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生物(江苏卷03)(全解全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生物(江苏卷03)(全解全析).docx》由用户(为梦奔跑在路上)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年高 押题 预测 生物 江苏 03 全解全析 下载 _各科综合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绝密启用前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江苏卷】生物(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必须用2
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原进入小肠后被小肠中的肠激酶和胰蛋白酶识别,将第6、7位氨基酸残基间的肽键断裂,形成 TAP 和有活性的胰蛋白酶,TAP 在肠道内随即被降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AP 是含有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B胰蛋白酶原经过血液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C已被激活的胰蛋白酶能通过正反馈促进胰蛋白酶含量增加D若肠激酶逆行进入胰腺并激活胰蛋白酶可造成胰腺组织损伤【答案】B【解析】A、胰蛋白酶原在肠激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将第6、7位氨基酸残基间的肽键断裂,形成TAP和
3、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说明TAP是由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A正确;B、胰蛋白酶原是由胰腺分泌的,它在进入小肠之前并不通过血液运输。在小肠中,肠激酶和胰蛋白酶识别并激活胰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进而发挥作用,B错误;C、一旦胰蛋白酶被激活,它可以进一步催化胰蛋白酶原的转化,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导致胰蛋白酶含量的增加,C正确;D、如果肠激酶逆行进入胰腺,它可能会错误地激活胰蛋白酶原,导致胰腺组织内部的消化反应,从而造成胰腺组织的损伤,D正确。2为探究酶的特性,一同学利用透析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其只允许水分子进出。A组透析袋加入淀粉溶液和蔗糖酶,
4、B组等大的透析袋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A组和B组透析袋均未装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结果可以通过在烧杯中加入碘液进行鉴定B实验结束后,两组透析袋的重量均增加,且 A 组增加的重量等于 B组C本实验的结论为淀粉酶具有专一性D当透析袋呈最大体积时,此时仍在发生渗透作用【答案】D【解析】A、本实验结果不可以通过在烧杯中加入碘液进行鉴定,因为烧杯中无论密封袋内淀粉是否被分解,均不会发生颜色改变,A错误;B、因为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当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所以实验结束透析袋均增重,但由于B组中淀粉被水解成小分子,半透膜两侧浓度差更大,所以吸水更多,即 A 组增加的重
5、量少于 B组,B错误;C、本实验采用的是同底异酶的实验设计,其结论为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D、当透析袋呈最大体积时,此时达到渗透平衡,但仍在发生渗透作用,即依然会发生水分子的进出,D正确。3叶绿体膜上的转运蛋白对于维持叶绿体的离子平衡和pH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表示叶绿体中几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AK+通过TPK3运出类囊体腔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H+通过KEA1和KEA2运输的动力来自K+的浓度差C据图推测细胞质基质中的K+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D类囊体薄膜上的电子传递链对于维持类囊体腔中的pH起关键作用【答案】B【解析】A、据图可知,类囊体腔内的pH为6,叶绿体基质中pH
6、为8,H+通过KEA3从类囊体腔进入叶绿体基质是顺浓度梯度,产生的化学势能将K+逆浓度运进类囊体腔,因此类囊体腔内H+浓度较高,K+通过TPK3运出类囊体腔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是被动运输,A正确;BC、据图可知,叶绿体外的pH为7,叶绿体基质中pH为8,H+通过KEA1和KEA2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它们顺浓度梯度运输时产生的化学势能将K+逆浓度运出叶绿体,推测细胞质基质中的K+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B错误,C正确;D、类囊体薄膜上的电子传递链在发挥作用的同时能将H+运输到类囊体腔中,从而维持类囊体腔中的低pH环境,D正确。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
7、提供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根本来源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决定了种群进化方向,也决定了群落演替方向C遗传平衡种群世代间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基因库也不会发生改变D蓝细菌改变了早期地球的大气成分进而促进了好氧生物的发展,属于协同进化【答案】D【解析】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来源,A错误;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发生了进化,而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B错误;C、遗传平衡种群世代间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但基因库指的是种群中所有个体包含的全部基因,因而会发生改变,C错误;D、蓝细菌改变了早期地球的大气成分进而促进了好氧生物的发展,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
8、间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和发展的过程,属于协同进化,D正确。5下图表示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参与癌症进展的机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过程相比,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U-AB在肿瘤组织中NAT10蛋白的表达水平与COL5A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C过程中的mRNA乙酰化修饰,可以提高mRNA的稳定性D靶向干预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可抑制癌细胞转移【答案】B【解析】A、据图分析是转录过程,是mRNA乙酰化修饰,是翻译过程,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与转录相比,过程翻译过程是RNA与RNA进行配对,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U-A,A正确;B、由图可知,在NAT10
