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

  • 上传人(卖家):1207392380yun
  • 文档编号:765327
  • 上传时间:2020-09-28
  • 格式:DOC
  • 页数:351
  • 大小:2.5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由用户(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五 年级 上册 语文 教案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1.1.白鹭白鹭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认识“鹭、嫌”等 6 个生字,会写“宜、鹤”等 10 个字与“精巧、配合” 等 15 个新词。 2.理解“嗜好、恩惠、铿锵”等词语,对“鹤、嫌”等多笔画的字,能细 致观察、关注其结构及笔画穿插,尽量写美观。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初步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 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感受作者对白鹭的 喜爱和赞美。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

    2、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分类学词,理清脉络 1.读诗导入。 (1)读一组描写白鹭的诗句,引入新课学习。 和白鹭相关的古诗词: 杜甫的绝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李白的白鹭鸶(“白鹭下秋水”) 刘禹锡的白鹭儿“白鹭儿,最高格”) (2)初读全文,读准字音,圈画标注难读、难写、不理解的字词。 2.分类学词。 (1)文中写到了哪几种鸟?(白鹭、白鹤、朱鹭、苍鹭) (2)课文中有一些词组,集中展现了白鹭的外形色素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 宜,是哪些? (出示第 5 自然段中的词组,反复读:雪白的蓑毛、 铁色的长喙、 青色的脚, 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3、,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 一忽则嫌黑) (3)哪些词语和白鹭的活动相关?(嵌在、玻璃框、镜匣、嗜好、望哨、恩 惠等,放到具体的段落中读一读) (4)哪些词笔画多,比较难写?(鹤、嫌) 3.理清脉络。 (1)白鹭在作者的印象里是怎样的?(出示总起句和总结句,学生齐读) (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的关系是什么? 学习活动二:关注对比,感受精巧美 1.找关键词句。 郭沫若先生说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请你自主阅读课文第 25 自然段, 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体会白鹭的精巧、和谐之美。 2.交流分享 (1)引用文中的关键词句,说说白鹭的精巧之美体现在哪里。(利用课件点 出这些关

    4、键词句) (2)想象白鹭的外形,练习朗读。 3.关注对比。 (1)先关注直接描写的词句。(第 2 自然段和第 5 自然段前一部分内容) 读一读这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的好处。(直接、明确地写出了白鹭的身 形大小、色彩搭配的适宜) (2)重点关注表达对比的词句。(第 3、4 自然段和第 5 自然段的后半部分) 阅读这些表达对比的词句。(要点:了解对比的对象、对比的内容,理解、 感悟进行对比描写的目的或作用) 第 5 自然段在对比中还有排比的句式,请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增强感受, 也可借助白鹭的外形图来指导背诵。 从这些对比表达的词句中,你有什么感悟?(要点:一是为了衬托,强调 了白鹭的精巧之美;二

    5、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4.朗读感悟。 小结: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 请朗读第 2-5 自然段。 (意图:朗读是为了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和感悟, 感受两种表达方式相互融通、互为补充的巧妙,同时积累语言)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悟地朗 读课文。 2.围绕“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进行阅读和交流,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和赞美。 3.借助关键词句,了解作者是如何把喜爱之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通 过仿写片段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喜爱之情。 4.借助板书背诵课文,通过抄写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

    6、点词句,体会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是如何把喜爱之情 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借助关键词句,了解作者是如何把喜爱之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通过 仿写片段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想象画面,感受情趣美 1.想象画面 (1)诗的美,不仅在于外在的形象,更在于情趣和韵味。请认真阅读课文的 6-8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白鹭活动的画面,并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起一个名 字。 (2)交流想象的画面,并为这些画面分别起个名字。 清田钓鱼图 树顶悠然图 空中低飞图 2.品味语言 (1)提示:是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这份诗情画意呢?边

