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知识点考点梳理汇编(实用必备!).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年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知识点考点梳理汇编(实用必备!).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年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知识点考点梳理汇编实用,必备! 2024 新高 统编 历史 三轮 复习 中国 近现代史 知识点 考点 梳理 汇编 实用 必备 下载 _三轮冲刺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4年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考点梳理汇编主干知识01 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核心梳理】 一、列强侵华域边疆危机1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根本原因:列强需要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损害英国的利益(1)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对中国的影响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增加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协定破坏了关税主权条约获得特权(新增)
2、1843年虎门条约协定关税(两国协定税率)领 事裁判权(英人科罪根据法 令)、片面最惠国待遇、英舰 进泊通商口岸权1844年望厦条约协定关税范围扩大(清朝欲改 变税率须获所有缔约国同意) 扩大领事裁判权范1844年黄埔条约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 由传教,修建坟地(3)鸦片战争失败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客观:英国强大;主观:清政府腐败。(4)影响:英、法、美三国获得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特权,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
3、:列强提出修约要求,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遭清政府拒绝借口: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2) 结果:清政府战败,先后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条约內容1858年中英、中法、中美、 中俄天津条约赔给英国400万两、法国200万两白银;十口通商;外国 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至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 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 万两白银;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1858年中俄環琛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俄国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 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
4、走向强加中国,为此后 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拓展延伸1】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 中国步入近代历史社会政治导致晚清政局的变化,出现洋务派和顽固派,他们在对待西方先进科技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社会经济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阶级关系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产生社会思想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芽
5、,产生了 “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对外关系闭关自守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 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社会生活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3边疆危机(1)西北:新疆19世纪6070年代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入侵新疆,俄国占领伊犁地区;左宗棠率军平乱,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2)西南:中法战争(18831885年)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中法签订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3) 东南边疆1879,日本吞并琉球,宗藩体系的逐渐瓦解;1895,朝鲜成为日本的势力
6、范围,割占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原因: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强大,蓄谋侵略中国(大陆政策)直接原因:朝鲜农民起义(2) 概况: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林永升牺牲,北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避战保船”的命令,使北洋海军失去了制海权。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3) 结果:1895年2月,日军摧毁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项目内容影响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助长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7、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为商埠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增加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影响: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5瓜分中国(1)“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索取3 000万两白银,反映了列强侵华既争夺又勾结的特点。(2)瓜分狂潮:扩大资本输出,强迫清政府借款;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6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1)原因:直接原因:镇
8、压义和团运动根本原因: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2)结果: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内容危害惩办“首祸诸臣”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 共计白银约982亿两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 败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 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 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 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 驻扎军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 仇敌之会等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3)南方各省督抚与英
9、美等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中央权威式微,地方势力扩张,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拓展延伸】列强侵华对晚清外交观念和外交体制的影响(1)外交观念:开始改变夷夏观、闭关自守的观念,不再以“天朝上国”的世界地理观念认识西方,开始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2)外交战略:从商务羁縻到商战抗夷,以开放或关闭贸易市场的办法来控制远方的夷国,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3)外交机构: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外事管理机构,筹划海防,近代海权意识觉醒,以夷制夷维持和局。(4)中西交往:中西交往中的文书格式的变化。放弃“谕”“批”等回复夷书的定例,改用“照会”样式,以条约形式规定中西方官员间平等往来。(5)对外派遣常驻使节。1
10、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各国先后派遣使臣常驻京城,以便直接与中国交涉。(6)晚清外交体制的近代化:从鸦片战争后设置五口通商大臣到总理衙门的设置,再到1901年外务部的设置,标志着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二、中国社会的变化1政治方面(1)社会性质: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政权结构:促使晚清政府的政局统治发生重要变化,地方督抚的实力增强,中央集权遭到削弱。(3)外交体制:近代中国外交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演变。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4)选官制度:19世纪80年代后,科举制度发
11、生一系列变化,随之选官制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1901年,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1898年,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综合大学,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主导新式教育,采取分科教育方式,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评价:积极:选官制度开始向近代转型;有助于培养近代人才。消极:改革不彻底,没有触及清政府专制本质。2经济方面(1)经济结构: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2)生产方式: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引进西方工厂制度,进行机器