9、蛋白介导下被乙酰化修饰的COL5A1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可以通过翻译形成COL5A1蛋白,而未被修饰的COL5A1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会被降解,而且COL5A1蛋白促进了胃癌细胞的转移,因此发生转移的胃癌患者体内,NAT10蛋白和COL5A1蛋白水平均较高,即NAT10蛋白的表达水平与COL5A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B错误;C、识图分析可知,图中过程中COL5A1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被乙酰化修饰,修饰的mRNA不易被降解,可以提高mRNA的稳定性,C正确;D、靶向干预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将会减少COL5A1蛋白的合成,同时利于COL5A1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 的
10、降解,可抑制癌细胞扩散,D正确。6 20世纪30年代,MullerH。J在果蝇中发现了两性个体间某些基因剂量(数量)不同,但表达水平相似的现象,并命名为“剂量补偿”。这一现象与基因Sx1的表达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msl-1,msl-2,msl-3,mle均为蛋白质ASxl基因参与的“剂量补偿”的原理与细胞分化原理相同BSxl基因通过促进msl-2的表达从而促进X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C雌雄个体X染色体数量不同,但X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可能相同D检测超雌果蝇(XXX)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可以进一步验证“剂量补偿”【答案】B【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剂量补偿”是两性个体间某些基
11、因剂量(数量)不同,但表达水平相似的现象,结合图示可知,该现象与Sxl基因的表达有关,而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Sxl基因参与的“剂量补偿”的原理与细胞分化原理相同,A正确;B、据图可知,雌性个体中Sxl基因表达后导致msl-2缺失,说明Sxl基因通过抑制msl-2的表达,进而使mle、msl-1和msl-3蛋白质复合体没有活性,从而使X染色体基础水平转录,B错误;C、据图可知,雌性个体有两条X染色体,但其X染色体基础水平转录,雄性个体有1条X染色体,但其染色体高水平转录,据此推测,雌雄个体X染色体数量不同,但X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可能相同,C正确;D、检测超雌果蝇(XXX)相关
12、基因的表达量可以进一步验证“剂量补偿”,若该“剂量补偿”存在,则预期其X染色体的转录水平应低于XX型,D正确。7乳腺癌、胃癌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ER2蛋白,T细胞表面有CD3蛋白和CD28蛋白。研究人员将上述三种蛋白作为抗原分别制备单克隆抗体,然后将其在体外解偶联后重新偶联制备得到三特异性抗体,简称三抗(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筛选图示三抗时需要3种相应抗原蛋白B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制备单抗时可采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融合C与单抗相比,三抗增加了两个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对癌细胞的杀伤更强D同时注射3种抗原蛋白,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分泌三抗的浆细胞【答案】D【解析
13、】A、由于抗体具有特异性,所以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筛选图示三抗时需要3种相应抗原蛋白,A正确;B、动物细胞融合与原生质体融合相比特有的融合方式是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B正确;C、抗体具有特异性,三抗可以结合癌细胞不同的部位,所以与单抗相比,三抗增加了两个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对癌细胞的杀伤更强,C正确;D、同时注射3种抗原会刺激B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浆细胞,进而产生三种抗体,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并不能产生三抗,D错误。8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的传递过程如下图,其过程依次是轴突的动作电位(AP)传至末梢;轴突末梢Ca2内流;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ACh与突触后膜上N型受体结合,引
14、起突触后膜上钠通道开放,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小电位(EPP),与周围的肌膜形成了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当突触后膜局部电流达到一定大小时,将刺激周围肌膜发生动作电位(A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体现了膜的功能特点BEPP大小与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ACh的量有关C肌膜AP与突触前膜AP的大小相同,体现了不衰减性D乙酰胆碱酯酶是突触后膜发生EPP所必需的【答案】B【解析】A、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体现了膜的结构特点,A错误;B、EPP大小与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ACh的量有关,当释放的ACh的量足够大时,就会使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充分结合,进而引起更多的Na内流,影响EPP的
15、大小,B正确;C、突触前膜AP位于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具有不衰减性,肌膜AP的大小与神经递质释放的量有关,所以与突触前膜AP不一定相同,C错误;D、乙酰胆碱酯酶是分解ACh的,ACh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除了可以被酶所分解外,还可以被回收,所以乙酰胆碱酯酶并不是突触后膜发生EPP所必需的,D错误。9 2023年入冬以来,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大面积蔓延,许多人在短短一个月内多次发生感染。接种了流感疫苗的人发生感染后,有些症状较轻,仍有些症状较重,甚至出现较严重的肺部炎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月内多次发生感染的患者体内流感病毒相关抗体水平较低B肺部炎症反应是由淋巴细胞和免疫
