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九年级 下册 历史 期末 复习 温习 知识点 提纲 精编 实用 必备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精编版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2课 俄国的改革第3课 美国内战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根源:殖民统治。 目的:争取独立。 性质:民族解放战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背景: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经济发展起来的拉美人民要求摆脱宗主国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法国大革命爆发,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独立战争更是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2.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3.领导人:玻利瓦
2、尔和圣马丁(1822年两人会谈后圣马丁主动引退,军队交由玻璃瓦尔统一指挥)。4.概况:玻利瓦尔自北向南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现在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以玻利瓦尔的名字命名的。他和圣马丁都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圣马丁自南向北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都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5.胜因:具有反侵略的正义性。拉美人民协同作战,南北夹击。玻利瓦尔、圣马丁的卓越领导,有统一指挥。广大将士英勇奋战。西班牙和葡萄牙力量衰落。等等。6.意义: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丁美洲国家
3、分布格局(政治格局)。促使拉丁美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鼓舞了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7.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北地区国家联合作战。有统一指挥。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印度各阶层的强烈不满(根本原因)。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宗教因素)。2.时间:18571859。3.领导人:章西女王 印度民族女英雄(巾帼英雄)。4.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义最后失败了)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5.败因:起义没有席卷全国。多个起义中心,没有形成统一领导。英国的强大。封
4、建王公的妥协。6.特点:以印度土兵为主力。封建王公(章西女王)是起义的领导者。各个阶层共同参加的全民族大起义。有多个起义中心,没有统一的领导核心。第2课 俄国的改革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1703年彼得一世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1914改为彼得格勒)。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农业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2.领导人: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假扮水手前往西欧各国考察)3.时间: 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国康熙时期)4.目的: 向西方学习,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5.内容: 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5、,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彼得大帝是俄罗斯的海军之父)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强化了农奴制)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简化俄文字母)生活上: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禁止穿俄式长袍、禁止留长须、剃须令)6.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7.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6、8.性质: 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农奴暴动频繁。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2.领导人: 亚历山大二世(1881年遇刺身亡,为改革献身) 3.时间: 1861 年4.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直接),维护沙皇专制统治(根本)。5.内容:人身权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财产权利: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高于当时地价的钱赎买。6.影响: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
7、国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转折点); 但农奴制的残余(沙皇专制、农奴代价)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消极)7.性质: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8.特点:三重性进步性、掠夺性、局限性。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同点: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统治阶级发动的改革)。影响: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改革都不彻底,遗留了不少问题。世界近代历史上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两种方式: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第3课 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
8、5年)1.原因:根本原因: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关税土地劳动力市场等,南北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直接原因: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导火线,借口)。 2.领导人:林肯(遇刺身亡) 3.美国内战的首要目标:维护国家统一。4.爆发:1861.4,南方军队挑起战争。5.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和早有军事准备,北方一再失利。6.转折点:联邦政府审时度势 ,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内容: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凡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即可在西部获得一块土地,
9、连续耕种五年以上,这块土地就可成为他的私有财产)。 作用:西部农民为联邦军队输送了半数以上的士兵,并提供了充足的粮食。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作用:解放了黑人奴隶,黑人奴隶踊跃报名参军(整个内战期间,有25万黑人参加了作战,至少还有25万黑人在军队其他岗位上服役,有68170人牺牲了生命。50万黑奴从种植园逃跑,不但使南部经济濒于破产,还牵制了奴隶主10万兵力)。为北方军队提供了充足的兵源,为后来北方军队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作用: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北方在战场上的不利局面。
10、战场转折点: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内战转折点。7.结果:1865年北方胜利,避免了美国分裂。8.林肯的贡献:(取得内战胜利)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9.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实质、性质,从内战爆发根本原因去理解)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内部障碍:黑人奴隶制)。创造了美国以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10.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启示: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前提。11.为资本主义发展解决劳动力问题的事件有:英国圈地运动、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比较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
11、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起止时间1775年1783年1861年1865年开始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结束标志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北方获胜。领导者华盛顿【美国国父】林肯【黑奴解放者】t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南方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任务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发展资本主义法律文件独立宣言;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t方式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方式(对外)国内战争的方式(对内)t性质上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t影响
12、上实现了民族独立或国家独立,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英国的殖民统治)。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黑人奴隶制)。主要贡献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邦联制;建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总统共和制,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是开国元勋。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领导美国内战取胜,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之一。t共同之处1、 原因看,都是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2、性质看,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2、 影响看
13、,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成为当今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前提: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革命途径和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1)途径:都以战争手段解决,第一次是独立战争,第二次是南北战争;过程:革命的一方最初都在军事上一度受挫,处于不利地位,但经过艰苦斗争扭转局面,最终取得胜利。(2)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两次革命都是正义的事业,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政府都采取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3)看法: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正义的事业,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只要采取坚定果断的政治、军事措施,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14、。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幕府统治危机: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危机:美国打开日本国门(黑船来航、黑船事件),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开放港口。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的统治(政治前提),改年号为“明治”。倒幕运动的主力为中下级武士。迁都东京:1869年,日本迁都东京(之前德川幕府将军驻地,1868年7月,江户改名东京)。1.原因:幕府统治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前提:武装倒幕的成功。(倒幕运动的成功为明
15、治维新的实施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这是其成功而戊戌变法失败的政治前提条件) 2.目的:摆脱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强兵富国。3.领导人:明治天皇(生卒年1852-1912)4.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实质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针对幕府的封建统治,是改革成功的前提)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实行军国主义,要求军人忠于天皇,宣扬武士道精神)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改革的措施)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日本能持续发展的关键)、文化和生活方式。5.性质: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改革。6.影响:日本
16、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重大转折点)。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西方列强)。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局限性、消极影响) 8.启示: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符合国情;改革是强国之路;对外开放,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科教兴国。19世纪中期,美、日、俄等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途径美国奴隶制的废存问题美国通过1861-1865年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日本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推翻幕府后,明治天皇政府
17、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即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级改革,即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年改革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内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背景相同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并面临统治危机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是本国历史的转折点。局限相同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强大起来后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不同点背景不同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起义不断,使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幕府统治阻
18、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入侵使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俄国没有)目的不同挽救沙皇统治危机摆脱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内容不同废除农奴制,俄国在改革时尽量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向学习西方,废藩置县,打击了一部分封建割据势力,日本改革更广泛全面。意义不同俄国挽救了统治危机日本除了挽救统治危机外,还借此收回了主权,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名称 比较项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相同点1、都是向先进的民族国家学习;2、都改变了社会性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3、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同点学习对象中国隋唐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影响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使
19、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 原因:1.政治前提: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2.经济基础: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3.理论条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4.市场条件: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二、开始: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三、成就:1.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20、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前提: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标志: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代表人物: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人) 成就: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1879)、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在纽约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促进灯泡广泛使用。其他发明:发电机、发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 时代特征: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电力优点:更加强劲;清洁环保可再生;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控制方便。2.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内燃机:(德国)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导致了列强开始争夺石油) 1
21、883年,的德国人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1892年,德国人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交通工具:1885年,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现在“奔驰”汽车品牌)。 1913年,美国人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大下降,开始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大家“-冯如。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19世纪6080年代,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成本更
22、低、性能更好。 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诺贝尔奖) 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造工业由此诞生。 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小结:新动力: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新能源:电力、石油(电灯的发明给世界带来了光明) 新通讯:有线电话、无线电报(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新交通:汽车、飞机(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四、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