    7、读边想象, 圈画出你觉得特别有情趣的词句。 (2)换词品味。 设计意图:让学生比较“钓”和“捕”或“捉”的区别,体会作者的用词 和文章的韵味。 (3)延展想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悠然”一词,从“望哨”想开去,感受文章的情 趣。 (4)转换视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恩惠” ,感悟作者所用词语包含的 情意。 (5)整体融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第 6-8 自然段写了白鹭在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的不同情状,体会作者表达的灵动和其中的韵味。 3.诵读积累 (1)通过诵读的方式再次感受文章的诗意。 (2)以边读边想象的方式背诵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习活动四:整体把握

    8、,学习表达 1.整体把握 再次读全文,说说“白鹭”和“诗”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总结:把白鹭写成诗,透过白鹭这首诗,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白鹭的钟 爱。 2.学习表达。 这篇课文中,通篇没有说一个“爱”或者“喜欢” ,但能从每一处细致的描 摹、每一句独特的表达中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你觉得是哪些独特的 表达增强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1)第 5 自然段,用了排比和连续的对比来表达。 (2)第 68 自然段,描绘了三个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 (3)全文的结构精巧,语言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意韵深远。 提示:根据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在充分交流、感受和领悟的基础上,指导 学生进行仿写型的小练笔

    9、。 3.背诵积累 (1)指导背诵。要点:根据全文的脉络(结构),看板书背诵这篇课文。 (2)抄写表达独特的自然段。 4.拓展阅读。 回顾:郑振铎的燕子 拓展:青莽的翠鸟 要点:关注外形描写的细腻,感悟活动描写中用词的精妙和富于韵味。 板书设计 1 1 白鹭白鹭 精彩片段 师:回想三幅图,都美,韵味就在这文字里。你喜欢哪些句子?放声读出 来。 师:我们先看白鹭垂钓。读这段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一个字钓。大家 一起读。 师:我认为这里的“钓”可以改成“捉” :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捉鱼。孙 老师说错了没有? 生:我认为不够准确。因为“钓”是在那里等待着鱼过来,而“捉”是主 动去捉鱼。 师:你的意思是说“

    10、钓”是等待, “捉”是主动出击。 生:是这样的。 师:请再说说原因!注意听,我让她说第三遍了。 生:因为“钓”是等待鱼上钩,而“捉”是主动出击去捉鱼。 师:怎么没有掌声。 师:还有 生:我觉得“捉”表达的是一种动态的美, “钓”表达的是一种静态的美。 师:你觉得都一样吗? 生:我觉得静态的美更好一点。 师:白鹭在那里钓鱼,表面是等待着鱼,实际呢? 生:希望鱼快上钩。 师:难怪你要说静态的好。 生:我觉得用“钓”的话,显得白鹭悠然自在,是拟人化的写法。 师:无忧无虑,等着鱼儿上钩。姜太公还要一个鱼竿,可白鹭不要竿和钩, 它只是悠然地等着鱼上来。孙老师改的“捉”远远不如“钓” ,因为所有的 味道都

    11、在一个“钓”字上。想想看,那瓦蓝瓦蓝的天,那碧绿碧绿的水, 那雪白雪白的鹭,那自然和谐的色彩,那一尘不染的明澈,那一幅图画, 是一幅多么优美的田园风光图!那是一幅多么优美的白鹭垂钓图!难怪作 者说,白鹭垂钓就是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一般是什么画才放在玻璃框 里? 生:一般都是有名的画。 师:原来这幅优秀的图就是作者眼中最美的画,它值得镶嵌在玻璃框里, 还值得镶嵌在我们眼里,值得镶嵌在我们心里。让我们读出这些优美的文 字! (生齐读) 师:悠闲的垂钓,悠然的田园生活,多么美妙!这种美,值得我们嵌在玻 璃框里,嵌在心里。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点评: 品味文字,感受世间万物的灵性,体味作者的情意,体现

