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mrliu
  • 文档编号:76517
  • 上传时间:2018-10-21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17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云南省 曲靖市 沾益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word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 1 -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 2017-2018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总分 150 分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39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手机似乎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它长在人们的手上,就如同手是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一样。手机是另一个说话器官,是一个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因为有了手机,人的语言能力增加了,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 同样,人们的听觉也增加了,耳朵居然能神奇般地听

    2、到千里之外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人体身上的新的四位一体:手,嘴巴,耳朵和一个金属铁盒-手机。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手机深深地植根于人体,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离开了人体,离开了手,它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正如人们对它的称呼 “ 手机 ” 那样,它只有依附于手,才能获得它的存在性。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手机这一最基本的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间距离而超越孤立的状态。这是人们使用手机的最根本和最初的原因。 一个 处于 危机时刻的人,如果有手机相伴,就可能会迅速地解除这种危机。 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一种特殊的

    3、状态。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用手机,他发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但是,一旦他使用了手机,他会发现,没有手机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已经进化到手机人的状态。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事实是,手机确实越来越普及了。 手机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手机抑制了人体的某些官能:它抑制了行动能力,人们尽 可能减少身体运动;抑制了书写能力,人们越来越借助机器通话;抑制了记忆能力,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储存消息。有时候,手会无意识地去寻找手机,去摸索手机,去把玩手机。人们偶然丢失了手机,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正是因为人们如

    4、此地依赖于手机,反过来,人们又被它所折磨和打扰。手机成为每天要面对的 问题。如何处理手机?这是每个人的日常性的自我技术 开机还是关机?静音还是震动?短信还是会话?是将这- 2 - 个器官暂行性地关闭,还是让它随时随地警觉地待命?总是要反复地抉择 手机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难题。焦急地等待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或者惧 怕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常常会令人不安。 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功能,它将书信和电话融为一体,而且更为便捷。不过,同书信姗姗来迟相比,手机将等待的美好期望一扫而空。等待和期盼趋于消失。手机在扫荡了书信的同时,也扫荡了书信的特有抒情,扫荡了埋伏在书信中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手机让人通向一个

    5、公共空间,它是打开公共空间的钥匙。因为手机上储存着如此之多的名字和号码,你能够随时迅速地跟他讲话,但是,夜深人静之际,你想要跟一个人说说话,将手机上的号码逐个地翻阅一遍,你真正想拨打的号码一个都不存在。 (摘编自汪民安论家用电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手机不仅仅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事实上,手机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好像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 B、手机已经成为说话器官,是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借助这一器官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距离非常远的地方。 C、手机的运用,不但人们的语言能力增加了,而且我们的听觉能力也增加了,千里之外的声音居然能够听到。

    6、 D、手,嘴巴,耳朵和手机构成了人们身体上的新的四位一体,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 的说话机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 ) A、 手机已经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离开了人体和手,手机也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 B、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无限延展 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距离超越孤立的状态。 C、如果某个手机人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那么保持手机的沉默是一种必然,此时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 D、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

    7、不正确的 一项是 ( 3 分) ( ) - 3 - A、手机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行动能力、书写能力、记忆能力,甚至会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难题。 B、过分依赖手机的人们也备受手机的折磨和打扰,如何处理手机 ?每天面对的两难选择问题经常令人们心绪难宁。 C、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人们这样对书信特有的情怀在手机充斥的社会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D、古人 “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 的生活情形与文中夜深人静之际想给别人打电话而最终没有拨出的情形是一致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15 分) 阅读

    8、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百岁杨绛亦芳华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年满百岁了。杨绛先生富有 “ 老派 ” 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魅力。我们习惯说杨绛是 “ 钱钟书夫人 ” ,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以 “ 杨绛的丈夫 ”来称呼钱钟书的。 上世纪 40 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这出 “ 泪和笑只隔了一张纸 ” 的话剧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但即便如此,在 1945 年,夏衍看了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 “ 你们都 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 1958 年,年已 47 岁的杨绛下决心 “ 偷空自学西班牙语 ” ,从原文

    9、翻译堂 吉诃德。她无师自通,锲而不舍地完成了这项庞巨的翻译工作。未完译稿历尽磨难, “ 黑稿子 ” 在 “ 文革 ” 中 “ 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 ” , “ 九死一生 ” ,总算逃过劫难。 1978 年 4 月,杨绛翻译的堂 吉诃德出版,同年 6 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 “ 堂 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 ” 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非所问: “ 今年出版的。 ”1986 年 10 月,西班牙 国王向 75 岁的杨绛颁授“ 十字勋章 ” ,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贡献。 其后,从洗澡、干校六记,到 2003 年出版回忆一家

    10、三口风雨生活的我们仨,到 96 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杨绛的作品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异常俭朴、为人低调。在杨绛先生住宅小区的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拒绝封起阳台: “ 为了坐在屋里- 4 - 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 1977 年春,钱钟书一家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 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 ” 很多人都为此感叹,素粉墙、水泥地,天花板上还有几个手印,据说,那是钱钟书活着时杨绛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 家里一切都保持钱

    11、钟书在世时的旧样。客厅即书房,中间安放着一张大写字台,钱钟书过去坐这里,他走后杨绛继续在此伏案,坚韧地写出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近作,百岁老人的她如今仍天天读书,笔耕不辍。 钱、杨二老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就酝酿将他们的全部稿费收入捐献给母校。奖学金给谁呢?给考上清华的贫寒 子弟。叫什么名儿呢?绝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就叫 “ 好读书奖学金 ” 。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 2001 年 9 月 7 日,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信托协议书。当时捐献的现金是 72 万元;到了 2008 年 8 月,已累计到 630万元;到了 2010 年春,已是 800 万元出头了。 她和钱

    12、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芳。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 “ 春节好 ” 跨步正要进门,钱钟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 “ 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 ” 这让 他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 “ 苦差事 ” ,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 “ 拦路虎 ” 。 在她自己,低调是自然而然的事。对待自己的作品,她也是如此。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 “ 出山 ” ,召开作品研讨会。杨绛坦陈: “ 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

    13、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开不开研讨会 其实应该叫做检讨会,也不是我的事情。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的。 ” 她谢绝出席研讨会。 事实上,杨绛的低调,也隐含了 她独特的人生智慧。杨绛深知,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要学会享受做一滴清水的快乐。 而今,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杨绛,愈加通 透。她说: “ 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 ” (摘自深圳特区报)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 ) - 5 - A、上世纪 40 年代,杨绛创作的称心如意等剧本的艺术成就和钱钟书先生的围 城相比,还是要略逊 一筹的。 B、杨绛凭借着非凡的毅力和聪颖,历经 20 年翻译并最终出版了堂 吉诃德这一外国鸿篇巨制,其面对磨难的隐忍与顽强,令人敬佩。 C、文中划线句表面上是以 “ 居所 ” 为陈述主体,实则是点明了居所的主人孤傲没有朋友却拥有着极高的文学成就和地位。 D、钱、杨二老设立的奖学金 “ 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 和数额的巨大等,无不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651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