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初中语文文体知识整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doc

  • 上传人(卖家):luzy369
  • 文档编号:763716
  • 上传时间:2020-09-26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77.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中语文文体知识整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 文体 知识 整理 中考 语文 高频 考点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1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初中语文文体知识整理整理 记叙文六要素记叙文六要素 六 要 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作 用 概括文章内容、归纳故事情节。 举 例 (统编八上)背影内容概括:冬日的一个下午(时间),在南京火车站(地点), “我”(人 物)坐火车去北京(起因),父亲(人物)来车站送“我”(经过), “我”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 发出“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感慨(结果)。 常见题型常见题型 叙事 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多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其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举例:(统编八上)藤野先生就是以

    2、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 别后的怀念)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抒情 散文 一般不详述事件的具体过程,没有完整的情节,也不具体描写人物,而是通过人、事、物、 景来传达作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面貌,体现特定的精神或主旨。 举例:(统编七上)春通过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抒发了作 者对春天喜爱至深的情怀,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哲理 散文 哲理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一般以一件事开头,论述道理并加以评论 总结。 举例:(统编八上)我为什么而活着为“总分总”结构,作者在第一段直抒胸 臆,总结

    3、了支配自己一生的主要动力;接着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加以详细解释;最后一段对 自己的一生做出总结,他认为这样活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小说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一种体 裁。 举例:(统编九上)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我们”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叔叔 于勒的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时的不同表现和心理。 小说三要素:人物(作用:支撑故事情节,并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 情节(作用:承上启下;吸引读者;设置悬念;背景设置;埋下伏笔);环境(包括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 线索线索 时间线 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如:(统编七下)

    4、伟大的悲剧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 斯科特及其队员探险南极,从绝望而归到悲壮毁灭的全过程。 地点线 以地点转换的顺序为线索。如:(统编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活动地点为 线索,先写“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再写“我”在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 人物线 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统编八上)回忆我的母亲以回忆“我”的母 亲在“我”童年时对“我”的教育为线索。 事件发展变 化线(明线) 以事件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统编七上)散步围绕一家人散步这件事,按开 始散步、产生分歧、问题解决的过程来安排行文。 情感发展变 化线(暗线) 以情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统编七下)紫藤萝瀑布以赏花过程中的情

    5、感变 化为线索,全文由赏花(喜悦)到忆花(伤感)再到悟花(感悟),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实物线 以某一件具体(或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实物为线索。如:(统编七上)雨的四季 以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为线索,表现了四季的雨的不同形象和特征,描写四季 的雨景和给人的感受。 2 记叙人称记叙人称 人 称 作 用 教材举例 第一人称 “我” “我们” 使文章更具有真实 性; 叙述亲切自然; 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 己的思想感情。 (统编八上)朱自清的背影 ,(统编八下)鲁迅的社 戏等,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给人以真实可信 之感。 第二人称 “你” “你们” 增加亲切感,拉近与 读者的距离; 利于交流思想情

    6、感, 便于抒情。 (统编九上)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与第二人 称“你”对话,亲切自然,情感真挚。 第三人称 “他” “他们” 直接、客观地展现生 活;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形式比较灵活自由。 (统编九上)曹文轩的孤独之旅 ,(统编九下)鲁迅的 孔乙己 。 叙述顺序叙述顺序 插 叙 定义:是在顺叙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有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叙述完接着顺叙中心事件。 插叙的内容是一个片段,它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插叙不在一条线上,至少有 2 个故事) 作用:交代了内容(概括内容);解释了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 垫或埋伏笔;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突出人物性格(形象);突出文章主

    7、题; 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举例:(统编九上)故乡一文,写作者回到故乡见到的闰土,已经不再是他记忆中的少年 闰土了,由此而回忆起他与少年闰土在一起的欢乐场景是插叙。 倒 叙 定义: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 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内容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之一, 只是位置移到了前面。 (倒 叙是一条线索,只有 1 个故事) 作用:开篇点题;制造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 刻印象;引出下文;使结构更加紧凑。 举例:(统编八上)背影一文,从不相见到不能忘,引出对背影的回忆

    8、,而文章最后又回 到现实。 顺 叙 定义: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举例:(统编七下)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从见到紫藤萝写起,由远及近,并由此发出人 生感悟:面对这一片紫色的花海,原先的悲痛也化为宁静。 3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手 法 作用及答题规范 比喻 统 编 七 上 P5 辨析:甲(本体)如、像、似的、若、犹、好像、仿佛(喻词)乙(喻体)。 作用: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便于接受;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加深体会。 答题规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情景(特点),抒发(