    12、的是“完整”的 语文学习的意蕴。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情境,用“换词” 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品味作者的用词,体会文章的韵味,使学生的阅 读入文、入境、入情,这样,学生的阅读体验也会更加丰满、厚实。 2.2.落花生落花生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认识“亩、吩”等 6 个生字,重点读准“吩、榨、 榴”的字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居然、实在、爱慕、体面”这四个重要的词语。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初步感受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体会父亲的殷殷深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理

    13、解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 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感受花生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的品格,体会父亲的殷殷深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理清脉络,分类学 1.板书课题,导入学习。 (1)简单介绍落花生,并了解作者的笔名,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笔名与课文的 联系。 (2)初读全文,读准字音,圈画标注难读、难写、不理解的字词。 2.理清脉络,分类学词。 (1)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并写在课文的空 白处。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根据刚才概括出的几件事给课文进行 分段。 (3)

    14、出示一组词语:分辨、尝尝、便宜、石榴。这四个词语,读音上有什么 特点? (4)出示课文第 1 自然段,指名读,并提醒学生要特别关注“空地、种花生、 买种、播种”这四个词语,读好多音字,进而指导学生读好第 1 自然段。 (5)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浇、矮”这两个字。 学习活动二:抓重点词,略读“种”“收” 抓重点词 (1)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交流:全家人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个词能 体会到?(居然)这个词里包含了哪些感受?(意外、惊喜)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原本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去种花生,并没有把 握一定会有收获) 2.略读“种”“收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一般需要经历几个月

    15、的时间,作者却只用 了四个词买种、 翻地、 播种、 浇水。 这样的安排合理吗?为什么?(“种 花生”并不是文章的重点,所以这样安排是恰当的,应当把笔墨主要放在 “议花生”这个内容上) (2)这四个词语之间,作者使用的是逗号,可以改成顿号吗?请说明理由。 小结:这四个词语简要地概括了种花生的过程,“逗号”正表示了这些过 程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就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一个词、一个标点, 都有其巧妙之处!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悟地分 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学习花生

    16、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体会父亲的殷殷深情。 3.初步了解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能学 会通过写一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的品格,体会父亲的殷殷深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能学会 通过写一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对比学习,深入探究 1.对比学习 下面我们就直奔重点,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 论了些什么。 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 3-15 自然段,有疑

    17、问的地方打上标记。 (1)了解作者父亲的资料,理解“实在很难得”。 (2)家人说了花生的很多好处,但父亲说花生就说花生吧,扯上桃子、石榴、 苹果干什呀? (理解“爱慕”,感受桃子、石榴、苹果外表的惹人喜爱。通过对比可让我 们更容易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2.深入探究。 (1)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齐读父亲的话,谈谈你对“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理解。 (2)教师相机提问、点拨:什么是“体面”?“只讲体面”是什么意思?师 生相互补充、完善结论,从而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3

    18、)分角色朗读第 3-15 自然段,读后引导学生再读提示语。 (4)进行比较朗读,感受原文简单、朴实的提示语。总结:这才是对落花生 朴实无华最好的诠释,也表现了作者真正理解并具有了这样可贵的品质。 学习活动四:回归整体,迁移运用 1.回归整体 再次指名读父亲的话,感受文中的父亲对儿女的期盼,即他希望儿女成为 “花生”一样的人。 2.迁移运用 (1)我们身边具有落花生那样品格的人还有很多,交流课前的寻访收获。 (2)生活中也有一些物,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毫不起眼,如竹子、梅花、 蜜蜂、路灯等,由它们你是否会联想到身边的一些人呢?想一想,然后选 择其一,用一段话写下来。 小结:“借物喻人”,能使表情

    19、达意更加含蓄,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或感染 力,也能让读者清楚地认识到“借物”是为了说明什么和评价怎样的人。 (3)拓展阅读:许地山的空山灵雨 。 板书设计 2 2 落花生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借物喻人 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 精彩片段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 3-15 自然段,有什么有疑问的地方打上标记,开 始吧! (生默读课文,标记自己的疑问) 师:大家都读得差不多了,看我要把第一个提问的机会给谁?这个孩子, 你说。 生:为什么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 师:父亲也来了,后边呢?读下去。 生:实在很难得。 师: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我的问题是“天色既然不是特别好,为什么父亲也来了”.