12、大生产。(3)民族工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4)商业贸易:新的商业经营方式被引入中国,银行、民用股份制企业、证券机构、百货公司等出现。3社会生活(1)城市化: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2)基础设施:电力、交通、通讯等建设有所发展,但是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自来水、电力、公路等事业也发展起来。)(3)交通通信: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建成,是中国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
13、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中国海上交通的演变: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4)西医的传播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陆续被引入中国。西医院校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些大城市借鉴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近代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西式医院建立这些医院分科完备,技术先进,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 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西医院校建立把教学 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
14、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引入西方公共卫生措施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 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中国的一此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 初步发展起来【拓展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与影响?(1)背景:列强入侵打开中国国门;西方文明的传入;洋务运动的兴起;受到日本的影响。(2)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动摇了中医的地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4思想文化(1)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
15、强的主张,向西方学习成为当时的潮流。(2)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的盛世危言贯穿“富强救国”主题,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3)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使一些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促使国人思想解放。阶级史实代表人物思想学习内容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器物洋务运动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资产阶级戊戌变法维新派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革命派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民主科学思想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拓展延伸】晚清时期中国近代经济的转型(1)经济形态的转变: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广大内地城乡,自然经济仍占统
16、治地位。(2)市场观念和意识的变化:在洋务运动等推动下,一批近代化的航运、纺织、矿冶等企业出现,向生产领域的机械化和交通领域的近代化迈进;对外贸易呈转好趋势,“商战”初具成效。(3)经济政策的变化:商业思想由“重农轻商”到“振兴商业”“通商惠工”,变“抑商”为“恤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4)商品结构的变化:从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到市场商品种类大增,洋货和机制品充斥市场,形成以进出口商品为主导、土货洋货并存、生产原料和消费品并重的商品结构。市场流通商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5)商人主体的多元化:鸦片战争前,商人以官商、私商为主。鸦片战争以后,洋行、买办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市场上
17、的主导力量。(6)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部分传统知识分子舍儒经商,投身实业。主干知识02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挽救危局的努力【核心梳理】一、农民阶级(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原因:(1)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激化民族矛盾(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频繁,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4)个人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2历程:金田起义(1851)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九月)定都天京(1853),正式与清政府对峙北伐西征(天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1856)天京变乱(185
18、6年秋)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1864)3重要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目的:建立“四有两无”的社会内容:平均分配土地 圣库制度分配产品 【绝对的平均主义】评价:革命性: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落后性:仍然追求小农经济,未能超越封建主义的范畴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实现(2)后期:资政新篇(洪仁玕)(1859年)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措施: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教育: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反对干涉中国内政进步性:向西方学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局限性:没有解
19、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希望与要求,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未能实施。4失败原因(1)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2)客观原因(直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3)重大战略决策失误5影响:(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2)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专制统治大为削弱。(3)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部分官僚提出向西方学习,发起了洋务运动。(4)推动社会习俗的变迁消极性:造成巨大破坏;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二)义和团运动(1898-1900)1背景:(1)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西方列强
20、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2)直接原因:反洋教的斗争日益高涨(如德国强占胶州湾)(3)其他原因:自然灾害多发,民众将其归罪于洋人侵略2口号:“扶清灭洋”【思考】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爱国性:“扶清”有利于争取清军反帝;“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局限性:“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带有盲目排外色彩。3性质:农民阶级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4评价:(“爱国又误国”)(1)积极性: 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
21、民地的深渊。二、地主阶级(一)抵抗派人物林则徐魏源徐继畲著作四洲志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内容西洋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了解外国知识的 “百科全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 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 了理位置、历史变迁、 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c 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 地理著作。意义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局限性对西方的介绍并不系统全面,局限于学器物。(二)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朝统治造成了沉重的打击。(2)外患: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2目的:(1)直接目的:解内忧镇压农民起义;排外患抵御外来侵略(2
2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挽救国家颓势)3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4内容:(1)“自强”旗号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官办企业)(2)“求富”旗号下,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3)兴办新式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京师同文馆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4)筹划海防,创办三支海军(北洋、南洋、福建)5如何评价洋务运动(1)积极:军事企业: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力,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民用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筹建海防:在一定程度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