    9、或烘 托)了人物的心情(作用)。 拟人 统 编 七 上 P9 辨析:把物当作人来写。 作用:将物人格化,描写形象;表意丰富,表达生动而有趣。 答题规范: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的情景(或 特点),抒发了的情感。 排比 统 编 七 下 P40 辨析: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 作用:句式整齐,增强气势;长于抒情,更有气魄;叙写透彻,条分缕析。 答题规范: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有力(强烈)地写出(表达)了的特点 (感情)。 夸张 统 编 八 上 P40 辨析: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 作用:烘托气氛、加强渲

    10、染;引起联想效果,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答题规范: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的情感,强调了的特点。 对偶 作用: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使语 言节奏明快。 答题规范: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形式优美,(突出)表现了的感情。 反复 辨析: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反复出现。 作用: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答题规范: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使人对印象深刻,(突出)强调了的心情。 反 问 / 设 问 辨析: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设问是为突出所说的内 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自问自答。 作用:反问:态度

    11、鲜明;加强语气,抒情强烈。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 答题规范:反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设 问: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强调了的特点。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 记 叙 作者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环境所作的叙说和交代。(中考真题多以记叙为主,尤其 是把插叙、倒叙作为考查重点) 描 写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 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详见 “8.常见的描写方法” ) 说 明 用简明扼要的文字,直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抒 情 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议 论 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

    12、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或看法。 4 描写方法描写方法 分类依据 方法 类别 特 点 作用/答题规范 根 据 描 写 内容 人 物 描 写 动作 描写 又称行动描写,是指通过肢 体语言表现人物自身的行 动。 作用: 反映人物心理; 刻画人物性格特征; 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答题规范: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 神态)描写方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 形, 表现了人物的心理, 刻画了(人物 形象)。 神态 描写 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详细地 刻画。 外貌 (肖 像)描 写 描述人的身材、容貌、衣着、 打扮以及仪态等。 心理 描写 对处在一定环境下的人物心 理活动(内

    13、心感受、意向、愿 望、思索、思想斗争)的 描写。 语言 描写 对人物的独白、对话或几个 人物谈话的具体描写。 环 境 描 写 自然 环境 指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 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 森林原野等的描写。 表现地域风光, 提示时间、 季节和环境特点; 渲染环境,营造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感 情);衬托人物形象;为做铺垫,推动 情节发展;揭示作品主题。 社会 环境 指对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 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 以及民俗、民风等的描写。 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 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下文人物性 格描写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 题。 根 据 描 写 角度 正 面

    14、描 写 ( 直 接 描 写) 直接描写人物或事物本身呈 现的特征。 写出(或表现)人物特点(如:性格、心理、情感 等),给人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 侧 面 描 写 ( 间 接 描 写) 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 渲染中,烘托所要描写的对 象。 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 使主题更加含蓄、深刻。 5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表现 手法 作用/答题规范 教材举例 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 面作对比。运用对比,把和巧妙 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 比中感觉到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 从而鲜明地表现或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 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统编九下)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刚得

    15、知狗咬人之事时,一个公正廉洁、执法严明的 警察形象呼之欲出。然而之后的多“变”则是 对他极大的讽刺,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 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衬托 ( 正 衬 / 反 衬) 突出一方的特征。突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 物的性格或特点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作用: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统编八上) 藤野先生 中用日本 “爱国青年” 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正直热忱、 毫无民 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伏笔 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比较隐蔽, 是“隐性”的,即埋下伏笔。 作用:交待含蓄,使文章内容前后照应, 情节衔接严丝合缝。 (统编七上)猫中,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 预示其生病和死亡;写第二只

    16、猫生性活泼好 动,不怕生人, “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 ,预 示它被路人拐走的命运; 写第三只猫不招人喜 欢,又老爱凝望鸟笼,为其后来的被冤枉埋下 伏笔。 照应 与相互照应,为下文情节做 铺垫,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统编八上)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 , 三次写“流泪” ,反复照应,感情一次比一次 抒发得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 又衬托出父亲背影形象的感人。 抑扬 ( 欲 扬先 抑/ 欲抑 先 扬) 作者的本意是,而先,突出强调 了事物(人物)的特征,使所表现的人 物形象更丰满,更鲜明。 (统编七下)阿长与山海经 中,作者开 始写对阿长“喜欢切切察察” “不许我走动”

    17、及“睡觉摆大字”等行为的讨厌,而后面 她为“我”买来山海经 ,作者心生敬意。 这样欲扬先抑, 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 惊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象征 ( 托 物言 志) 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植物、 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征,委婉曲折地将 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 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 现力。 (统编八上) 白杨礼赞 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 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 及其所 代表的中华民族质朴、 坚强、 力求上进的精神。 借景 抒情 ( 寓 情于 景) 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的 情感,做到情景交融,带给读者“我中有 你,你中有我”的感受,使文章充满诗情 画意。 (统编七上) 春 中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情致, 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6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文体知识整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6371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