    20、师:父亲来是不应该的吗?问题在哪? 生:为什么父亲来实在很难得? 师:瞧,他这个问题问得好,父亲跟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对不对? 可是作者却说父亲来了很难得,而且是实在很难得,猜猜这是为什么呀? 你来说。 生:因为父亲工作太忙了。 师:是,他跟我们平常想的一样,父亲可能工作很忙,孩子你猜对了!忙 什么?(提示)快速地翻一翻老师给你们的学习资料吧,看看你能不能猜出 来他忙些什么?好,看材料。你说。 生:他的爸爸是一位爱国志士。 师:可能在忙什么? 生:在和台湾交流。 师:哦,那倒不是,因为大家不了解背景,我简单地介绍一下:在中日甲 午战争失败之后呢,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广东,那个时候许

    21、地山 的父亲在广东做县令,平时在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 在一起团聚,而那天晚上天色还不大好,父亲也来了,所以说,很难得。 生:实在难得。 师:是的,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 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就说花生吧,扯上桃 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呀? 生:因为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都非常漂亮,而且是挂在高高的枝头上。 如果像桃子、石榴、苹果这样张扬自我,我觉得很不好。 师:大家想一想,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那儿,就是在炫耀吗?(学 生们摇头

    22、)不是。那是它们生长的特点呀,对不对?它们就长在那儿!你说 苹果要是长土里去了,那还叫苹果吗?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有一点我很欣赏,就是她发现了父亲其实是在拿 花生跟和它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苹果比,为什么? 生:作比较。 师:聪明!对比啊!对比的结果就是让我们能更容易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 看,可是它像刚才那位孩子说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外表不好看的 花生却能默默地给人带来好处,真的是很可贵,更让人钦佩。让我们来读 读这段话,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 点评: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结合资料来解决,不仅关注了文章的整 体性,而且让学生学会了用联系前文和借助资料的方法来品读语段,更

    23、让 学生明白了父亲在孩子们的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一家人才会谈到深夜,父亲的话才会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上。 3.3.桂花雨桂花雨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在初读过程中认识“箩、杭”这 2 个生字,会写“懂、兰、箩”等 10 个 字。 2.学习课文的词语,掌握“桂花、懂得”等 4 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重要的词语“姿态”和“沉浸”。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能概括说出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初步感受作者童年时摇 桂花的快乐与兴奋之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主

    24、要内容,理清文 章的脉络,初步感受作者童年时摇桂花的快乐与兴奋之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的脉络,能概括说出桂花给“我” 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初步感受作者童年时摇桂花的快乐与兴奋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词语联想,初读体会 1.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桂花已经开了。请同学们交流 并吟诵描写桂花的诗句。 (2)简介作者生活经历,并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 (1)检査生字新词掌握情况,看是否能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并重点 提醒字词读音和字形。 (2)提问:读到下面这些词语的时候,你会联想

    25、到什么?请具体说说。 糕饼 尤其 新鲜 挑去 姿态 笨笨的 香飘十里 提示:可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式理解“尤其的词义。 (3)自由朗读课文,想象摇桂花的情景,并试着用一个字概括。 (4)提问:通过预习,你觉得文中的“桂花雨”是一场怎样的雨? 板书:香 乐 美 学习活动二:对比体悟,感受花香 1.品味对比 (1)提问: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第 1 自然段? (2)学生朗读后,出示: 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 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3)提问:满树的叶子好看吗?出示桂花图与梅花图,看看两

