)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过程是什么?并分析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谈一谈自己的认识。演变过程:合作(国民革命时期);对抗(土地革命时期);再合作(全面抗战时期);再对抗(解放战争时期)。因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两党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民族矛盾上升时,国共趋于合作;阶级矛盾上升时,国共趋于对抗。国际政治势力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有利的国际环境促成两党合作,

    19、反之,促成两党对抗认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为了民族利益,两党应当再次合作,实现祖国统一大业。(8)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是什么?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9) 简述近代中国民族觉醒的历程。鸦片战争一民族意识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甲午中日战争一民族意识强化:甲

    20、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五四运动一民族意识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抗日战争一民族意识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10)中国近代社会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封建社会经济:自然经济为主但逐步解体;近代工业出现、发展;思想:向西方学习(器物一制度一文

    21、化);马克思主义影响扩大;毛泽东思想:外交: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屈辱外交,近代化色彩增强;社会生活:西式生活引入,中西杂糅。(11)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历史线索是什么?屈辱史:列强侵华史;抗争、探索史:各阶层救亡图存(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发展史:中国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近代化的历程)(12) 分析中国外交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是什么?“朝贡体系”: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在该体系下,“朝贡一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形成了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景象。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

    22、字与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不平等条约体系”:即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其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中国逐渐接受了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三、中国现代史一、分期:1、1949-1956年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2年底 国民经济恢

    23、复时期1950-1952 十地改革1950.10-1953.7 抗美援朝1953-1957 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年开始)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2、1956-19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曲折发展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指引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开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年: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61-1965年: 调整时期“八字方针”(1962-1966年:调整好转时期)3、1966-1976年 十年“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陷于瘫痪和全面混乱4、1976-1978年 两年徘徊5、1978年至2012年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

    24、代化建设新时期6、2012年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二、考查角度:(1)改革开放前(1949-1978):结合国内外环境认识新中国成立初期时期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中共八大、八字方针、三线建设。(2)改革开放后(1978-至今):认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认识改革开放对现代中国的意义;2012(十八大)至今制度建设与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中国现代史考查主要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建设、全面探索社会主义时期曲折发展、改革开放探索与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三、答题规律总结:(1)简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第一次是1927年的八七会议

    25、后开始,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共一大重心在城市)。第二次是在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国时期,在革命胜利以后,总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次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逐步转入经济建设上来(2)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是什么?1949-1956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1956-1978年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1978-1992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1992十四大后,正式

    26、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0年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阶段领导人理论解决问题写入党章意义/地位形成邓小平邓小平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发展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2002年,中共十六大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007年,中共十七大集中体现、重大成果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

    27、17年,中共十九大(2018年写入宪法)继承与发展、最新成果、重要组成部分、行动指南(4)现代中国的四大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指导思想,政治协商是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基本组织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直接民选,落实“依法治国”方针。(5)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真正实现了统一,中央政府能够调集举国之力建设重大

    28、经济、交通、民生项目,这是这一时期取得伟大建设成就的制度因素人民群众高昂的劳动热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代表性的时代人物,这是取得伟大建设成就的群众基础。知识分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毅然归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两弹一星”科技的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哪些士地政策?土地改革(1950-1952):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制)三大改造(1953-1956):私有制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公社(1958):一大二公(人民公社规模大、人民公社公有化程度高)家庭联

    29、产承包责任制(1978-2012):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不断完善(2012年至今):实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7)1956至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有哪些事件?这些事件产生的影响是什么?谈一谈自己的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认识:“大跃进”: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董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

    30、规律,不能盲目求快,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8)分析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及影响。原因:根本原因: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对美国来说: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对中国来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影响:对世界: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局势;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对中国: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打破外交困境,迎来第二次建交高潮;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9)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指导方

    31、针。中国的改革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了教育投入,从而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对外开放,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国际合作加强。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明中国愈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强大生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第 21 页 共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史答题规律总结 讲义(实用必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677096.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开放型材料题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开放型材料题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历史认识、启示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历史认识、启示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