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甘肃省嘉峪关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 上传人(卖家):mrliu
  • 文档编号:76622
  • 上传时间:2018-10-21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16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甘肃省嘉峪关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甘肃省 嘉峪关市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答案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1 嘉峪关市 2017 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 (阅读题 )和第 II 卷 (表达题 )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50分。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 ) 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关于丝绸之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道路系统,是由不同路线所组成的一个基本走向。一般是指古代从中原地区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今天的甘肃西部,也就是敦煌一带,然后分成三条主要道路:一条称为北线或北道,从今天的敦煌经哈 密、乌鲁木齐、伊犁、阿拉木图、托克马克、塔

    2、什干,最后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第二条为中线或中道,从敦煌经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和喀什,然后翻过天山经过浩罕,到达撒马尔罕;第三条为南线或南道,从敦煌沿着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的南面,经过若羌、且末、于阗、和田、莎车到达喀什,然后与中道会合,到达撒马尔罕。当然,撒马尔罕不是终点,继续往西,就进入西亚、欧洲和非洲。 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由谁开辟 ?我们现在不知道具体的开辟者,只能说是早期人类共同开辟的。 20 世纪 60 年代,在河南安阳发现一个古墓葬 ,考古证实墓主人是商王王后妇好。墓里出土的玉器经鉴定用料是和田青玉,这说明至少在 3200 年前就存在从新疆昆仑山北面到河

    3、南的道路了。 1877 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命名“丝绸之路”。他提出,从公元前 2 世纪开始,就存在着这样一条从中国古都经过中亚到达撒马尔罕的贸易路线。这条路上主要的商品是丝绸。 历史上开通和维护丝绸之路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界,并不是中国。史料记载,公元前 2世纪张骞通西域,李希霍芬据此认为丝绸之路开始于公元前 2 世纪。但是,张骞通西域不是为了经济贸易,也不是文化交流,而是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 。当时,汉武帝了解到有一个种族叫月氏,原来在今天的祁连山一带,后来被匈奴打败被迫迁到大夏(今天的阿富汗),于是派张骞为特使,想说服他们与汉朝一起夹攻,将匈奴彻底打败。等到张骞回来,汉朝已经打败匈

    4、奴。之后,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向西域宣扬汉朝的强大和富裕,号召西域各国来长安朝见。出发时,张骞带了大批礼品,准备赏赐给西域各国君主,其中最主要的是丝绸。一方面,当时西域各国没有丝绸,“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长途运输,只有像丝绸这样本身价值高、分量轻,又经得起长期储存的物品才最合适。这次通西域后,汉武帝每年都 派出使团,源源不断地把丝绸运到西域,并配合着进行一次次的扩张。 所以,丝绸一开始不是作为一种正常贸易品出现的。不过,张骞出使后,西域商人看到有利可图,并且丝绸流通到波斯、罗马那里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价格堪比黄金,因而不少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络绎不绝地往返于这条路上。丝绸之路就是这

    5、样形成的。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进行丝绸贸易呢 ?因为中国固有的天下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再加上古代黄河流域的粮食足够自给,对外没有什么需求,导致中国人普遍缺少了解外界的兴趣,只接受别国的朝贡,并且薄来厚往,重加赏赐,以显示天 朝的气派。现在挖出来的那些沉船,里面那么多货物是从中国运出去的,但船主都为外国人。此外,中国历来对边疆地区控制严密,2 不许老百姓出去,海上也动不动实行海禁。所以,历史上中国没有主动地利用丝绸之路,也很少从丝绸之路贸易中获得利益,在这条路上经商的主要是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商人。今天我们要建设“一带一路”,肯定不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了,而要坚持互通互补互利、实现共赢。

    6、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丝绸之路不是一条路,而是由不同路线所组成的一个道路系统,撒马尔罕也不是它的 终点,还需要由此往西进入西亚、欧洲和非洲。 B丝绸之路上的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主要道路,都是以敦煌为起点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而中线和南线还有重合的路程。 C过去丝绸之路上经商的主要是古代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商人,因为他们那里没有丝绸,丝绸又价值高、分量轻、耐储存。 D“丝绸之路”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的,这种命名与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是丝绸相吻合,名副其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分) A新疆盛产和田玉

    7、,而在河南安阳安葬的商王王后 妇好的墓里出土了用和田青玉做成的玉器,这说明从新疆到河南的道路至少在商朝就已存在。 B公元前 2 世纪张骞就通西域,但其出行不是为了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而是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 C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说服了月氏与汉朝一起夹攻匈奴,并最终将匈奴彻底打败。第二次出使西域,让西域商人看到了流通丝绸的价值。 D现在挖出来的外国人的沉船里有很多货物是从中国运出去的,这可以证明中国为显示天朝的气派,在交往中施予丰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丝绸之路是 早期人类共同开辟的,丝绸一开始出现的身份是汉王朝赏赐给西域各国的礼品,而不是一种

    8、正常的贸易品。 B丝绸之路最初运输的主要是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但在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就配合着进行一次次的扩张。 C古代黄河流域产粮充足,加之统治者器量狭小、 目光短浅 ,禁止老百姓越境外出,这使得历史上的中国很难从丝绸之路中获利。 D我们现在建设的“一带一路”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同,旨在主动利用丝绸之路,坚持互通互补互利,实现共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李贞)】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两季以来,可谓是难得的同时收获了收视率与好口碑的综艺节目。第一季首播时,收视率就达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借助央视这一强势平台

    9、,又占据了春节黄金档的十余天强势档期,收视率更是飞速飙升。 在微博上,不仅普通网友纷纷留言关注,一些知名 “ 大 V” 也出言点评,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点爆牧视热点,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给荧屏吹来一股 清新之风。同时,这样的节目也给电视人带来深思与启迪:我们不该将宝贵荧屏资源拱手让给那些粗俗无聊,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 “ 曝米花 ” 节目,以博得些许廉价掌声,换取毫无意义的虚假收视。 3 节目的火爆,带来的是各位参赛选手的人气高涨。勇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的,是来自上海的 “00 后 ” 高中女生武亦姝,她在节目中的淡定从容, “ 圈粉 ” 无数,被网友们盛赞为 “ 满足了对古代才

    10、女的全部幻想 ” 。而除了武亦妹这样的 “ 才女型 ” 选手成了新晋 “ 网红 ” ,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 挖掘的对象。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 无论是网友们对节目的高评价,还是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实际上都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事实上,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前,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

    11、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这些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 另外,节目还使得不少观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更是树立一种文化自信。网友 “ 美好好 ” 表示, “ 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 ” 。网友 “ 似水在流年 ” 的体会则是, “ 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和标识 ” 。 (摘编自 2017 年 2 月 10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早在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 去中国化 ” 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 “ 有意义 ” 与 “ 有意思 ” 的融合,是文化供给端少有的 “ 老少皆宜 ” 。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甘肃省嘉峪关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662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