    26、者姿态有何不 同。 (4)想一想:“我”喜欢桂花吗?作者不直接写它好的地方,而是先写这个 不好,那个不好,最后就只写这一点“香”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要点:采用衬托的手法,来写桂花迷人的芳香。(板书:衬托) 2.找关键句。 (1)接下来请你们自读第 2-6 自然段,请读到表现桂花香的句子时用横线画 下来。 出示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 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出示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3)提问:虽然两句都说浸在桂花香里,但有什么不同吗?你体会到了什 么? 要点:两句都写了桂花香气浓郁。第二句则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呈现 了桂花之香,

    27、和前文的“做糕饼”“泡茶”相呼应,将无形无色的花香具 化为具体的事物,凸现了桂花的重要,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悟地朗 读课文。 2.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概括说出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 美好的回忆,能把握课文大意,并读出童年时摇桂花的快乐与兴奋之情。 3.品味重点词句,体会桂花香、摇桂花带给“我”的快乐以及字里行间浓 浓的乡情,进而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4.纵观全文,带着回忆的感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借助桂花这一具体 事物抒发思乡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

    28、文,品味重点词句,体会桂花香、摇桂花带给“我”的快乐以及字 里行间浓浓的乡情,进而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童年时摇桂花的快乐与兴奋之情,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 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抓住关键词,体验“摇花乐” 1.抓关键词 (1)自读第 5 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中的桂花雨给人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 象呢。然后找找关键词语,看看“摇花乐”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2)出示句子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妈,怎幺还不摇桂花怎幺还不摇桂花 呢呢?母亲说母亲说:“还

    29、早呢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可是母亲一看 天上布满阴云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我可 乐了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我们满 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啊!真像下雨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好香的雨呀!” 想想你从中还体会到了什么。 (3)圈画动词。提问:从一系列麻利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想想“我” 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2.延伸思考 课文中除了讲“我”体会到了桂

    30、花的香与摇桂花时的乐,那母亲对桂花又 是怎样的感受呢? 要点:引出下文母亲对桂花独特的喜爱之情。与杭州的桂花相比,母亲还 是觉得故乡的桂花更香。 学习活动四:模仿写句,感悟乡情 1.拓展对比 (1)指名朗读第 7 自然段。 (2)出示图片:杭州的满觉陇桂花盛开的情景。教师相机介绍作者由瞿溪迁 往杭州的历史。 (3)提问:你说杭州“满觉陇”的桂花不香吗?母亲为什么说比不过家乡旧 宅院子里的金桂呢? (4)想一想:她是在比什么呢,她是不是在比香气的浓和淡?你觉得这桂花 雨还是一场什么雨?(板书:思乡) (5)简介作者及其写这篇文章的缘由。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琦君,她 1917 年 生于温州,十二岁时到

    31、杭州念书。1949 年去了我国的台湾地区。 桂花雨 一文是琦君在六十岁的时候写的。 桂花雨让作者魂牵梦萦,因为她觉得“桂 花还是故乡的香”(板书)。 2.模仿写句 (1)请你模仿这个句子“( )还是故乡的( )” 再写两三句。 (2)将同学们的句子放到一起看,这就是一首小诗,谁来为它取个题目。 (3)学生交流。 提示:围绕“思乡”取题都可以。 总结: 桂花雨选作课文并改编前名为故乡的桂花雨 ,原文中还有一 句是这么说的。 (出示):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里的桂花就是故乡。 板书设计 3 3 桂花雨桂花雨 思乡 香 乐 美 衬托 桂花还是故乡的香 精彩片段 师:“全家到了杭州”是什么意思?(师

    32、趁机介绍作者由瞿溪迁往杭州的历 史,并相机介绍杭州满觉陇的桂花闻名天下) 师:你说杭州满觉陇的桂花不香吗?母亲为什么说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 的金桂呢? 生: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说满觉陇的桂花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 桂香。 生:女儿摇花乐,母亲看着女儿快乐,自已也快乐,全家人都沉浸在“乐” 中,所以说外地的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的花香。 师:她是在比什么,她是不是比香气的浓和淡? 生:情的浓和淡。 师: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情,是什么情? 生:乡情。 师:作者去了台湾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在这段日子里他的父亲母亲相继去 世。请你想想,作者在想到父亲母亲的时候,她会是怎样的表情? 生:泪流满面。 师:想念

