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共100题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共100题含解析).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与文化 高中 政治部 必修 哲学 文化 易混易错 100 解析 下载 _必修4 哲学与文化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1(2023海南高考真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案,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纠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2023浙江高考真题)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它构建了涵盖所有领域的理论体系,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 ( )纠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不是因为构建了涵盖所有领域的理论体系,而是因为这些理论体系能够与时
2、俱进,与中国国情相适应,起到了行动指南作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索,及时正确地指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无止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无止境。3(2024广东佛山二模)某班开展“我的韶山行”革命研学活动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旨在让学生更真切地感悟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飞跃。 ( )纠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才是毛泽东思想。4(2024广东广州二模)自然研究家应努力摆脱各种理论思维形式的制约,哲学是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 )纠正科学
3、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摆脱各种理论思维形式的制约”错误。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5(2024湖南岳阳三模)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 )纠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范围内各国的革命都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不能认为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6(2024甘肃张掖三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改革开
4、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 )纠正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而非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2024湖南常德一模)新时代,我们党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以实践创新引领理论创新。 ( )纠正要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同时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8(2024安徽淮北一模)“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做到了客观与主观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逻辑,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和具体方案。 ( )纠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
5、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客观与主观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但没有提供具体方案。9(2024湖南二模)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是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 )纠正实事求是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10(2024江西模拟预测)做事情要勇于突破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意识能够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 )纠正突破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说法错误,否认了条件的客观性。意识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11(2024广东梅州二模)生活经验会影响事物的属性和特征,主观因素干扰让人无法做出客观判断。
6、 ( )纠正事物的属性和特征是客观的,不以人的生活经验为转移。主观因素干扰让人无法做出客观判断说法错误,因为主观因素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之分。12(2024河北沧州一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 )纠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任何意识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 )纠正正确的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14(2024江西景德镇二模)事物的复杂多样会导致对其性质的真理性认识具有反复性。 ( )纠正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具有反复性,真理性认识是正确认识,不具有反复性。15(2024江西景德镇二模)大脑这个物质器官为标识的产
7、生提供生理基础,标识的产生源于设计师的灵感和创造思维。 ( )纠正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标识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产生源于社会实践。16(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物质条件许可范围,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 ( )纠正要取得战争胜利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在物质条件范围内遵循利用规律,还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关键在于物质条件许可范围”说法过于绝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另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仅仅需要物质条件还要遵循客观规律。17(2024河南二模)关于黄金价格“未来走势如何”不可预测,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莫测,不同的人预测
8、的结果一定不一样。 ( )纠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不是变化莫测。不同的人预测的结果可能一样。18(2023河北高考真题)大海边,一叠一叠的浪拍打着海岸。每一叠后浪都在推动着自己前面的前浪,每一叠后浪的前行都有它身后的后浪在推动着。前浪与后浪的相互吸引是绝对的,相互排斥是相对的,后浪代替前浪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 ( ) 纠正矛盾的统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故前浪与后浪的相互吸引是相对的,相互排斥是绝对的,该选项说反了。后浪代替前浪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否定自己,而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19(2023海南高考真题)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全新的现代化标准,开辟了具有普遍性的现代化新模
9、式。 ( )纠正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的,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现代化新模式。20(2023北京高考真题)事物的存在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观念可以无限趋近于客观现实。 ( )纠正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会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观念可以反映客观现实。21(2023北京高考真题)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是精神运动的载体。 ( )纠正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22(2022海南高考真题)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建立各个区域间的联系。 ( )纠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而非自身意愿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23(2022广东高考真题)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
10、做事情要分清主次。 ( )纠正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地决定着事物的性质。24(2022湖南高考真题)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超越事物发展的规律;面对挫折与考验,我们要懂得冷静思考、量力而行。 ( )纠正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超越规律。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勇于挑战,坚定信心,尽力而为,战胜困难,而不是量力而行。25(2022湖南高考真题)不同颜色瓷器的特殊性寓于其普遍性之中,具体分析瓷器的普遍性才能区别不同颜色的瓷器。 ( )纠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具体分析瓷器的特殊性才能区别不同颜色的瓷器。 26(202
11、1全国高考真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人有意识地建构的。 ( )纠正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联系具有客观性,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7(2024山东二模)立足部分,助力当地农民拓宽致富路,利用优势,培育特色鲜明的地方产业。 ( )纠正应该立足整体,助力当地农民拓宽致富路。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自力更生,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借助外力不是发展的关键力量。28(2024广东湛江二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纠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12、,“必然”说法错误。29(2024河北邢台一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 )纠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30(2024黑龙江三模)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 )纠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解决问题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而不是内部矛盾。31(2024天津二模)用均衡论的思维认识事物,实现均衡发展。 ( )纠正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32(2024北京通州二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认识和驾驭规律的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特殊性指导下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加强
13、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发挥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 )纠正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不能驾驭规律,只能利用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发挥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33(2024湖北三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客观的,实践促进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相互转化。 ( )纠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具有客观性。通过实践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转变为自在事物的联系。34(2023天津高考真题)“以竹代塑”理念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属于感性认识,还需要
14、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有利于推动我国竹产业发展,立足已有经验,有利于推动“减塑”实践发展。 ( )纠正这一理念是理性认识,这一理念属于意识的范畴,不具有客观物质性。要立足实际,不能立足已有经验。35(2023天津高考真题)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纠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6(2023河北高考真题)认识根源于主体独特的内心感受。 ( )纠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根源于主体独特的内心感受”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37(2023海南高考真题)科学实验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实践活动,空间站全面建成取决于中国航天人对太空认识的不断深化。 ( )纠
15、正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空间站全面建成取决于中国航天人对太空认识的不断深化”说法错误。38(2023广东高考真题)美的源泉存在于人的经验感受之中,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有价值。 ( )纠正认识的源泉在于实践,而不是在于人的经验感受。价值是一事物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不能说哪个更有价值。39(2023浙江高考真题)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准确认识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 ) 纠正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形式,它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科学规律,指导实践活动。40(2023北京高
16、考真题)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目标,提供了差异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助力创造公众的高品质生活。 ( )纠正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目标”说法错误。应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而不是差异化的基本公共服务。41(2023湖南高考真题)真理性认识更具有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理论是在实践指导下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的。 ( )纠正实践具直接现实性,真理没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指导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是在实践指导下”说法错误。42(2023湖北高考真题)科研意识转变程度决定科研水
17、平达到的高度,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 ( )纠正影响科研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意识转变程度影响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但不起决定作用。实践活动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并非“实践主体的能动性”。43(2023全国高考真题)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 )纠正认识的发展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并不是一个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而是对已有认识的超越。“不断推翻前人认识”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不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44(2022北京高考真题)重温课文让不同年龄的人思昔抚今,形成对当下生活的
18、共同认知。 ( )纠正不同年龄的人分享重温课文的感受,可以让不同年龄的人思昔抚今,但是不同年龄的人对当下生活有不同的认知。 45(2022湖北高考真题)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次反复循环的。 ( )纠正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不能说是反复循环。46(2022山东高考真题)正确认识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 )纠正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是因为人们尊重客观规律,规律才发生作用的。47(2022全国高考真题)认识的目的全在于从实践中获得真理,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 ( )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