16、活性物质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C症状较轻可能是由于体内有较多记忆T细胞能直接消灭进入人体的病毒D症状较重可能是由于所感染的病毒与所接疫苗的抗原特性有较大差异【答案】D【解析】A、一个月内多次发生感染的患者由于多次重复的感染了同种病原体,体内发生了多次体液免疫,故体内流感病毒相关抗体水平较高,A错误;B、一般正常的炎症是自身的防御反应,对于外来的病原体没有选择性,应该是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记忆T细胞不能直接消灭进入人体的病毒,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C错误;D、症状较重可能是由于所感染的病毒与所接疫苗的抗原特性有较大差异,导致体内存在的抗体或记忆细胞不能
17、识别感染的病毒,从而使病毒在体内大量增殖,导致症状较重,D正确。10下列关于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种群数量的不规则运动与气候和干旱等密度制约因素有关B群落演替一定是向群落结构复杂的方向进行,最终都能演替成森林群落C森林群落植物有明确分层现象,动物多数具有快速奔跑和打洞能力D农家肥还田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并可改善土壤结构【答案】D【解析】A、气候和干旱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B、群落演替一般向群落结构复杂的方向进行,但有时也向结构简单的方向进行,群落演替受降雨量、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一定能演替成森林群落,B错误;C、草原上的动物多数具有快速奔跑和打洞
18、能力,森林群落中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多,C错误;D、农家肥还田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微生物的活动可改善土壤结构,D正确。11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瞬时增长速率v=rN(其中r为增长率,N为种群数量)。但现实中,环境资源所能承载的数量有限。假设环境资源所能承载最大种群数量为K,当种群数量为N时,剩余资源空间为(1N/K),此时种群的实际增长率为r(1N/K),实际增长速率为v=rN(1N/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变B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能长期维持在K值附近C现实条件下,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D现实条件下,种群最大增长速率约为Kr/4【答案】D【解
19、析】A、增长率=(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增长前的值=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时间,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形增长,曲线的(种群当年的数量/一年前的数量)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A错误;B、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形增长,没有K值,B错误;C、现实条件下,种群呈“S”形增长,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而S形曲线的增长率一直是下降的,C错误;D、现实条件下,种群呈“S”形增长,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根据实际增长速率为v=rN(1N/K),可知K/2时种群最大增长速率约为rK/2(1K/2K)=Kr/4,D正确。12下表是一种筛选微生物的培养
20、基配方,相关分析错误的是()成分甘露醇KH2PO4MgSO4NaClCaSO4CaCO3水琼脂粉含量/g100.20.20.20.15100020A该培养基为无氮培养基,说明筛选的微生物不需要氮源B甘露醇既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也可以提供能源C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配制后可先分装再灭菌D进一步分离纯化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答案】A【解析】A、该培养基为无氮培养基,利用该培养基可以选择培养出的微生物是固氮菌,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而不是不需要氮源,A错误;B、甘露醇是一种可溶性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被微生物迅速代谢产生能量,既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也可以提供能源,B正确;C、该培养
21、基含有琼脂粉,为固体培养基,配制后可先分装再灭菌,减少污染的可能,C正确;D、分离纯化菌种时,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因此进一步分离纯化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D正确。13研究者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干细胞的蛋白质,再将其中一个干细胞子集注射到早期的猴子桑葚期胚胎,最后产生出了2只发光的嵌合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胚胎干细胞必须从胚胎中获取,涉及伦理问题,限制了它在医学上的应用B受精卵发育成桑葚胚的体外培养过程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及时清除代谢物并及时补充营养C含有干细胞子集的早期胚胎移植后一般不需要对受体母猴注射免疫抑制剂D嵌合猴具备来自两个不同胚胎的细胞,其
22、不同部位的细胞中基因型可能不同【答案】B【解析】A、胚胎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中,必须从胚胎中获取,涉及伦理问题,限制了它在医学上的应用,A正确; B、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细胞在培养液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能会对细胞本身有毒害作用,所以要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细胞代谢产物,B错误; C、含有干细胞子集的早期胚胎移植后,受体母猴对移植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一般不需要对受体母猴注射免疫抑制剂,C正确;D、嵌合猴具备来自两个不同胚胎的细胞,将会分别发育为不同组织,因此其不同部位的细胞中基因型可能不同,D正确。14.在利用香蕉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研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