    33、家乡,又不能回去,这种忧伤就是 生齐:乡愁。 师生齐读: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 的阵阵桂花雨。 师:桂花雨让作者魂牵梦萦,因为她觉得“桂花还是故乡的香”。 师:请同学们把这句话抄在笔记本上,并想象一下,当你有一天离开了家 乡,你会说什么?请你模仿这个句子“( )还是故乡的( )” 再写两三句。 (生一边汇报一边把自己写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 师:看,这就是一首小诗嘛。谁来为它取个题目? 生:家乡美。 生:回忆。 生:乡情。 生:乡愁。 师:桂花雨,好香的雨啊。这“香”字当中,隐藏着作者童年时的美好回 忆。但六十岁的作者还要写自己童年时的摇花乐,其实,她要表达的是淡

    34、 淡的乡愁。请记住这散文题目。 生:桂花雨。 师:让这阵阵桂花雨留在大家心底,也让这淡淡的乡愁留在大家心底。今 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你们课后比较阅读有关表达乡情的文章,并想一想 它们在思想上、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点评: 片段开头插入了一些课外知识,从表面上看,仿佛“节外生枝”,但从整 体教学思路来看,却是“顺理成章”。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为 学习下文作了铺垫。引导学生读这样的文章,不能只看作者写了什么,而 要看作者在其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这个感情才是文章的灵魂。薛老师 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主动性、自主性,而且教师跟着学生走,学生说到哪, 就学到哪。另外读、写训练方面的巧妙安排,也是“匠

    35、心独运”。 4.4.珍珠鸟珍珠鸟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概括故事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 喜爱之情。 2.借助关键语句,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 意。 3.通过对比阅读,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变化,体会小珍珠鸟与作 者的亲近以及作者对鸟儿的爱护,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的含义。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借助关键语句,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 之间的情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阅读,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变化,体会小珍珠鸟与作者 的亲近以及作者对鸟儿的爱护,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

    36、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刁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题导入 (1)揭示课题,关注“阅读提示”。 (2)补充资料,了解珍珠鸟。 2.初读课文 (1)读文并分类学词。 文中出现了许多拟声词。(出示:嚓嚓、咂砸、嗒嗒) 儿化音很难读,谁来挑战?(出示:雏儿 球儿) 出示这两个词所对应的句子,反复读。 多音字“待”:出示解释,并结合语境,引导学生了解读“da”时是“停 留”的意思。 (2)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点:“我”得到了一对珍珠鸟,并精心照顾它们,珍珠鸟对“我”产生 了信赖。 学习活动二:对比阅读,体会人鸟

    37、间关系的变化 1.关注鸟的“好” (1)找出作者得到一对珍珠鸟后,直接写他心情的语句。(真好!)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珍珠鸟的“好”的语句,思考“好”在 哪里。 (3)出示描写珍珠鸟的语句。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感受小珍珠鸟外表的可爱 和“怕人”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喜爱。 总结:在“我”眼中,这小鸟就像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真是讨人喜欢, 怪不得作者在一开始就感叹道(引读)“真好!” 2.体会人“好”。 (1)提问:珍珠鸟那么怕人,“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默读 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我”对待珍珠鸟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珍珠 鸟的活动范围一步步变化的语句,并作批注。 (2)出

    38、示语句 关注句中的“不”字。总结:“我”不看它,不管它,恰恰说明“我” 对珍珠鸟的喜爱,怕惊扰了鸟儿。 关注珍珠鸟的活动范围的变化。总结:通过对珍珠鸟前后表现的对比, 在与作者不断拉近的距离中,能感受到珍珠鸟对作者的喜爱和信赖。 (3)总结:文章通过“我”对珍珠鸟的态度和珍珠鸟活动范围的变化的对 比,表达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精心呵护和浓浓的喜爱之情 3.学习小结 (1)小珍珠鸟逐渐信赖“我”,与“我”的感情也越来越亲昵,怪不得作者 赞叹“真好”。 (2)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学习活动三:深入探究,拓展延伸 1.深入思考。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仅仅是人和鸟之间的

