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物理考前必背知识点考点汇编(实用必备!).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届新高考物理考前必背知识点考点汇编(实用必备!).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考前 知识点 考点 汇编 实用 必备 下载 _三轮冲刺_高考专区_物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4届新高考物理考前必背知识点考点汇编第 91 页 共 91 页力学一、 *机械运动及其描述1. 机械运动及其描述2.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二、 直线运动1. 直线运动2. 匀变速直线运动3.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4. 运动图像、V-T图像三、 相互作用-力1. 力2. 重力3. 弹力4. 摩擦力5. 力的合成与分解6. 共点力平衡7. 受力分析的方法8. 平衡问题中常见的临界与极值四、 运动和力的关系1. 牛顿第一定律2. 牛顿第二定律3. 牛顿第三定律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5. 斜面、连接体、传送带、板块等模型五、 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的理解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 抛体运动4.
2、 圆周运动六、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2. 万有引力定律3.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 三大宇宙速度(2) 引力势能及其应用(3) 同步卫星、近地卫星、一般卫星(4) 双星、多星系统问题(5) 潮汐问题(6) 中子星与黑洞问题(7) 拉格朗日点问题七、 功和能1. 功2. 功率3. 动能与动能定理4.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5. 机械能守恒定律6. 能量守恒定律八、 动量守恒定律1. 动量2. 冲量3. 动量定理4. 动量守恒定律5.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 碰撞问题(2) 爆炸问题(3) 反冲问题(4) 多过程问题九、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 机械振动2. 机械波电磁学十、
3、静电场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 电场力的性质3. 电场能的性质4. 静电现象5. 电容器6.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十一、 恒定电流1. 电流2. 导体的电阻3.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4. 电功和电功率5. 焦耳定律6. 非纯电阻电路7. 电动势8.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9. 动态电路分析10. 故障电路分析11. 含容电路分析12. 简单逻辑电路十二、 磁场1. 磁现象和磁场2. 安培力3. 洛伦兹力4.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5.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6. 质谱仪、回旋加速器、霍尔效应、电磁流量计、磁流体发电机十三、 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2. 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4、律4.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5. 自感和涡流十四、 交变电流1. 交变电流的产生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 变压器5. 远距离输电十五、 电磁波1. 电磁波的产生与应用2. 电磁波谱十六、 传感器1. 传感器及其元件2. 传感器的应用热学十七、 分子动理论1. 阿伏伽德罗常数2. 分子的大小3. 扩散现象4. 布朗运动5. 分子热运动6.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7. 分子势能8. 温度和温标9. 物体的内能十八、 气体、固体、液体1. 气体2. 固体3. 液体4.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5. 物态变化十九、 热力学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2. 能量守恒定律3. 热力学
5、第二定律4. 热力学第三定律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二十、 *热机、制冷机1.热机原理与热机效率2.内燃机原理3.*汽轮机与发电机4.*制冷剂原理5.*电冰箱与空调光学二十一、光的传播与反射1. 光沿直线传播2. 光的反射二十二、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二十三、全反射1. 全反射现象2. 全反射的条件3. 全反射的应用二十四、光的干涉1. 双缝干涉2. 薄膜干涉二十五、光的衍射1. 衍射图样2. 衍射条件二十六、*光的颜色与色散1. 光的颜色2. 三棱镜色散二十七、光的偏振1. 偏振现象及其解释2. 偏振的应用二十八、激光1. 激光的原理和产生条件2. 激光的特点及其应用近代物理二十九、波粒二象
6、性1. 能量的量子化2. 光电效应3. 康普顿效应4. 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三十、原子结构1. 电子的发现2. 核式结构模型3. 波尔的原子模型三十一、原子核1. 原子核的组成2. 放射性元素衰变3. 核力和结合能4. 核能5. 粒子和宇宙三十二、*相对论简介1. 狭义相对论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 广义相对论物理实验(共16个)一、 物理实验基础1. 常用仪器的使用与读数2. 误差和有效数字二、 力学实验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2)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2. *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测量动摩擦因数4. 验证力的平行四
7、边形定则5.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6. 曲线运动(1)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2) 用频闪相机研究平抛运动(3) 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4)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7. 探究动能定理(1) 探究动能定理(2) 用现代方法验证动能定理8.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9.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 用现代方法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三、 电学实验10.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11.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 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2) 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3) 测量电阻丝的电阻率(4) 特殊方法测电阻12.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3.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4. 传感器的简单使
8、用*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现象*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四、 热学实验(1)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2) 气体实验定律五、 光学实验(1)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2) 测量折射率的创新方法(3) 双缝干涉实验六、 创新实验(1) 力学创新实验(2) 电学创新实验物理学史、方法、单位制一、 物理学史二、 方法三、 单位制1. 力学单位制2. 单位制和量纲【专题01】直线运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概念: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分类(1)匀加速直线运动 与 方向相同。(2)匀减速直线运动 与 方向相反。3.规律(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
9、度位移关系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 内的位移差相等,即 ; 。2.中间时刻速度 。3.位移中点速度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 末, 末, 末, ,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 。(2) 内, 内, 内, , 内的位移之比 。(3)第1个 内,第2个 内,第3个 内, ,第 个 内的位移之比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三、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目的1).打点计时器的原理,能够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3).学会处理纸带,计算速度和加速度。2.实验器材1).打点计时器作用:计时仪器,
10、打点周期和频率的关系分类2).其他器材: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3.实验原理1).纸带基本信息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使用刻度尺测量2).利用纸带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 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各计数点瞬时速度,比如vA3).利用纸带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法一:绘制速度v时间t图像,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知计算图线的斜率即加速度;方法二: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差xaT2,即逐差法求解加速度。例如将纸带上的6组数据分为两组,根据逐差
11、法可知a1,a2,a3求解平均值为a4.实验步骤 1).放长木板:把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如图所示)。2).定打点计时器: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3).挂钩码:将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用细绳一端连小车,另一端挂上适当的钩码。4).打点: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小车停止运动后立即关闭电源。5).重复: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两次。5.注意事项1).使纸带、小车、细绳和定滑轮在一条直线上,细绳和木板平行。2).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小车。3).纸带要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
12、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4).绘制图像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使图象分布在坐标平面的大部分面积上。使图线左右两侧的点尽量相等。【专题02】相互作用一、力 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13、)。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直接接触;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
14、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接触面不光滑;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
15、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F N 进行计算,其中FN 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5.物体的受力分析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
16、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 (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 6.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
17、: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7.共点力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
18、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 =0,Fy =0. (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 二、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2)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2.实验器材弹簧、毫米刻度尺、铁架台、钩码若干、坐标纸。3.实验原理1)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弹簧的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4.数据处理
19、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5.误差分析1)弹簧所受拉力大小的不稳定易造成误差,使弹簧的一端固定,通过在另一端悬挂钩码来产生对弹簧的拉力,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2)弹簧长度的测量是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测量时尽量精确地测量弹簧的长度。3)描点、作图不准确也会造成误差。6.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纸上描的点尽可能稀,
20、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3)测量弹簧的原长时要让它自然下垂,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减小误差。4)测量有关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总长l及伸长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5)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两轴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大小要适当,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6)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同一条曲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描出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平滑的曲线。7)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三、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目的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培养应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和得出
21、结论的能力。2.实验原理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相同的效果,看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3.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铅笔。4.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3)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套的方向。4)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