    39、信赖吗? (还有人与自然、人与人) (2)让学生分享生活中的体验。 (3)升华:信赖就是尊重、理解、宽容,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在世界的每一 个角落,都会感受到这种和谐美好的境界。 (4)那我们就把这无限的喜乐和深刻的哲理铭记心中,把这头和尾连起来读 “真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再把这两句话颠倒过来读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好!” (5)这篇文章通过首尾呼应,以认真细致的观察,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让我 们感受到他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2.课后反思 人鸟间流淌的情意令人动容。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当今社会,那份人 与人之间的信赖在逐渐消失。再次联系身边的事例,想一想消失的背后到

    40、底隐藏着什么原因。课后交流。 板书设计 4 4 珍珠鸟珍珠鸟 精彩片段 师:我们上节课只研究了“我”和小鸟创造的“信赖”的境界,那大鸟呢? 朋友送“我”这对关在笼中的大鸟,“我”觉得真好,大鸟也这样觉得吗? 找出描写大珍珠鸟心情变化的句子读读。 生:小家伙在屋子四周活动,玩得特别开心的时候,大鸟会“在笼里生气 地叫”大鸟生气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人的可怕。 生:当小家伙贪玩,晚上忘记回到笼子里的时候,“天色入暮,它就在父 母再三的呼唤声中”表明大鸟急得不得了,召唤孩子赶紧回笼子。 师:(出示图片)看到笼中的那对大鸟了吗?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听,父 母在生气地叫呢。(放鸟叫声) 师:笼中的

    41、父母会对小鸟“再三呼唤”,想想:大鸟为什么这么做? 生:看似自由的小鸟,也只不过在房间活动,它压根就不知道窗外的世界 有多么宽广、多么美妙,这样看来这种自由又是多么的可怜。当它们的身 体钻不出笼子的时候,也便失去了身体的自由。由此,我们了解到,大鸟 呼唤的就是一句话:孩子啊,我们大鸟的今天就是你小鸟的明天。(热烈掌 声) 师:其实,你们说的这些,不就是大鸟发自心灵的呼唤吗? 生:其实它们呼唤的就是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而不是这里的笼子。 师:让我们先听听千百年来笼中鸟的呼唤吧! (出示白居易的看嵩洛有叹 、司马光的放鹦鹉二首(其一)、欧阳修 的画眉鸟 ,学生朗读) 师:这诗中的“笼中”“笼樊”“

    42、金笼”,再精致华美、精心装扮的笼子, 也挡不住它们的呼唤。它们呼唤,离开这笼子回到哪里? 生:回到密林深处,回到它们自己真正的家。 师:回到课文第一句。作者以为这笼子就是鸟儿的巢,在鸟的眼里,笼子 和巢、家一样吗?它们的巢应该在哪里?(播放象形字“巢”的演变过程) 生:它们呼唤的,是要离开这些笼子回到森林,到属于它们自己的树上的 巢。那才是它们真正的家。 师:是啊,方寸之地,何谈信赖!这渴望获得生命尊重的鸟,即便死,也 不愿被笼子囚禁,这笼子也许就像它们的牢笼,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坟墓呢! (给“笼”字加上方框) (师生探讨大珍珠鸟和小珍珠鸟理解的信赖的不同,认为“信赖,往往创造 出美好的境界”是

    43、作者笔端流泻下“一时”而不是“一生”的感受,如果 作者真正喜欢珍珠鸟就应该放飞它们,让它们自由飞翔) 师:如果说,刚才我们理解了“信赖,就给它”,那么,此时这个“给” 应该换成什么? 生:还! 师:这一字之差,境界是多么不同!请用这样的句式再次呼唤出大鸟们心 中的信赖。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应有的尊重。 生:人和鸟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要建立信赖的关系,那么信赖, 就还它平等的权利。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的鸟性。(掌声) 生: 师:谢谢你们发出的这么多的感慨。一个字的不同,意义就不同。也许, 你们理解和感受到的这么多信赖的内涵,才是大鸟眼里的信赖。 师:谢谢你们给大家的启发!原来,信赖的美

    44、好境界应该是相互的、平等 的。这样才能得到两者的真正平衡,精神心灵才会相通、相属,彼此才会 有一份强烈的安全感。 点评: 窦老师跳出文本,引用了白居易看嵩洛有叹中的“未闻笼中鸟,飞出 肯飞还”等古诗名句,通过点拨、引导,将学生建构的关于信赖的话题进 行了解构,由此挖掘出文中所谓的信赖其实是狭隘的,真正的信赖是还给 鸟儿自由,从而实现了对文本的“突破”。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制定班级公约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了解公约的一般特点,并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学会制定简单可行的班 级公约。 2.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交流,有条理地说出建议,在讨论后能用合并和 删减的方法总结观点,通过最终表决形成

    45、班级公约。 3.在活动过程中,乐于参与,敢于发言,注意倾听,尊重不同意见。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公约的一般特点,并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全班讨论制定简单可行的 班级公约。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全班通过讨论交流制定简单可行的班级公约。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链接生活,揭示主题 1.联系生活,揭题导入 (1)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公约吗?学生自由说。 (2)出示班级图书借阅公约 。提问:请大家浏览一下,看看它约定了些 什么。学生自主阅读,反馈收获。 (3)出示文明餐桌公约 。提问:你再读读这份公约,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主阅读,反馈收获。 2.了解公约,

    46、知其特点。 (1)导入“公约”: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公约吗?(生答)那班级公约呢?让学 生自由说一说。教师小结班级公约的含义。 (2)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也需要制定一些需要大家遵守 的规则,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这节 口语交际课,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吧! 学习活动二:分类讨论,明确目标 1.联系实际,明确方向。 (1)提问: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学生自由说 一说。 (2)出示课前预先填写的班级情况调查表。 课前做了调查统计,这些是咱们班同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还有任课老师 对我们班现状的评价以及反馈。提问:仔细看看,你有什么发

    47、现? 学生观察统计图,梳理班级存在的问题。 (3)教师小结:我们制定班级公约的时候可以针对现状,从安全、学习、纪 律、卫生等方面入手,目的是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板书:针对现状) 2.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1)分门别类地制定公约,可以让班级公约的条理更加清晰。现在,我们就 根据班级建设的目标以及刚才的分类,一起来制定公约吧!请大家先独立 思考,在纸条上写下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容,要求每个项目写一至两 条。 (2)学生自主完成表格。 分类(预设) 内容 学习 安全 卫生 礼仪 学习活动三:模拟情境,分组讨论 1.小组交流,形成意见。 (1)交流自己所写的班级公约内容。 提示:语言要简练,需说

    48、清楚要达成的目标。 (2)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制定、认可的规则,因此可以在小组内先形成一致 的决议。 2.全班交流,积极评价。 (1)先由每位同学发表观点,然后由组长总结、概括大家认可的意见和存在 的分歧,再经大家讨论,汇总出一份小组认同的公约。最后,每组推选一 个代表在全班发言。 提示:组长要当好小主持人;每位同学对同伴的发言可表达赞同或反对意 见,但要说清楚理由;形成的公约要点不能重复,力求言简意赅。(板书: 言简意赅) (2)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公约内容。 提示:在讨论中,需要去除不合理的观点,合并相近的观点。教师还需要 引导学生说清楚这份公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3)各小组形成的公约还只是“小组公约”,教师还可引导全班同学开展交 流,对各组的公约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6532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